《經濟學人》

《經濟學人》

《經濟學人》是一份由倫敦經濟學人報紙有限公司出版的雜誌,於1843年9月由詹姆士·威爾遜創辦。雜誌的大多數文章寫得機智,幽默,有力度,嚴肅又不失詼諧,並且注重於如何在最小的篇幅內告訴讀者最多的信息。雜誌主要關注政治和商業方面的新聞,但是每期也有一兩篇針對科技和藝術的報導,以及一些書評。雜誌中所有文章都不署名,而且往往帶有鮮明的立場,但又處處用事實說話。它的主編們認為:寫出了什麼東西,比出自誰的手筆更重要。從2012年1月28日的那一期雜誌開始《經濟學人》雜誌開闢了中國專欄,為有關中國的文章提供更多的版面。

基本信息

簡介

1843年的《經濟學人》1843年的《經濟學人》

《經濟學人》1843年創刊於英國。是一份包含新聞、政治經濟觀點和深度分析的周刊。該雜誌所有的文章都不署名,皆由集體創作。現在它看似雜誌,其實它是以報紙的身份註冊的。《經濟學人》每周四晚上在世界六個地方同步印刷,同時於當天晚些時候在網上更新最新一期的內容。

發行人

《經濟學人》的發行人經濟學人報紙有限公司是經濟學人集團的全資子公司,而經濟學人集團則是一家私人企業,一半的股份由私人股東控股,另一半則由《金融時報》擁有。

讀者

《經濟學人》以鮮明的觀點,置疑的眼光,深度的調查分析,獨立和全球化的視角,博得了全球超過100萬讀者的信任。其中大約一半的讀者群在北美,20%在歐洲大陸,15%在英國,10%在亞洲。《經濟學人》有意識地將自己看作是一份國際性雜誌,因此報導不僅僅局限於或偏重於英國或歐洲,因此其80%以上的讀者是在英國以外地區。

《經濟學人》讀者定位為高收入、富有獨立見解和批判精神的社會精英。雜誌認為自己的讀者都受過高等教育,因此對很多經濟名詞、專業術語,從不屑於做解釋,比如“看不見的手”、“微經濟理論”,有時候,大段地引用“法文”,使用拉丁語,也不翻譯。

收入

在2002年,經濟學人集團的營業額達到2.27億英鎊,贏利1500萬英鎊。其收入大約一半來自讀者訂閱,另一半則是廣告收入。

歷史

《經濟學人》《經濟學人》

雜誌最早於1843年9月由詹姆士·威爾遜在倫敦創辦,創辦的目的是“參與一場推動前進的智慧與阻礙我們進步的膽怯無知之間的較量”,這句話被印在每一期《經濟學人》雜誌的目錄頁上。在創刊計畫書中詹姆士·威爾遜寫到:“我們真誠的相信,自由貿易和自由交往在全世界傳播文明和道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現有的媒介無法比擬的”。一直到今天,《經濟學人》始終堅持著經濟自由主義、政府不干涉主義、平等競爭主義,始終用批判的眼光審視時事,關注自由和個體的權利。

真正使《經濟學人》發揚光大的是雜誌的第三任主編威爾遜的女婿沃爾特·白居特(1861-1877),他使雜誌的觸角向政治問題延伸。如今,《經濟學人》的文章不僅涉及時事、商業、金融和經濟,還涉及到科學,技術和藝術。無論主題是什麼,經濟學家的獨立、坦率、簡練和尊重事實的品質使其與眾不同。

《經濟學人》在20世紀20年代發行量僅有3700份,直到1970還未能突破10萬大關。如今,雜誌分別在7個國家印刷,其發行量已超過70萬,其中有4/5的發行是在英國本土以外,單獨在美國的發行量占總量的1/3。

2006年3月,49歲的比爾·艾默特辭職,43歲的約翰·麥克列威特接過“方向盤”,任《經濟學人》的第十六任主編。

內容特色

《經濟學人》
《經濟學人》
一個多世紀以來《經濟學人》始終恪守創始人JamesWilson的辦刊思想:“在文章中提出的任何爭論和主張必須要經得起事實的考驗”。

客觀公正是經濟學家雜誌的的生命所在。公司的構成禁止任何組織或個人獲得雜誌半數以上的持股權。經濟學家的文章都為匿名寫作,就象它的主編們認為的那樣:寫出了什麼東西,比出自誰的手筆更重要

《經濟學人》主要關注政治和商業方面的新聞,但是每期也有一兩篇針對科技和藝術的報導,以及一些書評。除了常規的新聞之外,每兩周《經濟學人》還會就一個特定地區或領域進行深入報導。

《經濟學人》的文章寫作風格十分有特色,注重於如何在最小的篇幅內告訴讀者最多的信息。在雜誌創刊之初,“經濟主義”(economism)意思是經濟保守主義,但是今天該雜誌無論是在經濟還是政治上的立場都是傾向自由主義的,反對政府在經濟和政治方面過度的介入。不過當然不同的作者立場也會有所不同。

《經濟學人》中的大多數文章寫得機智幽默,有力度。即使光翻看雜誌里的插圖,也會發現,這是本帶著英國式的幽默,但又處處用事實說話,比如曲線圖,比如表格……嚴肅又不失詼諧的時事經濟雜誌。《經濟學人》的文章也以妙語聞名,幾乎每一篇的口吻都帶嘲諷與幽默。一些人甚至說,只要作者知道如何開玩笑,無論其政治立場,他的文章都可以在《經濟學人》上發表。

《經濟學人》刊題的白色字型和鮮紅的底色,秉承了雜誌創始人詹姆士·威爾遜一貫倡導的樸實無華的作風

《經濟學人》堅守超黨派的立場,不怕得罪大人物,比如,封面標題“托尼·布萊爾的末日”,“布希做對的唯一一件事”,用蒙著眼睛的公雞代表法國的將來……
《經濟學人》一直立場堅定,愛憎分明,支持同性戀婚姻,支持合法的“賣淫”,支持土耳其加入歐盟,支持免費的教育,支持私營組織探測宇宙的計畫,倡議美國加強對槍枝的管理,反對死刑,反對一周工作35小時,反對英國規定工資的最低標準,反對任何場合條件下,對個體精神或者肉體上進行折磨……

巨無霸指數

《經濟學人》以發明巨無霸指數Big Mac Index)而聞名,他們通過比較麥當勞在各國的快餐店銷售巨無霸的價格來比較國與國之間的購買力平價。這個指數不僅有趣,而且被證明是十分準確的計算購買力平價的方法。

2006年5月,《經濟學人》紀念巨無霸指數創立20年時批評,美國政客不時濫用指數,藉此說明中國人民幣匯價偏低,但該指數只在說明長期匯率走勢,而沒有觸及現有市場的均衡點,指數過往的預測雖然頗準確,但它亦忽視了稅率及各地市場的環境,只能作為一項非嚴謹的經濟資料參考。

中國專欄

1月28日出版的《經濟學人》雜誌封面1月28日出版的《經濟學人》雜誌封面

從2012年春節出版的最新一期開始,英國《經濟學人》雜誌開闢了新的中國專欄,為有關中國的文章提供更多的版面。這是70年來,該媒體首次為一個國家開闢專欄

上一次,是在1942年開闢的美國專欄。為了配合新專欄的開闢,2012年1月28日出版的這期《經濟學人》雜誌封面文章也是關於中國的,討論了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及其轉型。而在新開闢的專欄內,安排了六篇關於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的文章,包括雲南的菸草與咖啡種植業、政府在經濟生活中的角色、房地產行業等等。

以往的《經濟學人》中,有關中國的文章一般安排在亞洲專欄內,每期雜誌約有一兩篇。《經濟學人》此前有六個專欄,分別是美國、美洲、亞洲、歐洲、中東/非洲以及英國,上一次該媒體專門為一個國家開闢專欄還是在1942年,為美國開闢的。本次的中國專欄也成為70年來該媒體開闢首個國家專欄,也是除本國外的第二個國家專欄。

歷屆主編

(本段落歡迎用戶參與翻譯)

JamesWilson1843–1857
RichardHoltHutton1857–1861
WalterBagehot,1861–1877
DanielConnerLathbury,1877–1881
InglisPalgrave,1877–1883
EdwardJohnstone,1883–1907
FrancisWrigleyHirst,1907–1916
HartleyWithers,1916–1921
SirWalterLayton,1922–1938
GeoffreyCrowther,1938–1956
DonaldTyerman,1956–1965
SirAlastairBurnet,1965–1974
AndrewKnight,1974–1986
RupertPennant-Rea,1986–1993
BillEmmott,1993–2006
JohnMicklethwait,2006–至今

經濟概念(一)

經濟就是經邦濟世、經國濟世或經世濟民等詞的綜合和簡化。(如“識局經濟”——《晉書紀瞻》、“皆有經濟之道而位不逢——(隋王通《文中子中說》卷六)。它的含義包括國家如何理財,如何管理各種經濟活動,如何處理政治、法律、軍事、教育等方面的問題,即治理國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