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拉丁語:Germani;英語:Germanic peoples),他們在羅馬帝國時期與凱爾特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的三大蠻族,也是現今歐洲人的代表民族之一。 已知最早使用“日耳曼人”這個詞的是希臘人波希多尼,羅馬人塔西佗說凱爾特人稱萊茵河以東的民族為“日耳曼人”,羅馬獨裁官尤里烏斯·凱撒也在《高盧戰記》中提到日耳曼人。 現今瑞典南部境內、挪威西部境內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被認為是日耳曼人的故鄉,後部分向歐洲南部遷徙,於羅馬帝國時期南遷至德國北部並分裂為多個部落,趕走了居住在阿爾卑斯山北部廣大平原上的凱爾特人。羅馬帝國衰亡後在其廢墟上建立了多個國家,並在發展途中大力吸收、繼承和發揚了源自古希臘與羅馬的自然科學知識與經驗,在羅馬合法並經過改造過後的基督教(來源自猶太),13世紀前迅速崛起。 現今的德意志人、奧地利人、瑞士人、盎格魯-撒克遜人(英格蘭人)、荷蘭人、挪威人、丹麥人、瑞典人、冰島人都是日耳曼人,其中德意志人、奧地利人和瑞士人的語言為德語。

基本信息

起源

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

日耳曼諸民族的族源尚無確說。據說是使用鐵器的北歐人與使用青銅器、操印歐語系的波羅的海南岸居民混合而成,青銅時代晚期,這些人居住在現今瑞典的南部、丹麥半島以及德國北部介於埃姆河、奧得河與哈次山脈之間的那片地方。

最早使用“日耳曼人”這個詞的是希臘歷史學家波希多尼。他在約前80年時第一次使用這個詞。也許他在與中歐的某一個今天無法考證的小民族接觸時聽到了這個詞並將它用來稱呼所有的日耳曼民族,有可能這樣一個小民族的名字後來成為了整個民族群的名字。  

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

公元前51年愷撒在他的《高盧戰記》中使用了日耳曼人這個名稱。愷撒在東部高盧戰役中,將來自於萊茵河東部的已凱爾特化的對手及其他混合人口統稱為日耳曼人。而在此為前羅馬人將歐洲西部的民族稱為凱爾特人,而歐洲東部的民族被稱為賽西亞人。到此時為止,羅馬人才認識到日耳曼人並非凱爾特人,而是一個獨立的民族群。塔西佗說凱爾特人稱萊茵河以東的民族為“日耳曼人”,後來這些民族自己也稱自己為日耳曼人。根據這個敘述這個詞有可能是從凱爾特語過來的。嚴格地說只有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們才能將這些民族稱為日耳曼人。歐洲北部的青銅器時代的人幾乎可以肯定是日耳曼人。而所謂的戰斧人與日耳曼人之間的關係還有爭議。最新的理論通過對河流和地名的研究認為日耳曼人的產生地在今天德國中部山區的北部。但大多數學者對這個理論持懷疑態度。  

塔西陀時代,各個日耳曼民族都意識到彼此之間存在一種親屬關係。一些在羅馬軍隊中服役的日耳曼人有時會自稱為日耳曼尼(Germani),而那些生活在萊茵河以東的自由日耳曼人則沒有一個專門用來稱呼自己的集體名字,直到西元11世紀時,他們才採用了diutisc(現代德語deutsch,意為“屬於人們的”)這個形容詞來自稱,由此這個詞才流行開來。至於Germani這個族名及該族所用語言,其確切涵義尚不可考。

歷史

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

青銅時代晚期,日耳曼人居住在現今瑞典的南部、丹麥半島以及德國北部介於埃姆河、奧得河與哈次山脈之間。隨著鐵器的套用、經濟的發展和自然災害的影響,從公元前6世紀左右,日耳曼各部落開始南遷。汪達爾人、格庇德人及哥特人自瑞典南部外遷,占據波羅的海南岸大體上相當於奧得河與維斯杜拉河之間的地區。早期的遷徙行動,也有向南和向西發展的。其結果是把居住現今德國西部大部地方的凱爾特諸民族擠走了。公元前3世紀,他們沿著易北河南下到達波希米亞北部地區,又沿著薩勒河進入圖林根地區。公元前2世紀末,定居在日德蘭半島的日耳曼部落侵入地中海文化區域,直接同羅馬人對峙。公元前1世紀中期,大批日耳曼人從腹地出發來到萊茵河邊,同羅馬帝國不斷發生軍事衝突。經過漫長的鬥爭,日耳曼部落的汪達爾人、勃艮第人和哥特人占領了維斯杜拉河流域。公元前1世紀中葉,又將凱爾特人逐出,最終定居於萊茵河以東、多瑙河以北和北海之間的廣大地區。

萊茵河 萊茵河

公元前1世紀末,羅馬奴隸制共和國被帝國所代替後,遂將其北部直接為鄰的日耳曼部落作為征服對象。西元前9年,羅馬人自萊茵河拓展其疆域東至易北河,凱撒時代,日耳曼人已在萊茵河以西定居下來,向南則已達到多瑙河一帶了。他們與羅馬人之間最早的一次大規模戰鬥發生在西元前2世紀之末,當時辛布里人與條頓人聯合入侵高盧南部和義大利北部,但在前102及前101兩年中,全部為馬略(,157~86?BC)所殲滅。羅馬帝國的征服目標是,占領直到易北河的廣大日耳曼部落居住區,將其劃入帝國版圖,組成羅馬行省——大日耳曼尼亞。羅馬帝國集中力量把萊茵河區建成軍事基地。公元前12年,羅馬帝國在萊茵一線集中36個軍團,總兵力達30萬人,並在這一年開始了對日耳曼部落的征服戰爭。  

戰爭初期,羅馬軍隊遇到了日耳曼各部落的頑強抵抗,損失慘重。公元8年,一支深入日耳曼腹地的羅馬軍隊受到了日耳曼諸部落的沉重打擊。羅馬人“艱難地去征服前進道路上的對手,而每一次勝利,他們都得付出血的代價。”然而日耳曼各部落的抵抗都是各自為戰,沒有聯合行動。這使羅馬人可以集中優勢兵力依次進攻各部落。經過10餘年的戰爭,日耳曼部落大部分被征服。由於無力派出足夠的軍隊去占領整個日耳曼人居住區,並對其實行有效的統治,羅馬帝國只得迫使被征服的日耳曼部落向帝國稱臣納貢,建立強制性的條約依附關係。

經過多年的鬥爭,日耳曼人逐漸意識到,要戰勝裝備精良、經驗豐富的羅馬軍隊,必須改變各個部落各自為戰的渙散狀態。於是部落聯盟開始出現了。

易北河 易北河

公元9年秋,日耳曼各部落的戰士,在條頓堡森林同3萬羅馬軍隊遭遇,日耳曼人取得了重大勝利,羅馬3個軍團幾乎被全殲。這次勝利後許多日耳曼部落重新獲得獨立。這就決定了羅馬帝國的勢力範圍的邊界不是在易北河,而是仍然在萊茵河流域一線。

公元11年,羅馬帝國再次越過萊茵河,對日耳曼人發動新的征服戰爭,並取得了局部的勝利。公元17年,羅馬軍隊占領施特拉斯堡、溫迪施和美因茨。但羅馬人已無力繼續深入日耳曼人腹地。在公元1世紀中期的幾十年里,羅馬帝國逐漸把邊界推進到萊茵河東岸,從而加固了羅馬萊茵河——多瑙河邊界體系。公元1世紀下半期後,羅馬人開始在萊茵河東岸地區建立界牆。這意味著羅馬帝國最終結束了征服戰爭。

公元1世紀初,羅馬帝國正式把萊茵河與多瑙河上游劃入帝國版圖,建立了兩個行省:上日耳曼行省和下日耳曼行省。前者首府是美因茨,後者是科隆。兩省總督由當地羅馬駐軍的副將擔任。

2世紀在日耳曼地區發生了兩個重要的變化:首先過去分裂的日耳曼部落聯合為大部落,其次日耳曼人越來越多地對羅馬邊界進行襲擊。這些日耳曼民族大遷徙的原因今天還無法斷證,可能的一個原因是隨著日耳曼部落經濟文化的發展、氏族公社制度的解體,部落上層渴望向外擴張掠奪新的土地和財富,部落下層民眾也因人口的增長不得不向外遷徙,尋求新的能夠謀生的土地。羅馬帝國正日益衰弱,無力抵禦外敵的入侵。或者有可能是饑荒造成的。總之從公元4世紀起,散居羅馬帝國境外的,以日耳曼人為主的諸部落開始大規模向羅馬帝國境內遷徙。

“G”為日耳曼語地區 “G”為日耳曼語地區

公元376年,日耳曼民族的西哥特人部落受匈奴人襲擊,他們在獲得羅馬皇帝同意後,渡過多瑙河進入巴爾幹半島的色雷斯。第二年,西哥特人不堪羅馬人的壓迫又起義反抗。395年羅馬帝國分裂,西哥特人又與當地奴隸、隸農一起打擊西羅馬帝國。418年,在高盧西南部建立西哥特王國。繼西哥特人湧入羅馬帝國的日耳曼部落還有:勃艮第人、法蘭克人、東哥特人、盎格魯人和撒克遜人等。日耳曼民族大遷徙約持續了2個世紀,他們與當地的奴隸、隸農起義一起,摧垮了羅馬帝國,在羅馬領土上建立了許多日耳曼人王國,其中,法蘭克王國逐漸成為日耳曼諸王國中力量最強的國家。

羅馬帝國在萊茵河下游的邊疆地區,面臨著法蘭克人的威脅。美因河流域在260年前後為勃艮地人所占,而位於黑森林地區的阿格里·戴可美特則為阿勒曼尼人所據有。那些勃艮地人顯然是從德國東部區域遷來的。法蘭克人和阿勒曼尼人也許是兩個民族聯盟,他們在塔西圖斯時代,曾各據一方,儘管有些可能來自東部的移民雜居在他們中間。塔西圖斯所談到的那些生活于波羅的海沿岸的各民族在二世紀的後半期內曾向東南方遷移。因之,哥特人在此時期控制了烏克蘭和今羅馬尼亞的大部分地區;格庇德人占有特蘭西瓦尼亞以北的山地;汪達爾人則成為他們西部的鄰居了。

到500年之際,盎格魯人和撒克遜人已進入英格蘭,法蘭克人則擁有高盧的北部。勃艮地人占居隆河流域一帶,西哥特人生活在他們的西邊。東哥特人定居於義大利而汪達爾人到達了非洲。507年,法蘭克人把西哥特人從其所占高盧地區的大部地方驅逐出去。西哥特人在高盧的領土當時已由庇里牛斯山一帶擴展到羅亞爾河流域,他們被法蘭克人逐出以後,便進入西班牙,直到711年才被穆斯林全部消滅。568年倫巴底人進入義大利,建立獨立王國,到774年,這個王國被查理曼(742~814)滅掉。德國東部一些地區自從哥特人和一些別的民族離開之後,便被斯拉夫人占領,斯拉夫人還向西擴張,遠達波希米亞和易北河流域。8世紀以後,日耳曼人收復了德國東部地區、下奧地利地區和施蒂里亞、卡林西亞的大部分土地,把斯拉夫人從這些地方統統趕了出去。

發展

“日耳曼”一詞的語源尚無定論。目前最可信的理論認為“日耳曼”一詞由高盧語的“鄰近”(* ger)和“人”(* mani)組成,作為對比,今日威爾斯語中“鄰近”作 ger,古愛爾蘭語中“鄰居”作 gair,而今日愛爾蘭語中則有前綴 gar-(鄰近),和形容詞 garach(鄰近的)。另有說法稱“日耳曼”一詞在凱爾特語中意為“吵鬧的”; 如布列塔尼語與康瓦爾語中的“叫喊”作 garm,愛爾蘭語中“呼喚”作 gairm。除此之外,學者還提出“日耳曼”一詞由日耳曼語的“矛/槍”(* gēr)與“人”( manni)合成;中古荷蘭語的 ghere,古高地德語的 Ger,以及古諾爾斯語的 geirr等詞語均可作為參考。

日耳曼在舊時指日耳曼人所居住的地區,之後在近代的一些語言中,如英語、希臘語、義大利語和俄語中,被保留用作對“德國”的稱呼。

日耳曼最早歷史只有通過考古和語言學(比較語言學)的方法以考證。 通過對各個日耳曼語言(古德語、古英語)的仔細比較和日耳曼語言與其它印歐語言的比較,語言學家可以基本上重建日耳曼語(也稱“前日耳曼語”或“泛日耳曼語”)。這些比較最主要的結果是:

• 日耳曼語屬於印歐語言,在這個語族中它屬於其西方的一支。

• 在印歐語系中凱爾特語和古義大利語最接近。這三種語言一起組成古歐洲語言。前3或2千年時,也就是說青銅器時代的早期,古歐洲語言是中歐的語言。但其精確的地點和時間今天已經無從考證,或者爭議很大。

• 日耳曼語言之間非常近似,這很可能說明它們有很長的共同演化的時間。大多數語言學家將前日耳曼語從凱爾特語和古義大利語分離出來的時間定為前2千年上半葉。

• 日耳曼語分離出來後它依然與凱爾特語有接觸。一些凱爾特語的辭彙被日耳曼語借用。此外日耳曼語對芬蘭語也有影響。一些日耳曼語的辭彙在芬蘭語中出現(比如國王,日耳曼語為kuningaz,芬蘭語為kuningas。比如指環,日耳曼語為ringaz,芬蘭語為rengas等)。

最早使用“日耳曼人”這個詞的是希臘歷史學家波希多尼。他在約前80年時第一次使用這個詞。也許他在與中歐的某一個今天無法考證的小民族接觸時聽到了這個詞並將它用來稱呼所有的日耳曼民族。有可能這樣一個小民族的名字後來成為了整個民族群的名字。日耳曼人自己將自己稱為日耳曼人的可能性非常小。

前51年愷撒在他的《高盧戰記》中使用了日耳曼人這個名稱。愷撒這裡將所有萊茵河以東的民族統稱為日耳曼人。在此之前羅馬人將歐洲西部的民族稱為凱爾特人,而歐洲東部的民族被稱為斯基泰人。此時羅馬人才認識到日耳曼人並非凱爾特人,而是一個獨立的民族群。

索爾,日耳曼人的雷神。他的錘便是雷電。由Mårten Eskil Winge繪畫,大約於1872年繪成。

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在他的《日耳曼尼亞志》中稱“日耳曼人”是一個比較新的稱呼。一開始只有通格人( Tungrer)被稱為日耳曼人,後來所有日耳曼民族都被這樣稱呼。塔西佗說高盧人稱萊茵河以東的民族為“日耳曼人”。後來這些民族自己也稱自己為日耳曼人。根據這個敘述這個詞有可能是從凱爾特語過來的。

塔西佗在他的書里詳細地列舉了每個日耳曼民族部落從萊茵河到維斯瓦河,從多瑙河到北海和波羅的海之間的居住地。

嚴肅地說只有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們才能將這些民族稱為日耳曼人。過去曾有很多研究通過考古學研究來推導出石器時代和青銅器時代的古日耳曼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這個研究曾一度完全被放棄。

今天類似的研究在非常精心的學術範圍內重新開始,其目標是使用考古學和語言學的研究來獲得一個內在不矛盾的整體影像。按照這個研究歐洲北部的青銅器時代的人幾乎可以肯定是日耳曼人。而所謂的戰斧人(前2800年至前2200年)與日耳曼人之間的關係還有爭議。

最新的理論通過對河流和地名的研究認為日耳曼人的產生地在今天德國中部山區的北部。但大多數學者對這個理論持懷疑態度。

過去學者們以為日耳曼語言是在約前500年由於 日耳曼語語音變遷從其它西部印歐語言中分離出來的。在這個語音變遷中比如k通過ch變為h,或者p變為f,t變為th。

新的研究認為這個變遷很晚才發生,它發生的時間可能是前1世紀。最主要的證據是辛布里人的民族名稱。前2世紀後期辛布里人與條頓人一起威脅羅馬北部。這兩個民族的家鄉是今天的丹麥。在拉丁文中辛布里人的名字為 cimbri,而不是 chimbri或 himbri,後來日耳曼人的名字在拉丁語中使用ch來寫,比如 chatti。因此今天大多數學者認為這個語音遷移在前2世紀後期還沒有開始或還沒有完成。一些早期流傳下來的地名說明這個理論是正確的。

這個見解對日耳曼語言學有非常重要的後果。這樣一來至今為止被稱為“泛日耳曼語言”的語言是在前2到1世紀形成的,到1世紀時它又分裂為許多自己的日耳曼語言。此前日耳曼人的語言與印歐語言相似,這個更古老的語言沒有被留傳下來,但其基本結構可以被重新構造出來。

現今語言

日耳曼語語言母語人數
English(英語)3.6億—4億人
Deutsch(德語)1億人
Nederlands(荷蘭語)2300萬
Svenska(瑞典語)920萬
Afrikaans(南非語)710萬
Neddersassch(低地德語)670萬
Dansk(丹麥語)550萬
Norsk(挪威語)500萬
ייִדיש(意第緒語)150萬
Scots(低地蘇格蘭語)150萬
Lèmburgs(林堡語)130萬
Frysk(弗里斯蘭語)50萬
Lëtzebuergesch(盧森堡語)40萬
Íslenska(冰島語)30萬
Føroyskt(法羅語)7萬

人口排名

排名國語人口日耳曼人口占比
16德國德語82,800,00079.0%
22英國英語65,648,00087.1%
66荷蘭荷蘭語17,164,30077.4%
89瑞典瑞典語10,081,39679.4%
96奧地利德語8,794,26781.1%
112丹麥丹麥語5,748,76997.4%
117挪威挪威語5,277,76284.0%
172冰島冰島語343,96092.0%

分布

日耳曼人分布情況 日耳曼人分布情況

在塔西圖斯時代,各主要的日耳曼民族分布情況如下︰卡蒂人(Chatti)居住在黑森(Hesse)地區。弗里斯人(Frisii)分布於萊茵河與埃姆河之間的沿海地帶。卡烏基人(Chauci)生活於威悉河的河口附近地區,而聚集於其南面的則是阿米尼烏斯的所屬部族切魯西人(Cherusci)。斯維比人的名字曾是士瓦本(Schwaben)這一地名的來源,而這個民族集團則分散在梅克倫堡(Mecklenburg)、布蘭登堡(Brandenburg)、薩克森(Saxony)和圖林根(Thuringia)各地;居住哈弗爾(Havel)河及施普雷(Spree)河流域的塞姆儂人(Semnone)屬於斯維比民族集團,生活在塞姆儂人地區西北的倫巴底人也是一個斯維比民族。另有7個民族信奉大地女神內爾瑟絲(Nerthus),其中盎格魯人集中居住在什列斯威(Schleswig)東部的昂格爾恩(Angeln)半島。在羅馬帝國的多瑙河邊界地帶,赫門杜里人(Hermunduri)自雷根斯堡(Regensburg)附近地區向北開拓,經法蘭克尼亞(Franconia)而達圖林根。原先居住在美因河流域的馬科曼尼人(Marcomanni)在西元前一世紀的最後10年間遷往波希米亞,而那裡卻一直是由一個名為博伊人(Boii)的塞爾特民族占居著的地方。馬科曼尼人的東鄰是住在摩拉維亞(Moravia)的夸迪人(Quadi)。在多瑙河下游有一個民族稱作巴斯塔奈人(Bastarnae),人們常把他們看作就是日耳曼人。哥特人、格庇德人及汪達爾人都散處波羅的海南岸地區。塔西圖斯還談到了居住在現今瑞典境內的蘇伊昂人(Suione)和錫唐人(Sitone)。他也提到幾個在歷史上無足輕重的民族,但他卻對撒克遜人和勃艮地人隻字未提,至於其他一些突起於那個時代之後的重要民族,他當然就無法預知其名了。

在北德和斯堪的納維亞生活的日耳曼人的部落大約可以分為北日耳曼人、西日耳曼人和東日耳曼人。

北日耳曼人

北日耳曼人是斯堪的納維亞的日耳曼人。他們後來演化為丹麥人、瑞典人、挪威人和冰島人。考古學家將北日耳曼人又分東西兩股。

西日耳曼人

西日耳曼人包括:易北河日耳曼人如斯維比人,後來演進為施瓦本人、馬科曼尼人/馬克曼人和夸迪人/夸地人,最終成為巴伐利亞人。

北海日耳曼人如巴塔維人、弗里斯蘭人/弗里斯人、考肯人、薩克森人/撒克遜人、盎格魯人、朱特人等,後來形成盎格魯-撒克遜人/英格蘭人。

萊茵河-威悉河日耳曼人如切魯西人、卡狄人為(黑森人的祖先)、法蘭克人等。

東日耳曼人

在東日耳曼人中有波羅的海南的哥特人、汪達爾人和勃艮第人等。考古學家將他們細分為四個組。由於匈奴人從亞洲進入以及斯拉夫人從東歐湧入這些人受到非常大的壓力,他們被迫向西和向南遷徙,這使他們與當地人之間產生了很多衝突。

事件

約公元前500年—公元前50年,被認為與原始日耳曼語使用者相關的前羅馬鐵器文化分布區,在斯堪的納維亞以南,以洋紅色標示的部分為亞斯多夫文化分布區。

最早的關於日耳曼人的報導來自他們與希臘人和羅馬人的接觸。

約前330年希臘旅行家皮西亞斯從馬賽出發報導了北海地區和在那裡生活的民族。約前200年東日耳曼人中的巴斯塔奈人進入今天的羅馬尼亞東部並與馬其頓和巴爾幹半島上的其它民族發生戰爭。

辛布里人和條頓人

主條目:條頓入侵

約前120年辛布里人和條頓人南移,其原因今天沒有完全能夠考證。當時的歷史資料說日德蘭半島上發生了一次大風暴,因此那裡的居民離開了他們的家鄉。今天更多的人懷疑是辛布里人因人口增長,以及海水對陸地的侵蝕氣候變化造成的饑荒是遷移的原因。

約前113年他們遇到羅馬人。在兩個民族的交戰中羅馬人幾乎全軍覆沒。日耳曼人將一場突然來到的暴風雨當作他們的氣候神的警告因此中止了作戰。

前109年、前107年和前105年羅馬人一再與這兩支日耳曼人作戰,但每次都戰敗。一直到這兩個民族分裂後羅馬人才於前102年戰勝了條頓人,前101年戰勝辛布里人。

阿里奧維斯圖斯

更多資料:高盧戰爭

辛布里人和條頓人向凱爾特人居住的德國中部山區的突破沉重地打擊了凱爾特人在德國中南部的力量,使得後來其它日耳曼人(比如斯維比人)得以在今天的黑森州和美因河流域定居。在首領阿里奧維斯圖斯的領導下他們甚至闖入高盧,但在那裡被愷撒於前58年擊敗被迫退回萊茵河東。

前1世紀愷撒占領高盧使得日耳曼人成為羅馬人的直接鄰居。這個接觸始終不和平。愷撒於前55年和前53年渡萊茵河對日耳曼人進行懲罰性進攻。但愷撒將萊茵河看作日耳曼人和羅馬人的邊界。

但此後萊茵河邊境依然不和平。羅馬皇帝奧古斯都決定將駐紮在高盧的士兵遷移到萊茵河。但萊茵河邊境依然不穩定。

奧古斯都因此改變了他的策略。從前12年到前9年他的養子尼祿·克勞蒂烏斯·杜路蘇斯多次對日耳曼人進攻。他征服了多個日耳曼部族。但這些部族不是真的投降羅馬帝國。前8年杜路蘇斯在撤退時從馬上摔落負傷死亡。他的兄弟提庇留從前8年開始恢復杜路蘇斯的進攻。4年他征服了至此為止一直反抗羅馬的切魯西人。為了繼續向易北河進發,羅馬人在萊茵河東建立了一系列城市。今天德國黑森州的一些城市的名字來自於拉丁文。

6年羅馬人企圖從美茵茨出發進攻位於今天波希米亞的一個王國。但因為在潘諾尼亞爆發了動亂,所以這個行動半途而廢。雖然如此羅馬人依然將到易北河的日耳曼地區看作他們的一個省。

條頓堡森林戰役

主條目:條頓堡森林戰役

日耳曼人的抵抗似乎被消滅後,普布利烏斯·昆克蒂利烏斯·瓦盧斯受命在被占地區引入羅馬的法律和收稅。他在那裡同時是省長和萊茵河軍團的最高指揮官。瓦盧斯在此前在敘利亞就已經獲得了一個殘暴貪婪的名聲。他的統治很快就激起了日耳曼人的反抗。他下令嚴懲反對羅馬的人,而他引入的稅在日耳曼人眼裡非常不公平。對日耳曼人來說,只有奴隸才交稅。

在這種情況下切魯西貴族阿爾米紐斯得以團結多個日耳曼人部落。阿爾米紐斯本人擁有羅馬公民權甚至是羅馬騎士。他利用瓦盧斯對他的信任而將瓦盧斯引入一個圈套。在條頓堡森林戰役中羅馬喪失了三個軍團(約25000士兵)。這樣羅馬向東發展的計畫就在9年結束了。到民族大遷徙為止日耳曼人受羅馬的影響甚小。

條頓堡森林戰役

原始日耳曼語時代(公元前100年以前)日耳曼部落的分布以及不同歷史階段的擴張圖(公元前50年,公元100年,公元300年),紫色部分是羅馬帝國分別在公元前68年和公元117年的疆域。

14年和16年在吉曼尼卡斯的領導下羅馬軍隊再次渡萊茵河進入日耳曼人地區。歷史學家對這兩次遠征的性質還爭議不清。因此它們是羅馬的擴張政策的繼續還是懲罰性進攻不明。

但此後日耳曼人與羅馬人的戰爭依然不斷。29年羅馬軍隊平息一場至此為止比較親羅馬的弗里斯蘭人的暴亂。69年為了撲滅巴它瓦人的暴亂羅馬不得不從西班牙和不列顛調兵。 83年羅馬皇帝多米提安決定將羅馬在萊茵河和多瑙河的邊界向北移。在萊茵河以西和多瑙河以北羅馬建立了一條很長的界牆來保護羅馬和日耳曼之間的邊界。同時萊茵河地區被分為上日耳曼省和下日耳曼省兩個省。

1995年後的研究認為上日耳曼界牆不是在83年/85年在多米提安統治時建立的,而是98年後在圖拉真統治時建立的。100多年來的研究在上日耳曼界牆沒有發現任何98年以前的文物(比如界碑、刻印或可用來確定時間的木頭)。而且這道界牆更適合圖拉真時期的軍事需要。多米提安時期這個需要不是這么明確。

122年在哈德良統治下羅馬人將內卡河和多瑙河之間的界牆再次向北移了20到40千米。最後一次羅馬將它的邊境向日耳曼地區移動時在159年在安托尼努斯·比烏斯統治時進行的。

2世紀在日耳曼地區發生了兩個重要的變化:首先過去分裂的日耳曼部落聯合為大部落,其次日耳曼人越來越多地對羅馬邊界進行襲擊。

167年馬克曼人、夸地人、倫巴第人、汪達爾人和其它部落進入潘諾尼亞省導致馬克曼戰爭(167年至180年)。馬爾庫斯·奧勒里烏斯領導了四次軍事行動征服了入侵的日耳曼人。當時羅馬可能有建立兩個新的省的計畫。但180年馬爾庫斯·奧勒里烏斯死後,他的兒子科莫德斯恢復了過去的防衛性戰略。他與日耳曼人修和。

許多歷史學家將馬克曼戰爭看作是民族大遷徙的前奏。其原因是哥特人向黑海和汪達爾人向多瑙河的遷徙所造成的羅馬邊境上的人口的變遷。這些日耳曼民族遷徙的原因今天還無法斷證,有可能是饑荒造成的。

社會生活

日耳曼人定居中歐以後,保持著氏族組織。公元前1世紀中葉日耳曼人的生產力相當低下,連與羅馬人接觸較多的蘇維匯人也是以畜牧和打獵為生,農業不重要,仍採用刀耕火種的方法,大概一塊地收穫幾次以後就得丟掉,換種新的土地。那時,日耳曼人還沒有定居,沒有奴隸,由氏族首領主持公務,戰爭時期則選出握有生殺大權的軍事首長,顯然還是十分完整的氏族社會。土地是由公社共有的,公社土地的多少,以耕者口數為準;公社之內,再按貴賤分給各人。可見耕地仍然公社共有,但已經不是平均分配了。按貴賤分給各人,研究者認為指的是分給“大家庭公社”它包括幾代人,耕種一定的土地,使用四周荒地,是母權制共產制家庭到現代小家庭之間的過渡形式。耕畜和住宅已經歸各家私有,不再是公共財產;尤其是耕畜,是他們鍾愛的財產,犯了輕罪可用它抵償。很久以後的農村公社(馬爾克),就是從這種大家庭公社發展起來的。

150年後,日耳曼人已經發生很大變化。他們停止流動,出現定居和村落,知道用木頭蓋房子,屋裡塗以油亮的粘土,挖有藏東西的地窖。農業比凱撒時代進步,但只種穀物,還沒有菜園和果園。畜牧業仍占重要地位,他們常以畜群的多寡相誇耀。以獸皮為衣,但婦女已能穿上帶有紫邊的亞麻布衣裳。有輕便的鐵制武器。在靠近帝國的地方,使用羅馬貨幣進行交換。

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

公元1世紀,大多數日耳曼部落形成軍事民主制,並出現了按地域關係組成的大家族公社,稱“馬爾克”。公社成員有簡陋的房子和獨家院子,幾家毗鄰形成小村莊。大家從公社那裡分得土地進行農耕,產品歸自己所有。按照凱撒的記載,日耳曼人從事畜牧,大部分食物為奶、酪、肉等,均取自他們所放牧的牛羊,日耳曼人也從事某些耕作,主要作物是穀物、塊根植物、蔬菜等。不過,日耳曼人所畜牛馬,若以羅馬人的標準來衡量,則均非良種。

早期日耳曼族地區商業發展程度如何,我們知之甚少。當時肯定有奴隸貿易,並有許多奴隸被賣到羅馬人那裡。為數不多的使用陶鈞制陶的陶工,和鐵匠、礦工一樣在出售其產品。最重要的貨物是牲畜。不過,普通日耳曼族村落中人們使用的器具,多數都是自造的。在凱撒時代,不少外國商人在日耳曼人地區兜售義大利人和塞爾特人的製品,十分活躍。商人們向富有的武士們供應諸如葡萄酒及青銅器皿之類的商品。然而自從奧古斯都當政後,日耳曼人自羅馬帝國的進口商品,數量大有增長。當時日耳曼族領袖們得以購買各式各樣的貨物,像玻璃容器、紅色餐具、羅馬制武器、胸針、小雕像、各類裝飾品以及其他物件,而這些都是在此之前所無法買到的。這些羅馬製品為買主們提高不少身價,但究竟日耳曼人是用什麼樣的支付方式來換取這些貨品的,這個問題還不十分清楚。

最重要的糧食是大麥。日耳曼人常常不耕種他們的田地來讓它們恢復它們的生產力。日耳曼地區經常發生饑荒。約1世紀左右日耳曼人接觸到犁,但其普及率很低。

鐵器時代在德國境內亦即日耳曼諸民族活動、聚居的主要地區之內開始的時間,大約要比凱撒時代早4個世紀左右。但即使是在凱撒時代,金屬材料對於日耳曼人的家用器皿來說,顯然也是一種奢侈品,那些絕大多數器皿為木製、草制、或陶製的。他們使用的較大的金屬器件,大多數還是青銅製品,儘管武器尚非銅製。陶器大部分仍為手工製作,以陶鈞製作的盆罐之類的容器是頗為罕見的。

從塔西陀到民族大遷徙前,日耳曼人的進步尤快,惜無文字記載。考古發掘表明,與羅馬的貿易一度繁榮。他們用家畜、奴隸和琥珀換取羅馬的武器、紡織品和金銀製品。與此同時,農牧業、金屬加工、紡織和造船業得到進一步發展,人口急劇增加。

戰爭

約前330年古希臘著名探險家匹泰阿斯從馬賽出發,到達北海地區的日德蘭半島。在半島西海岸,他發現一片盛產琥珀的海灘,那裡居住著一個日耳曼人的部落,匹泰阿斯在他的旅行日記中將其稱之為“古頓”。後經學者考證,這就是日耳曼人的“條頓”部落。此時期日耳曼人仍然過著原始遊牧生活,正在不斷地遷徙。約前200年東日耳曼人中的巴斯塔乃人進入今天的羅馬尼亞東部並與馬其頓和巴爾幹半島上的其它民族發生戰爭。

辛布里人和條頓人的長征

約前120年辛布里人和條頓人南移,其原因今天沒有完全能夠考證。當時的歷史資料說日德蘭半島上發生了一次大風暴,因此那裡的居民離開了他們的家鄉。今天更多的人懷疑是氣候變化造成的饑荒是遷移的原因。

前1世紀愷撒占領高盧使得日耳曼人成為羅馬人的直接鄰居。這個接觸始終不和平。愷撒於前55年和前53年渡萊茵河對日耳曼人進行懲罰性進攻。但愷撒將萊茵河看作日耳曼人和羅馬人的邊界。約前113年他們遇到羅馬人,羅馬人幾乎全軍覆沒。日耳曼人將一場突然來到的暴風雨當作他們的氣候神的警告,因此中止了作戰。

前109年、前107年和前105年羅馬人一再與這兩支日耳曼人作戰,但每次都戰敗。一直到這兩個民族分裂後羅馬人才於前102年戰勝了條頓人,前101年戰勝辛布里人。

阿里奧維斯圖斯和愷撒的戰爭

辛布里人和條頓人向凱爾特人居住的中部山區的突破沉重地打擊了德國中部和南部凱爾特人的力量。後來其它日耳曼人(比如斯維比人)得以在今天的黑森州和美因河流域定居。在他們的首領阿里奧維斯圖斯的領導下他們甚至闖入高盧,但在那裡被愷撒於前58年擊敗被迫退回萊茵河東。但此後萊茵河邊境依然不和平。羅馬皇帝奧古斯都決定將駐紮在高盧的士兵遷移到萊茵河。但萊茵河邊境依然不穩定。奧古斯都因此改變了他的策略。從前12年到前9年他的養子尼祿·克勞蒂烏斯·杜路蘇斯多次對日耳曼人進攻。他征服了多個日耳曼民族。但這些民族不是真的投降羅馬。前8年杜路蘇斯在撤退時從馬上摔落死亡。他的兄弟提庇留從前8年開始恢復杜路蘇斯的進攻。4年他征服了至此為止一直反抗羅馬的切魯西人。為了繼續向易北河進發,羅馬人在萊茵河東建立了一系列城市。今天德國黑森州的一些城市的名字來自於拉丁文。6年羅馬人企圖從美茵茨出發進攻位於今天波希米亞的一個王國。但這個行動半途而廢因為在今天的匈牙利爆發了動亂。

條頓堡森林戰役

公元9年秋天,日耳曼各部落的戰士,在條頓堡森林同3萬羅馬軍隊遭遇,日耳曼人採用了游擊戰術,依仗對地理環境的熟悉,利用林間曲折複雜的道路與羅馬軍隊周旋,很快將羅馬人分割成無數小塊,逐個打擊。羅馬3個軍團幾乎被全殲。日耳曼人取得了重大勝利。這次勝利是日耳曼人的轉折點,許多日耳曼部落重新獲得獨立。條頓堡森林之戰使羅馬帝國陷入困境,羅馬皇帝被迫放棄了建立大日耳曼尼亞行省的計畫。這就決定了羅馬帝國的勢力範圍的邊界不是在易北河,而是仍然在萊茵河流域一線。14年和16年在吉曼尼卡斯的領導下羅馬軍隊再次渡萊茵河進入日耳曼人地區。歷史學家對這兩次遠征的性質還爭議不清。因此它們是羅馬的擴張政策的繼續還是懲罰性進攻不明。

但此後日耳曼人與羅馬人的戰爭依然不斷。29年羅馬軍隊平息一場至此為止比較親羅馬的弗里斯蘭人的暴亂。69年為了撲滅巴它瓦人的暴亂羅馬不得不從西班牙和不列顛調兵。

83年羅馬皇帝多米提安決定將羅馬在萊茵河和多瑙河的邊界向北移。在萊茵河以西和多瑙河以北羅馬建立了一條很長的界牆來保護羅馬和日耳曼之間的邊界。同時萊茵河地區被分為上日耳曼省和下日耳曼省兩個省。

1995年後的研究認為上日耳曼界牆不是在83年/85年在多米提安統治時建立的,而是98年後在圖拉真統治時建立的。100多年來的研究在上日耳曼界牆沒有發現任何98年以前的文物(比如界碑、刻印或可用來確定時間的木頭)。而且這道界牆更適合圖拉真時期的軍事需要。多米提安時期這個需要不是這么明確。

122年在哈德良統治下羅馬人將內卡河和多瑙河之間的界牆再次向北移了20到40千米。最後一次羅馬將它的邊境向日耳曼地區移動時在159年在安托尼努斯·比烏斯統治時進行的。

馬克曼戰爭

167年馬克曼人、夸地人、倫巴第人、汪達爾人和其它部落進入潘諾尼亞省導致馬克曼戰爭(167年至180年)。馬爾庫斯·奧勒里烏斯領導了四次軍事行動征服了入侵的日耳曼人。當時羅馬可能有建立兩個新的省的計畫。但180年馬爾庫斯·奧勒里烏斯死後,他的兒子科莫德斯恢復了過去的防衛性戰略。他與日耳曼人修和。

武器與裝備

在羅馬帝國早期,日耳曼人使用的武器,不論是進攻型的還是防禦型的,都是以缺少金屬材料為其特徵的。他們的主要武器是一種長矛,很少人佩戴刀劍。他們對頭盔及胸甲幾乎毫無所知。他們使用一種輕型盾牌,是木製或柳條編織的,有時鑲以鐵邊,有時用皮革加固,這就是他們唯一的防禦武器了。這種缺少足夠裝備的狀態說明為什麼日耳曼人與武裝精良的羅馬軍隊交鋒時總是採取猛攻猛打、速戰速決的戰術。如果他們捲入一種拖延時間的肉搏戰,他們的輕型盾牌和長矛便會遇到羅馬人的重型短劍和方盾鐵甲,因之要想取勝是毫無希望的。到6世紀時,日耳曼諸民族中也是很少擁有足夠的軍事裝備的。他們中間沒有一個民族曾建起一支武裝足以與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 I,483~565)的重裝備騎兵射手相抗衡。

經濟生活

經濟

日耳曼人大多數是定居的農民,很少遊獵。經濟自給自足,手工業有鐵工、陶瓦工、木工。印歐語言的時候輪就已經被發明了,在日耳曼語言中輪有兩個詞。日耳曼人沒有貨幣。他們之間的貿易以貨物交換為主。最重要的貨物(如同羅馬人)是牲畜。今天英語中的fee(收費)與德語中的Vieh(牲畜)是同一個詞根。

最主要的牲畜有牛、綿羊、豬、山羊和馬。養蜂業和織布業也有。日耳曼人還知道如何製造乳酪,對乳酪他們有一個自己的詞。

約1世紀左右日耳曼人接觸到梨,但其普及率很低。最重要的糧食是大麥。日耳曼人懂得利用休耕來讓田地恢復它們的生產力。此外他們還知道使用肥料。糧食主要作成粥,一直到中世紀為止只有富人才能買得起麵包。

因為緯度較高,光熱不足,平原為冰磧平原,土壤比較貧瘠,日耳曼地區的生產力比南方的羅馬低得多。塔西佗寫道:“他們有很多牲畜,但大多數都不怎么樣。就算牛也不像牛那么高大,即使它們的角也很小。”日耳曼地區經常發生饑荒,許多人營養不良。他們的平均壽命比較低。歷史學家估計這是他們遷徙的主要原因。

生活

凱撒時代,日耳曼人穿著很少,常常只是一片獸皮,男男女女在河中同浴。飲食上絕大部分是乳製品和肉類,他們對農業並沒投入太多精力,每年土地重新分配。日耳曼人的居民點相當小。通過對他們的墓地的考察考古學家可以推測出他們的居民點一般約有200個居民。這些居民點沒有系統的計畫:假如有一個日耳曼人在一個地方定居後就會有其他人搬過來。直到今天在德國和其它日耳曼文化區依然可以看到這樣由多個小村聚集在一起而組成的村落。

通過考古發掘考古學家知道,日耳曼人的房子是木房子,由於木頭都早已腐爛了,只有通過它們在地基上留下的支柱的洞來考察它們的建築方式。最常見的日耳曼住房是長方形的。人畜同住一個房中,只有一堵牆隔離他們。住房內沒有其它牆。在它的當中有一個燃火點。屋上的一個洞用來排煙。日耳曼人的房屋沒有窗。

通過對遺留下來的骨骼和在沼澤地里保存下來的屍體的研究證明日耳曼人的確比羅馬人高,此外他們的確有相當大的體力,大多數日耳曼人的確有金髮。一般來說日耳曼人比羅馬人高出一頭。

日耳曼人的健康狀況往往很壞:營養不良和關節炎非常普及。他們的平均壽命只有35年。

古代作家共同報導說日耳曼人酗酒非常厲害。最主要的酒類是蜂蜜酒和啤酒。日耳曼人在重要的節日往往慶宴。他們相信他們的神也喜歡酒。塔西佗報導說:“這是一種由大麥或小麥釀造的飲料,它們與葡萄酒有一定的類似性……”關於他們的酗酒他寫道:“只要給他們足夠的酒,那么用酒來戰勝他們比用武器來戰勝他們更容易。”

政權形式

氏族制

日耳曼人定居中歐以後,保持著氏族組織。隨著生產和生活方式的演進,群體人口的不斷擴增,更為複雜的事務決定了建立一種核心權力的需要。部落酋長、軍事首領和扈從隊長的地位和作用顯著提高。他們開始脫離生產,占有優良土地,獲取更多的財富。於是,高踞於部落成員之上的特權人物、貧富分配等不平等現象便逐漸產生。這預示著日耳曼氏族制度正走向解體;而羅馬帝國對日耳曼部落的征戰則大大加速了這個過程。

宗族制

按照凱撒所描述的,日耳曼諸民族中未曾有過專制統治的跡象。各宗族集團的領袖們,只是在出現族人之間的糾紛時負責進行調解,而且這種排難解紛的功能,也只限於在其同一宗族之內行使,不能越出範圍。當時似乎並不存在仲裁團體之類的組織。事實上,在和平時期,他們並沒有一個集中的權威部門,可以發號施令行使職權來管理所有宗族的事務。在戰爭時期,據凱撒著作中的記載,日耳曼各民族要選出若干名聯合指揮官,他們是集體領導者,而其掌權也僅限於戰時。

到塔西圖斯時代,日耳曼族中出現了一種新型的軍事首領制。這一職位,只有那些公認的所謂“皇族”成員才有資格充任。這些“皇族”曾存在於諸如一世紀的切魯西人和巴塔維人(Batavian)之中。也曾出現於6世紀的赫魯利人(Heruli)之中。這些皇族中的任一成員都具備當選為軍事首領的資格,但此職不能世襲。這種自皇族中遴選出來的領袖人物負責掌管宗教事務與軍事指揮,任職終身。但他可被耆宿會議予以廢黜,而他對武士大會提出的建議也會遭到否決。這種領袖人物所能發揮的作用,其大小一般說來要憑其個人才具來決定。

塔西圖斯時代日耳曼各民族中也產生了一種原始形式的司法機構。由武士大會選舉若干領導人物充任法官,法官們負責巡迴各村莊,審理私人訴訟案件。每名法官都帶有100名隨員,以貫徹實施其判決。如果法官們裁定某人有罪,這個人就必須拿出一定數量的馬匹或牛隻以抵償其罪責,牲畜的數量要視其罪責的輕重而定。但有許多案件,如殺人、傷害、盜竊等,則要延期審理,由當事者所屬的宗族中的權威人士予以裁決,而那些宗族間所引起的血仇,也許會代代相傳,無法解決。即使在日耳曼人皈依基督教很久之後,他們的統治者也發現,要徹底平息宗族間的血仇,是一件多么困難的事。

君主制

據後世所知,只有一名日耳曼國王曾建立起其個人對人民的專制統治。這個人名叫馬羅博杜斯(Maroboduus)。大約在西元前後,他曾率領馬科曼尼人離開他們在美因河流域的家園,遷往波希米亞定居下來。他以波希米亞為基地,征服了散處於易北河與維斯杜拉河之間的許多日耳曼族,包括塞姆農人、倫巴底人和盧基人(Lugii)。但在西元17年時,切魯西人與一些馬科曼尼人裡應外合,對馬羅博杜斯發動進攻,推翻其統治,並把他驅逐到羅馬帝國境內。據記載,所有其他各族的首領,在這個時期,凡是企圖建立君主統治的,沒有一個不是以失敗告終的。

君主制在日耳曼世界的正式建立始於他們成為羅馬帝國的盟邦並在帝國之內安居之後。東哥特領袖在義大利建立了王國,西哥特領袖在高盧和西班牙建立了王國,汪達爾領袖在非洲建立王國,諸如此類的民族首領們,便成為最早的日耳曼族的國王們了。在這段時期里,其他一些著名的日耳曼國王們如阿塔納里克(Athanaric)和阿拉里克(Alaric),他們或因居住在羅馬帝國邊境之外,或因該民族未與羅馬締結盟約答應負責守衛帝國邊陲,其人民也未能以盟友身份定居於羅馬帝國各個行省之中,他們的個人權威,似乎並不亞於塔西圖斯所說的那些領袖們。

文化藝術

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

羅馬奴隸社會的文化傳入,城市擁有豪華市場和淋浴設施,從山間溪流或山泉引水的自來水管,排污水渠,長距離道路網,高度發展的手工業,城市和農村有供暖設施的住房,羅馬人的許多栽培技術,如葡萄種植法,園藝的引進等等,這一切充分說明了羅馬文化對這兩個地區的影響。這種影響還滲透到日耳曼人的語言中。日耳曼語中軍事、採石技術、建築、園藝、貿易和交通等領域的許多辭彙都可溯源於羅馬語。通過到日耳曼地區經商的羅馬商人和留在被征服地區的羅馬軍人,羅馬文化又越過界牆滲入日耳曼其他部落。公元1—2世紀,羅馬商品已遍布日耳曼部落地區,尤其是波希米亞地區、萊茵河與威悉河之間的廣大區域更是羅馬文化的主要接受者。

羅馬文化的傳入促進了萊茵河與多瑙河地區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加速了日耳曼氏族部落物質文化的發展。日耳曼部落顯貴、軍事首領和親兵通過和羅馬帝國的戰爭和交易獲得大量土地和財富,他們開始按羅馬世界的模式組織生產和生活,成為日耳曼部落中的富有者和特權階級,日耳曼氏族公社制度逐漸解體。

法蘭克人在克洛維(Clovis)的領導下,正式宣布接受天主教教義,後來勃艮地人又在西吉斯蒙德(Sigismund)的號召之下,改宗天主教。在此之前,沒有一個主要的日耳曼民族信奉天主教。他們之所以選擇阿里烏派而不接受天主教的原因,還不清楚。歐洲大陸最後一個改信基督教的日耳曼民族是古撒克遜人,他們是在8世紀後半期內成為基督教信奉者的,而斯堪的那維亞諸民族到10世紀才接受了基督教。英格蘭是在7世紀成為基督教國家的。

語言與文字

最早的關於日耳曼人的紀錄來自於前2和前1世紀的古典作家。從約200年開始日耳曼人開始使用一種自己的文字。此前的歷史只有通過考古和語言學(比較語言學)的方法來考證了。

通過對各個日耳曼語言的仔細比較和日耳曼語言與其它印歐語言的比較,這些比較最主要的結果是:

●日耳曼語屬於印歐語言,在這個語族中它屬於其西方的一支。

●在印歐語系中日耳曼語與凱爾特語和古義大利語最接近。這三種語言一起組成古歐洲語言。前3或2千年時,也就是說青銅器時代的早期,古歐洲語言是中歐的語言。但其精確的地點和時間今天已經無從考證,或者爭議很大。

●日耳曼語言之間非常近似,這很可能說明它們有很長的共同演化的時間。大多數語言學家將前日耳曼語從凱爾特語和古義大利語分離出來的時間定為前2千年上半葉。

●日耳曼語分離出來後它依然與凱爾特語有接觸。一些凱爾特語的辭彙被日耳曼語借用。此外日耳曼語對芬蘭語也有影響。一些日耳曼語的辭彙在芬蘭語中出現。

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

研究認為日耳曼語言是在約1世紀由於日耳曼語語音變遷從其它西部印歐 語言中分離出來的。在這個語音變遷中比如k通過ch變為h,或者p變為f,t變為th。最主要的證據是辛布里人的民族名稱。前2世紀後期辛布里人與條頓人一起威脅羅馬北部。這兩個民族的家鄉是今天的丹麥。在拉丁文中辛布里人的名字為cimbri,而不是chimbri或himbri,後來日耳曼人的名字在拉丁語中使用ch來寫,比如chatti。因此今天大多數學者認為這個語音遷移在前2世紀後期還沒有開始或還沒有完成。一些早期流傳下來的地名說明這個理論是正確的。這是對日耳曼語言學有非常重要的後果。這樣一來至今為止被稱為“泛日耳曼語言”的語言是在前2到1世紀形成的,到1世紀時它又分裂為許多自己的日耳曼語言。此前日耳曼人的語言與印歐語言相似,這個更古老的語言沒有被留傳下來,但其基本結構可以被重新構造出來。

日耳曼人很晚才有文字。唯一的一部日耳曼語言的長的作品是烏斐拉在4世紀編輯的一部《聖經》。由於哥特人沒有自己的文字,烏斐拉使用希臘文、拉丁文和如尼文字製造了一組自己的文字。2世紀開始出現的如尼文字主要用來作為魔術符號。長的用如尼文字書寫的文章很少。一般它們只被用來標誌貴重的物件。

傳說與事實

由於日爾曼人普遍具有金髮碧眼,身材高大的顯著白種人特徵,這些白種人特徵往往被納粹黨視日爾曼人為優秀人種的的根據。納粹黨也把這些白種人特徵用作衡量一個民族是否屬於優秀民族的標準,歷史上這些顯著的白種人特徵陸續衍生出關於日爾曼人的傳說。

19世紀和20世紀前半葉在德語地區日爾曼人往往被表現為“超人”,這個形象的主要緣由是塔西佗、愷撒等的描寫。在他們的作品中他們將日耳曼人描寫為金髮碧眼的巨人,他們擁有超人的力氣。

通過對遺留下來的骨骼和在沼澤地里保存下來的屍體的研究證明日爾曼人的確比羅馬人高,此外他們的確有相當大的體力,大多數日耳曼人的確有金髮。一般來說日爾曼人比羅馬人高出一頭。

宗教

有些資料表明,476年西羅馬帝國崩潰之前,居住在羅馬帝國邊境以外的勢力強大的日耳曼諸民族中,沒有一個信奉基督教的;但在476年以前即已進入帝國各行省的日耳曼人,則在30、40年之內就皈依基督教了。汪達爾人大概是在409~429年間在西班牙境內改宗基督教的,勃艮地人是在412~436年間在高盧東部接受基督教的,東哥特人大約是在456~472年間在潘諾尼亞省成為基督教的信眾的。所有這些日耳曼人都信奉基督教阿里烏派的教義。496年,法蘭克人在克洛維(Clovis)的領導下,正式宣布接受天主教教義。

神話

在凱撒時代,日耳曼人的神主要是日神,月神,火神等。

所建諸國

公元4到6世紀,一批又一批的日耳曼人(也有斯拉夫人、匈奴人等)向羅馬帝國境內遷移,史稱民族大遷徙。民族大遷徙時日耳曼人在法國、義大利、非洲北部、西班牙和不列顛建立了許多短促的王國。這些王國都是曇花一現的現象。在他們新的家鄉他們與過去的當地人混合。

西哥特王國

5世紀初,西哥特人在領袖阿拉里克率領下出現在義大利北方,並於410年在數萬起義奴隸配合下攻陷首都羅馬,大劫三日。419年,西哥特人進入高盧南部和西班牙,建立以土魯斯為中心的西哥特王國。

汪達爾王國

在民族大遷徙浪潮的推動下,原住奧得河畔的汪達爾人,經潘諾尼亞(今匈牙利)、高盧和西班牙進入北非。439年,汪達爾人在起義奴隸、隸農的支援下攻陷迦太基城,建立汪達爾王國。455年,汪達爾人渡海攻入羅馬,大肆燒殺搶掠,從此“汪達爾主義”成了野蠻行為的同義語。534年,汪達爾王國為拜占廷所滅。

勃艮第王國

5世紀中葉,在高盧東南部出現一個勃艮第國家。勃艮第人原居奧得河口,5世紀初進抵沃姆斯,後南下羅訥河一帶,於457年建立以里昂為中心的勃艮第王國。6世紀初,勃艮第王國為法蘭克王國滅亡。

英格蘭王國

5世紀中葉住在日德蘭半島和今德國北方的盎格魯、撒克森和裘特人渡海進入不列顛,建立許多小王國。部分不列顛人避居高盧西北方的阿摩利克半島,後來該地便稱布勒塔尼。829年,威塞克斯王愛格伯特統一諸王國,始稱英格蘭。

東哥特王國

476年,西羅馬帝國的滅亡,這引起拜占廷的震驚。他們唆使受羅馬影響很深的東哥特王狄奧多里克帶兵攻入義大利,於493年占領拉溫那,在義大利北部和中部建立東哥特王國。553年,東哥特被拜占廷滅亡。

法蘭克王國

486年,法蘭克王克洛維率軍大敗羅馬軍隊於蘇瓦松,占領高盧大部分地區,建立了墨洛溫王朝,以巴黎為首都,當地的高盧-羅馬貴族、羅馬教會、隸農、奴隸與散居的自由農民依然存在,與法蘭克人逐漸融合。751年,宮相丕平(矮子)篡奪王位,墨洛溫王朝滅亡。丕平之子查理在位時更大規模向外擴張,公元800年查理加冕稱帝,成為查理曼帝國。843年內部分裂為三部分,即後來法國、德國和義大利的雛形。

倫巴第王國

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

568年倫巴第人攻入義大利北部建立倫巴第王國,是民族大遷徙的最後一幕。倫巴第人原住易北河口,後遷潘諾尼亞。他們在首領阿爾波音率領下占領波河流域,建立以拉溫那為中心的倫巴第王國,從此那裡被稱為倫巴底。倫巴第人無情鎮壓羅馬貴族的反抗,人稱這是上帝的懲罰。阿爾波音死後,倫巴第王國衰落,774年被法蘭克滅亡。

在新建的日耳曼人王國里,許多羅馬貴族被殺,土地被沒收,但也有部分人保持住自己的權勢,與日耳曼新貴共同組成新的封建主階級。與此同時,奴隸和隸農的地位有所改善,小農人數因農村公社的存在而有所增加;後來,奴隸徹底消失,隸農和因兵役負擔而紛紛破產的小農共同組成新的農奴階級。封建化過程完成了,而這個過程以對法蘭克王國的研究較為充分。

各國歷史

 世界歷史,包含世界上各個國家的歷史、及史前的時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