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軍區

北京軍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七個大軍區之一,主管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共兩市兩省一自治區範圍內軍事事務的大軍區,該軍區主要負責首都北京的衛戍工作。軍區司令部所在地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辦公場所在北京西郊石景山區高井,簡稱西山軍區大院。北京軍區現下轄3個集團軍(第27集團軍、第38集團軍和第65集團軍),3個衛戍師(衛戍第1師、衛戍第2師、衛戍第3師)和3個武警機動師(武警81師、武警114師、武警187師)。總兵力約40萬人。2016年2月,七大軍區調整為五大戰區,形成軍委——戰區——部隊的作戰指揮體系。

基本信息

概述

北京軍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七大軍區之一 北京軍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七大軍區之一

北京軍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七大軍區之一,主管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東四盟除外)兩市兩省一自治區範圍內軍事事務的大軍區,該軍區主要負責中華人民共和國對蒙古和俄羅斯方向的防務工作,以及首都北京的衛戍工作。

軍區司令部所在地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

歷史

北京軍區的前身是華北軍區,1955年2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決定對全國範圍內的軍區進行重新劃分,根據這一決定。
1955年4月15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月11日關於全國軍區重新劃分的決定,華北軍區改稱北京軍區(兼京津衛戍區),楊成武任司令員,朱良才任政治委員,中共中央華北局第一書記李雪峰兼任第一政治委員。轄陸軍軍以及河北、山西省軍區,軍區空軍、防空軍、炮兵、裝甲兵司令部和軍區工程兵部。軍區機關駐北京市
1959年,北京軍區免兼京津衛戍區,改設北京衛戍區、天津警備區,歸北京軍區建制。1962年,石家莊步兵學校劃歸北京軍區建制,稱北京軍區步兵學校(1967年撤銷)。1966年,組建華北農墾兵團(1969年分別移交有關部隊和山西省)。
1967年5月,內蒙古軍區由大軍區改為省級軍區,歸北京軍區建制。1969年,組建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1975年撤銷)。1974年,組建北京軍區軍政幹校,1977年調歸總參謀部。同年,另建北京軍區步兵學校,1986年改稱石家莊陸軍學院。1979年後,根據中共中央軍委的統一部署進行精簡整編。
1983年將軍區炮兵、裝甲兵、工程兵機關分別縮編為軍區司令部炮兵部、裝甲兵部、工程兵部。1985年,陸軍軍改編為陸軍集團軍

兵力組成

北京軍區現下轄5個集團軍(第24集團軍、第27集團軍、第38集團軍、第63集團軍和第65集團軍),3個衛戍師(衛戍1師、衛戍2師、衛戍3師)和3個武警機動師(武警81師、武警114師、武警187師)。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4集團軍(乙類集團軍,軍長范長龍少將,編制為三個師,兩個旅,軍部駐地河北省承德市)已於2003年裁撤。

北京軍區 北京軍區-海上作戰
第70自動化步兵師(師部駐地河北省 唐山市
第71自動化步兵師
第1裝甲師
第72摩步旅(旅部駐地河北省 秦皇島市)
炮兵旅(旅部駐地河北省萬全縣)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7集團軍(甲類集團軍,軍長 王喜斌少將,編制為六個旅,兩個團,軍部駐地河北省石家莊市)
第79摩托步兵旅(師部駐地河北省 邢台市)
第80摩托步兵旅(師部駐地河北省 鹿泉市)
第235摩托步兵旅
裝甲旅
炮兵旅
高射炮旅
工兵團
防化團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8集團軍(甲類重裝機械化集團軍,軍長高中興少將,編制為四個師,三個旅,軍部駐地河北省保定市)
第112師(師部駐地河北省 高碑店市)
第113師(師部駐地河北省 保定市)
第114師
第6坦克師
飛彈旅
高炮旅
工兵旅
直升機大隊、化學防護團、工兵團、通訊團、電子對抗分隊、特種兵大隊等保障部隊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3集團軍(乙類集團軍,軍長息中朝少將,編制為兩個師,三個旅,軍部駐地山西省 太原市)已於2003年裁撤
第187摩托化步兵師
第188步兵師(師部駐地山西省 忻州市)
第82自動化步兵旅(旅部駐地山西省 大同市)
第83自動化步兵旅(旅部駐地山西省 繁峙縣)
第7裝甲旅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5集團軍(乙類集團軍,軍長 馮兆舉少將,編制為兩個師,兩個旅,軍部駐地河北省張家口市)
第193自動化摩托步兵師(師部駐地河北省 宣化縣)
北京軍區 北京軍區-狙擊手

第194自動化摩托步兵師(師部駐地河北省 懷安縣)
第205摩托步兵旅(旅部駐地內蒙古自治區 烏蘭察布市集寧區
裝甲旅
中國人民解放軍衛戍第1師
中國人民解放軍衛戍第2師
中國人民解放軍衛戍第3師
武警81師
武警114師(師部駐地河北省保定市)
武警187師(師部駐地山西省 榆次市)
空軍
第7航空師(戰鬥機師,師部駐地河北省 張家口市基地)
第15航空師(戰鬥機師,師部駐地河北省懷仁基地)
第24航空師(戰鬥機師,師部駐地天津市楊村基地)
第34航空師(運輸機師,師部駐地北京市南苑基地)
第38集團軍於1985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8軍(38軍)改編而成。隸屬北京軍區。第38集團軍的歷史可追溯至1928年參加平江起義的湘軍獨5師第1團,之後匯入工農紅軍紅五軍,因此7月22日(平江起義日期)為第38集團軍的紀念日。在解放戰爭中,其名稱為“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於1946年11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8軍”。在韓戰第二次戰役中表現出色,被譽為“萬歲軍”。

防務範圍

直轄市:北京市、天津市
省:河北省、山西省
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

歷任司令員 

華北軍區時期

聶榮臻

北京軍區時期 

楊成武
北京軍區偵察特種兵提升整體訓練水平 北京軍區偵察特種兵提升整體訓練水平

楊勇
鄭維山
李德生
陳錫聯
秦基偉
周衣冰
王成斌
李來柱
李新良
朱啟
房峰輝
張仕波

歷屆政委

歷任政治委員

北京軍區
北京軍區-行軍演習
朱良才
賴傳珠
廖漢生(先為政委,後為第二政委)
李雪峰(第一政委)
謝富治
劉格平
陳先瑞
解學恭
謝富治(第一政委)
紀登奎(先為第二政委,後為第一政委)
吳德
劉子厚
秦基偉(先為第二政委,後為第一政委)
袁昇平
傅崇碧
楊白冰
劉振華
張工
谷善慶
杜鐵環

歷任大軍區副職軍官 副司令員 

鄭維山(1955年3月-1969年6月)
王近山(1955年3月-1959年7月)
陳正湘(1955年3月-1959年2月)
韓偉(1955年3月-1969年7月)
譚希林(1958年11月-1969年7月)
羅元發(1960年3月-1968年12月)
滕海清(1961年10月-1975年10月)
吳先恩(1961年12月-1975年10月)
傅崇碧(1965年3月-1968年4月)
肖文玖(1965年3月-1975年10月)
張雲龍(1969年10月-1975年10月)
鄭三生(1969年10月-1975年8月)
宋玉琳(1969年10月-1975年10月)
杜文達(1969年12月-1975年10月)
尤太忠(1970年4月-1980年1月)
馬衛華(1970年12月-1985年06月)
汪易(1970年12月-1973年1月)
王振祥(1970年12月-1975年10月)
康林(1970年12月-1980年12月)
謝振華(1972年5月-1975年10月)
萬海峰(1972年8月-1975年10月)
劉海清(1972年5月-1979年6月)
肖選進(1972年5月-1985年6月)
徐深吉(1973年5月-1975年10月)
傅崇碧(1975年4月-1982年10月)
李鍾玄(1977年9月-1982年10月)
汪洋(1977年12月-1985年6月)
潘焱(1979年8月-1982年10月)
馬輝(1980年12月-1982年10月)
袁捷(1982年10月-1985年06月)
閻同茂(1982年10月-1990年4月)
周衣冰(1985年6月-1987年11月)
李來柱(1985年6月-1993年12月)
劉玉堤(1987年9月-1990年4月)
齊連運(1988年2月-1990年4月)
鄒玉琪(1990年4月-1992年11月)
董學林(1990年4月-1992年11月)
耀先(1990年9月-1993年1月)
張志堅(1992年11月-1993年12月)
姜洪泉(1992年11月-1995年7月)
林基貴(1993年1月-1994年4月)
何道泉(1993年12月-1994年12月)
馬占民(1994年4月-1996年01月)
梁光烈(1995年7月-1997年11月)
喬清晨(1996年1月-1997年11月)
劉逢君(1997年11月-2005年12月)
李永金(1997年11月-2004年12月)
臧文清(1997年11月-2003年12月)
粟戎生(1997年11月-2005年12月)
陳希滔(1998年4月-2006年8月)
高中興(2003年12月-2006年12月)
景文春(2004年12月-2006年08月)
邱金凱(2005年12月-2009年12月)
張又俠(2005年12月-2007年09月)
黃漢標(2006年8月-)
賈永生(2006年8月-2010年12月)
段端武(2007年11月-)
李少軍(2009年12月-)
江建曾(2010年12月-)
張寶書(2010年12月-)

副政治委員 

張南生(1957年8月-1975年10月)
袁昇平(1958年11月-1960年12月)
王紫峰(1961年12月-1968年5月)
陳先瑞(1962年2月-1969年6月)
黃振棠(1965年1月-1977年12月)
張日清(1967年5月-1971年4月)
吳岱(1969年10月-1983年5月)
張正光(1969年10月-1975年10月)
陳仁洪(1969年10月-1975年10月)
陳祥(1970年12月-1975年10月)
王猛(1970年12月-1971年7月)
吳濤(1972年5月-1977年12月)
馬傑(1972年5月-1975年3月)
徐光友(1972年5月-1975年10月)
遲浩田(1973年12月-1977年10月)
萬海峰(1975年10月-1982年10月)
吳烈(1977年9月-1982年10月)
羅應懷(1977年12月-1985年6月)
曲竟濟(1977年12月-1985年6月)
張正光(1977年12月-1978年4月)
楊白冰(1982年10月-1985年6月)
陳培民(1985年6月-1992年11月)
王福義(1990年4月-1995年7月)
曹和慶(1992年11月-1993年12月)
王作義(1993年12月-1995年7月)
徐自強(1995年7月-2001年6月)
楊惠川(1995年7月-2002年7月)
呂志(2001年7月-2002年1月)
李文華(2002年1月-2008年7月)
張海陽(2002年7月-2005年12月)
楊建亭(2005年12月-2011年7月)
黃建國(2008年7月-)
程童一(2011年7月-)

參謀長 

韓偉(1955年3月-1956年10月)
曾美(1956年10月-1957年8月)
韓偉(1957年8月-1959年9月)
肖文玖(1959年11月-1969年10月)
馬衛華(1969年10月-1970年12月)
徐信(1970年12月-1980年11月)
周衣冰(1980年12月-1985年6月)
鄒玉琪(1985年6月-1990年4月)
黃雲橋(1990年4月-1993年12月)
梁光烈(1993年12月-1995年7月)
黃信生(1995年7月-1997年3月)
陳希滔(1997年3月-1998年4月)
朱啟(1998年4月-2002年1月)
高中興(2002年1月-2003年12月)
常萬全(2003年12月-2004年12月)
邱金凱(2004年12月-2005年12月)
王喜斌(2005年12月-2007年09月)
張寶書(2007年9月-2010年12月)
王寧(2010年12月-)

政治部主任 

袁昇平(1955年3月-1960年12月)
黃振棠(1960年12月-1965年1月)
吳岱(1965年1月-1969年10月)
楊銀聲(1969年10月-1970年7月)
徐光友(1970年12月-1972年5月)
李寶奇(1972年5月-1975年10月)
吳岱(1975年10月-1977年12月)
曲竟濟(1977年12月-1980年12月)
張宗文(1980年12月-1985年6月)
張工(1985年6月-1990年4月)
曹和慶(1990年4月-1992年11月)
方祖岐(1992年11月-1993年12月)
田書根(1993年12月-1995年7月)
呂志(1995年7月-2001年7月)
符廷貴(2001年7月-2003年12月)
董萬才(2003年12月-2010年12月)
崔昌軍(2010年12月-)

參與行動

國家建設

北京軍區先後參加首都“十大建築”、十三陵水庫、密雲水庫和引灤入津工程建設。
1963年參加河北省南部地區抗洪搶險、1966年邢台地區和1976年唐山地區抗震救災。
1981年首創軍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民眾工作新形式。

演習

北京軍區
北京軍區-防空飛彈旅
1973年進行諸軍兵種打集群坦克的研究性實彈演習,中共中央副主席 葉劍英等領導人和軍民1.3萬餘人觀看。 1981年受中央軍委委託,協助三總部組織全軍高級幹部戰役集訓和現代條件下方面軍防禦戰役實兵演習。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規模最大、投入技術裝備最多的一次軍事演習,中央軍委主席 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參觀演習並檢閱部隊,對軍隊建設和戰備、訓練都是一個有力的推動。 1991年9月,舉行了軍事訓練匯報表演,向 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匯報了新時期軍事訓練改革的成果。北京軍區還組織和參加了首都歷次國慶閱兵活動。
 

先進集體和先進人物

“愛民模範”謝臣
“艱苦奮鬥的261醫院”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先進衛生科”
“模範飼養員”葉洪海

北京軍區 北京軍區-單兵防空
唐山抗震救災模範紅二連
“雷鋒式戰士” 王彥修
“為共產主義奮鬥不息的好乾部” 張玉樓
英雄偵察連
偵察英雄”冷傑松
“戰鬥英雄”張茂忠
共和國衛士劉國庚
“軍旅標兵”儀仗隊
學雷鋒模範”李志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七大軍區

>>>進入軍事百科
北京軍區北京軍區下轄5個集團軍,3個衛戍師,3個武警機動師,總兵力愈40萬。防區為河北、北京、內蒙古、山西四省。 
瀋陽軍區瀋陽軍區下轄4個集團軍,遼寧省軍區191旅,2個武警機動師,總兵力愈43萬。防區為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
濟南軍區濟南軍區下轄3個集團軍,1個武警機動師,總兵力愈25萬。防區為山東、河南兩省。
南京軍區南京軍區下轄3個集團軍,3個武警機動師,總兵力愈32萬。防區為安徽、江蘇、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六省。
廣州軍區廣州軍區下轄2個集團軍,海南軍區132師,1個武警機動師,總兵力愈19萬。防區為廣東、廣西、海南、湖南、湖北五省。
蘭州軍區蘭州軍區下轄2個集團軍,新疆軍區4、6、8、11摩步師、2個武警機動師,總兵力愈28萬。防區為甘肅、青海、陝西、寧夏、新疆、西藏阿里五省一區。
成都軍區成都軍區下轄2個集團軍,西藏軍區52、53山地旅、2個武警機動師,總兵力愈28萬。防區為四川、重慶、貴州、雲南、西藏五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