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婚

定婚

定婚,是指定下或者訂立婚約,也稱“訂婚”。經過議婚階段,男女兩家對婚事都持肯定意見,便可正式定婚,即“許親”、“定親”了。男方往女方家中鄭重定婚地送去聘禮,數量多少,一般因時因地,視家境貧富而定。這一程式相當於“六禮”中“納吉”的後一部分內容和“納徵”,雁北一帶稱之為“下茶”,晉南一帶則稱之為“過大禮”。

基本信息

定義

明媒正娶婚——定婚
定婚定婚
根據事先商定男方給女方送清禮物之後,兩家請來本部落的喇嘛,為新郎、新娘算卦決定結婚的良辰吉日。算卦的依據是新郎、新娘的生辰八字、屬相。在選定結婚吉日的同時,還要算出新娘戴頭儀式、從娘家出發、新娘到婆家、新婚夫婦拜天地、入新房、新娘第一次生火、回門、出牧等時辰,這些時辰都要一次嚴格地確定下來。然後,不管春、夏、秋、冬,下雨、落雪,都風雨無阻,意思是上天和佛爺的旨意,誰都不得違抗。

選擇日子

男女雙方訂婚,一般選擇夏曆三、六、九等吉日,雙方家長要在選定的這一天分別設筵款待親友,名為“定親飯”。主食一般是麵條,表示男女兩家已經成為情深誼長的兒女親家,所以又稱為“吃麵”。晉南襄汾等地,男家筵席上必備餃子,意取“捏嘴”,表示希望不要再討財禮了;女家設筵則以“臊子麵”回敬,取其長,表示財禮少了可不行。在翼城一帶,“吃麵”則僅限於女家,稱為“吃許口面”。
定親這一天,晉東南陵川等地,男家要送麵粉給女家。女家用所送的麵粉夾上小米煎成油餅,再送給男家。男方以之分送親友、鄉鄰,稱為“通知”。在晉南的聞喜,男方送給女方的聘禮,除各色衣料、金銀首飾、酒肉糖果外,還有90個花饃。女方的回禮,除衣裝鞋帽,各種文具外,也有幾十個花饃。男女雙方把花饃切成薄片,分送親友、鄉鄰,稱為“散喜饃”。

習俗

晉南襄汾一帶,男方送給女方的的東西要湊足十件,表示“十全十美”。女方“回奉”給男方的東西中,還要有十包摻有鹽末的麥麩。這十包麩鹽要分別撒在未來的公婆和妯娌頭上,表示大家都有福(麩)、有緣(鹽)分。晉中祁縣等地,男女雙方還要互送“四色禮”。男方送給女方“定親衣”、戒指、耳環、手鐲等物,女方回送男方文房四寶、扇子、荷包、褲帶一類。其中褲帶尤不可少,隱喻“從今以後我把你拴住了”,或者“我將為你侍奉巾櫛,脫衣解帶”。

互換禮物

山西的許多地區,在定婚時還講究互換“龍鳳帖”,即一種印有龍、鳳的大紅紙貼。男方給女方的“龍帖”上寫有“求吉”字樣,又叫“懇帖”,大致書寫內容為:“愧乏玉田,仰祈舍諾。XXX鞠躬”。女方給男方的“鳳帖”廣寫有“允吉”字樣,又叫“允帖”,大致書寫內容為:“德愧比鳳,願切乘龍。姻愚弟(兄)鞠躬”。“龍鳳帖”一般以大紅銷金全柬製成,太原、大同等地要疊成九折,以表示婚姻天長地久(九)。祁縣、平遙一帶則為對摺式,男女的生年、月、日、時“八字”寫在中縫左右,折起來正好合在一起。

傳統禮物種類

1.男方應備辦的禮品.
聘金、金飾(戒指、手鐲、項鍊等)及手錶、四色糖(桔餅、冬瓜糖、冰糖、糖果)、茶葉、龍鳳燭一對、排香一對、祖紙一對、龍鳳炮一對、酒水牲禮(酒一瓶、洗手雞一隻)、斗二米、福圓、糖仔路、伴頭花一盒、半豬(或洋火腿十八、三十六條)、面線六束、好酒二十四瓶、饋贈女方之禮品(衣料、皮包、皮鞋等)、酒席禮(壓桌禮)、媒人禮。
依地方禮俗可另備:
廚儀:廚師禮
端儀:端菜服務禮
盥洗儀:端臉盆水禮
攜儀:迎送接待禮
簪儀:化妝禮
捧茶儀
哺儀:答謝從小養育之恩
轎儀:請新娘上車轎之禮
阿婆菜:雞一隻、豬肉一塊、魷魚一條
2、女方應備辦的禮品
抬禮品禮:幫女方抬男方行聘禮品者的紅包禮
甜茶、甜湯圓、點心、招待男方賓客的酒席、五穀種子、生炭、燈芯、棉、袋仔絲、紅糖、鉛錢、鉛粉、肚圍、石榴、桂花盆栽各一盆、回贈男方的禮品(皮鞋、皮帶、皮夾等)、媒人禮。

訂婚流程

通常「訂婚」著重女方的禮俗,「結婚」著重男方的禮俗,現代大多由男女雙方協商合意即可。以下為一般禮俗,可視實際需要或地方習俗,酌情增加或省略。
訂婚當天,男方將「行聘禮品」以二、六或十二個紅木盒裝盛,人數六、十或十二人,於車隊裝載完畢後,鳴炮出發赴女方家。
男方車隊至女方家前約一百公尺處鳴炮,女方亦鳴炮回應。
媒人先行下車,其餘接著陸續下車,準新郎最後,由女方幼輩(男)開車門請出並端洗臉水讓準新郎洗手、擦臉,準新郎給該幼輩紅包禮。
男方人員將行聘禮品(紅木盒)交與女方抬禮品人員。
男方親友依序進入女方家。
女方長輩招呼男方親友依長幼入座,準新郎居末座。
坐定後,媒人正式介紹雙方親友,先介紹男方親友給女方(準新郎最後介紹),再介紹女方親友給男方。
禮品陳列就緒後,媒人居中將大小聘、金飾、禮品點交予女方家長。
女方親友將禮品收好,並在神案桌上陳列祭品,準備祭拜女方祖先。
準新娘雙手捧茶盤(上置甜茶若干杯,視男方人數而定),由好命(有福氣)的婦人(或女方女長輩)攙扶出堂,向男方親友(由長而幼,準新郎最後)一一敬茶後退堂,(出堂和退堂時向男方親友一鞠躬)。
男方親友將甜茶喝完,並將紅包置入杯中。
準新娘出堂收茶杯(過程和敬茶同)。
奉茶完畢,接著進行「戴訂婚戒指」(掛手指);將金、銅戒指以紅線相系,取夫婦同體同心之意或以鑽戒代替。
女方準備高椅、矮椅各一張。
準新娘入座,臉朝客廳大門,向外而坐,兩腳踏在矮椅上。
準新郎站在準新娘右邊,面對準新娘。
準新娘伸出右手,準新郎右手拿戒指,套入準新娘右手中指(套入前應配合拍照者)。
準新郎伸出左手,準新娘右手拿戒指,套入準新郎左手中指(套入前應配合拍照者)。
準新郎將紅包禮交給準新娘。
戴完訂婚戒指後「改換稱呼」,媒人帶著準新郎,對女方之長輩、父母、親友依序改口,一一稱呼過一次,準新娘對男方之長輩、父母、親友依序改口,一一稱呼過一次。
請準新娘之母舅「點燭燃香」,女方要給母舅點燭禮。
女方父母及準新人祭拜祖先。
女方將行聘禮品退還部份,連同回贈禮品裝入紅木盒,交給男方親友裝載上車。
訂婚儀式完畢,女方端出湯圓或點心招待男方親友,之後在家備席招待男方或轉赴餐廳宴客。
用餐畢,男方家長給壓桌禮,並離席準備返家。女方幼輩捧洗臉水(內放毛巾)給男方親友洗手。
「送客不相辭」即男女雙方不要說「再見」,以免發生枝節或有再婚之虞。跨門坎時亦不可踢到門坎。
女方將訂婚喜餅分贈親朋好友,作為訂婚喜訊之通知。

各地風俗

晉南襄汾等地

定親定親
男女雙方訂婚,一般選擇夏曆三、六、九等吉日,雙方家長要在選定的這一天分別設筵款待親友,名為“定親飯”。主食一般是麵條,表示男女兩家已經成為情深誼長的兒女親家,所以又稱為“吃麵”。晉南襄汾等地,男家筵席上必備餃子,意取“捏嘴”,表示希望不要再討財禮了;女家設筵則以“臊子麵”回敬,取其長,表示財禮少了可不行。在翼城一帶,“吃麵”則僅限於女家,稱為“吃許口面”。

晉南襄汾一帶,男方送給女方的的東西要湊足十件,表示“十全十美”。女方“回奉”給男方的東西中,還要有十包摻有鹽末的麥麩。這十包麩鹽要分別撒在未來的公婆和妯娌頭上,表示大家都有福(麩)、有緣(鹽)分。晉中祁縣等地,男女雙方還要互送“四色禮”。男方送給女方“定親衣”、戒指、耳環、手鐲等物,女方回送男方文房四寶、扇子、荷包、褲帶一類。其中褲帶尤不可少,隱喻“從今以後我把你拴住了”,或者“我將為你侍奉巾櫛,脫衣解帶”。

在訂婚之日,晉南一些地方,女方還要由親戚陪同去一次男家。返回時,男家除送給姑娘一定數量的錢外,還要送一捆棉花,稱為“沾親棉”,又叫“粘親花”,表示從此沾親帶故,情誼綿綿不斷。


晉東南陵川等地

定親這一天,晉東南陵川等地,男家要送麵粉給女家。女家用所送的麵粉夾上小米煎成油餅,再送給男家。男方以之分送親友、鄉鄰,稱為“通知”。在晉南的聞喜,男方送給女方的聘禮,除各色衣料、金銀首飾、酒肉糖果外,還有90個花饃。女方的回禮,除衣裝鞋帽,各種文具外,也有幾十個花饃。男女雙方把花饃切成薄片,分送親友、鄉鄰,稱為“散喜饃”。

山西

山西的許多地區,在定時還講究互換“龍鳳帖”,即一種印有龍、鳳的大紅紙貼。男方給女方的“龍帖”上寫有“求吉”字樣,又叫“懇帖”,大致書寫內容為:“愧乏玉田,仰祈舍諾。XXX鞠躬”。女方給男方的“鳳帖”廣寫有“允吉”字樣,又叫“允帖”,大致書寫內容為:“德愧比鳳,願切乘龍。姻愚弟(兄)鞠躬”。“龍鳳帖”一般以大紅銷金全柬製成,太原、大同等地要疊成九折,以表示婚姻天長地久(九)。祁縣、平遙一帶則為對摺式,男女的生年、月、日、時“八字”寫在中縫左右,折起來正好合在一起。

意義

在訂婚之日,晉南一些地方,女方還要由親戚陪同去一次男家。返回時,男家除送給姑娘一定數量的錢外,還要送一捆棉花,稱為“沾親棉”,又叫“粘親花”,表示從此沾親帶故,情誼綿綿不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