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眼突出。前胸背板橫闊。鞘翅有3行稀疏的縱點,點紋等寬,不明顯。腹部3~5節,兩側有綠黃褐色斑紋。足3對,前腳黃褐色,後腳紅褐色,中後跗節暗色。雄性前跗節基部3節擴大,有吸盤。
雄蟲前足跗節第1~3節扁平寬闊,成為吸盤,具有吸附作用,用於在交配時吸著在雌蟲背上,為抱握足。
龍虱幼蟲及成蟲均為水棲,捕食小魚、蝦、蝌蚪等水生小動物,產卵在水生植物枝上、葉上。幼蟲體細長,頭大,有眼6對,觸角短,6~9節,上顎尖銳、彎曲,內有孔道,能吸食動物汁液,有3對胸足,幼蟲老熟時入水邊泥土中化蛹,之後逐漸蛻化為成蟲。
生活習性
肉食性,兇猛貪食。說它兇猛,是因為不僅吃小魚小蝦小蟲蝌蚪,連體積比自己打幾倍的魚類,蛙類也會去攻擊捕食,獵物一但被咬傷,附近的龍虱聞到血腥就會一擁而上。說它貪食,是因為只要有食物,它們真的是吃到撐,在水裡浮都浮不起來,但並無大礙,它在水中時間超過一小時後,會在尾部產生一個氣體交換泡,進行水下氣體交換。它的幼蟲狀似蜈蚣,亦是兇猛貪食。捕食其它小蟲子,一晝夜吃掉15隻蝌蚪都不足為奇。生活於池沼、水田或河溝多水草處,入夜能飛於空中。善游泳,好捕食小魚。幼蟲體細長,有銳利的口器,能捕食水中的小動物及小魚。分布湖南、江蘇、福建、浙江、廣東、廣西、湖北、四川等地。
繁殖

經濟價值

龍虱價格雖貴卻受人們喜愛,究其原因,除鮮食滋味鮮美“和味”外,它還具有較高藥用價值。據記載,龍虱有滋陰補腎等功效,對醫治小兒遺尿、老年人夜尿頻多以及腎氣虧損、疳積等均有較好效果。常吃龍虱對降低膽固醇,防治高血壓、肥胖症、腎炎等也有良好效果。龍虱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成粉劑、浸劑(如龍虱酒)、丸劑等食療品,故市場銷路很好,頗具養殖發展前景。
龍虱種類較多,僅我國就有160種,其中日本吸盤龍虱是個體最大的一種。據試養證明,這種原為野生的龍虱可以進行人工養殖,目前已在我省等地養殖成功。龍虱養殖周期短(從卵到商品成蟲約需8個月左右),對溶氧、水溫、酸鹼度等要求不高,且它發病少,食性廣,易於養殖管理;龍虱個體小,所占水體空間也小,既適合於魚塘等大水面中養殖,也適合在幾平方米的水泥池甚至面積更小的水缸等小水體養殖;飼養成本較低,可以收集分布在各地的福壽螺、田螺、新鮮的死魚蝦、屠宰場的各種動物下腳料等直接投入池中飼喂,平時再偶爾將玉米粉、麥麩等能量飼料加水拌濕後捏成團,經曬乾後投餵。因此,各地可根據市場需要,積極研究發展養殖。
藥用價值
龍虱 異名水鱉蟲(《江蘇中藥名實考》),射尿龜、尿缸賊(《陸川本草》),水龜子(《中藥志》)。 採集全年均可捕捉。捕得後,用沸水燙死,曬乾。
藥材幹燥的蟲體,呈長卵形,全體有光澤。背面黑色。鞘翅邊緣有棕黃色狹邊。除去鞘翅,可見淺色的膜質翅1對。腹面紅褐色至黑褐色。腹部有橫紋。質鬆脆,氣腥,味微鹹。
主產江蘇、福建、浙江、廣東等地。
功用主治補腎,活血。治小便頻敷,小兒遺尿。
①《物理小識》:"食之除面黚,活血。"
②《藥材資料彙編》:"用於老人夜溺頻繁。"
③《陸川本草》:"滋養強壯,治小兒遺尿。"
用法與用量內服:0.8~1.5錢,炙,研末或入丸劑。
養殖

現將龍虱養殖技術介紹如下:
一、養殖設施。龍虱是水生昆蟲,對農藥、化肥、油污十分敏感,一般在郊外建池養殖較好,不能在環境污染,特別是有油污的地方養殖。養殖設施可選用小魚塘、水池或水缸等。水池用磚砌成,面積在5平方米以內為宜,水深0.5~1米,每平方米水面可放養龍虱200至300隻。
二、養殖管理。龍虱的飼料一般以玉米粉、米糠、麵粉、有甜味的瓜果為主,也可投餵福壽螺(打爛)、豬、雞、牛、鴨的下腳料。每天下午6點投料一次, 投餵量為龍虱總重量的7%~8%(每隻龍虱投餵0.15克左右)。不能隔天投料以免發生互相殘殺現象,也不能投餵帶毒或有傳染病的食物,否則會導致龍虱死亡或長時間不繁殖。龍虱養殖周期約為8個月,前3個月以投餵肉類為主,如福壽螺、牛肝、新鮮的死魚、死蝦、死鴨、死雞等,後5個月以投餵混合飼料、福壽螺、 瓜果菜等為主。龍虱對水質無特殊要求,一般用自來水、地下水、自然水等無污染的水源均可。水太髒時要注意換注新水。
三、養殖注意事項。1 不能在化工廠、石灰廠、水泥廠和污染較大的環境中養殖龍虱。2 要注意防偷、防鼠、防投毒。平時不得隨意攪拌龍虱水池。3 半露天養殖龍虱,池中一定要種上一些水草,最好種水浮蓮。池底四角放2厘米厚的黃泥土。池內上下各設排水孔1個。 4 幼蟲和成蟲隔離飼養,大小分開、 公母搭配。5 龍虱在運輸中,要防止水太深、顛抖過大,以免龍虱死亡。氣溫在36℃以上時不宜運輸,如出現龍虱有熱死現象,要立即停車沖水30分鐘後方可繼續行車。裝運龍虱工具最好用竹籠,裡面放上一些雜草和青菜。隔2小時淋水一次, 即可安全到達運輸地點。6 龍虱晚上見光會騰空而飛,有水陸空昆蟲之稱。在養殖水池面上加蓋防飛網就可解決後顧之憂。
人工飼養

一、生活習性 龍虱終生棲息於淡水環境,一生分為四個階段。即卵——幼蟲——蛹——成蟲,成蟲再產卵,周而復始。龍虱在我國分布較廣,主要產於我國廣東、湖南、福建、廣西、湖北等省,以往人們都習慣於天然捕捉,但由於環境污染和長期濫捕濫捉,其生態環境受到了嚴重的破壞,野生龍虱數量逐年減少,以致市場上供不應求,因此,人工開發飼養龍虱是一條既能保護生態環境,又能發家致富的好門路,如山東省曹縣藥用動物研究所職工趙子忠,養龍虱一年半就獲利2。5萬餘元。
二、營養價值 龍虱的營養價值很高,其體內蛋白質含量高達23。8%,脂肪含量則僅為3。6%灰分含量為9。2%,是一種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固醇的食品,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常吃龍虱對防治高血壓、肥胖症、腎炎有很好的療效。
三、人工養殖
1、環境設定:儘可能在污染少的地方養殖,養殖場儘量選擇遠離車輛較多的公路和工廠(尤其是化工廠),水體要求無毒殺性污染,保持水深50—100厘米,不必常換水,但水應無惡臭,同時防止太陽直曬過熱,水中應種上一些水草,如水浮蓮等,而且水面上還應該加上防飛網。
2、種苗:一般是到信譽好的供種單位選購種苗,既可保證品種質量,還可讓廠家提供較好的技術指導和技術諮詢,也可在春夏之交在魚苗沁捕捉龍虱幼蟲,飼養到入秋成蛹,羽化為成蟲。
3、飼養:龍虱以肉食性為主,也可兼植食性和腐食性,善於捕捉水中小生物、有機物和水草。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龍虱的飼料一般以玉米粉、米糠、麥麩和有甜味的瓜果為主,也可投餵打爛的福壽螺、以及農村廣泛存在的豬、雞、牛、鴨的下腳料,一般每天傍晚餵一次,投餵量為龍虱總重量的7%—8%(每隻龍虱食量為0。15克左右),不能隔天投料,以免發生相互殘殺現象,也不能投餵帶毒和有傳染病的食物,否則會導致龍虱死亡或長時間不能繁殖。
龍虱養殖周期為8個月,前3個月以投餵肉料為主,如福壽螺、牛肝、新鮮的下腳料、死魚、死蝦等,後五個月投餵混合飼料為主,即肉類及植食類飼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後投餵。
相關詞條
夏日昆蟲
夏天來了,家裡除了燥熱之外,還多了不少的生物,譬如蒼蠅蚊子,今天在廚房居然發現小強跟小小強重現江湖!剛才更是在牆壁上發現了蠕動的蟲子?!讓我們來了解這些可恨的,可愛的,可憎的小生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