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約10毫米,翅展約28毫米。雌蛾稍大,體翅黃褐色;雄娥稍小, 夷褐色。前翅中間有2條淡黃色橫紋,翅尖淡黃色區內有2個黑點。雌蛾體末端有黃色毛叢。
卵成塊產,卵塊橢圓形,上覆黃色茸毛。
成熟幼蟲體長約20毫米,黃褐色。胸部三節 稍小。各體節有8個黃色(前期)或黑色毛瘤,上生黃褐色毒毛。全體還密生長短不齊的黃色毒毛。
蛹黃褐色,長約9毫米,外有土黃色絲質薄繭,繭長約13毫米。
發生規律
多代性,各地發生代數有差異。在湖南一年發生3代,以卵塊在老葉背面越冬。各代幼蟲發生為害期分別在4~5月,6~7月,8~10月。一般以春、秋兩季發生重。幼蟲老熟後在茶叢根際落葉土表下結繭化蛹。雌蛾產卵於老葉背面。幼蟲6-7齡,具群集性,3齡前群集性強,常數十頭至數百頭聚集在葉背取食下表皮和葉肉,留上表皮呈半透明黃綠色薄膜狀。3齡後開始分群遷散為害,咬食葉片呈缺刻。幼蟲老熟後爬至茶叢根際枯枝落葉下或淺土中結繭化蛹。成蟲有趨光性。
危害症狀
3齡前幼蟲常數十頭群集一起取食葉肉,3齡後分散從葉緣取食。
茶細蛾是近年來為害有上升趨勢,幼蟲3齡起進入卷邊期,即幼蟲從潛道中爬出,在嫩葉邊緣吐絲將葉緣向背面卷折,幼蟲在卷邊內取食下表皮及葉肉,留下表皮,蟲糞留在卷邊內。
浙江一年發生7代。春茶約1代,夏茶2代,秋茶4代。成蟲有趨勢光性。
分布危害
全國各產茶省均有分布,是我國茶區的一種重要害蟲。主要為害茶葉,還可為害油茶、柑桔等。幼齡幼蟲咬食茶樹老葉成半透膜,以後咬食嫩梢成葉成缺刻。幼蟲群集為害,常數十至數百頭聚集在葉背取食。發生嚴重時茶樹葉片取食殆盡。
防治
防治措施
分批採摘:茶細蛾卵均產在茶葉的收穫部分,幼蟲也均棲居在這一部分,因此,實行分批勤采,可有效地減輕危害。
適時修剪:大部分茶區在茶季結束後或次年春茶前有輕修剪的習慣,修剪時期最好是在越冬代幼蟲化蛹前,這時茶細蛾幼蟲大多在茶樹蓬面上,防治效果較佳。
農藥防治:根據茶細蛾對茶葉品質的影響,若百芽梢有蟲7頭以上,應列為施藥的對象茶園,防治適期應掌握在潛葉、卷邊期。施藥方式以低容量蓬面掃噴為宜。
農藥可選用:80%敵敵畏乳油(每畝50毫升)、50%辛硫磷乳油(每畝50毫升)、98%巴丹可濕粉劑(每畝25--30克)、2.5%敵殺死乳油(每畝20--25毫升)。以上農藥的安全間隔期分別為:6天、5天、5天。
消滅辦法
①針對成蟲有趨光性的特點,掌握成蟲盛期,在茶園點燈,利用燈火誘殺。
②幼蟲剛剛孵化時,蟲體小,具有群居的特性,可用人工捕殺。在人工捕殺時,要戴膠手套,不要接觸皮膚,以免毒染。
③藥殺。可用敵百蟲或敵敵畏1000倍液噴灑茶園,效果極好。
防治方法
①人工捕抓。摘除卵塊,並保護寄生峰;捕殺幼蟲。②結合中耕培土適時滅蛹。
③誘殺成蟲。點燈誘蛾;性誘。
④化學防治。最好在幼蟲3齡以前進行。可用90%晶體敵百蟲或50%馬拉松乳劑、25%亞胺硫磷乳劑、50%殺螟松1000~2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劑2000~3000倍液,肥皂水150倍液噴殺。
⑤生物防治。噴撒青蟲菌粉(每克含150億個孢子)500倍液。
夏日昆蟲
夏天來了,家裡除了燥熱之外,還多了不少的生物,譬如蒼蠅蚊子,今天在廚房居然發現小強跟小小強重現江湖!剛才更是在牆壁上發現了蠕動的蟲子?!讓我們來了解這些可恨的,可愛的,可憎的小生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