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盲蝽
學名 Lygocoris lucorum (Meyer - Dur)異名lygus lucorum Meyer - Dur該蟲原用屬名Lugus,經鄭樂訂先生訂正為Lygocoris,屬半翅目,盲蝽科。別名花葉蟲、小臭蟲等。幾遍全國各棉區。是我國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為害棉花的多種熔象的優勢種。
寄主 棉花、桑、麻類、豆類、玉米、馬鈴薯、瓜類、苜蓿、藥用植物、花卉、蒿類、十字花科蔬菜等。
為害特點 成、若蟲刺吸棉株頂芽、嫩葉、花蕾及幼鈴上汁液,幼芽受害形成僅剩兩片肥厚子葉的“公”棉花。葉片受害形成具大量破孔、皺縮不平的“破葉瘋”。腋芽、生長點受害造成腋芽叢生,破葉累累似掃帚苗。幼蕾受害變成黃褐色乾枯或脫落。棉鈴受害黑點滿布,僵化落鈴。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5mm,寬2.2mm,綠色,密被短毛。頭部三角形,黃綠色,複眼黑色突出,無單眼,觸角4節絲狀,較短,約為體長2/3,第2節長等於3、4節之和,向端部顏色漸深,1節黃綠色,4節黑褐色。前胸背板深綠色,布許多小黑點,前緣寬。小盾片三角形微突,黃綠色,中央具1淺縱紋。前翅膜片半透明暗灰色,余綠色。足黃綠色,腸節末端、財節色較深,後足腿節末端具褐色環斑,雌蟲後足腿節較雄蟲短,不超腹部末端,跗節3節,末端黑色。卵長lmm,黃綠色,長口袋形,卵蓋奶黃色,中央凹陷,兩端突起,邊緣無附屬物。若蟲5齡,與成蟲相似。初孵時綠色,複眼桃紅色。2齡黃褐色,3齡出現翅芽,4齡超過第l腹節,2、3、4齡觸角端和足端黑褐色,5齡後全體鮮綠色,密被黑細毛;觸角淡黃色,端部色漸深。眼灰色。生活習性
北方年生3—5代,運城4代,陝西涇陽、河南安陽5代,江西6—7代,以卵在棉花枯枝鈴殼內或苜蓿、蓖麻莖稈、茬內、果樹皮或斷枝內及土中越冬。翌春3—4月旬均溫高於l0℃或連續5日均溫達11℃,相對濕度高於70%,卵開始孵化。第1、2代多生活在紫雲莢、苜蓿等綠肥田中。成蟲壽命長,產卵期30—40天,發生期不整齊。成蟲飛行力強,喜食花蜜,羽化後6、7天開始產卵。非越冬代卵多散產在嫩葉、莖、葉柄、葉脈、嫩蕾等組織內,外露黃色卵蓋,卵期7—9天。6月中旬棉花現蕾後遷入棉田,7月達高峰,8月下旬棉田花蕾漸少,便遷至其他寄主上為害蔬菜或果樹。果樹上以春、秋兩季受害重。主要天敵有寄生蜂、草蛉、捕食性蜘蛛等。防治方法
(1)早春越冬卵孵化前,清除棉田及附近雜草,當卵已孵化則應在越冬蟲源寄主 上噴灑50%甲胺磷乳油或50%甲基對硫磷1500倍液,可減少越冬蟲源。(2)從棉花苗期至蕾鈴期當百株有成、若蟲1—2頭或新被害株達3%時,馬上用40%久效磷乳油或50%甲胺磷藥液滴心,可有效防治多種盲熔、蚜蟲及葉蟎,且不傷害天敵昆蟲。方法參見棉蚜。(3)成株期噴灑35%賽丹乳油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或10%除盡乳油或20%滅多威乳油2000倍液、5%抑太保乳油、25%廣克威乳油2000倍液、50%甲基對硫磷1500倍液、25%硫雙威乳油1500倍液、5.7%百樹菊酯乳油2000倍液、43%新百靈乳油(辛·氟氯氰乳油)1500倍液(北京市順義縣農藥廠)。為害特點
成、若蟲刺吸棉株頂芽、嫩葉、花蕾及幼鈴上汁液,幼芽受害形成僅剩兩片肥厚子葉的“公”棉花。葉片受害形成具大量破孔、皺縮不平的“破葉瘋”。腋芽、生長點受害造成腋芽叢生,破葉累累似掃帚苗。幼蕾受害變成黃褐色乾枯或脫落。棉鈴受害黑點滿布,僵化落鈴。
發生與為害
綠盲蝽又稱球病,俗稱小臭蟲、粉谷蟲及葉切瘋。分布於江蘇、上海、福建、河南等地,是雜食性害蟲。以成蟲和若蟲通過喇吸式口器吮吸葡萄幼嫩器官的汁液。被害幼葉最初出現細小黑褐色壞死斑點,葉長大後形成無數孔洞,葉緣開裂,嚴重時葉片扭曲皺縮,顯得粗老或畸形;花蕾被害產生小黑斑,滲出黑褐色汁液;新梢生長點被害呈黑褐色壞死斑,但一般生長點不會脫落;幼花穗被害後便萎縮脫落。綠盲蝽成蟲體長5-5.5毫米,雌蟲稍大,體綠色,較扁平;頭三角形,黃褐色;複眼紅褐色;觸角淡褐色;前胸背板多微細黑色刻點;前翅綠色。若蟲黃綠色,密生黑色細毛;複眼灰色。卵長袋形,黃綠色。
發生規律
蘇南、上海地區一年發生5代,以卵在桃、石榴、葡萄、棉花枯斷枝莖髓內以及剪口髓部越冬。翌年4月上旬,越冬卵開始孵化,4月中下旬為孵化盛期。若蟲為5齡,開始在蠶豆、胡蘿蔔及雜草上為害,5月開始為害葡萄。綠盲蝽有趨嫩為害習性及喜在潮濕條件下發生。5月上旬出現成蟲,開始產卵,產卵期長達19-30天,卵孵化期約6-8天。成蟲壽命最長,最長可達45天,9月下旬開始產卵越冬。
防治措施
(3)搞好管理(抹芽、副梢處理、綁蔓),改善架面通風透光條件。
(4)對幼樹及偏旺樹,避免冬剪過重;多施磷鉀肥料,控制用氮量,防止葡萄徒長。
(5)上海、蘇州一帶,在4月上中旬抓住第一代低齡期若蟲,適時噴灑農藥,效果較好的有氧化樂果、殺螟松、殺滅菊脂和乙醯甲胺磷。
棉盲蝽
開放分類: 農業、害蟲、園藝
在我國棉區為害棉花的盲蝽有5種:綠盲蝽、苜蓿盲蝽、中黑盲蝽、三點盲蝽、牧草盲蝽。
其中綠盲蝽分布最廣,南北均有分布,且具一定數量,中黑盲蝽和苜蓿盲蝽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北的省份;而三點盲蝽和牧草盲蝽分布於華北、西北和遼寧。
為害症狀棉盲蝽以成蟲、若蟲刺吸棉株汁液,造成蕾鈴大量脫落、破頭葉和枝葉叢生。棉株不同生育期被害後表現不同,子葉期被害,表現為枯頂;真葉期頂芽被刺傷則出現破頭瘋;幼葉被害則形成破葉瘋;幼蕾被害則由黃變黑,2~3天后脫落;中型蕾被害則形成張口蕾,不久即脫落;幼鈴被害傷口呈水漬狀斑點,重則僵化脫落;頂心或旁心受害,形成掃帚棉。
生活習性
棉盲蝽由南向北發生代數逐漸減少,因種類和地區的差異,每年可發生3~7代。在大部分地區,棉盲蝽以卵在苜蓿、苕子、蒿類的莖組織內越冬,少數地區則以成蟲在雜草間、胡蘿蔔、蠶豆、樹木樹皮裂縫及枯枝落葉、藜科雜草等下越冬。春季棉盲蝽主要集中在越冬寄主和早春作物上為害,棉花幼苗期轉移到棉苗上為害,為害盛期在棉花現蕾到開花盛期。成蟲在棉花上的產卵部位一般為棉花葉柄、嫩組織,甚至嫩莖稈上。
棉盲蝽受氣候條件的影響較大,幾種盲蝽中以綠盲蝽適宜的溫度範圍較廣。幾中盲蝽的越冬卵一般要在相對濕度為60%以上時才大量孵化。一般6~8月降雨偏多的年份,有利於棉盲蝽的發生為害;棉花生長茂盛,蕾花較多的棉田,發生較重。
棉盲蝽的發生與棉田周圍環境有直接關係,一般靠近冬寄主和早春繁殖寄主的棉田,常發生早而重。
棉盲蝽的天敵有蜘蛛、寄生蟎、草蛉以及卵寄生蜂等,以點脈纓小蜂、盲蝽黑卵蜂、柄纓小蜂3種寄生蜂的寄生作用最大,自然寄生率右達20%~30%。
防治方法
⒈農業防治
3月份以前結合積肥除去田埂、路邊和墳地的雜草,消滅越冬卵,減少早春蟲口基數,收割綠肥不留殘茬,翻耕綠肥時全部埋入地下,減少向棉田轉移的蟲量。科學合理施肥,控制棉花旺長,減輕盲蝽的為害。
⒉化學防治
棉盲蝽的抗藥性弱,一般在6月至7月初,可以用藥劑防治,適用的藥劑有:
①20%林丹可濕性粉劑稀釋800倍;
②2.5%溴氰菊酯乳油稀釋3000倍;
③20%氰戊菊酯乳油稀釋3000倍;
④50%對硫磷乳油稀釋2000倍噴霧
棉盲蝽防治意見
目前棉盲蝽在棉花上的發生呈上升趨勢,其危害嚴重影響了棉花的生長發育。
由於棉盲蝽發生地區之間差異較大,希各農技部門加強調查,根據本地區發生情況,及時指導棉農用藥防治。
防治意見:
1、當百株有蟲1—2頭或新被害株達3%時,即可用藥防治。
2、防治藥劑可選用:
①50%馬拉硫磷1000—1500倍;
②40%毒死蜱800倍:
③10%砒蟲碄1500倍。
綠盲蝽象
分布為害 全國大部分棉區都有發生。成蟲、若蟲為害棉株頂芽、旁心和嫩葉,影響正常生長,葉片破爛,稱為“破頭瘋”。蕎麥粒大小的幼蕾被害後,變黑脫落。被害幼鈴布滿黑褐色水漬狀斑點,造成僵化脫落;被害大鈴出現黃褐色斑或流膠。除棉外,尚為害苜蓿、大麻、蓖麻、石榴、蘋果、蕎麥、小麥、豆類、馬鈴薯等。識別 成蟲:體長約5毫米,綠色,前翅膜質部分暗灰色,前胸背板有許多小黑點。卵:長口袋形,長約1毫米,黃綠色,卵蓋邊緣無附屬物。若蟲:第五齡全身鮮綠色,密被黑色細毛,翅芽長達腹部第四節。
生活習性 河南一年發生3-5代,卵在苜蓿茬內、石榴、木槿等枝內或在土裡越冬。3月底4月初孵化若蟲。6月上旬向棉田遷移,7月中旬棉田蟲數最多,8月下旬向外遷移,另換寄主。性活躍,經常追逐開花植物,刺吸花汁。在棉花上產卵很分散,常產在葉肉、葉脈、葉柄和小蕾等處。
防治方法 (1)冬春防治,3月份以前結合積肥,去除田邊、路埂雜草;收割苜蓿時齊地留低茬,清潔田園。(2)苗期百株5-8頭,蕾鈴期25頭時,用20%殺滅菊酯20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倍液、50%一六0五乳劑2000倍液噴霧防治,也可用1.5%甲基一六0五、2%殺螟松、3%馬拉松、2.5%亞胺硫磷等粉劑每畝1.5公斤噴粉(宜在清晨或雨間隙進行,並從棉田四周向中央包圍)防治。(3)其他防治棉鈴蟲、紅鈴蟲、棉蚜的藥劑都有兼治作用。
夏日昆蟲
夏天來了,家裡除了燥熱之外,還多了不少的生物,譬如蒼蠅蚊子,今天在廚房居然發現小強跟小小強重現江湖!剛才更是在牆壁上發現了蠕動的蟲子?!讓我們來了解這些可恨的,可愛的,可憎的小生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