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成蟲暗褐色,體狹長略扁。 前胸和中胸能有力地活動。當蟲體被壓住時,頭和前胸能作叩頭狀活動,所以叫叩頭蟲。
幼蟲(金針蟲)體黃色或黃褐色,細長,圓柱形,略扁,皮膚光滑堅韌,長約 20 mm。常見的溝叩頭蟲雌蟲體長 14 ~ 17 mm,寬約 5 mm;雄蟲體長 14 ~ 18 mm, 寬約 3.5 mm。深栗色,密被金黃色細毛。幼蟲黃褐色,體寬扁,背面有一縱溝。蛹長紡錘形,乳白 色。細胸叩頭蟲成蟲體長 8 ~ 9 mm,寬約 2.5 mm; 體形細長扁平,黑褐色,有光澤及黃褐色細毛。幼 蟲淡黃褐色,體細長,圓筒形。卵乳白色,近圓 形。
包括種類
叩頭蟲屬包括很多種類,其中直條叩頭蟲( Agriote lineatus L.),暗色叩頭蟲( A.obscurus L.),大田叩頭蟲( A.sputator.)和 A.sordidus illiger 等生活在農業生態系和自然生態系中, Agriotes gallicus Boisduval et Lacordaire 僅在未治理的生態系統中存在。
分布區系
目前 ,中國記述的叩甲種類有 790 余種 , 隸屬於12 亞科 , 120 屬, 均屬古北區系 、東洋區系種 , 北起黑龍江 、內蒙古 、新疆、寧夏等地區 ,南至上海、福建、台灣、浙江、雲南等省市 ,東接俄羅斯東境, 與朝鮮北境相接並濱海岸 ,西達寧夏、甘肅、青海及新疆西陲 。種類及優勢種因分布區不同而存在差異。從各亞科分布特點分析, 東洋界亞科較古北界亞科豐富, 12 個亞科因分布區不同而有差異 ,在華中區、西南區 12 亞科均有分布, 而在華北區僅分布有 7 個亞科。從叩甲科屬 、種的分布情況剖析,華南區占有絕對優勢,屬 、種分布最為單調的是青藏區 。通過叩甲科區系調查 ,有 12 個種屬於優勢種 。叩甲分布除少數發達屬廣布外, 大部分屬 、種分布呈現一定的地域性 , 如麗叩甲屬(Campsosternus)為東洋界特有屬 。
發生特點及危害
在河南地區,叩頭蟲 2 ~ 3 年發生 1 代,以幼蟲和成蟲在土中越冬。成蟲於 4 ~ 6 月份 出現,幼蟲於 5 ~ 6 月份危害嚴重。叩頭蟲成蟲多 在白天飛出活動。
叩甲科大多數種類是重要的地下害蟲, 主要以幼蟲(金針蟲)對寄主造成危害。咬食正在發芽的種子或幼苗的鬚根、主根及莖的地下部分,影響種子發芽或造成苗木大量枯死。 ,為害的寄主植物種類繁多,因地域不同 ,寄主種類不同 。在北方主要為害麥類、馬鈴薯 、高粱 、玉米 、棉花等農作物, 對一些林木亦進行為害[ 10]。在南方, 為害麥類 、豆類、瓜類、花生、棉花等農作物。另有溝胸重脊叩甲[ Chiagosniussulcicollis(Candeze)] 和篩胸梳爪叩甲[ Melanotuscribricollis (Faldermann)] 等種類為害食用竹筍的報導 。亦有部分種類為捕食性益蟲, 如尖鞘叩甲屬(Oxynopterus)中的一些種類, 在天敵昆蟲資源開發利用上具重要意義 。
防治方法
秋季及時翻耕土壤,加強田間管理, 清除雜草,減少蟲源。在田間堆草引誘成蟲,誘捕後噴施 50%樂果 1 000 倍液進行毒殺。結合翻耕整 地用藥劑處理土壤,可用 50%辛硫磷乳油 75 ml 拌 細土 2 ~ 3 kg 撒施,施藥後淺鋤;或用 90%敵百蟲 800 倍液澆灌植株周圍土壤進行防治。利用其趨光性,在盛發期間在田間地頭設定黑燈光,誘殺成 蟲,減少田間卵量。
生物學研究
我國對叩甲生物學特性的研究, 僅有零星報導, 而叩甲其他領域的研究,尚未開展 。目前,對少數叩甲的電生理行為,生態位以及捕食能力已有介紹。
以萊氏猛叩甲為例,萊氏猛叩甲普遍分布在松墨天牛發生區,同時發現松墨天牛被取食後的殘體,表明萊氏猛叩甲是松墨天牛的捕食性天敵。萊氏猛叩甲均能捕食黃粉蟲和松墨天牛的幼蟲和蛹; 相比於捕食黃粉蟲, 萊氏猛叩甲對松墨天牛的幼蟲和蛹具有更好的捕食效率, 具有很好的生物防治前景, 是未來松墨天牛治理潛在高效生物防治因子。
磕頭蟲文學
散文家筆下的磕頭蟲
近來清朝劇風行,打開電視機,滿眼的長袍馬褂馬蹄袖,匍匐於地,山呼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一部電視劇看下來,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磕頭如搗蒜”,求人要磕頭,感激也要磕頭。恍惚中,螢幕上一片磕頭蟲。
是的,正是那種名叫磕頭蟲的小蟲子。在時莊孩子們的心目中,磕頭蟲屬於最沒有氣節的一種小蟲子。小時候聽慣了老祖母的教誨:男兒膝下有黃金,不能輕易給人下跪,看那故事片中的地下黨員,也個個都是鋼鐵硬漢,寧死不屈,男人是,女人也是,讓我們佩服。這就讓我們越發瞧不起磕頭蟲,怎么能動不動就給人磕頭呢?我們懷疑,磕頭蟲的前身一定是那叛徒,要不,膝蓋會那么軟?
就像叛徒在革命隊伍里並不多見,見到磕頭蟲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它沒有那些隨處可見的蝴蝶螞蚱多,甚至比那本來就不多見的耙地蟲還要少,偶爾會在牆角發現它,或者是在上學的路上和它不期而遇,總是那么急急匆匆,像是有什麼急事要等著它去辦。
磕頭蟲因為少,就顯得格外珍貴,魯迅說:“北京的白菜運往浙江,便用紅頭繩系住菜根,倒掛在水果店頭,尊為‘膠菜’”,物以稀為貴嘛,磕頭蟲的待遇也大抵如此。好不容易和它遇上了,孩子們當然不會輕易放過,圍追堵截,把它捉住,像是得到了寶貝,藏進火柴盒,帶到學校,放在課桌上,看它表演。 那真是一個盛況,夥伴們里三層外三層地把課桌圍住,看主人把它從火柴盒中取出,放在課桌上,輕輕按住它的後半身,力量要掌握得恰到好處,不能大,大了會把它按碎,也不能小,小了一下就會蹦得無影無蹤。被按住後半身的磕頭蟲面對眾人,正如那清劇中犯我殺頭之罪的小官面對皇上,“磕巴磕巴”不停地磕起頭來,直是要磕出血來,事實上,磕頭蟲磕頭時間長了,真的會在它的頭下發現一灘潮潮的東西,不知是它的血還是它的淚。我想,如果我能聽得懂蟲語,一定能聽到它一邊磕頭,一邊哀求:“大人饒命,大人饒命”或是“皇上開恩,皇上開恩”,正是劇中人物犯了死罪的形象。長大後學到一個詞:“磕頭如搗蒜”,最初的印象就是從小時候玩磕頭蟲得來的。
要是正好有兩個同學都抓住了磕頭蟲,那就更有趣,會讓它們面對面磕起頭來,你方“啪”罷,我又“啪”起,此起彼伏,清脆的響聲絡繹不絕。這時,就有孩子在旁邊學著大人的腔調喊:“夫妻對拜,入洞房嘍!”可是,並沒有人把它們真的送進洞房,直到老師快進教室了,才讓它們各自回了自己的房間。
還有一種玩法必須在地上,要是在桌上,很可能會就此失去它的身影。選一塊比較大些的平地,把它背朝下反放於地,就見它頭尾緊貼地面,身體如一張弓彎起,“啪”地一收縮,身體彈起老高,我們蹲在旁邊,有時候甚至要把頭往上面抬起一下,才能瞧見它在空中的姿態,彈跳的高度,大約略略遜於跳蚤。有趣的是,往往一次彈起並不能翻過身來,非得兩次以上才能肚皮朝下,翻身過後,就想急急逃走,可哪裡逃得脫呢?還沒跑出多遠,又被旁邊的孩子弄得仰面朝天,於是啪啪的聲音又開始響起。我後來跟師傅學武術,練那“鯉魚打挺”,總覺得自己不像乾地上的鯉魚,倒更像一隻被人翻過來的磕頭蟲。
這種小蟲,個頭不大,大約身長也就兩個米粒,全身黑色,像上了油,油光水滑,背上有對硬翅,卻不常飛,即使飛也不高,除了急急趕路,沒有別的本領逃生,被人捉住以後惟有不停磕頭。可孩子們並不可憐它,一邊看它磕頭好玩,從中獲得樂趣,一邊還要罵它沒有骨氣,不把它折騰死,誓不罷休。
夏日昆蟲
夏天來了,家裡除了燥熱之外,還多了不少的生物,譬如蒼蠅蚊子,今天在廚房居然發現小強跟小小強重現江湖!剛才更是在牆壁上發現了蠕動的蟲子?!讓我們來了解這些可恨的,可愛的,可憎的小生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