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在中國】
神州大地,古往今來,“鼓”的用場確是很寬泛的:圖騰崇拜、巫(巫見)絳神,自然以鼓為舞;廟堂祭祀、宮廷慶典,都離不開鼓人掌教。儺祭驅邪、百(人振)鞀鼓逐疫;歲除臘祭,臘鼓除舊布新。僬樓擊鼓,更夫以鼓報更;軍旅作戰,鼙鼓鼓舞士氣。舊官衙大堂懸鼓,擊堂鼓可以鳴冤;釋、道教僧道道場,鐃鼓伴作法事。迎神賽社盛會,村社都有社鼓;婚喪喜壽禮儀,樂人專事鼓吹。盲翁負鼓作場,伎樂踩鼓起舞,水鄉龍舟竟渡,村姑月下踏歌,兒童搖歌戲耍,貨郎招徠生意,酒令擊鼓傳花,戲曲鼓板領奏,農事擊鼓插秧,圍獵以鼓驅獸。千里無雲祈雨天;萬家燈火元宵夜。鼓聲都是少不了的。甚至鼓可以編入戲曲故事或作裝飾藝術:《十棒鼓》、《彌衡擊鼓罵曹》、《梁紅玉擂鼓戰金山》、《張飛擊鼓古城會》,都屬於鼓的表演。廟堂、豪門府第門前的石雕,常常雕一對石獅子踏鼓作為鎮宅物;廳堂園林單人座墩做成鼓形,名之曰“鼓墩”、“繡墩”。先秦的《石鼓文》,也是刻在十塊鼓形石頭上的,成為中國現存最早的石刻文字。至於佩飾和玩物上的鼓形,那就更廣泛了。
“鼓”在中國人的歷史文化生活中占有如此重要地位,更由於時代不同、地域不用途同、部族和民族不同、用場不同,在鼓的製作材料和形制上,出現了許多不同鼓形與名稱。諸如土鼓(即陶鼓)、鼉(鱷魚皮)鼓、木腔鼓、牛皮鼓、麋革鼓、蟒皮鼓、羊皮鼓、牛皮鼓、鐵圈鼓、瓷腔鼓、銅鼓、竹鼓、骨鼓等等,都屬於制鼓原料之別。屬於形制和不同的,如鞀鼓、(上十下鼓)鼓、騎鼓(又名提鼓)、鼙鼓、晉鼓、建鼓、應鼓、朔鼓、縣(懸)鼓、田鼓、搏拊、扇鼓、魯鼓、街鼓、銅鼓、羯鼓、漢震、杖鼓、拍鼓(即魏鼓)、腰鼓、檐鼓(又名擔鼓)、齊鼓、答臘鼓、都曇鼓、毛(員)鼓、雞婁鼓……等等,都屬漢唐以前的鼓,宋、元、明、清,鼓又因用途不同,有很大的演變與創新。加上留存於今天少數民族中的鼓群,那真是千姿百態、不勝枚舉了。因此,也可以說鼓在中國人的文化生活中有著廣闊而又深層的不解之緣。
【鼓的產生】
人類對於鼓的產生,至少需要兩個條件:一是原始先民漁獵生活有了剝皮的能力;二是必須具有制陶工藝。至於製革,它和獵獲物剝皮可能還有一段距離,所以在中國古代先產生陶鼓和鼉鼓。遠古先民為什麼要制鼓?也就是初始制鼓的目的?我認為和制陶一樣,可能只是一種不自覺的偶然發現。制陶產生於先民們控制了取火技術之後,泥封燒烤肉食的外殼,大火成陶,鼓也可能是陶器晾曬獸皮敲擊發聲的啟示。至於鼓的使用,初始可能用於圍獵驅獸。靈魂觀念的產生,先民們對於種種不可解的自然現象的畏懼心理,鼓可以起到壯膽和酬神、辟邪作用。巫文化就是從這裡起步的。巫的以舞降神、圖騰崇拜,形成了原始宗教的祭祀儀式。把鼓列入祭祀禮樂器,具備這樣的條件,大約要到新石器時代的晚期。據一些考古專家分析,鼓的產生,大約在公元2800年間的龍山文化早期。但是,這樣原始的鼓,考古尚未發現。
從文獻記載看,鼓的產生,首推黃帝取“燮皮”冒鼓的古老傳說。《莊子•春秋》“釋文”說:“燮,求龜反,一足獸也。李(頤)注云:黃帝在位,諸侯於東海流山得奇獸,其狀如牛,蒼色無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風雨、目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名曰燮。黃帝殺之,取皮以冒鼓,聲聞五百里”。剝開玄虛的描述,這裡說明燮是獸,且近似牛卻無角。能在東海流山出入水中,又可能是一種兩棲動物。所以又名“燮龍”。其實它就是鼉、鼉龍、豬婆龍。即現在的揚子鱷。鱷魚的習性,每當大雨來前,都要吼叫,其吼聲如雷,所以才有“出入水即風雨”的傳說。夔皮,鼉皮即鱷魚皮無疑。夔又是堯舜時的樂官名,這一點是不能忽略的,說明鼓的發明創造,冒鼉鼓技能的掌握,演奏鼓樂的專業,當為夔圖騰部族人。
1978—1980年間的考古發掘,從山西襄汾陶寺龍山文化古墓發現了土鼓、木腔鼉鼓、特磬和鈴等禮樂器。鼉鼓鼓腔用樹幹挖空製成,口小底大,上蒙鱷魚皮,鼓腔外壁粉紅或褚紅底色,尚留殘白、黃、黑、寶石蘭等雲紋、幾何紋圖痕跡,鼉鼓皮雖已腐朽,尚留鱷魚骨板數枚,為中國文獻記載的鼉鼓無疑。土鼓造型奇特,初定名為“異形器”,因為它和鼉鼓等禮樂器都在大型墓中成對地出土,後經鑑定為“土鼓”,這是我國目前考古發現最早的實物。土鼓看來不象鼓,先民們在產鼓之初,尚無鼓的形制與概念,只不過為了敲響而已,這才是真正的原始土鼓。尚不知蒙皮前的土鼓。與此同期挖掘,在南方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和湖北龍山文化遺址中,發現了以陶為腔的土鼓。由於鼓皮已腐朽,初發現時定名為“器座”,後鑑定為“陶鼓”。山西陶寺龍山文化,經放射性炭素測定,大約為公元前2500年至前1900年,略早與夏代中晚期,因此,鼉鼓、土鼓至少為夏代中期,距今已有四千多年之久。湖北的陶鼓,可能稍晚一點。
日本學者濱田耕作等的《刪訂泉屋清賞》一書著錄了河南安陽銅鼓,近年湖北省崇陽銅鼓,都是商代遺物。從這兩面銅鼓的造型與文飾可以看出,它們的鼓面都摹仿鼉皮,鼓腔邊沿都摹仿木腔皮鼓釘釘的裝飾。聯繫1935年在河南安陽殷墓中出土木腔蟒皮一面的造型,鼓身雖然腐朽,從殘留下來的痕跡,仍可與上述兩面銅鼓相應證,說明殷商早期或中期,木腔鼉鼓的形制,已完善了中國鼓的造型。兩銅鼓下面都有足。《禮記•明堂位》:“土鼓、蕢桴、葦窿、伊鏖氏之樂也。”“夏後氏之鼓(有)足。”它們和文獻對照,說中國“鼓”的產生,至今已有四千餘年的歷史是可靠的。羯
【周王朝禮制中的鼓】
鼓,實際是商王朝才完善起來的。商人多事鬼神,祭祀大量用鼓。甲骨文中的“鼓”字,據楊蔭瀏認為是鼓的正面形象,其上面的“十”,表示鼓上面的裝飾,中間的“日”,表示鼓的本身,下面的“ 山”,表示下面的足。甲骨文中另有“鼓”字,其中左半部是鼓的形象,右半部表示一手執槌擊鼓的形狀。卜辭中的“荑”字,可能就是“鼙”字即撥浪鼓的象形字。(上兆下鼓)鼓的歷史是很久的。鼓在殷商時期很廣泛套用,尤其是軍旅和宮廷、郊廟祀典的用鼓,已積累了許多不同用場的鼓型,進入周王朝,鼓便納入了儒家的禮制規範。孔子曰:“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禮樂便成了移風易俗、安上治民的社會教育手段。周王朝沒有音樂教育機構,稱“(上鼓下目)宗”,讓盲人從業於音樂。《國語•周語上》“(上鼓下目)獻曲,史獻書,”韋昭註:“無目曰(上鼓下目)。(上鼓下目),樂師。-----師,小師也。”也就是說,只有挑選出來的高級盲人樂師才能稱“(上鼓下目)”。《書•胤征》:“(上鼓下目)奏鼓”。說明(上鼓下目)字產生於盲人擊鼓。周代的樂宮等級層次很多,即便到了可以稱“(上鼓下目)”的高級樂師,也還有上(上鼓下目)、下(上鼓下目)之差別。有一種“鼓人”稱呼的樂官,屬於大司樂屬下“土”一級樂師,但他是專門掌教鼓的。《周禮•地官》:“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聲。”六鼓,指(上十下鼓)鼓、雷鼓、路鼓、靈鼓、晉鼓、鞀鼓。四金,鋮、鐲、鐃、鐸。周代軍事上用鼓也有禮制規定,《周禮•夏官•大司馬》:“軍中以鼙令鼓。” 鼙亦作(革啤),《說文•鼓部》:“鼙,騎鼓也。”段註:“大司馬云:師帥執”、“提”(鼓),旅帥執 鼙(鼓),大鄭曰;提為馬上鼓,有曲木提持立馬鬃上者,又名騎鼓。“(上十下鼓)鼓,古代大鼓名,〈說文〉:大鼓為(上十下鼓)與鼙(小鼓)。另有一種綦鼓《周禮•地官•鼓人》:“凡軍旅夜鼓綦,”孫治讓正義,“謂擊鼓行夜戒守也。”這種禮制規定是很多的,從《周禮•春官•大師》、《周禮•夏官•小師》、《周禮•夏官•宗伯》、《周禮•夏官•大司馬》、《禮記•明堂位》、《記禮•夏官•郊特牲》、《國語•周語》、《詩經•周頌•有募》、《禮儀•大射》、《禮記•禮器》等歷史文獻記載中,都可以看到對鼓的禮樂規範。甚至樂隊演奏時的位置,也有嚴格規定,如大射儀的樂隊排列:堂上貴族席位前只列歌唱和彈琵樂工,堂下兩階之間排列兩座建鼓和應鼓,並夾有管樂位置,台階西側列鞀鼓,右前方另列建鼓、朔鼓和四組鐘磬類擊樂,左側為鍾與笙鍾,笙磬三組樂器。這也是由禮制規定好了的。也是合乎貴族欣賞要求的排列方法。
這種禮樂教化觀念,在種種祭壇上幾乎延續了三千年,越到後來,只能成為一種象徵禮儀性的東西,比如過去修建廟宇,總要修一對鐘鼓樓,就是這樣。鼓,確是一種民眾性很強的樂器,一天也沒有離開民間,所以,從來也沒有停止它的豐富和發展。
【鼓類第一次大匯合】
儒家的禮樂封建思想統治,重點在中原地區,甚至可以說主要在融合了許多民族的漢族上層社會。至於民間文化,並不嚴守這種規範,相反,卻常常在兩種文化觀念的衝擊中得以自身的發展,至於邊遠少數民族地區,更屬鞭長莫及。所以要談中華民族文化史,忽略民間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是談不成的。鼓的歷史也是這樣。
漢魏興起的細腰鼓類,如杖鼓、拍鼓、橫鼓等,至唐、五代、兩宋,依然盛行不衰。宋代陳鴦《樂書》說:“杖鼓、腰鼓、漢魏用之,大者以瓦(即陶框),小者以木類,皆廣首纖腹。宋蕭思話所謂細腰者是也。-------後世謂之杖鼓、拍鼓、亦謂之魏鼓。”它實際來源於少數民族。
唐王朝對於中國各民族的第二次大統一,在文化方面是非常開放的。各地少數民族鼓類隨歌舞樂走向長安,形成了盛唐文化,也開創了中國鼓類大匯合的有利條件。清、唐九部樂、十部樂中,只鼓類就占了十五種之多,而且大都是新鼓種。如傳統的清樂奏節鼓;西涼樂、高麗樂、龜茲樂、疏勒樂、高昌樂、安國樂、康國樂都奏細腰鼓;天竺樂奏銅鼓;西涼、高麗樂還奏齊鼓、儋鼓;龜茲、天竺、桴南樂加奏都曇鼓、毛瘞鼓;龜茲樂、疏勒樂、高昌樂又奏羯鼓。這些鼓類各有自己的新穎形制和配樂特點,如雞婁鼓,《舊唐書•音樂志》載;鼓框近於球型,常與鞀鼓一人並用。答臘鼓,是在一個很短的圓形鼓框上兩面蒙皮,用繩穿孔交扎。演奏時用左手掌托鼓,右手指摩擦或彈擊鼓面發聲,故又名揩鼓。都曇鼓,實為小型細腰鼓,以槌敲擊。齊鼓如漆桶大,一頭設齊於鼓面如俯嚌,故名。雲崗石窟北魏石雕中可見其形狀。風行一時的羯鼓,亦如漆桶,鼓腔以山桑木製作,下置小牙床承之,擊用兩杖,故又名兩杖鼓。唐南卓《羯鼓錄》中說它的特點,其聲焦殺鳴烈,名曰“漢震”,鼓腔瓷製,演奏時以手拍擊。唐玄宗李隆基擅長羯鼓、開俯宋憬兼擅兩鼓。《羯鼓錄》記述了許多有關演奏羯鼓的趣聞,並記載了羯鼓鼓曲如《耀日光》、《秋風高》、《蘇合香》等曲目一百三十一曲。
盛唐文化的開放政策和兼收並蓄能力,使各民族的鼓類與擊鼓藝術,豐富了中華民族的大文化,加上中原民間的鼓類與傳統鼓類,形成了中國鼓類的第一次大匯合。
【獨特的銅鼓藝術】
銅鼓是我國獨特的鼓類。據中國古代銅鼓研究會1980年全國十二個省、市、自治區銅鼓普查統計,各地文物博物館機構、科學研究機構等收藏的銅鼓,達一千四百六十多面。目前分散在苗、瑤、壯、布依、土家、水、黎、佤、彝等少數民族民眾手中的銅鼓,至少有八百餘面。東南亞地區也有這類銅鼓的發現,還有流傳至國外的,尤其至今埋在地下的,也不在少數。
銅鼓,中國南北都有。如河南安陽商代銅鼓,湖北崇陽商代銅鼓和渤海銅鼓、瀋陽銅鼓,均屬北方型銅鼓。這類銅鼓是少數。銅鼓的大量製作和保存,主要在南方,而且南方銅鼓的造型與北方銅鼓顯然不同。它受滇文化和荊楚文化影響。
銅鼓起源於革鼓的演變,是不會錯的。如《嶠南瑣記》中說:“粵地瀕海鐃濕,革鼓多睥緩不鳴,故鑄銅為鼓。”也有起源於戰鼓說的;運兵南方,遇到雨季,鼓面易損壞。這兩種起源說是統一的。南方民間,很早就有一種銅鼓首創於東漢馬援或三國時諸葛亮的說法,但這種傳說與考古發現時間不合。安陽銅鼓、崇陽銅鼓都是商代遺物,以上兩鼓造型證明銅鼓起源於革鼓的成熟期,時間起源於商代是可信的。此外,銅鼓還可能起源於軍旅炊具,如“缸”,在古代一方面是用於盛飲料的陶器用具,另一方面也用於作擊樂器;另外,“刁斗”,既是古代軍旅炊具,又是軍樂擊樂器。我卻認為鍋不是產生銅鼓的主要依據。南方銅鼓與北方銅鼓不同,也只有一些南方銅鼓才可能翻過來當鍋用。
南方銅鼓的歷史也很久,雲南自古以來就是中國著名的銅、錫產地,考古材料證明雲南中部地區青銅鑄造業發生很早。劍川海門口青銅時代初期遺址的出土物說明,至少在距今三千一百多年前,這裡就有了銅礦開採業,並已使用銅器了。滇池在春秋戰國時代已進入奴隸社會,銅作為統治階級的禮樂器,統治權威象徵,為銅鼓製造和使用,創造了重要的社會條件。據目前發掘的大量銅鼓證明:商晚期、春秋中期、戰國早期、以至戰國晚期、西漢中、晚期、東漢初期、唐、宋、南宋至清末,歷代都有銅鼓的鑄造。它是廣西、廣東、雲南、貴州、四川、湖南等省少數民族地區古代統治者作為權利與財產的象徵,也是祭祀、宴享、傳信及伴奏銅鼓舞的主要樂器,又是古代賞賜、進貢的重要禮器。至今仍有吉日良辰跳銅鼓舞的風俗。
【伴鼓擊樂的演變】
近幾年,古老的鑼鼓藝術恢復了生機,人們往往誤以為鑼或鐃鈸就是伴樂的傳統打擊樂器。其實最初伴鼓的擊樂並不是鑼或鐃鈸。原始時代的“擊石拊石”,既用石頭的敲擊,可能產生於“鼓”之前。因為尋求原始音樂節奏的表現手段,並非以鼓為始,《尚書•益謖》中的“嘎擊鳴球”,石球是原始時代的狩獵工具,鳴球,可能是一種石質可以敲出聲音的石球。即原始擊樂。由於先民們的辯音能力逐步提高,於是在擊石拊石的基礎上產生了“石磬”,兩三個不同音高的石磬編排吊起來敲擊,稱作“離磬”。這些,都可能是第一代伴鼓擊樂,還有“缸”,即陶器,也屬第一代伴鼓擊樂範圍。可統稱作原始擊樂。按《莊子•秋水》記載,黃帝時已用鱷魚皮製成了鼉鼓。《呂氏春秋•古樂》中也說帝堯命質(高誘註:質當作燮)為樂,“乃以糜骼置缸而鼓之。”說明堯時已用鹿皮陶鼓《尚書•舜典》帝(舜)曰:“燮,命如典樂。” 燮是他的樂宮,於是燮曰“淤(啊),子擊石拊石。”即讓他的樂工敲擊鳴球或石磬伴鼓奏樂。說明到了墼舜一代尚無銅製擊樂。這和考古發掘是一致的。
到了夏代,山西的夏墟考古,從陶寺龍山文化晚期墓葬中發現了稱之為“鈴”的銅質鑄造器,同時也有了土鼓和木腔鼉歌出土。這種“鈴”是否為當時古代伴奏樂,雖不敢定,起碼了解夏代已有了鑄銅業。進入商代,鍾與鐃即成了伴鼓的擊樂。鍾在當時的形制與奏法,尚無定製,有掛著敲的、放置在木架上敲的、或握在手中敲的。這時的鐃,也與現在的鐃不同。其形制與鐘相近。《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鐃止鼓”。鄭玄註:“鐃如鈴,無舌、有秉,執而鳴之”。實際是鐘的演變。它們可做為第二代伴鼓擊樂。
春秋晚期,還出現了一種稱作“淳于”的伴鼓擊樂。《周禮•地官•鼓人》:“以金淳和鼓”。鄭玄註:“淳,淳于也,圓如錐頭,大上下小,樂作鳴之,與鼓相和”。它主要作軍旅中號令士卒用,也用於廟堂。在軍旅中的銅製伴鼓擊樂還有“鐲”、“鉦”和“刁斗”。鐲,非民俗手鐲。《說文》:“軍法司馬執鐲”。段註:“形如小鍾,軍行鳴之以鼓節”。“鉦”,又名“丁寧”。形如小鍾,可執秉敲擊,行軍鳴之。“刁斗”,古代軍中炊具,銅質、斗型有秉,白天用來燒飯,夜間半鼓擊以循更。“鐸”,形如鐃、鉦而有舌,是大鈴的一種。這種古代伴鼓樂器,盛行於春秋至漢代。其器銅舌為金鐸,木舌為木鐸。漢代鐸舞以鐸為導具。這些都可作為第三代伴鼓擊樂。
銅鑼,據云南晉寧石寨山古墓和廣西貴縣羅泊灣古墓發現原始銅鑼,經鑑定,約產生於西漢初期。這是目前發現最早的銅鑼實物。文獻記載,卻晚至公元六世紀前期的後魏。那時稱“沙鑼”。陳陽《樂書》:“後魏自宣武以後,始好裔音。泊於遷都-----打沙鑼。” 裔音,即邊遠少數民族音樂。與考古發掘印證,銅沙鑼應出於南方少數民族,實為銅鼓伴生樂器。至於“鐃鈸”,又稱銅盤或鑔。南北朝時期,伴隨天竺樂傳入中原。關於“天竺樂”,人們通常認為既“印度音樂”。而《文獻統考。又云:“大銅鼓---出自南蠻,天竺之國也”、“小銅鼓----唐樂圖傳天竺部用之。”中國古代銅鼓研究會《中國古代銅鼓》,給我以很大啟示。他說:“事實上,古籍所謂出銅的南蠻天竺國,實際就是指中國雲南西部和南部。這些地方因為毗鄰古印度,曾經手起源與印度的佛教文化的影響,往往被不曾身踐其地的人混為一談。《雲南備征》一書既說,大理即古時天竺妙香國。“再看隋、唐〈九、十部樂〉中的天竺樂,即用銅鈸,同時又獨用銅鼓和羯鼓、都曇鼓、毛員鼓合奏。而印度從未出過銅鼓,因此,筆者認為天竺樂即雲南大理原古妙香國樂,鐃鈸亦出自我國雲南,伴隨天竺樂進入中原。
【鼓與鼓吹樂的盛行】
鼓吹樂盛行於漢代,但它不是無源之水或無根之木,遠在原始時代,作為第一種吹奏樂的出現便是“損”或稱“陶損“,它以陶土燒制。如山西萬泉縣荊村出土新石器時代的三個陶損,分別為一吹孔、二孔、三孔三種,是目前發現最早的吹奏樂了。傳說伊奢氏時有一種用蘆葦編排成的吹奏樂”葦黿”。相傳為吹奏夏禹時代的樂舞《大夏》的樂器,可能是排蕭的前身。進入商代,吹奏樂有了苓、管、篪、笙、排蕭、大簫、和笙數種,形成了中國鼓吹樂的基礎或前身。
進入漢代,盛極一時的鼓吹樂興起。它和一位叫班壹的人很有關係,也和山西地望有關:班壹生於秦末,他為逃避兵亂,跑到婁煩,在接近北方少數民族的邊沿地區定居下來,靠經營畜牧業成了富人。漢初,他的遊獵隊伍在漢族地區與少數民族之間往來遊獵,開始用了“鼓吹”。引起北方人民的重視,並競相效尤,傳入宮廷。
漢代的鼓吹樂即以鼓為主導的擊樂和排簫、橫笛、笳、角等吹奏樂的組合,並有聲樂歌唱。在鼓吹樂發展了一個時期之後,遂按照演奏場合與樂器組合的變化,又分為“鼓吹”和“騎吹”兩種。騎吹又稱橫吹。鼓吹以鼓和排簫、笳為主,為儀仗隊演奏;橫吹以鼓和角為主,做軍樂馬上演奏。此後鼓吹樂又分為四種定製:一為黃門鼓吹、列於宮廷,供皇帝宴樂群臣時用之;二為騎吹,皇帝出巡時奏於道路;三為橫吹,軍中馬上所奏;四為短笛鐃歌、軍隊凱鏇時奏於社廟。當時鼓吹被認為是很隆重的鼓樂類音樂,萬人將軍方可備置。
鼓吹樂所以能得到長足發展,主要以民間音樂為基礎,當然也包括北方少數民族的民間曲調。橫吹的興起,則由漢武帝時音樂家李延年根據張騫從西域帶回的樂曲改寫的,因此,起初鼓吹與橫吹各有自己的樂曲,互不相同。越到後來,兩者互相吸收,又逐漸統稱為鼓吹樂。
鼓吹樂在北方相繼盛行,引起了北魏鮮俾族統治階級的重視。拓拔矽皇始三年(公元398年),他們開始提倡鮮俾族民歌,叫宮女們經常歌唱,它和鼓吹樂相結合,便形成所謂《真人代歌》或《北歌》。由於鼓吹樂進一步得到北歌一類北方少數民族音樂的滋養,進入兩晉、南北朝時期,北方的鼓吹樂又有新的發展。其中以居住在山西北部和內蒙自治區中南部的鮮俾族貢獻最大。
因為“北歌”在北方廣為流行之後,得到了南方的注意。第六世紀初,梁朝的橫吹曲中,已有不少北歌在內,第六世紀末,南方的陳朝的陳後主(583-589)在位,曾專門派遣宮女學習北方的簫鼓(鼓吹的又一名稱),稱之為“代北”。在宴會娛樂時演奏。從此以後,北歌就普遍加入了北方和南方的鼓吹樂。
魏晉以後,鼓吹樂在牙門督將五校均得用之。實際在北方邊遠地區,已用到了民間喪葬等禮儀。經唐、宋進入元、明,鼓吹樂逐漸為民間迎神賽社、士蔗吉凶之禮,亦已廣泛套用。但在歷史長河中,鼓吹樂的吹奏樂器隨著文化生活的歷史選擇,已有很大的變化。現在的嗩吶、海笛、口哨、笙、笛鼓,向來號稱南絳北代為上乘。南絳,即晉南絳州鼓樂,北代,即晉北代州鼓樂,他們都有當年“北歌”、“代北” 鼓吹樂的優良傳統。也當在振興之列。
【中國鼓的當代風姿】
鼓,這個概念,歷史固然很悠久,作為具體形象的鼓,卻隨著歷史文化的演進,也在不斷地演變,不斷地新陳代謝與改進、發展中。古代的一些鼓類,現在不多見了。如(上十下鼓)鼓、應鼓、鼉鼓之類,甚至連鼓名也得拴釋。春秋戰國至漢代的建鼓,也只能在畫像石、畫像磚上才能看到。宋代山西澤州人孔三傳創造了諸宮調說唱,民間又有了宋雜劇,才有了雜劇鼓。同一時期在樂舞、隊戲中除繼續用仗鼓外,又增添了“托鼓”。盲藝人負鼓作場,稱為“說鼓書”,因之又出現了“書鼓”。進入元、明,唱道情的風行一時,才又出現了“簡板”和“漁鼓”。由於中國戲曲的形成,又產生了“板鼓”、“戲曲堂鼓”、“戰鼓”。十番鼓和崑曲清唱,產生了“點鼓”。明代產生的“八角鼓”盛行於清代,象徵八旗團結,早期用於滿族八角鼓戲,或八角鼓書。現在則用於單弦伴奏和山西武鄉、襄垣的八角鼓書。
太平鼓象把團扇,故名扇鼓。是漢代鑌扇舞所用鼙鼓的繼承,實際也是古代社祭巫梘用靈鼓的遺風。《周禮、大司樂》:“靈鼓靈鞀”。司農註:“四面”。近代盛行於京、津、河北、山西、內蒙和東北地區。因為它單面蒙皮,東北稱作單鼓,河北、山西稱扇鼓,陝西稱羊鼙鼓,內蒙趁環鼓,甘肅稱擯鼓甩辮子,安徽稱端鼓或喜鼓。在舊社會,也用於巫梘跑神。所謂“瑞公”的瑞即瑞公,是巫師的別稱。後來發展為民眾性的娛樂活動。人們常把宋代的太平鼓“打斷”看作扇鼓的歷史記載,那是一種誤解。那時的太平鼓“打斷”並非扇鼓,直到現在,流傳在山西上黨地區迎神賽社中的“打太平鼓”,那只是祀神禮儀中取其吉利的鼓笛套子。並非善鼓。
朝鮮族的長鼓,又名仗鼓,朝鮮族語稱“卜”。流行於吉林省延邊地區朝鮮族自治州。它源於古代細腰鼓,歷史悠久,敦煌北魏壁畫、雲崗北魏石雕、都有類似的擊鼓舞樂圖。長鼓還流行於廣西、廣東一帶的瑤族地區,造型與朝鮮族的“卜”略有差別,也用於長鼓舞。瑤族的長鼓舞分為文、武兩種,文長鼓舞緩慢柔和,武長鼓舞粗獷有力。有的還用嗩吶、小鑼伴奏。屬於細腰鼓類的還有福建的“狼漲”又名“狼鼓”,是“福州十番”和閩劇的拌奏用鼓。壯族的蜂鼓又名橫鼓,也屬細腰鼓類。鼓腔陶製,流行於廣西壯族地區,相傳為紀念九位壯族英雄而創造的。伴奏蜂鼓舞。
朝鮮族另有一種小鼓,名曰“草高”,用於農樂舞。還有一種奇特的“瓢鼓”,即用銅盆盛水,把舀水用的半個葫蘆瓢扣蓋水面,用銅匙敲擊瓢外底部發出“蓬蓬”聲,伴奏朝鮮族舞。
銅鼓至今還在廣西、廣東、雲南、貴州、四川、湖南等省的苗、壯、彝、瑤、佤、布衣、土家、水、黎等少數民族中盛行。除祭祀、慶典外,主要用於伴奏各少數民族人民的歌舞。在節日或豐收時節表演。貴州黃平縣苗族,用銅鼓伴奏“踩鼓舞”;廣西東蘭與河池地區的瑤族,以高低兩面銅鼓與一麵皮鼓合奏“銅鼓樂”;廣西東蘭壯族山寨,以四面形制高低不同、音色各異的銅鼓交錯演奏;雲南佤族跳象腳鼓舞時,用銅鼓、象腳鼓、大小硭鑼、鐃鈸合奏;貴州苗族用銅鼓、笙伴奏歌舞。
腰鼓,古今制型不同。古代腰鼓,據陳陽《樂書》:“大者以瓦、小者以木,皆廣首纖腹。”即細腰鼓。今之腰鼓,即陝北安塞型腰鼓。實古代鼙鼓之流變。流行於陝西、山西、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等省和東北地區。但各地的大小與稱謂不一。陝西稱腰鼓或花鼓,山西、山東和江、浙一帶稱花鼓,安徽稱鳳陽花鼓。曾被崑曲、梆子、秧歌戲吸收為小戲劇。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建國後,曾被革命文藝隊伍吸收,變作慶典中的腰鼓。
手鼓也是中國鼓的一個大類別,各地、各民族稱謂不同,製法也稍有差別。“鈴鼓”是維吾爾、烏孜別朝鮮等族的手鼓,流行於新疆和吉林延邊等地。維吾爾語稱“納格曼達卜”或簡稱“達卜”,朝鮮語稱“平高”。鼓身扁平圓形或八角型,單面蒙羊皮或驢皮,框周圍嵌有若干銅或鐵制小銅鈸,故名。直徑20-50厘米不等。歷史悠久,四至六世紀敦煌北魏壁畫中早已出現。“抓鼓”也屬手鼓類,是東北赫哲、達斡爾、鄂倫春、滿族等族的手鼓,鄂倫春語稱“溫痛”或“神鼓”。流行於黑龍江、遼寧等上述各民族居住地。鼓身扁平圓形或橢圓形,大小不一。以樺木為鼓框,單面蒙鹿皮或旰皮,鼓背以交叉十字形或米字形的皮條繃緊,下置彩穗,演奏時左手握皮條執鼓,右手持木槌敲擊。用於巫祝迷信活動或薩滿歌舞。羌族的手鼓,羌語稱“日木”。流行於四川茂紋羌族自治縣和松潘縣羌族自治地區。木製鼓框,單面蒙羊皮。鼓身面徑38厘米,厚11厘米。它的特點是框後置一弓形橫木樑為把左手持鼓,右手執藤條桿或雲杉木槌敲擊,舊時用於瑞公祭祀活動。藏族的手鼓名“那額”。漢語又名神鼓。鼓框用鐵條製成環狀,單面蒙皮,鼓面彩繪,框外多飾彩色絨球,木製鼓柄,用弓型鼓槌擊奏。多用於熱巴舞。
木鼓,佤語稱“克拉“。流行於雲南倉源和西盟佤族地區。鼓型特殊,一般選用木質堅硬、紋理細蜜的紅椿、花濤木或紅毛樹挖制而成。鼓身開有中間窄、兩頭寬的音槽和方型音窗,鼓身長大,橫截面直徑50-70厘米。重可達一千至一千五百公斤,常由四人各持雙木槌敲擊,聲音宏大,可傳數里,舊時用於宗教活動,歡迎狩獵回來、報警或其他信號。佤族人民視為神聖、尊貴的象徵。是中國最大、最重、最特殊的鼓。
其他如“奘醪”是廣西壯族的大鼓。“光兵”、“光養”是雲南傣族的橫鼓。“戈日橫橫格勒克”是蒙古族的牛皮鼓。“邊鼓”是廣西武鳴、巴馬地道公跳神用的神鼓。“丹不勒兒”是藏族、蒙古族喇嘛廟的鼓。“納格拉”是維吾爾的鐵鼓。“尖漚”又名竹鼓,是雲南佤族的鼓,與四川清音的懷鼓類似,都接近於道情“漁鼓”。“侗鼓”流行於湖南、貴州、廣西交界侗族地區的鼓。“象腳鼓” 流行於雲南景頗族、傣族地區,因形似象腳而得名。“黃泥鼓” 流行於廣西、廣東、湖南瑤族地區┄┄等等。這些鼓不只是鼓名不同,形制也各異。
各地鼓類,或清鑼鼓合奏,或為吹鼓樂領奏,或為戲曲指揮。如西安鼓樂、山西鑼鼓、山東鼓樂、遼南鼓吹、浙東鑼鼓、江蘇十番鼓、湖南十樣景鑼鼓,福建十番鼓,宜春三星鼓、潮州大鑼鼓和各地社火鼓等等。少數民族地區的鼓,大都是伴舞的。如銅鼓舞、象腳鼓舞、蜂鼓舞、腰鼓舞、長鼓舞、熱巴舞、扇鼓舞、鈴鼓舞、鍋莊舞、薩滿歌舞、環鼓舞、邊鼓舞、竹鼓舞、橫鼓舞、黃泥鼓舞等等。
社會主義中國的文化,是古代優秀民族文化的繼承,當代民族文化的大匯合,也是各地區、各民族鼓類藝術百花齊放、互相交流、吸收、改進、提高的繁榮時代。比如“定音鼓”吸收西洋管弦樂,“”拍古就是由中型堂鼓、戰鼓、腰鼓製作改革後的鼓類。各民族的鼓類也有很大的改進。於是千姿百態,出現了中國鼓的當代風姿。
【展翅奮飛中的三晉鑼鼓】
三晉,是春秋戰國時期韓、趙、魏三家分晉時約定俗成的稱謂,其實這只是戰國時期到秦統一中國前的一段歷史概念,也包括地望因素。這是歷史上晉文化的末期。晉文化的發端也不是姬叔封唐。從目前考古發掘研究看,晉文化“是一個地域性很強的考古學文化。”“晉字的古文┄┄從丌從日,是古代箭和盾組合的會意字。其原始意義,可能是原始社會時期,居住在這裡的氏族部落的一種狩獵經濟生活的反映。”“由晉國分封的歷史和晉字的古文”分析,晉文化當淵於“晉南這個地區原始土著氏族部落的文化因素。”從時間上說,考古界認為晉文化源頭為新石器時代史前期,其遺存當以晉南陶寺龍山文化為起點。前文已經說過,這時期已才出現了銅器。並發現了土鼓、木腔鼉鼓、特磬和玲等禮樂器。這便是早期晉文化,它屬青銅器時代的夏商階段。也就是三晉這片地區鼓史的開端。由於同時發現了彩繪蟠龍紋陶盤,這一氏族部落又可能屬於龍圖騰系部族,它和出現鼉鼓是一致的。中期晉文化即屬於西周封國的晉國時期,他自然要受周文化的影響。這裡不贅。另一特點即三晉地處中原北翼,北連廣漠草原遊牧區,由於連年戰爭,三晉文化也是中原農耕文化與北方草原遊牧文化的交流融合區。太原熱電廠古墓葬的發現,考古界認為墓主人屬於受夏文化和草原文化影響的部落氏族,說明從晉文化發端,就帶有這一特點。即在禮樂器考古發掘,歷代既可出現鍾、磬、蕭、鼓,又可出現吹角、胡笳、鼙鼓、羯鼓。漢代北方鼓吹樂的產生,就是這兩種文化的融合體。鼓吹樂在山西、內蒙南部,也向來有堅實的民眾基礎。代北蕭鼓,即其代表。後來三晉的代州鼓樂、絳州鼓樂、上黨鼓樂、晉陽鼓樂,都屬漢魏鼓吹樂在三晉民間的延續。
唐明皇李隆基最喜愛羯鼓,可能也是從山西傳去的。《通典、樂革》:“羯鼓以出羯中,鼓號羯鼓。” 羯,古族名,原於小月支,曾附匈奴。魏晉時散居上黨郡,與漢人雜處,被稱為“羯胡”。晉時建立後趙政權的石勒即羯人。所謂“羯鼓出羯中”即出此羯族的鼓。李隆基即位前上黨潞州別駕,對上黨地區的宗教音樂與民間音樂酷愛備至,即位後把這裡的法曲與羯鼓藝人移入盛唐宮廷,是合乎道理的。一說羯鼓南北朝時從西域傳入,可能由於羯人信奉了祆教之故。信奉胡天的祆教,確實從伊朗傳入我國,但胡羯屬中國北方少數民族,“小月支”是可靠的。羯鼓非外國傳入。
朔州市的“喜樂”是漢代扇鼓舞在民間巫師的延續。即人們通常說的扇鼓或太平鼓的一種,它原來就是由降神、還願、安神、謝土的神漢們的專業,屬於儺文化,具有原始宗教性質。我還認為它與周代社祭中的靈鼓有關。他們的擊鼓藝術,在我看到所有的扇鼓藝術中,說他們是第一流的,一點也不過分。他們擁有難度很大的擊鼓技巧,需要幾個月的艱苦磨練才能學到。
迓鼓流行於昔陽、和順、平定、陽泉、盂縣。稱迓鼓隊。是接官、慶典、迎神賽社中少不了的鼓樂儀仗隊。其中又分文迓鼓、武迓鼓兩類。上黨地區壺關縣一帶還有一種“大迓鼓”,它有一件伴鼓擊樂名曰“扎子”,即宋元時期的大拍板原有形制。元代已有曲牌《村里迓鼓》、《迓鼓令》,說明迓鼓歷史也是很久的。
襄汾令伯村的“轉身鼓”,是獨具一格的乾鼓表演。即不用鑼、鑔等任何銅器伴奏。通常四、六、八面鼓擺成一個圓圈,圈裡外兩人對擊一鼓,由於擊奏鼓心、邊、腔、鉚釘和鼓楗相擊,演員邊擊鼓,邊里外圈分別順、逆時針轉換位置,能打出“通幾查”、“查通幾”、“鳳凰雙展翅”、“獅子滾繡球“等多套精彩鼓點。
山西有35個縣打花鼓,以臨汾、運城地區為最。花鼓分為單鼓、多鼓、硬棰、軟棰之分。而且鼓形大小,挎鼓的位置與方法也不同。有的扎在胸前,有的挎在腰側,有的綁在頭上、肩上、膝上、腳上,甚至還有叼在嘴上的。矯健活潑、敏捷風趣是花鼓的最大特點。
大同口泉還保留了一種古樸別致的瓦盆鼓。把鼓皮蒙在紅陶製的瓦盆口,挎在胸前擊奏。其蒙皮方法有兩種,一是用繩交岔於盆底蹦緊,一是卷張在鼓邊。瓦盆兩側磚眼加鐵環,作為挎鼓時栓鼓帶處。它保留了遠古陶鼓的特點,在三晉現有鼓類中,從鼓史觀念看,它可能算作高齡了。
襄汾的“花慶鼓”,表演“五鬼戲判”吉祥戲,它和上黨的“五鬼盤叉”,應縣的“跑鬼”,壽陽宗艾的“艾社”,曲沃任莊的“扇鼓儺舞”,朔州的“喜樂”和“踢鼓子秧歌”等鑼鼓伴舞表演,顯示了三晉儺戲、儺文化的另一側面。
諸如各地的車鼓、會鼓、跑鼓、腰鼓、梅花鼓、音鑼鼓、穿箱鑼鼓、瞪眼傢伙、五虎爬山、插花鑼鼓等等,作為三晉古老的社火活動,各個村社都有自己的傳統鑼鼓。
近幾年來,絳州鼓樂《秦王點兵》,晉城市古書院的《醉鼓》,臨汾地區的“威風鑼鼓”和太原市的“太原鑼鼓”,連續幾次全省鑼鼓賽和進京等演出,激勵了山西民間鑼鼓界的改革、爭勝、參賽心理。使“鼓”在當前民眾藝術中提到了相當突出的地位。前文已經提到“南絳北代”鼓樂傳統,絳州鼓樂在歷史上本來也是高手如雲,盛極一時的鼓吹藝術。絳州一帶也確實是李世民擊敗叛臣劉武周,並確立了大唐統一全國基業的決定性一戰。在歌頌秦王李世民的傳統鼓樂中加工整理,使《秦王點兵》這個節目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歷史水平。在人民大會堂演出轟動了京師。古書院礦的《醉鼓》,是在澤州鼓吹樂基礎上新的創作,表現了社會主義新時代礦工主人翁的自豪感和幸福歡樂和飽滿情緒,在全省或全國贏得多次創作獎和表演獎。拓寬了鑼鼓藝術創作思路。太原鑼鼓是在太原社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歷史悠久。建國後,單用鑼鼓演奏的機會多了,便形成一種脫離社火鑼鼓伴奏的清鑼鼓演出形式。鼓點節奏以鐃鈸對打、強烈快速為特點。長於表現激昂奮進情緒。在太原地區幾乎男女老少都喜歡參加這種鑼鼓藝術。甚至形成不同的鑼鼓表演流派。1990年的第十一屆亞運會上,龐大的太鋼鑼鼓隊,從開幕到專場演出,都博得中外人士的好評,起到了鼓舞人心的突出效果。
“威風鑼鼓”遍及山西臨汾地區,尤以汾西、霍縣、洪洞、臨汾、浮山、襄汾等沿汾河下游地區,幾乎村村都有龐大的威風鑼鼓隊,依自然村大小,少則三、四十人一隊,多則上百人。過去的威風鑼鼓隊多為男性青壯年,現在青年婦女也積極參加。鼓風威武壯烈,表現了汾河中下遊人民強悍性格。威風鑼鼓的歷史,民間傳說始於遠古陶唐,為迎送堯王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所創。這是一個美妙的口頭文學創造,要把它作為史實,就沒有把握了。文獻記載,那時可能有鼓,考古發掘,夏以前尚無實物。當時也還沒有鑄銅工藝,更談不上“鑼”了。但是,這一帶也屬於晉文化發祥地,祭“后土”和“里社”的組織確是相當久遠的。威風鑼鼓做為里社社鼓的延續與強化,歷史依然是非常悠久的。1989年,汾霍、洪、臨、襄五縣以三百一十五名威風鑼鼓隊員,赴京參加了國慶四十周年紀念,在天安門廣場大擺炎黃子孫團結奮鬥的威風。1990年9月,又以四百一十名龐大的威風鑼鼓隊,參加了第十一屆亞運會開幕式首場表演。氣壯山河,聲盪神州的威風鑼鼓,打出了中華民族繁榮祖國的沖天豪氣。三晉的一系列鑼鼓表演,掀起了陣陣鑼鼓熱。
這就是中國的鼓,渾厚神秘的鼓,莊嚴豪邁的鼓,優美閒雅的鼓,喜慶歡樂的鼓,迎迓頌祝的鼓,除舊布新的鼓,警世醒人的鼓,鼓舞士氣的鼓,歷史悠久的鼓,千姿百態的鼓。中國是一個鼓的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