羯胡

羯又稱羯胡,原為“匈奴別部羌渠之胄”(《晉書》),既說是羌人後代又在歸屬上算作匈奴別部,路衛兵疑心其為匈奴與羌的混種,慢慢發展成獨立的一支。此族原本居於東歐高加索山到黑海草原一帶,被匈奴征服後成為匈奴的奴隸,以跟隨匈奴打仗為業。“五胡亂華”時隨匈奴一起進入中原。定居于山西上黨五鄉的羯室,羯胡因而得名。

基本信息

讀音

jié hú

釋義

魏書.石勒傳》:"其先匈奴別部,分散居於上黨武鄉羯室,因號羯胡。"舊時用以泛稱來自北方外族

唐杜甫《往在》詩:“前者厭羯胡,後來遭犬戎。”清黃燮清《黃天盪懷古》詩:“驄馬宜威臨陣日,羯胡喪膽渡江時。”

吃人本性

羯胡人具有白種人的明顯特徵:深目、高鼻、多須。族人野蠻至極。五胡亂華之時,羯胡滅掉匈奴的前趙而建立了後趙政權,一度稱霸北方。也由此留下了令人髮指的食人記錄。這在《晉陽秋》一書中略有記載:說他們行軍打仗從不帶糧草,他們把漢族女子當作“雙腳羊”來飼養,隨時姦淫,隨時宰殺烹食以作軍糧,恐怖血腥可見一斑。後趙皇帝羯人石虎的兒子石邃,更是喪心病狂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他把不聽話的漢族女子身上的肉割下來,和牛羊肉混著煮,然後把這種食品賞賜給部將吃,讓他們猜測是什麼原料做的,將吃人肉當做兒戲。史書記載的是否真實,是否有誇張的成分,是否由於當時對羯胡憤恨而有所渲染,我們且不去討論,但基本上我們可以斷定羯胡的這種吃人惡習確實存在。

消亡

羯胡的吃人殘暴之舉給北方大地帶來一片恐慌。後來漢人中出現了個有膽有識的人—冉閔,他殺掉羯人皇帝石鑒後自立,隨後頒布“殺胡令”,號召北方漢人聯合起來誅殺胡羯。羯胡在此次民族復仇中被基本殺絕。剩餘的小部也被迫北徙故地。從此這個可怕的食人部族在中國大地上徹底消亡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