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形式
一、它是把擊鼓心、敲鼓邊、碰鼓槌所發出的咚、唧、扎、馬四種基本聲音,有節奏、有規律、有快慢、有強弱地運用到各種曲牌中,使之構成和諧而形象的音樂。表演起來,以擊鼓心為咚,碰鼓槌為唧,右手擊鼓邊為扎,左手擊鼓邊為馬。同時,根據內容變換各種動作,其音色豐富多變,形象生動,如表演《小娃搖耬》,聲情並茂,立刻把觀眾帶到那緊張而愉快的春播中去,表演《麻雀喳蛋》一曲,鼓手們將小麻雀嘰嘰喳喳的歡叫聲,表現得活靈活現,耐人尋味,引人入勝;
二、表演以熱情火爆見長,鼓點緊湊,節奏明快,動作乾淨利落,瀟灑大方,手、臂、腿、腳、腰,都非常靈活,擊鼓時以各種轉身動作姿態及踏步、半蹲、扭腰為多見,舞姿有張有弛,繁而有序;
三、“轉”是轉身鼓的突出藝術特點,每個鼓手都不停地圍著鼓邊擊邊轉,每對鼓手分別以左右轉身擊鼓,內圈的四名鼓手要邊自轉、邊集體逆時針方向朝左移動位置;
四、曲牌與動作各自對稱。轉身鼓的曲牌,一般均由三段組成,除《擊馬扎》一曲略有不同外,其他所有曲牌的開頭和結尾相同,表演動作也沒有多大差異。每個曲牌的中心部分,是其精彩華麗的樂段,大小句型都是對稱的。這種音樂和動作的對稱性,就便於人們學習與傳授。
作為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轉身鼓 的曲牌(亦稱鼓點),都是當地勞動人民在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出來的。其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在四十餘個曲牌中,有表現各種擊奏技巧的,如:《扎唧咚》、《咚擊扎》、《咚扎唧》、《咚咚唧咚咚》、《扎咚哪咚扎》、《卿咚扎》、《頂鼓槌》等;有表現各種舞蹈動作的,如:《轉鼓一》、《轉鼓二》等;有反映勞動人民生活、生產的,如:《抉面片》、《摘豆角》、《纏穗子》、《先生過橋》、《小娃搖耬》、《廈坡里滾核桃》等;有體現人們傳統欣賞習慣的,如:《珍珠倒捲簾》、《鳳凰單展翅》、《鳳凰雙展翅》、《獅子滾繡球》、《八仙過海》等;有反映生物和自然現象的,一如:《鷺鴛跌跤》、《獅子大張口》、《老官絆牙》、《麻雀喳蛋》等。這些曲牌,歡快流暢,悅耳中聽,扣人心弦。從情緒上反映了人們歡欣鼓舞的心理,描繪了當地人民的生活和生產,所以,它具有田園風味和地方特色。
歷史由來
轉身鼓 歷史悠久,據傳始於明代萬曆年以前。據令伯村民間老藝人李天福(1921年生)介紹,他12歲時,就參加表演轉身鼓,抗日戰爭前,令伯村村北頭有一座娘娘廟,廟內有一台八抬轎,專門為接送娘娘用的,在轎子的左窗上,寫有明萬曆年對轉身鼓重修的字跡。李天福熱愛轉身鼓,注意其源流,所以他對此記憶猶新。1979年在襄汾縣侯村、南董等古墓中發掘的金代許多磚雕,有不少戲俑、舞俑、樂俑·,其中就有象轉身鼓表演的樂俑,說明在金代時期,就有這種鼓樂表演的雛形了。
轉身鼓 是民間迎神儀式、祭祀活動的產物。抗戰前,令伯村和周圍的張禮、上靳、溫泉、小韓、焉里、賈莊、辛建等七個村,共同祭奉一個娘娘神,這八個村都建有規模、樣式完全相同的娘娘廟,裡邊都有一尊娘娘塑像。娘娘神輪流在各村居住一年,八年一輪,每年的農曆三月十八日開始接送。接娘娘的村子,要由會首、長老、紳士帶領著龐大的儀仗隊伍前去迎接。因為令伯村是八個村的首家,所以,這裡則獨有轉身鼓。那時,表演者均系男性,其裝飾:頭戴“萬”字或“壽”字金色圖案的紅纓瓢帽,吊有黑絲辮子,上身著淡青長大褂外套白雲邊多扣門背心,下著紅綢褲,掛著繡花荷包扇絡子,腳穿雲頭鞋。接神儀仗隊聲勢浩大,先由一人鳴鑼開道,接著由一人身穿清代官服,騎著大紅馬,帶領由男子組成的馬隊,後跟一組鼓車隊(即由一頭大鍵牛拉著一輛特製大車,車上平放一輛直徑五尺的大鼓,由兩人擊打,七鑼八鑔伴奏)。再後是由十多人組成的民間吹鼓樂隊,包括轉身鼓音樂。後面有男女兩個神童,手端香爐;沿途煙霧繚繞,下面便是八抬轎,內坐娘娘木雕神像,伴以金瓜、鉞斧、朝天蹬執事、鑾駕和迴避、日月扇、萬人傘。最後面跟著紳士、鄉人等。
轉身鼓在路上不表演,只是漫步跟隨儀仗隊,到了娘娘廟對面的戲台,才正式表演,據說這是專門給娘娘看的。除此而外,它不參加任何節日和廟會的演出活動。因為轉身鼓是為接娘娘助興的,所以,將它的修改年代記載在接娘娘的八抬轎上。
文化新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廣大民間藝人,破除迷信,打破了敬神八年打一次轉身鼓 的老規矩,每逢節日或喜慶活動,都要表演轉身鼓。同時,改革了服裝,增加了女演員,並由廣場搬上了舞台,轉身鼓遂成了抒發感情,鼓舞人們鬥志,為廣大人民喜愛的一種民間藝術活動形式。土改時,農民以轉身鼓來慶賀自己的翻身勝利,一度被民眾成為“翻身鼓”。1952年和1955年,轉身鼓分別代表晉南專區和臨汾地區參加了山西省第一屆、第二屆民間藝術觀摩大會的演出。並被山西省歌舞團學習後,加工整理成本台的上演節目。十年浩劫中,這一民間藝術形式被打入冷宮。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轉身鼓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不僅培養出了一批男鼓手,還培養出許多女鼓手。1984年春節期間,山西省民眾藝術館專門到襄汾為令伯村的轉身鼓錄了像。1987年秋,又由臨汾地區藝術館宋慶雲同志改編成《轉身鼓舞》,參加了山西省首屆民間藝術節,受到省城觀眾的熱烈讚揚和一致好評,並榮獲創作獎和表演獎,後在民眾中推廣。
藝術大家
轉身鼓 的名老藝人有:
李英凱(1851~1935) 男,襄汾縣令伯村人。他鼓技高超,無與能比,授圖傳藝,嚴格有方,培養了許多優秀鼓手,享有很高的威望,他對令伯轉身鼓的繁榮與發展,建樹了不可磨滅的功勞。
張清林(1912~1975) 男,令伯村人,拜師李英凱,從藝五十多年,擊鼓技巧嫻熟,表演感情充沛,深受人們的愛戴。
李天福 男,1921年生,十二歲時就跟爺爺和伯父李炎雲學藝,練就一身過硬本領,他的鼓點打的聲音清脆響亮,悅耳動聽,舞姿舒展大方,柔中帶剛,手臂動作鬆弛靈活,爆發力很強,他培養的許多接班人,如李崇興、李福來、劉春梅、李虎彪、王雙鎖、李學忠、劉貴忠等,都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表演骨幹,曾分別參加過全省民間藝術調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