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玹

黃玹(朝鮮語:??,1855年—1910年),字雲卿,號梅泉(??),朝鮮全羅道光陽郡人,本貫長水,是朝鮮近代史上著名的詩人、文學家、愛國者。他和姜瑋、李建昌、金澤榮並稱為韓末四大文學家。1910年,黃玹聽到日韓併合的訊息以後殉國。代表作有《梅泉集》、《梅泉野錄》等文學和歷史著作。

基本信息

生平

1855年,黃玹出生於全羅南道光陽郡鳳崗面的西石村,後來搬到求禮郡。他早年師從鄉間宿儒王錫輔,從小就聰明過人,表現出極高的天賦。1878年,他來到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遊學時遇見姜瑋李建昌金澤榮等著名文人,並和他們交流文學,增進友情。1880年,黃玹因為在金剛山遊覽的紀行詩而出名,成為當時一名出色的文學家
1883年,黃玹應父母之命,參加科舉考試,並在保舉科初試得了第一名,但是考官知道他是農村出身而把他推到第二名。他對朝廷的腐敗感到憤怒,而沒參加會試殿試等後試就返鄉。1888年,他不敢辜負父親的期待,再次參加生員會試而終於考中狀元。但黃玹看不慣官場的極度腐朽,加上時局的動盪不已,因而他沒有接受官職就返回故鄉。
黃玹返鄉後,在求禮的萬壽洞準備一個小書房,供自己專心讀書。他不僅創作詩文,還進行歷史、經濟等方面的研究。1894年以後,隨著朝鮮社會轉型的加劇和民族危機的嚴重,黃玹為了給後世留下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裡珍貴的資料,一直到1910年殉國前用隨筆的形式寫下自己的經驗和見聞,終於寫就《梅泉野錄》、《梧下紀聞》等著作,詳細記錄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朝鮮社會各個方面的狀況,成為後世研究朝鮮近代史的重要史料。
1899年,黃玹上《言事疏》,主張廣開言路,改革國政。1905年11月,日本趁著日俄戰爭勝利之機,強迫大韓帝國政府簽署《乙巳條約》,使韓國淪為事實上的殖民地。黃玹悲憤欲絕,先後寫下《聞變三首》和《五哀詩》,表達他對賣國賊的痛恨和對愛國志士的哀悼。他甚至想亡命中國後和親友金澤榮一同展開反日運動,但沒有實現。他在家將梅福管寧陶淵明顧炎武等10位中國歷代的清廉烈士的事跡題詩作畫,並以此作成10幅屏風,以此自勉。後來他又創辦新式學堂,但被日本人強制關閉。
1910年9月7日,當黃玹聽說了《日韓合併條約》簽訂、韓國滅亡的訊息,留下四首絕命詩後,服下過量的鴉片而自殺(一說絕食六日而死)。後來《慶南日報》主筆張志淵曾刊登黃玹絕命詩,因而遭到日本總督的迫害。

評價

黃玹在漢學上造詣極高,和姜瑋李建昌、金澤榮並稱為韓末四大文學家(或與李建昌、金澤榮並稱“韓末三才”)。同時,他生性正直,不肯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污,被譽為“文章氣節冠冕士林”。黃玹作為一個在野人士,雖然從未參加過韓國獨立運動,但他的著作留下給後人寶貴的史料和教訓,也表明他對國家民族命運的關心和憂慮,加上他最後的殉國更彰顯了他的忠貞。1962年,大韓民國追敘黃玹建國勳章。

著作

1911年,黃玹的著作《梅泉集》在中國上海首次問世,這是他生前摯友金澤榮整理1015首詩和361篇文章後編輯而成。1955年,韓國國史編纂委員會刊行《梅泉野錄》。黃玹的著作均用漢字寫成,後來,李章熙等人將這些著作翻譯為韓文

絕命詩

其一
亂離滾到白頭年,幾合捐生卻未然。
今日真成無可奈,輝輝風燭照蒼天。
其二
妖氛掩翳帝星移,九闕沉沉晝漏遲。
詔敕從今無復有,琳琅一紙淚千絲。
其三
鳥獸哀鳴海岳顰,槿花世界已沉淪。
秋燈掩卷懷千古,難作人間識字人。
其四
曾無支廈半椽功,只是成仁不是忠。
止境僅能追尹谷,當時愧不躡陳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