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姑鎮](/img/9/b87/nBnauM3X4gjM0UTO5kTN0MTOyITM1ATN2UjMwADMwAzMxAzL5UzLy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黃姑鎮東西寬8公里,南北長12.3公里,呈近似葫蘆形,總面積62平方公里,海岸線長7.5公里,年末耕地面積57142畝,人均耕地1.10畝。轄14個行政村和2個居民委,總人口5.21萬。黃姑東與全塘鎮緊連,西與乍浦鎮、林埭鎮接壤,北與廣陳鎮、新倉鎮交界。共有14個村民委員會和2個居民委員會,下轄474個村民小組。分布於286個自然村,7個自然鎮。總戶數14099戶,總人口51445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197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835人,均系漢族。
鄉鎮概況
![黃姑鎮](/img/1/7ab/nBnauM3X4gzN3AjNxMzNyQTOyITM1ATN2UjMwADMwAzMxAzLzczL0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地理位置
![黃姑鎮](/img/3/a6c/nBnauM3XwMDO3QjN5QzNyQTOyITM1ATN2UjMwADMwAzMxAzL0czLz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黃姑鎮位於杭州灣北岸,杭嘉湖平原。平湖市境東南距縣城14.5公里。南濱杭州灣、東與全塘鎮緊連,西與乍浦鎮、林埭鎮接壤,北與廣陳鎮、新倉鎮交界。南北兩條滬杭公路與一條平廊公路橫向平行,獨新公路由南向北縱穿全境。織出一個“豐”字形圖案,交通十分便利。面積:東西寬8公里,南北長12.3公里,呈近似葫蘆形,總面積62平方公里,海岸線長7.5公里,年末耕地面積57142畝,人均耕地1.10畝。
鄉鎮氣候
黃姑鎮地處亞熱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黃姑鎮歷年平均氣溫15.7℃。寒季以一月份最冷,平均氣溫3.5℃,最低曾達-10.6℃,夏季以七月份最熱,平均氣溫28.3℃,最高曾達39℃。平均年降雨量1157.5毫米,歷年平均雨日175天左右。歷年平均日照2075.2小時,無霜期為225天左右。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歷史沿革
![黃姑鎮](/img/b/838/nBnauM3X0IzNzITN2UzNyQTOyITM1ATN2UjMwADMwAzMxAzL1czLz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因黃姑塘貫穿全境,故名為黃姑鎮。相傳黃姑塘挖掘於明朝萬曆年間,清乾隆年間又進行了疏浚,並在此建造了兩座石橋,分別取名為“虎嘯”、“吟龍橋”,系吉祥、昌盛之意。後逐繁衍成集鎮,取名虎嘯橋鎮。民國時期,分別是黃姑、秀平、獨山之一部分,屬乍浦區管轄。民國三十七年一月平湖縣調整鄉鎮保甲,黃姑將(甲)改為丁級鎮公所。一九四九年五月解放,建政為黃姑鄉、秀水鄉、渡船鄉,一九五六年三月黃姑鄉、秀水鄉,以及渡船鄉大部分和韓廟的兩個行政村合併為黃姑鄉。一九五八年十月成立黃姑人民公社。一九八三年九月政社分設,建立黃姑鄉人民政府。一九八五年六月又改為黃姑鎮人民政府。直到一九九九年七月鄉鎮區域進行了調整,共建鄉撤併入黃姑鎮。 黃姑交通便捷、經濟發達、文化繁榮。滬杭公路、滬杭複線(東西大道)、平廊公路和獨新公路穿境而過,構成“豐”字型公路交通網;正在建設的杭浦高速在黃姑設有一個出口。早在1987年,黃姑就成為平湖市第一個億元鄉鎮;1990年,被國家民政部評為中國首批百顆鄉鎮之星;1998年3月,列入省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1996年獲得省級“東海明珠工程”;1999年獲浙江省衛生鎮稱號;2000年跨入嘉興市級文明鎮行列;2001年獲中國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鄉鎮;2003年通過省教育強鎮驗收;2004年通過省級文明鎮考核驗收;2005年又通過了省級科普示範鎮考核驗收;2006年通過省體育強鎮考核驗收,獲得了嘉興市“五好”鄉鎮黨委榮譽。2007年通過省級生態鎮考核驗收。
特色農產品
![黃姑鎮](/img/c/4a5/nBnauM3XyAzM3kzNyYzNyQTOyITM1ATN2UjMwADMwAzMxAzL2czL3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黃姑鎮系糧、棉區。主要種植糧、棉、油等農作物。糧食作物類:出產大麥、小麥、蠶豆、早稻、晚稻、大豆等產品。經濟類:出產油菜籽、棉花等產品。西瓜是特產,在省內外享有盛名。黃姑鎮地處杭州灣北岸,黃姑鎮總面積61平方公里,人口5.21萬人,轄14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東距上海90公里,西與杭州相距130公里,滬杭公路、滬杭複線、平廊公路、獨新公路呈"三橫一縱"交叉而過。1990年,被國家民政部評為中國首批百顆鄉鎮之星。1998年3月,列入省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1999年獲浙江省衛生鎮稱號。2000年,通過嘉興市級文明城鎮驗收,2001年獲得中國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鄉鎮。2002年黃姑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33.0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188元。
農業經濟
![黃姑鎮](/img/3/a9e/ml2ZuM3XyMzN5gjN0YjN0MTOyITM1ATN2UjMwADMwAzMxAzL2YzL3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以創特色、展綠色、樹精品、走外向為指導,黃姑鎮已初步形成了園區帶龍頭、龍頭促基地、基地聯農戶的農業發展道路。努力發揮企業資本優勢,不斷推進工商資本等多種資本投資農業,大力發展效益農業,擁有了以雙龍公司為典範的一批農業龍頭企業。現在,黃姑鎮建有秀沼、沙港、三興三大國家級的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園區以及一條現代農業產業帶。其中在秀沼園區內建設規劃面積為1058畝的黃姑現代農業園區,被列入平湖市"五個一"工程,現已種植優質葡萄500畝,並帶動全市開展萬畝葡萄種植的"家家富"工程。建成了5萬羽家禽養殖、5000頭二元母豬、3萬頭三元生豬、1100稻田養蟹、1萬畝早遲熟西甜瓜、1萬畝優質雜交晚稻等六大特色農業基地,形成了村有特色、鎮有優品的效益農業新格局。
工業經濟
![黃姑鎮](/img/2/43a/ml2ZuM3X4cDM3QTO0cjN0MTOyITM1ATN2UjMwADMwAzMxAzL3YzLz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黃姑鎮素有"服裝之鄉"的美譽,已成為外貿出口服裝生產專業鎮,黃姑鎮日產各類服裝近10萬件,主要出口歐美和日本,在海內外享有良好的信譽和較高的知名度。黃姑鎮工業企業400多家,其中服裝企業89家,五金企業107家。形成了以服裝、五金機械為支柱產業,其它行業共同發展的多結構產業群體。2002年,黃姑鎮實現進出口總額1億美元,實現自營出口8100萬美元,同比增長18%。全年引進外資項目6隻,契約利用外資343萬美元,實際到位138萬美元;引進市外項目2隻,引進市外資金2618萬元。在經濟發展上,黃姑鎮堅持走園區化發展道路,形成了"以黃姑鎮工業園區為中心,周圩工業點、新成達工業特色園為補充"的大園區開發格局。2002年,鎮工業園區總體規劃通過擴規論證,在首期啟動600畝的基礎上擴規至1000畝。10000平方米標準廠房和園區賓館已落成,現已落戶企業26家。新成達工業園規劃面積1100畝,新成達運動服裝特色園通過省級論證。
城鎮建設
![黃姑鎮](/img/3/c10/nBnauM3X1IDO1MDM4cjN0MTOyITM1ATN2UjMwADMwAzMxAzL3YzL3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作為省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黃姑鎮始終以"形象大提升,建設大進展,管理大提高"為目標,全面實施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現在,黃姑鎮已形成虎嘯橋、秀平橋、趙家橋、韓廟、廟橋、周圩、新興7個小集鎮。鎮政府所在地虎嘯橋集鎮已形成以虎嘯北路為形象點,虎嘯南路、建設路、文明路、文化街等主要街道以及工業、商業、居民住宅分布合理的小集鎮總體框架。現在,集鎮虎嘯北路地段已進入全面開發,虎嘯大橋和農民新村建設已具雛形,鎮區面積達到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00人。集鎮商貿服務功能日趨合理,鎮區內建有平湖市最大的鄉鎮農貿市場--黃姑農貿市場,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年交易額1700萬元。
社會事業
黃姑鎮積極深化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擁有省級文明單位1家,嘉興市級文明單位2家,平湖市級文明單位39家。以科教興工、科教興農為重點,切實加強科技工作。農村人口中,每萬人擁有專業技術人員160人;鎮村鎮村企業職工中,每萬人有中級職稱以上技術人員26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教育投入不斷增加,投資2200萬元的黃姑中學即將建成。民眾性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廣場文化、節慶文化、特色文化日趨繁榮。鎮文化站跨入省特級文化站行列。醫療設施明顯改善,設有醫院2所,醫療機構31個,醫務人員147人。全面實施全民健身計畫,創建體育強鎮。
科教文衛
![黃姑鎮](/img/f/1aa/nBnauM3X2ATN0MTN3gjN0MTOyITM1ATN2UjMwADMwAzMxAzL4YzLy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黃姑鎮](/img/8/c0a/nBnauM3X0ADMwgTMwkjN0MTOyITM1ATN2UjMwADMwAzMxAzL5YzL2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