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漢字:麒qí
麒字 骨刻文演變 :
引自,丁再獻、丁蕾《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十九章第二節,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麒 qí
(1)ㄑㄧˊ
(2)〔~麟〕見“麟”。
(3)鄭碼:TXEC,U:9E92,GBK:F7E8
(4)筆畫數:19,部首:鹿,筆順編號:4135221153512211134
(5)五筆:YNJW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其。《說文》仁獸也。麕身牛尾,一角。張揖云:牡曰麒,牝曰麟。郭璞曰:麒似麟而無角。
字形結構
筆順讀寫:捺橫撇折豎豎橫橫折撇折橫豎豎橫橫橫撇捺
釋義出處
麒 qí
〈名〉
(1)形聲。從鹿,其聲。《說文》:“仁獸也。”本義: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其狀如鹿,獨角,全身生鱗甲,尾象牛。多用作吉祥的象徵。又名“麒麟”,又單稱“麟”
(2)麒麟 [kylin;mythical unicorn in Chinese legends]
(3)古代傳說以為仁獸、瑞獸,形狀像鹿而獨角,尾像牛尾
麒,仁獸也,麋身,牛尾,一角。——《說文》
漢許慎《說文解字》 十:“麒,仁獸也,麋身牛尾一角;麐(麟),牝麒也。”段玉裁注云:“狀如麕,一角,戴肉,設武備而不為害,所以為仁也。”……按何法《徵祥記》:“麒麟者,牡曰麒,牝曰麟。……許雲仁獸,用公羊說,以其不履生蟲,不折生草也。”古麒麟或簡曰麟,鹹以為祥瑞之物。《禮記》禮運:“出土器車,河出馬圖,鳳凰麒麟,皆在郊棷。”(“椰”同“菽”,沼澤),又:“麟鳳龜龍,謂之四靈。”
(4)又如:麒麟補服(明清武官的繡有麒麟的服飾);麒麟不至(仁獸不現。比喻亂世);麒麟斗(麒麟跟麒麟搏鬥);麒麟袍(袍子上繡有麒麟者);麒麟門(上繪藍色麒麟的官署暖閣後的一道門)
(5)喻傑出人物
應圖求駿馬,驚代得麒麟。——唐·杜甫《上韋左相二十韻》
(6)又如:麒麟冢(名臣貴人的墳墓);麒麟客(稱有高尚道德的人)
(7)漢殿名
叔曰:“今朝同上鳳凰台。”公即應聲答曰:“他年獨占麒麟閣”。——《于謙全傳》
金華玉堂,白虎麒麟。——班固《西都賦》
(8)又如:麒麟閣(漢代在未央宮中修建的一閣);麒麟畫(麒麟閣中的功臣畫像)
(9)姓
English
麒
Qí
The [ 麒麟] sees"麟".
神話傳說
這裡談的鱗,應該說簡稱麒麟。
《五雜俎》:龍性最淫,故 與牛交,則生麟;與豕交,則生象;與馬交,則生龍馬;即婦人遇之,亦有為其所污者。……王符稱世俗畫龍,馬首蛇尾,又有三停九似之說,謂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皆相停也。九似者,角似鹿,頭似駝,眼似鬼,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然龍之見也,皆為雷、電、雲、霧擁護其體,得見其全形者罕矣。
《清史稿》里記載的一些事情難免說道聽途說,訛言當真,被一些官員匯報,其中記載過很多所謂見龍的現象,還有一些什麼龍交牛得麒麟的記載,如,雍正七年,鎮海民家牛生一犢,遍體鱗紋,色青黑,頷下有髯,項皆細鱗。十一年五月,鹽亭民家牛產一麟,高二尺五寸,肉角一,長寸許,目如水晶,鱗甲遍體,兩脊傍至尾各有肉粒如豆,黃金色,八足,牛蹄,產時風雨交至,金光滿院,射草木皆黃。十三年二月,綿州民家牛產一犢,首形如龍,身有鱗紋,無毛,落地而殤。乾隆四年,盛京民家牛產麟。五年,壽州民家牛產麟,一室火光,以為怪,格殺之,剝皮,見周身鱗甲,頭角猶隱也;荊州民家牛產麟,遍體鱗甲。嘉慶元年,遂安民家牛產麟。二年,平度州民家牛產麟。應該說,這些不可信,道聽途說,訛言當真。
拼音是qi的漢字
拼音是qi的漢字共有199個,如下: |
奇|戚|期|契|泣|汽|祈|其|齊|棋|騎|起|七|氣|器|妻|欺|漆|啟|柒|豈|砌|棄|祁|淒|企|乞|歧|棲|畦|臍|崎|迄|沏|訖|旗|祺|騏|屺|岐|蹊|榿|憩|萋|芑|汔|鰭|俟|槭|嘁|蠐|綦|亓|欹|琪|麒|琦|蜞|圻|杞|葺|磧|淇|祗|耆|綺|亝|倛|傶|僛|剘|呇|咠|唘|唭|啓|啔|啟|噐|埼|夡|娸|婍|岓|嵜|忔|忮|忯|恓|悽|愭|慼|慽|憇|扺|捿|掑|斉|斊|旂|暣|朞|栔|桼|梩|棄|棊|棨|棲|榿|檱|櫀|欫|気|氣|洓|淒|渏|湆|湇|滊|漬|濝|炁|猉|玂|玘|甈|疧|盀|盵|碁|碕|碶|磎|磜|磧|磩|禥|竒|簯|簱|籏|粸|紪|綥|綨|綮|綺|緀|緕|纃|缼|罊|肵|臍|艩|芞|藄|蚑|蚔|蚚|蜝|螇|螧|蠐|衹|裿|褄|訖|諆|諬|諿|趿|軝|迉|邔|郪|釮|錡|鏚|錡|闙|霋|騏|騹|鬐|鬿|魌|魕|鮨|鯕|鰭|鯕|鵸|鶀|鶈|麡|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