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簡介
臍
qí
【名】
(形聲。從肉,齊聲。本義:肚臍)
同本義〖umbilicus〗。腹中部的一個小凹陷,胚胎的臍帶連於此處。如:臍屎(嬰兒初生兩三天內的大便);臍梗(臍帶);臍口噬(喻後悔難追);臍燃(指元兇首惡斃命)
螃蟹腹部的厴,雌者圓形稱“團臍”,雄者尖形稱“尖臍”〖bellyflap〗
某些物體中央凹凸處狀如臍〖navel〗。如:瓜臍;臍橙
臍帶
qídài
〖umbilicalcord〗起自臍部的索條狀器官,連線胎兒與胎盤,內含兩條臍動脈和一條臍靜脈
臍風
qífēng
〖tetanusneonatorium〗病名。又名風搐、七日口噤、四六風、七日風。即新生兒破傷風。系由於斷臍不潔,感染外邪所致
中醫簡介
臍 ,解剖部位名。①人體腹中部臍帶脫落結疤後的陷窩處。本處穴名“神闕”。《靈樞·五色》:“當腎者,臍也。”②即臍帶。《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三:“胞系連兒臍,胞不出則不得以時斷臍。”因此養育一個新生寶寶,最重要的是餵養和護理。新生兒的臍部護理,是其中非常值得關注的一環。臍帶,是胎兒與母體之間聯繫的紐帶,裡面有二根臍動脈和一根臍靜脈,是胎內輸送營養和氧氣的渠道。新生兒出生後,經夾緊,結紮,切斷處理後,殘端往往在生後1-3天內乾枯脫落,此後臍內血管收縮,臍部皮膚向內牽拉而凹陷,形成臍窩,即平時所說的“肚臍眼”。一、新生兒臍帶的護理應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臍帶未脫落之前臍帶被切斷後便形成了創面,這是細菌侵入新生兒體內的一個重要門戶,輕者可造成臍炎,重者往往導致敗血症和死亡,所以臍帶的消毒護理十分重要:在臍帶未脫落以前,需保持局部清潔乾燥,特別是尿布不要蓋到臍部,以免排尿後濕到臍部創面。要經常檢查包紮的紗布外面有無滲血,如果出現滲血,則需要重新結紮止血,若無滲血,只要每天用75%的酒精棉簽輕拭臍帶根部,即可等待其自然脫落。
第二階段:臍帶脫落之後
臍帶脫落後臍窩內常常會有少量滲出液,此時可用75%酒精棉簽卷清臍窩,然後蓋上消毒紗布。以前曾經有人主張局部
二、父母在護理新生兒臍部時需要特別注意臍疝,它是兒童常見病。有些小寶寶,尤其是未足月的早產兒,臍帶脫落後在肚臍處會有一個向外突出的園形腫塊,這就是“臍疝”。它小如黃豆大小,大的可像核桃,當小兒平臥,安靜時,腫塊消失,而在直立,哭鬧、咳嗽、排便時腫塊又突出。用手指壓迫突出部,腫塊很容易回復到腹腔內,有時還可以聽到“咕嚕嚕”的聲音,如果把手指伸入臍孔,可以很清楚地摸到臍疝的邊緣。
1、發生臍疝的原因:嬰兒臍帶脫落後,臍孔兩邊的腹直肌尚未合攏,一旦腹腔內壓力增高,腹膜便向外突出而造成疝。臍疝的內容物是腸管的一部分。
2、幫助臍疝自然癒合的措施:隨著年齡的增長,疝環口也會逐漸縮小,一般在2歲以內部可自然閉合,因此只要沒有腹痛,嘔吐(腸子被環口夾住)或局部感染,一般不需特殊處理。如果臍疝較大,為了加快其癒合,可取一條寬約4-5厘米的鬆緊帶,在其中心處用布固定半隻桌球,球的凸面對準臍孔,使腸子不再突出,鬆緊帶兩頭用可調節長短的扣子固定,壓力應保持在既能保證腸子不再突出,而又不影響呼吸和吃奶為準,使用後每2-3小時檢查一次,以防止皮膚擦傷。
值得注意的是,曾有人主張用錢幣壓迫或繃帶紮緊,實際上效果並不理想,因為嬰兒的腹部呈圓形,繃帶過緊會造成局部皮膚壞死,所以還是應該用桌球壓迫,這樣既安全效果又好。
臍療簡介
臍療就是把藥物或艾灸、熱熨、拔罐等方法施治於臍,以治療全身性疾病的方法。以體表用藥來治療內臟疾病的外治法,由於療效好、使用方便、副作用小而日漸盛行。新近出現的藥枕、藥袋護膝、藥袋背心、足浴液等均是中醫早已有的外治法。外治法的治療部位有全身治療和身體某一局部治療,局部治療又有穴位與非穴位之分,臍療就是穴位外治法的一種。臍療由於施治方法多樣,治療病種範圍廣,療效好等原因,逐漸自成一法。
溫暖您的小肚肚-正確的臍療(一)
台北市立中興醫院中醫科吳醫師明珠
最近因為服飾流行,露出可愛的肚臍,所以大家相對的重視起肚臍的美觀及養生,其實我們中醫早在二千二百年前就已經開始在利用肚臍來治病、養生也就是臍療!
在這秋高氣爽的秋天中秋過後,各地方的氣溫開始下降,尤其是早晚更為明顯,提醒大家不要忘了多加一件薄衫之外,也要顧好肚臍眼,以免容易感染到風寒,得不償失!
臍療簡介
臍療法,是中醫外治療法中的一種,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內容,大量的醫療經驗,最早出現於湖南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是目前國內外學術界公認為我國現已發現的最早的醫學著作,該書共有二八三方,其中外治法竟達一半以上,其中就有肚臍填藥、敷藥、塗藥及角灸臍療法。方法:乃是以藥物作為適當劑型(如:糊、膏、散、丸等);並用某些物理(如:艾灸、熱熨、磁場、按摩等)刺激,對神闕穴局部產生藥物和刺激作用。
包括:臍部敷藥法、臍部按摩法、臍部灸法、臍部拔罐法、臍部袋法及臍部針刺法。
肚臍的功能
中醫認為,臍是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又為後天之根蒂,是經絡系統的重要穴位:
1.臍,位於腹部正中央凹陷處,是新生兒臍帶脫落後,所遺留下來的一個生命根蒂組織,屬於中醫經絡系統中任脈的一個重要穴位。
2.闕穴位於臍中,名為神闕,神”指神氣、元神、生命力,“闕”指門樓、牌樓、宮門等;又稱為臍中、氣舍、氣合、維合、環谷、命蒂。
3.“對神闕穴名含義的解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指神之所舍其中,即生命力所在處;另一種是指神氣通行出入的門戶,為胎兒從母體獲取營養的通道,並維持胎兒的生命活動。
4.《醫學源始》中所說:“人之始生,生於臍與命門,故為十二經脈始生,五臟六腑之形成故也。”故臍與人體十二經脈、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皮毛骨肉有著密切的生理、病理聯繫。
5.神闕穴位於任脈,而任脈屬陰脈之海,與督脈相表里,共同司管人體諸經之百脈,所以臍和諸經百脈相通,臍又為沖任循行之所,而且任脈、督脈、沖脈為“一源三岐”,故三脈經氣相通。故神闕穴為經絡之總樞,經氣之海,通過任、督、沖、帶四脈而統屬全身經絡,內連五臟六腑、腦及胞宮。
6.《難經》中說:“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故神闕穴,功能健運脾陽、和胃理腸、溫陽救逆、開竅復甦、強腎調經、行氣利水、散結通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