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釋義
〈動〉(形)
①敬,恭敬:~回。~仰。~奉。~承。~候。~應。
上帝是祗。——《詩·商頌·長發》
中和祗庸孝友。——《周禮·大司樂》
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共,不相及也。——《左傳》
一日,請權貴祗候乾清門,出聲無律。公(袁可立)引咫尺之義折之。——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祗候(恭敬侍候);祗請(恭敬邀請);祗若(恭敬順從)。
(名)
②人的名字。陳祗;祗時。
③官職。祗候人(在官府執役的小官史)。
同義詞
敬。“祗,敬也。”——《說文》。
祗,敬也。——《廣雅》。日尹祗敬六德。——《書·皋陶謨》
祗承於帝。——《書·大禹謨》
常見錯誤
很多人都把 神祇shén qí 誤寫成神祗shén zhī,那其實是錯的
神祇 和 神祗 ,祇(qí)和 祗(zhī)(讀一聲)易混淆,祗 (zhī)比 祇(qí)在筆畫上多了“一點”。
祇 qí
①地神。《論語·述而》:“禱爾於上下神~。”(替你向天地神祇祈禱。)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祬《廣韻》旨夷切。《集韻》《韻會》烝夷切《正韻》旨而切,音脂。《爾雅·釋詁》敬也。《書·大禹謨》祗承於帝。《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德敎國子,中和祗庸孝友。 《正譌》從示,氐聲。見神示則敬。會意。《正字通》與祇通。郝敬曰:祗從氏下一,韻書別出,其實同。
漢字比較
祇 和 祗不一樣
祇 多音多義字
讀 qí 時,意為 地神,讀 zhǐ時,是副詞 只(zhǐ,意:僅僅、只有)的繁體。 據新華字典第11版
祇:是多音字,一個是qí。古代稱地神///神祇(天神與地神,亦泛指神); 二是為副詞 只(zhǐ,意:僅僅、只有)的繁體字。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馬說》韓愈
祗:發音為zhi,一聲。恭敬:祗仰///祗候光臨。
拼音是qi的漢字
拼音是qi的漢字共有199個,如下: |
奇|戚|期|契|泣|汽|祈|其|齊|棋|騎|起|七|氣|器|妻|欺|漆|啟|柒|豈|砌|棄|祁|淒|企|乞|歧|棲|畦|臍|崎|迄|沏|訖|旗|祺|騏|屺|岐|蹊|榿|憩|萋|芑|汔|鰭|俟|槭|嘁|蠐|綦|亓|欹|琪|麒|琦|蜞|圻|杞|葺|磧|淇|祗|耆|綺|亝|倛|傶|僛|剘|呇|咠|唘|唭|啓|啔|啟|噐|埼|夡|娸|婍|岓|嵜|忔|忮|忯|恓|悽|愭|慼|慽|憇|扺|捿|掑|斉|斊|旂|暣|朞|栔|桼|梩|棄|棊|棨|棲|榿|檱|櫀|欫|気|氣|洓|淒|渏|湆|湇|滊|漬|濝|炁|猉|玂|玘|甈|疧|盀|盵|碁|碕|碶|磎|磜|磧|磩|禥|竒|簯|簱|籏|粸|紪|綥|綨|綮|綺|緀|緕|纃|缼|罊|肵|臍|艩|芞|藄|蚑|蚔|蚚|蜝|螇|螧|蠐|衹|裿|褄|訖|諆|諬|諿|趿|軝|迉|邔|郪|釮|錡|鏚|錡|闙|霋|騏|騹|鬐|鬿|魌|魕|鮨|鯕|鰭|鯕|鵸|鶀|鶈|麡|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