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水區

鹽水區是台灣最古老的鄉鎮之一,原居住有西拉雅族。1920年台灣地方改制,於此地設定“塩水街”,劃歸台南州新營郡管轄,戰後改設台南縣鹽水鎮,2010年12月25日五都改制,改稱台南市鹽水區。鹽水區轄下共25里。其交通,教育,旅遊都相當發達。

歷史沿革

可說是台灣最古老的鄉鎮之一,原居住有西拉雅族,在鄭芝龍顏思齊來台前(1621年)就已有漢人移民進入,是船隻進入八掌溪的集散地。最早稱大龜肉莊(疑為西拉雅人稱潟湖之轉音),後改為大圭壁莊;清雍正年間設鹽水港堡。鹽水一詞台語鹹水,因臨倒風內海,港內有鹹水而得名。又因地形略微彎曲,狀似新月,故稱之為“月津”、“月港”,曾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的俗諺,繁華一時。

日治時期,日本政府興建鐵路縱貫線,並預計於鹽水設定車站,但最後並未完成。傳言此因地方仕紳唯恐“斬斷地龍”,影響地方發展而作罷。然“台灣鐵道史”一書中記載,當時日本人乃為考慮鹽水地區尚有河運之便,遂在三條計畫線(分別經由鹽水、新營、白河中,選擇條件較平均,經由新營的路線。

稍後官方雖一度研議新營經由鹽水至北門嶼(今北門區)之支線彌補不足,但亦未完成。最後雖有私營鐵路(後稱布袋線)連結新營車站並延伸至布袋,但鹽水榮景已不再,區域中心機能為新營所替代。產業則以製糖業為主,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在岸內有製糖工場。鹽水港因日軍為鞏固據點,於布袋興建堤防而淤塞。1920年台灣地方改制,於此地設定“塩水街”,劃歸台南州新營郡管轄,戰後改設台南縣鹽水鎮2010年12月25日五都改制,改稱台南市鹽水區

行政區劃

鹽水區轄下共25,包括:

  • 三生里、下中里、下林里、大莊裡、大豐里
  • 中境里、水仙里、水正里、水秀里、田寮里
  • 竹埔里、岸內里、武廟裡、河南里、南港里
  • 後宅里、孫厝里、桐寮里、飯店裡、義稠里
  • 福得里、橋南里、舊營里、歡雅里、汫水裡

交通

客運

新營客運


嘉義客運

公路

台19線:中央公路


台19甲線
市道172號

教育

大專院校

南榮技術學院

高級中學

台南市私立明達高級中學

國民中學

台南市立鹽水國民中學

國民國小

台南市鹽水區鹽水國民國小

台南市鹽水區地頭港國民國小

台南市鹽水區仁光國民國小

台南市鹽水區歡雅國民國小

台南市鹽水區月津國民國小

台南市鹽水區文昌國民國小

台南市鹽水區竹埔國民國小

台南市鹽水區岸內國民國小

旅遊

鹽水蜂炮:有“南蜂炮,北天燈”之說

八角樓:八角樓因屋型八角行而得名,主體結構由12支大福杉支撐,細部雕刻考究。護庇宮五十三將軍忠義祠鹽水武廟:創建清康熙年間,主祀關聖帝君,為鹽水的信仰中心,以每年舉辦元宵蜂炮盛會聞名。大眾廟鹽水天主堂:不同於一般教堂的西洋式建築,而是為了傳教順利而大量運用中國式寺廟建築模式的教堂。台灣詩路:搭配木棉花的田園小徑與文學步道,位於田寮里、省道台19往學甲的路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