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雁傳書[郵票]

鴻雁傳書[郵票]
鴻雁傳書[郵票]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鴻雁傳書》郵票以千古流傳的“蘇武牧羊”故事作為畫面表現內容。郵票特約我國著名藝術家范曾先生專題創作,作者用蒼勁的筆力描繪了西北苦寒之 地的蒼茫飄渺,佇立於邊疆的蘇武回望故鄉充滿了憂思和苦楚。該套郵票採用雕刻版印刷,雕刻線條加強了人物與背景之間的對比,使得藝術衝突更為強烈,人物性 格更為鮮明。該套郵票由北京郵票廠印製。

基本信息

郵票信息

•名稱:鴻雁傳書(T)

•志編號:2014-9

•整版枚數:16

•雕刻者:尹曉飛

•責任編輯:溫文雅

•發行機構:國家郵政局

•發行日期:2014-05-10

•背膠:有背膠

•印刷機構:北京郵票廠

•齒孔度數:P13

•市場參考價:1.20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防偽油墨異形齒孔螢光噴碼。

詳細介紹

《鴻雁傳書》郵票以千古流傳的“蘇武牧羊”故事作為畫面表現內容。郵票特約我國著名藝術家范曾先生專題創作,作者用蒼勁的筆力描繪了西北苦寒之 地的蒼茫飄渺,佇立於邊疆的蘇武回望故鄉充滿了憂思和苦楚。該套郵票採用雕刻版印刷,雕刻線條加強了人物與背景之間的對比,使得藝術衝突更為強烈,人物性 格更為鮮明。該套郵票由北京郵票廠印製。

《鴻雁傳書》這枚郵票氣韻生動,神采飛揚,用筆精湛嫻熟,筆力遒勁,線條簡練,形象生動。作者採用了九宮格的布局在畫面的橫三分之一處表現了鴻雁傳書的情 景,在畫面的豎三分之一處表現了蘇武牧羊的畫面,作者又以背景的山脈做了一個對角構圖,但作者又在相反的對角線上以雲、山峰、雁運動的態勢做了解構的設 計,使畫面氣勢磅礴,令人震撼不已。在整個畫面的把控上,設計者力追天籟之境,用白描減筆寫意的形式勾勒出了蘇武這個歷史人物的形象氣質。背景中山巒迭 起,用大面積的留白,寥寥幾筆,即描摹出山巒之險峻、雲霧之朦朧,襯託了蘇武流放時孤獨的心情。所有的畫面元素在范曾的筆下,都被刻畫得入木三分。設計者 用筆簡練灑脫,重墨勾勒衣紋,厚重沉穩,淡墨畫山巒,輕巧明快,墨皆隨筆而上,淡處如薄霧,濃處如雙眸炯秀。通篇氣息清脫高雅,不染纖塵,意至神備。

郵票原地

5月10日發行《鴻雁傳書》郵票,因為主圖原地在俄羅斯境內,在集郵報刊上有幾篇介紹5月新郵的原地文章,推薦從今主管郵政的部門所在地辦理“原地”實 寄封。將2000多前的西漢故事與2014年的現代郵政機關或部門在“原地”上拉在一起,這個“穿越”玩笑開得有點大。

集郵百科知識之郵驛

集郵是以收集、鑑賞和研究郵票為主要內容的大眾性文化活動。集郵源於郵政。十九世紀中葉,創造發明了郵票,集郵活動應運而起並隨著科技創新、文化普及和郵票增多而變化發展。現在已成為一項超越時空、超越國界,多層次多方位、擁有億萬民眾參加的高雅文化活動。這裡希望通過多次任務全面系統介紹集郵知識。古代為適應政令下達和軍情傳達,經費由官方負擔的住所被稱為郵驛(也稱郵傳)。據甲骨文記載,商朝時就已經有了郵驛,周朝時進一步得到了完善。那時的郵驛,在送信的大道上,每隔一定距離設有一個驛站,驛站中備有馬匹,在送信過程中可以在站里換馬換人,使官府的公文、信件能夠一站接一站,不停地傳遞下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