鴟尾

鴟尾

鴟尾,相傳是龍的兒子,所謂龍生九子,鴟尾為其中之一。中國古代建築屋脊正脊兩端的一種飾物。

鴟尾鴟尾

chī wěi

鴟尾(鴟尾)

簡介

古代宮殿屋脊正脊兩端的裝飾性構件。外形略如鴟尾,因稱。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書證》:“或問曰:‘《東宮舊事》何以呼鴟尾為祠尾?’答曰:‘ 張敞 者, 吳 人,不甚稽古,隨宜記注,逐鄉俗訛謬,造作書字耳。 吳 人呼祠祀為鴟祀,故以祠代鴟字。’”《陳書·高祖紀下》:“戊辰, 重雲殿 東鴟尾有紫煙屬天。”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截磯》:“月升鴟尾城吹角,星散旄頭帳點兵。

傳說

鴟尾(即鴟吻),本是的第七個孩子,形狀像四腳蛇剪去了尾巴。這位龍子好在險要處東張西望,也喜歡吞火。後漢趙曄所撰《吳越春秋》上卷第四,談到吳王闔閭伍子胥築城的故事中寫道:“越在巳地,其位蛇也,故南大門上有木蛇,北向示越屬於吳也。”《唐會要》中記載:“漢柏梁殿災後,越巫言海中有虬尾似鴟,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於屋頂上以厭火祥。”另一種說法也非常有趣,南北朝時代佛教大盛,印度的摩羯魚傳到中國,摩羯魚(即鯨魚)有足,在佛經上是雨神的座物,能滅火。可見,鴟尾不論是土生土長還是舶來之品都是用來避火,有扶正辟邪之意。鴟尾發展到後期,又被賦予了新的功能。法國旅行家卡勃里歐列·戴馬甘蘭於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來我國旅遊,回國後在他的《中國新事》中寫道:“中國屋脊兩頭,都有一個仰起的龍頭,龍頭吐出曲折的金屬舌頭,伸向天空,舌根連線一根很細的鐵絲,直通地下。這樣奇妙的裝置,若遇雷電的電流,就從龍舌頭沿線下引地底,房屋遭不到破壞。”就是說鴟尾充當了避雷針的角色。可惜的是,這種避雷針的龍頭安裝在哪些地方的哪些建築上,旅行家沒有進一步說明。

其實,鴟尾也叫螭吻鴟吻龍尾龍吻蚩尾蚩吻祠吻吞脊獸等。這些名字的出現和更替表明鴟尾的形成和發展有一個漫長的歷程。

歷史記載

已知的漢代資料中尚無有關鴟尾的記載。《宇文愷傳》中“晉以前未有鴟尾”更是明確指出中國使用鴟尾還是晉以後的事。

據考證,真正的鴟尾圖像見於北朝時佛教石窟的雕刻之中,在脊端呈角狀翻翹,形似鳥翼。龍門石窟古陽洞內,在刻有正始四年(507年)題記旁邊的建築雕刻中的鴟尾,虬尾上指,背後無鰭,身體無雕飾,應是鴟尾中比較原始的、早期的形象。

唐代的鴟尾形制逐漸固定下來,在唐長安城遺址出土過較為完整的陶質鴟尾實物,造型簡潔渾厚。晚唐時期,鴟尾突出了吻的形狀,張口吞脊,吻的張合很有力度,因此,人們以吻為此構件的特徵,開始將鴟尾改稱鴟吻。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稱之為尾呢?因為鴟吻、龍吻、螭頭這些稱謂只能作為帝王宮殿專用,黎民百姓不能用吻,只能用尾。因此,民間建築中仍以尾相稱。其實,從結構上來看,這樣做是為了加固端部,增加節點厚度。中唐時期,鴟尾下部出現張口的獸頭,尾部逐漸向魚尾過渡。在晚唐的時候,鴟吻上出現丁字形附屬檔案——搶鐵。而鴟尾變成龍尾,出現於宋朝。宋代實物中絕大多數都是鴟吻形象,但在《營造法式》中仍稱“鴟尾”,且對其規制論述頗為詳細,但缺乏圖樣。宋代鴟吻的特點是“兩頭各帶獨腳屈膝”,宋徽宗趙佶所繪《瑞鶴圖》中端門屋頂,對脊飾有細緻的描繪,鰭上安“搶鐵”,與《營造法式》所述一致,比例瘦高,與遼代相近。

金元時期,鴟吻的尾部已不是向脊中央捲曲,而是漸有向上向外捲曲的趨勢。元朝以後,龍形的吻逐漸增多,到了明、清兩朝已經很普遍,也就順其自然地將其稱為“龍吻”了。明代的吻尾向後捲曲,吻身上有小龍,鱗飛爪張,頗為富麗。清代的大吻與明代相似。到了明、清,吻上的搶鐵和上面的拒鵲慢慢演化成了一把寶劍。相傳這把寶劍是“神功妙濟真君”許遜的。鴟吻插劍原因有二:一是說妖摩鬼怪最怕許遜這把扇形劍,望劍而逃;二是怕龍吻擅離職守逃回大海,因而把它死死地鎖在屋脊上,使其不能騰飛。另外,民間也流傳著這樣的趣聞:傳說套獸鴟尾是雌雄一對,雄龍背上被插了一把劍,固定在正脊上,雌龍藏匿於屋角之下,從此被固定在角樑上,永遠不能飛翔。當然,這些都是人們美好的願望。其實,從建築構造來看,這把劍是出於對龍吻的保護。因為正吻背上需要開口,倒入填充物,劍把是用來塞緊開口的。明清兩代龍吻上的寶劍在外形上也有區別,明代寶劍的外形為寶劍劍柄,劍柄的上部微微向龍頭方向彎曲,頂部做出五朵祥雲裝飾;清代寶劍的外形也是劍柄,但上部是直的,沒有向龍頭方向彎曲,頂端雕飾的圖案是魚鱗裝飾。清朝的官式正吻已逐漸定形化、程式化,多用琉璃製成,端放在屋脊之上,五光十色,熠熠生輝。正吻的高度一般按檐柱柱高的1/10確定,其大小尺寸有二至九樣,八種規格。較大規格的正吻多由數件吻件組合砌築而成,最大的正吻用十三塊琉璃件拼成。為穩固二至四樣大規格正吻,一般都在正吻兩側加吻索與屋面吻釘相連。現在北京故宮太和殿的正吻,高340厘米,寬268厘米,厚32厘米,重4300公斤,是我國古建築中最大的正吻了。它與飛檐斗的宮殿交相輝映,更顯示出皇家的威嚴和氣勢。

鴟尾鴟尾

清朝,地方或民間建築上的吻飾因皇家不許亂用龍形,所以千變萬化,百花齊放,也有用“鰲魚”一類的吻飾。在南方盛產瓷器的地區,也有瓷製鴟尾的。現存的實物多年代較晚,如江西贛州文廟青花瓷鴟尾,已是清代前期的作品,仍保留魚龍翹尾的傳統造型,頗顯精美。鴟尾在民間隨主人身份地位不同,也有很大的變化。比如同屬晉商宅院的鴟尾也各不相同。太谷曹家、靈石王家、祁縣渠家的鴟尾都是張嘴脊獸,而祁縣喬家則為閉口獸,對於普通商人,希望招財進寶多多益善,閉口脊獸有財不外露之含意;而對於像王家這樣的官商來說,希望家族裡有人捐官或科考入仕,來為民說話,而說話就必得張口,有了一官半職時就會對外界張揚,以示其既富且貴之意。可見這件小小的脊飾,蘊涵了許多微妙的寓意,而在細節的雕琢中,顯示出古代勞動人民匠心的獨運和卓絕的智慧。

鴟尾不單在建築上所處的位置高,在古人心中的地位更高。古代安裝正吻,被視為一件大事,要舉行隆重的儀式。清朝《工程做法則例》規定:“遣官一人,祭吻於琉璃窯;並遣官四人,於正陽門太清門午門太和門祭告;文官四品以上,武官三品以上及科道官排班迎吻;各壇廟等工迎吻。”從這段記錄中我們可以看到,除了皇帝以外,所有的高級官員都出動了,而在記述清朝典章制度的官修史書《大清會典》中也記載了這種“迎吻”活動,可見當時對這個能鎮災、避火的神物,是何等的重視和虔誠。

建築文化

鴟尾構件僅僅是我國古建築文化的一個極小的縮影,但從它的產生、發展、變化、衰退這一過程中也可以窺出中國悠久傳統文化在古建築中的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之所以引人入勝,中國古建築之所以令人流連忘返,中國傳統建築文化之所以能給人帶來心靈的震撼,很大程度上在於它“處處皆學問”,在小小的鴟尾構件背後是幾千年來華夏子孫對神靈的敬畏、對自然的抗爭、對建築的熱愛以及對生命的謳歌。而“憶古”更是為了“思今”,古代匠師在建築設計及工藝中對細部的關注和處理,正是我們今天設計建築時應當學習和借鑑的。

日本所存之鴟尾

鴟尾鴟尾

昭陵出土鴟尾

鴟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