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建國
9世紀以後,新羅日益腐朽,再加上貴族叛亂和農民起義,國家統治機構趨向衰落,地方封建集團乘機擴張勢力範圍。公元900年,土豪家庭出身的裨將甄萱在完山州(今全羅北道全州)割地自立,建立後百濟國。 904年新羅王室庶子弓裔在鐵圓(今江原道鐵原)自稱為王,建立了泰封國(後高句麗)。衰落的新羅、後百濟和泰封三國鼎立時期,成為韓國歷史上所謂的“後三國”。弓裔稱王建國後,王建從其父投弓裔,獻松岳郡(京畿道開城),弓裔即以王建為松岳城主。918年,弓裔的部將王建以弓裔行為不軌和濫用權力而推翻了他,並尋求和得到了地主和商人們的支持(此時地主和商人的政治和經濟勢力都已遠遠勝過新羅政府 ),自己稱王,改國號為“高麗”。
王建立國後,採取了敵對後百濟,但與新羅友好的策略。 935年合併新羅,936年吞併後百濟。 統一朝鮮後三國後,王建自封天子,遷都於自己的家鄉松岳,並改稱為開京(即今朝鮮開城)。
王建建國以後,實行獎勵農業的政策,限制殘酷剝削的高利貸,建立起國家賑恤制度,這有利於人民經過長期戰亂後的休養生息。王建還把1000多名奴婢恢復為“良民”,從而大大增強了國家權力的基礎。956年,高麗王朝又公布《奴婢按檢法》,使許多變成“奴婢”的農民恢複本來的“良民”身份。高麗王朝由於採取正確的政策,國家秩序逐漸走上正道,人民生活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善,因而鞏固了新的政權。
北上擴張
918年王建創立高麗政權後,積極北上擴張領土。為此與遼國發生矛盾、糾紛,甚至演化成衝突(參見“遼國高麗戰爭”)。如果說在對待高麗國內豪族的問題上,王建採取了懷柔和推恩的策略,那么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王建在朝鮮半島北部採取積極北進的戰略,大肆拓展領土。有遼一代,高麗已將領土北界,由前朝新羅時的大同江向北擴張至清川江中上游至鴨綠江下游一帶,疆域大大超過了新羅。
926年遼國滅渤海國。928年,遼太宗耶律德光將渤海遺民(東丹國民) 大量內遷遼東,一時間廣袤的渤海故地變得地廣人稀。西移朝鮮半島的渤海遺民,削弱了遼國在這裡的力量,遼國對原渤海地區特別是對朝鮮半島北部女真地區控制減弱。高麗乘機對這裡的渤海人和原渤海統治下的女真人等進行招誘、驅討,不斷擴張勢力。高麗開始出兵與遼朝控制下的女真人展開對朝鮮半島北部地區的爭奪。
922年高麗修茸古都平壤,移民,置官設署,以西京相稱,並以西京為基地繼續向北擴展。高麗以平壤作為開拓西北領土的根據地和軍事、政治中心,將現在的黃海南北道一帶人民遷到平壤,定平壤為“大都護府”、“西京”。在王建經略北境的全盤戰略里,平壤的重要地位是值得一提的。自公元668年被唐軍攻破以後,平壤逐漸荒廢,王建以防禦女真侵擾為由將平壤升格為西京,派遣從弟王式廉為長官駐守。在高麗王朝的早期,西京平壤的長官擁有很大的權力,他只需要對國王本人負責,其部下官員的任免完全由長官自己決定。高麗一面積極經營西京,一面於清川江以北築德川、長青、安朔等城,將高麗與遼國之邊界由大同江推至清川江;同時積極討伐居住於鴨綠江沿岸的女真人,蠶食女真故地。為了防備遼國,高麗建立光軍司,編成光軍三十萬。與此同時,王建採取了移民實邊的策略,將大量的人口從半島的南部遷往北部。王建的這些措施增強了高麗北部的邊防力量,大大拓展了國土面積。王建經略北邊的步伐一刻也未停止,到他統治的末期,高麗的北境已經遠及今鹹境南道的永興和清川江的南岸,疆域大大超過了新羅。
到930年,高麗王朝修建了通德鎮(今平安南道平原郡)、興德鎮(今平安南道殷山郡)、永清鎮(今永柔)、朝陽鎮(今平安南道价川)、安北府(今平安南道安州)等城塞,西北方領土擴張到現在的清川江一帶。此後,高麗又修築了安朔鎮(今平安北道雲山郡)、朔寧鎮(今平安北道泰川)、清塞鎮(今慈江道熙川)、平虜鎮(今平安北道寧邊)等城鎮。
993年遼國第一次征伐高麗後,高麗向遼稱臣納貢並與宋斷交,遼則賜高麗“鴨綠江東數百里”。高麗率兵驅逐女真,修建了興化(今平安北道義州西南) 、鐵州(今平安北道鐵山) 、通州(今平安北道宣川西北東林) 、龍州(今平安北道龍川) 、龜州(今平安北道龜城) 、郭州(今平安北道郭山) 六城。1007年高麗疆域已擴展到鴨綠江一帶。
從1033年到1044年,高麗在今朝鮮半島鹹興以南、永興以北之間修築長城,抵都連浦,並築定州(今朝鮮鹹鏡南道定平)、宣德、元興三關。此後,遼與高麗東北部就以這一線長城和三關為界。
1104年和1107年,高麗兩次舉兵入侵遼國女真所屬的曷懶甸(今朝鮮鹹興一帶)並強築九城,女真擊敗高麗並收復曷懶甸(參見“曷懶甸之戰”)。
1130年,高麗乘遼金政權更替之際,占領鴨綠江東岸的遼朝重鎮保州(今朝鮮平安北道義州)。
1258年,蒙古於高麗和州(今朝鮮永興)設定雙城總管府,管轄原高麗東北部地區。雙城總管府隸屬於元朝遼陽行省的開原路,存在近百年。
1269年高麗林衍廢立事件中,崔坦殺西京守將納城降元。1270年正月,忽必烈將高麗西京改為東寧府(後升東寧路),劃歸元朝遼陽行省。1289年,高麗上書忽必烈請求歸還西京,忽必烈同意所奏。
1273年,元軍攻占耽羅(濟州島)平定三別抄軍後,在耽羅島設立直屬機構(耽羅軍民總管府)進行管理,並屯兵駐守。1294年,元成宗新即位,高麗乘機上書要求收回耽羅島,元成宗大方地表示這是小事一樁,於是耽羅回歸高麗。元末明初,高麗抓住元明更替這一有利時機,積極推行北上擴張政策,將其東北邊界迅速向北推進。
1356年,高麗命樞密院副使柳仁雨為東北面兵馬使,率軍進攻元朝雙城總管府。雙城總管趙小生、千戶卓都卿逃走。高麗攻占“和、登、定、長、預、高、文、宜及宣德、寧仁、輝德、靜邊等鎮。”至此,1258年後歸屬元朝的高麗朔方道部分土地被高麗收復。
之後,高麗又繼續北進,相繼攻占了曷懶甸之戰時設立的鹹州,即元之合蘭府(今鹹鏡南道鹹興)直至三散(今鹹鏡南道北青)的大片土地,勢力達至伊板嶺(即朝鮮摩天嶺)。1362年元將納哈出率軍攻打三散、忽面等地,逼近鹹興。高麗派東北面將領李成桂迎戰,納哈出兵敗北撤。鹹州至三散地區並非屬於高麗。高麗在向元朝呈文中聲稱:不僅雙城,而且三散等地也是高麗“舊疆”,這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雙城一帶確係高麗故土,而鹹州以北地區自渤海時期起,則先後屬於渤海、遼、金、元管轄,既不是新羅,更不是高麗王朝的“舊疆”。
此後,高麗逐漸向伊板嶺推進,並越過伊板嶺,向海洋(今鹹鏡北道吉州)一帶擴展勢力。
1382年,明朝命故元降將胡拔都深入到東女真地區,招撫當地的女真人等。翌年八月,胡拔都又率部進抵端州,女真首領金同不花降附,高麗命李成桂率兵出擊,雙方戰於吉州平,明軍敗退。1384年明廷又派女真千戶白把把山率70餘騎至北青州,這是明準備接管故元合蘭府轄區的又一次試探,但由於兵力單薄,為高麗軍擊退。
1388年明朝準備在元雙城總管府地區立鐵嶺衛的舉動,促進了高麗加快向東北面發展的步伐。高麗君臣表面上對明朝“事大以誠”,實際上力圖進一步向女真地區擴展勢力。
1390年,高麗越過伊板嶺(摩天嶺)于海洋設吉州萬戶府。翌年七月,派李必等“齎榜文招諭東女真地面諸部落”。
由於高麗大力向北擴張,到1392年李成桂代高麗即王位後,元朝合蘭府轄區內的女真人,已大都附於朝鮮。如哈蘭(今鹹鏡南道鹹興)都達魯花赤奚灘訶郎哈,三散(今鹹鏡南道北青)猛安古論豆蘭帖木兒,海洋(今鹹鏡北道吉州)猛安括兒牙火失帖木兒,甲州(今兩江道甲山)猛安雲剛括,洪肯(今鹹鏡南道洪原)猛安括兒牙兀難,禿魯兀 (今鹹鏡南道端川)猛安夾溫不花,斡合(今鹹鏡北道鏡城)猛安奚灘薛列,阿沙(利城)猛家朱胡引答忽等部,均受招撫。
《李朝實錄》在頌揚李成桂開拓東北面的功業時說:“自孔州迤北至於甲山,設邑置鎮,以治民事,以練士卒”,“延袤千里,皆入版籍,以豆滿江為界。”
遼高戰爭
遼國於926年滅亡渤海國後,高麗太祖王建對渤海故土被契丹所占不滿,吸納渤海遺民並積極向北擴張,將統治範圍擴大到鴨綠江下游東岸。為了防止高麗與宋的聯合抗遼,942年,契丹送給高麗50匹駱駝,但遭王建拒絕。契丹來使被放逐到孤島,所送駱駝也都被餓死。以後的高麗國王都對契丹採取敵對的政策。10世紀末至11世紀初,為爭奪鴨綠江以東的渤海國故地,高麗同契丹進行了3次較大規模的戰爭。993年,80萬契丹大軍越過鴨綠江進攻高麗,高麗戰敗並請罪求和。高麗向遼稱臣納貢並與宋斷交,遼則賜高麗鴨綠江以東女真故地。1009年高麗發生政變,西京留守康肇殺死穆宗,擁立顯宗為王。契丹趁機以為穆宗報仇為由,發動40萬大軍再次進攻高麗。康肇率軍奮力抵抗,但最終不敵契丹而戰死沙場。顯宗逃離皇城,遼軍入開城後,遭到高麗偷襲。由於戰線拉得太長擔心高麗反撲,遼撤退。1018年,契丹派10萬大軍捲土重來。但不敵高麗軍隊,遼軍慘敗。1019年遼軍再次進攻,高麗求和但並未放棄鴨綠江以東女真故地。
曷懶甸之戰
長白山三十部女真屬於遼國“外十部”之一,遼國在這裡設長白山女真國大王府。與此同時,與高麗也存在某些依附關係,高麗稱之為“東女真”或“東北女真”。12世紀初,以完顏部為核心的女真部落聯盟要統一曷懶甸的女真部落,“曷懶甸諸部盡欲來附”,這是民族發展中由分散變為一體的趨同運動。對此,高麗不安,“恐近於己而不利也,使人邀止之”,高麗則要向曷懶甸“拓土開邊” ,雙方的衝突勢難避免。
高麗對女真進行武力干涉。1104年二月,林乾等率兵由定州出關侵入曷懶甸,當即遭到女真聯盟軍的迎頭痛擊,林乾等戰敗,損兵折將, 被迫罷官。高麗改派尹灌為東北面行營都統,再次率兵入侵曷懶甸,同樣遭到女真軍的頑強抗擊。高麗軍“ 陷沒死傷者過半,勢不能振,遂卑辭講和,結盟而還”。
高麗雖然“講和結盟”,但並無放棄占領曷懶甸的企圖。高麗戰敗請和,乃緩兵之計,實則擴軍備戰,以圖反撲。1107年,高麗任命尹瓘、吳延寵為正副元帥,率17萬大軍,號20萬,由陸地、水面分五路對曷懶甸發動全面進擊。由於是突然襲擊,女真人沒有準備,其酋長人先被誘殺,於是更加被動。是役斬女真軍6000餘人,俘虜1000餘人,攻破村莊130餘座。第二年,高麗在這一地區強築鹹州、英州、雄州、福州、吉州、公峻鎮、通泰鎮、崇寧鎮、真陽鎮九座城,大體相當於今朝鮮鹹鏡南道和兩江道南端一帶,準備長期固守。
塞斡領導的女真軍與高麗軍在曷懶甸展開一年多的爭奪戰,雖互有勝敗,但高麗軍敗多勝少,消耗特大,高麗的交通線和通訊網常為設伏的女真軍抄掠。其國內,因廣泛徵兵和連續戰爭而飢懂、疾疫,“邊患窘迫,軍民勞苦”,“軍馬疲斃”,上下騷然是其具體寫照。1109年“高麗復請和”,康宗曰“事若酌中,則與之和。”在高麗王主持下,經百官會議研究,答應並履踐女真的要求:撤離九城,歸還亡民,退出所占故地……於是曷懶甸回歸女真。
1109年秋,高麗從曷懶甸撤軍。高麗向北“拓地”維持時間不到二年,中朝東段邊界又恢復了原有疆界。
武人政權
在抵禦契丹和女真期間,軍人勢力大增。1170年,鄭仲夫、李義方和李高等幾位高麗武臣因不滿高麗毅宗和文臣對武官的欺壓發動政變,政變軍人大殺貴族文官,流放毅宗和太子,建立高麗明宗傀儡政權,史稱“庚寅之亂”。鄭仲夫通過“都房”控制高麗君主,開始了武人政權的對高麗的統治時期。1179年,高麗年輕的將軍慶大升奪得大權。他本想整治腐敗,恢復高麗君主的權力,但卻在1183年病故。他的部下李義旼奪得大權。李義旼腐敗而殘暴,1197年被相對傳統派的崔忠獻暗殺。兩亂以後,武臣當權,但武臣間內斗不斷,最終建立了武將崔忠獻挾持國王的“都房”政權。崔忠獻奪得大權後,將明宗退位,選神宗為王。在之後的61年,高麗便由崔氏政權統治,高麗君主只是一個傀儡而已。1204年,神宗病故後。崔忠獻又連續更換了兩任高麗君主,直到1213年,找到了聽話的高宗。在崔忠獻之後,崔氏政權先後由其後裔掌權。崔忠獻至其曾孫崔瑀四代挾王掌政,至1258年,崔瑀被殺,權力方回國王。
高麗蒙古戰爭
從1231年至1273年,元朝(蒙古)先後九次征伐高麗,最終高麗投降,成為元朝的征東行省。1231年蒙古軍進攻高麗,國王和王室貴族遷都江華島。其後蒙古數征高麗,進行擄掠,但仍對江華島沒有辦法。高麗內部對蒙古的入侵存在兩派,文派反對與蒙古交戰,而以崔氏家族為首的武派則堅持繼續抗蒙。1258年崔氏政權垮台後,高麗向蒙古投降,成為蒙古藩屬國。不服投降蒙古的三別抄發動抗蒙古戰爭,1273年元軍占領濟州島,結束抗蒙古戰爭。1280年高麗成為元朝征東行省。高麗君主從忠烈王開始娶蒙古公主為妻,高麗君主繼承人按照約定,必須在元朝首都大都以蒙古人的方式長大成人後,方可回高麗。
王朝滅亡
1382年,明朝命故元降將胡拔都深入到東女真地區,招撫當地的女真人等。翌年八月,胡拔都又率部進抵端州,女真首領金同不花降附,高麗命令其大將李成桂率兵出擊,雙方戰於吉州平,女真敗退。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移文告知高麗。高麗國王王禑、門下侍中崔瑩密議進攻遼東,守門下侍中李成桂反對無效。是年四月,王禑派左軍都統使曹敏修、右軍都統使李成桂出兵攻遼。五月,曹敏修、李成桂渡過鴨綠江後,發覺行軍困難、糧餉不濟,上書要求班師,王禑不聽。於是在威化島回軍,回師松都,流放崔瑩。六月,王禑退位,其子王昌即位。以李成桂為東北面朔方、江陵道都統使,賜忠勤亮節宣威同德安社功臣之號;八月,都總中外諸軍事;十月,兼判尚瑞司事。明洪武二十二年(1388年)十一月,王禑意圖復辟,事敗,李成桂以明朝稱王昌非恭愍王之後而不許入朝為藉口,廢王昌為庶人,改立高麗宗室王瑤,是為恭讓王。王禑流放江陵,王昌流放江華,十二月被誅。恭讓王以李成桂為奮忠定難匡復燮理佐命功臣,爵和寧君、開國忠義伯,食邑一千戶,食實封三百戶,田二百結、奴婢二十口,稱中興功臣,父母妻封爵,子孫蔭職。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七月十二日,右侍中裴克廉等脅迫恭愍王妃廢黜恭讓王。十七日丙申,在右侍中裴克廉、判三司事趙浚、奉化郡忠義君鄭道傳、同知密直司事南誾等親信的勸進下,李成桂在松都壽昌宮即位,時年五十八歲。高麗王朝滅亡。
疆域
高麗太祖興於高勾麗之地,降羅滅濟,定都開京,三韓之地歸於一統。然東方初定,未遑經理,至二十三年始改諸州府郡縣名。
成宗又改州府郡縣及關驛江浦之號,遂分境內為十道,就十二州(楊、廣、黃、海、尚、晉、忠、清、公、全、羅、升等十二州)各置節度使。其十道一曰關內,二曰中原,三曰河南,四曰江南,五曰嶺南,六曰嶺東,七曰山南,八曰海陽,九曰朔方,十曰浿西,其所管州郡共五百八十餘,東國地理之盛極於此矣。
顯宗初廢節度使,置五都護,七十五道安撫使,尋罷安撫使,置四都護八牧,自是以後定為五道兩界,曰楊廣,曰慶尙,曰全羅,曰交州,曰西海,曰東界,曰北界。
顯宗三年廢十二節度,改置五都護。顯宗九年(1019)改置三京、四都護、八牧、五十六知州郡事、二十八鎭將、二十縣令。四京、八牧、十五府、一百二十九郡、三百三十四縣、二十九鎭,定為五道兩界:楊廣道、慶尚道、全羅道、交州道、西海道、東界、北界。
政治
高麗國剛成立時,採用了與中國近似的皇室制度。高麗光宗十一年首都改稱皇都,高麗成宗十四年定為開城府。首都開京被稱為“皇都”;國王的命令稱為“詔”;國王的繼任人被稱為“太子”;國王的母親被稱為“太后”。國王自稱“朕”,被臣民稱為“陛下”和“海東天子”,服柘黃袍,並在圜丘祭天。元朝控制高麗後,這些僭越舉動才被廢止。高麗的官員分為不同的班,文班任文職,武班任武職,南班任宮中差役,軍班任軍中官職。
外交
百濟
926年,高麗與百濟之間展開了規模空前的決戰。9月後百濟直取金州,10月城陷,城陷之時,景哀王正與妃嬪游鮑石亭、擺曲水宴,結果俱為百濟兵所獲。王建親自領兵赴援,大敗而歸,王建僅以身免。景哀王自盡,甄萱雖然取勝,自是付出相當代價的,於是12月甄萱主動向王建提出休戰。王建於翌年3月表示同意。甄萱利用幾個月的時間加緊整軍備戰,獲得喘息的機會。5月起在慶尚北道北部,忠清北道南部再開戰端。929年後百濟在慶尚北道勢如破竹,進展迅速。同年甄萱又一次向日本請援,又被拒絕。
從930年開始高麗展開了反擊,這一年王建在古昌郡大破後百濟。933年王建遣使入後唐朝聘,。同年,王建廢自立年號“天建”,開始採用年號“長興”。934年,高麗大軍南下忠清道,甄萱再次以“和親”為名向王建提出休戰的請求。當時,軍中諸將大都以為甄萱勢孤請和,進言王建允準“和親”,惟獨老將瘐黔弻力言不可不戰。王建採納了瘐黔弻的意見,派遣精銳騎兵數千,奇襲後百濟軍,大獲全勝。高麗在運州取得了對後百濟決定性的勝利,熊津以北之地盡入高麗。
五代
後唐同光元年(923年),遣使廣評侍郎韓申一、副使春部少卿朴岩來,而其國王姓名,史失不紀。至長興三年(932年),權知國事王建遣使者來,後唐明宗乃拜建玄菟州都督,充大義軍使,封高麗國王。“建,高麗大族也。開運二年(945年),建卒,子武立。乾祐四年(951年),武卒,子昭立。王氏三世,終五代常來朝貢,其立也必請命中國,中國常優答之。”其地產銅、銀,後周世宗時,遣尚書水部員外郎韓彥卿以帛數千匹市銅於高麗以鑄鐵。顯德六年(959年),遣使貢紫白水晶二千顆、黃銅五萬斤。
遼朝
遼太祖於926年滅渤海國後,高麗太祖吸納渤海遺民並打算北伐。942年,契丹送給高麗50匹駱駝,但遭高麗太祖拒絕。契丹來使被放逐到孤島,所送駱駝也都被餓死(萬夫橋事件)。以後的高麗國王都對契丹採取敵對的政策並與宋朝結盟。為了防止高麗與宋聯合對付契丹,契丹先後於983年,985年,989年小規模偷襲高麗。993年,80萬契丹大軍從遼國出發,越過鴨綠江大舉入侵高麗西北部。高麗軍隊與契丹在鳳山郡展開激烈的鬥爭。見識高麗反侵略的迅速和堅決,契丹意識到以武力征服朝鮮半島的代價將是巨大的。於是契丹開始與高麗進行談判。在高麗同意斷絕與宋的聯盟後,契丹撤退,並將鴨綠江以東土地還給高麗。雙方建立了友好的睦鄰關係。1009年高麗發生軍變。抗遼大將康肇殺死高麗穆宗,擁立高麗顯宗為王。契丹趁機以為高麗穆宗報仇為由,發動40萬大軍再次入侵高麗。康肇率軍奮力抵抗,但最終不敵契丹而戰死沙場。顯宗逃離皇城。契丹占領開城後,由於戰線拉的太長擔心會受到高麗反擊,開始撤退。高麗趁勢反攻,給予契丹沉重打擊。1018年,契丹派10萬大軍捲土重來。但不敵高麗軍隊。雙方之後談和,以後契丹再也沒有入侵高麗。
女真
朝鮮半島東北部的一些女真部落曾為高麗的臣屬,向高麗朝貢。女真氏族首領接受高麗授予的武官官職有將軍、寧塞將軍、歸德將軍、柔遠將軍、懷化將軍等;文官官職有大相、大匡、元甫、正甫、大丞等。由於這些女真部落位於高麗東北部而稱為“東女真”或“東北女真”。
完顏部統一了女真後,女真變得強大,開始向高麗挑釁並最終入侵高麗。由於近百年的和平,高麗那時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面對女真的入侵,高麗肅宗下令讓高麗所有軍人上陣抵抗侵略,但卻不敵入侵的女真。不過在尹瓘的說服下,女真後來撤退。女真撤退後,尹瓘感到高麗缺乏一支精實的部隊,於是重組高麗軍隊並培訓一支精銳部隊。1107年,尹瓘率領一支1萬7千人的重組部隊攻打女真並最終取勝。勝利後尹瓘在朝鮮半島東北部修建了9座城堡(九城)。1108年,高麗宮廷大臣爭鬥,高麗新君主高麗睿宗令尹瓘撤兵。1115年,女真建立起金朝,不久滅了遼朝。金朝的崛起,割斷了高麗與宋朝和其它鄰國的聯繫。由於受到孤立,高麗國力開始削弱。
元朝
1231年蒙古軍進攻高麗,高麗王室從松都(今開城)遷往江華島,其後蒙軍數征高麗,進行擄掠,但仍對江華島沒有辦法。高麗三別抄義軍抵抗蒙古和元軍至1273年。蒙古入侵高麗期間,高麗大藏經被蒙軍破壞。高麗高宗下令重新修復大藏經,以期待佛祖能夠保佑高麗的平安。
高麗內部對蒙古的入侵存在兩派。文派反對與蒙古交戰,而以崔氏家族為首的武派則堅持繼續抗蒙。1258年崔氏政權首領被文派殺害後,蒙古與高麗達成和平協定,同意保留高麗的國家主權和傳統文化,高麗首都則遷回開城。但是高麗國王必須是蒙古公主的兒子,並且必須在大都以蒙古人的方式長大,高麗從此被成為元朝藩屬國。
文化
高麗八萬大藏經高麗大藏經,是13世紀高麗高宗用16年時間雕刻成的世界上最重要和最全面的大藏經之一。高麗大藏經內容全面、準確,做工精美,為韓國第32號國寶。其保存地韓國海印寺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的世界遺產。
高麗青瓷
高麗青瓷是朝鮮半島歷史上,製作最為精美的瓷器之一。高麗青瓷香爐、酒器、花瓶等做工精緻、典雅,為青瓷中的精品。
金屬活字印刷術
韓國宣稱世界上最早的金屬活字印刷術是1230年由高麗人崔允儀創造的。朝鮮官方宣稱有關金屬活字使用的最早記錄,是《東國李相國集》所記錄的1234—1241年間用金屬活字印發的1123—1146年間所著的《詳定古今禮文》28部。1377年在今韓國清州印製的高麗佛經《白雲和尚抄錄佛祖直指心體要節》是比德國的谷登堡42行聖經(The42—lineBible,1452—1455)提前78年發行的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屬活字本。
儒學
高麗光宗在高麗建立科舉制度。高麗成宗建立了高麗最高教育機關韓國國子監。1398年成立成均館,教授儒家思想,高麗法律,數學及書法等科目。到末期在元代接受朱子學。
宗教
高麗開國的歷史始於佛教,太祖王建賴佛教以創建國基。據說,早在王建出生前,有一個名叫道跣的游僧對王建的父親說“此地當出聖人”,並流一封密信而去。等到王建長大後道跣再次來到王建家,並向其傳授“出師置陣,地理天時之法,望秩山川,感通保佑之理”。儘管此傳說並不一定為真,但足以說明高麗王朝與佛教間的密切聯繫。在王建臨終之際曾立十條要訓,其中第一條為“我國家大業,必資諸佛護衛之力,是故創立禪教寺院,差遣住持焚修,使之各治其業。”此後,高麗歷代國王無一不尊奉佛教,大力加以扶持。宋朝版本的《大藏經》傳入高麗後,促進了高麗佛教文化的發展。這一點和獨尊儒術的李朝是截然不同。既然提及高麗佛教,太祖王建對佛教的熱忱是不能不提的。據《東國通鑑》卷十兒並《高麗史·太祖本紀》記載,太祖二年,遷都松岳郡,升郡為開州,創造宮闕。又建法王、慈雲、王輪、內帝釋、舍那、天禪、新興、文殊、圓通、地藏十寺於京內,此乃高麗官辦寺院之始。縱觀王建一朝,他在全國各地廣建寺院、佛塔,其中最著名者莫過於開京內所立之七層寶塔和平壤所建之九層寶塔。王建推崇佛教的原因,除去他個人的宗教信仰以外,也有維繫國家穩定的考慮。李齊賢所撰之《開國寺重修記》中記載:“清泰十八年(天授十八年之誤),太祖用術家之言,造開國寺,募卒伍為工徒,破戈盾充結構,所示偃兵息民也。”由此可見,王建利用宗教為己所用的用意。晚年的王建因為對死亡的恐懼而成為一名虔誠的佛教徒。《白雲山內院寺事跡》有云:“太祖敕諸州,建叢林,設禪院,造佛造塔,凡至三千五百餘所”王建此舉,如果不是出於真誠的信仰,是很難做到的。
在高麗顯王時,開始雕印《高麗大藏經》,至宋仁宗趙禎天聖七年(1029年)完成,其內容主要根據宋朝《開寶藏》復刻。
高麗太祖
高麗太祖(877年—943年;在位期間:918年-943年),姓王諱建、字若天(약천),是中世紀時東亞朝鮮半島國家高麗的開國君主。王建在開城出生,原是泰封建國者弓裔的將領,家族是朝鮮半島西南岸專門作貿易和商業活動的豪族,死後廟號太祖,諡號應運元明光烈大定睿德章孝威穆神聖太皇帝,後改應運光烈大定睿德章孝威穆仁勇神聖大王,葬於顯陵。
生平朝鮮半島的首個統一王朝新羅在經歷近千年國祚之後開始國力衰退,全國各地都有叛亂興起。王建是當時其中一支由弓裔領導的叛軍的副將。王建智勇雙全,在軍中活躍非常。可是,由於弓裔對部下非常傲慢及粗暴,使他的部下拒絕再由弓裔領導,轉而擁立王建。918年,王建推翻弓裔,自立為王,並定都於開京(今朝鮮開城),改國號為高麗。935年,高麗終於降伏新羅。不過,對後百濟的戰爭卻打得很辛苦,雙方經常爭持不下。但是,後百濟很快陷入內亂,936年,王建巧妙利用其內亂滅後百濟,統一朝鮮半島。
之後,王建致力於鞏固國家的內部統一,抑制新羅地方豪強的勢力,結束了國內的混亂局面,確立了府、州、郡、縣的行政區劃體系。對外,王建接收了部份被遼滅亡的渤海國遺民,與中國五代時期的諸王朝都保持了良好的關係,接受他們的冊封。他還兩度派遣使者前往日本要求建立友好通商關係,但是為日本方面拒絕。
943年,王建去世,享年67歲。他開創了長達400多年的統一的王氏高麗,在歷史上得到了很高的評價。
世系
世 | 廟號 | 諡號 | 韓文 | 姓名 | 別名 | 統治時間 |
---|---|---|---|---|---|---|
追封 | 國祖 | 元德大王 | 국조 | 追封 | ||
追封 | 懿祖 | 景康大王 | 의조 | 作帝建 | 追封 | |
追封 | 世祖 | 威武大王 | 세조 | 王隆 | 追封 | |
1 | 太祖 | 應運光烈大定睿德章孝威穆仁勇神聖大王 | 태조 | 王建 | 918─943 | |
追封 | 文元大王 | 문원왕 | 王貞 | 追封 | ||
2 | 惠宗 | 仁德明孝宣顯高平景憲義恭大王 | 혜종 | 王武 | 943─945 | |
3 | 定宗 | 至德章敬正肅令仁簡敬莊元文明大王 | 정종 | 王堯 | 946年─949年 | |
4 | 光宗 | 弘道宣烈平世肅憲懿孝康惠大成大王 | 광종 | 王昭 | 949年─975年 | |
5 | 景宗 | 至仁成穆明惠順熙靖孝恭懿獻和大王 | 경종 | 王伷 | 975年─981年 | |
追封 | 戴宗 | 睿聖和簡恭慎顯獻宣慶大王 | 대종 | 王旭 | 追封 | |
6 | 成宗 | 康威章憲光孝獻明襄定文懿大王 | 성종 | 王治 | 981年─997年 | |
7 | 穆宗(湣宗) | 孝思威惠克英靖恭宣讓大王(宣靈大王) | 목종 | 王誦 | 王訟 | 997年─1009年 |
追封 | 安宗 | 憲景聖德孝懿大王 | 안종 | 王郁 | 追封 | |
8 | 顯宗 | 大孝德威達思元文大王 | 현종 | 王詢 | 王安世 | 1010年─1031年 |
9 | 德宗 | 宣孝剛明光莊敬康大王 | 덕종 | 王欽 | 1031年─1034年 | |
10 | 靖宗 | 弘孝安懿康獻英烈文敬容惠大王 | 정종 | 王亨 | 1035年─1046年 | |
11 | 文宗 | 章聖剛正明戴仁孝大王 | 문종 | 王徽 | 1046年─1083年 | |
追封 | 靖簡大王 | 정간왕 | 王基 | 追封 | ||
12 | 順宗 | 英明靖憲宣惠大王 | 순종 | 王勛 | 1083年 | |
13 | 宣宗 | 安成寬仁顯順思孝大王 | 선종 | 王運 | 1083年─1094年 | |
14 | 獻宗 | 恭殤定比懷孝大王 | 헌종 | 王昱 | 1094年─1095年 | |
15 | 肅宗 | 文惠康正明孝大王 | 숙종 | 王顒 | 王熙 | 1095年─1105年 |
追封 | 襄憲大王 | 양헌왕 | 王濤 | 追封 | ||
16 | 睿宗 | 明烈齊順文孝大王 | 예종 | 王俁 | 1105年─1122年 | |
17 | 仁宗 | 克安恭孝大王 | 인종 | 王楷 | 1123年─1146年 | |
18 | 毅宗 | 剛果莊孝大王 | 의종 | 王晛 | 1146年─1170年 | |
19 | 明宗 | 皇明光孝大王 | 명종 | 王晧 | 1170年─1197年 | |
20 | 神宗 | 敬恭靖孝大王 | 신종 | 王卓 | 王晫 | 1197年─1204年 |
21 | 熙宗(貞宗) | 仁穆誠孝大王 | 희종(정종) | 王韺 | 1204年─1211年 | |
22 | 康宗 | 浚哲文烈亶聰明憲貽謀穆清元孝大王 | 강종 | 王祦 | 王璹/王貞 | 1211年─1213年 |
23 | 高宗 | 忠憲安孝大王 | 고종 | 王皞 | 1213年─1259年 | |
追封 | 英宗 | 영종 | 王淐 | 追封 | ||
24 | 元宗 | 忠敬順孝大王 | 원종 | 王倎 | 王禃 | 1260年─1274年 |
25 | 忠烈景孝大王 忠烈王 | 충렬왕 | 王昛 | 王諶/王賰 | 1274年─1298年 復位1298年─1308年 | |
26 | 忠宣憲孝大王 忠宣王(太尉王) | 충선왕 | 王璋 | 益知禮普花 | 1298年 復位1308年─1313年 | |
27 | 忠肅懿孝大王 忠肅王 | 충숙왕 | 王燾 | 阿剌訥忒失里 | 1313年─1330年 復位1332年─1339年 | |
28 | 忠惠獻孝大王 忠惠王 | 충혜왕 | 王禎 | 普塔失里 | 1330年─1332年 復位1339年─1344年 | |
29 | 忠穆顯孝大王 忠穆王 | 충목왕 | 王昕 | 八思麻朵兒只(蒙古名) | 1344年─1348年 | |
30 | 忠定靈孝大王 忠定王 | 충정왕 | 王胝 | 迷思監朵兒只 | 1349年─1351年 | |
31 | 恭愍仁文義武勇智明烈敬孝大王 恭愍王 | 공민왕 | 王祺 | 伯顏帖木兒 | 1351年─1374年 | |
32 | 禑王 | 우왕 | 王禑 | 辛禑/牟尼奴 | 1374年─1388年 | |
33 | 昌王 | 창왕 | 王昌 | 辛昌 | 1388年─1389年 | |
34 | 恭讓王 | 공양왕 | 王瑤 | 1389年─1392年 |
歷史辨析
王氏高麗與高句麗的區別王氏高麗立國於高句麗滅亡250多年之後的公元918年,935年取代了朝鮮半島的另一個政權新羅,翌年又滅亡了後百濟國,統一了半島中南部大部地區。至公元1392年,王氏高麗的大臣李成桂廢王自立,並在1393年以“朝鮮、和寧等國號奏請”明朝,明賜李成桂為朝鮮王,王氏高麗遂改號朝鮮,學界一般稱之為李氏朝鮮或簡稱李朝。此即我國明清時期的朝鮮國。
歷史上,曾出現過兩個名為高麗的政權。一是立國於公元前37年,在我國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境內出現的名為“高句麗”的地方政權,我國史書也稱之為“高麗”。另一個立國於公元918年,在朝鮮半島,也名為“高麗”。為將其區分,學界一般以“高氏高麗”稱呼前者,因為其統治者姓高;以“王氏高麗”稱呼後者,因為其統治者姓王。因為兩個政權都名為高麗,後人或以為二者有前後相繼的關係,或將其混為一體,致使人們對高句麗歷史的認識產生極度混亂,而實際上二者是兩個性質截然不同的政權,主要體現在:
歷史發展歸屬不同高氏高麗建國於公元前37年,最初為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管轄,後逐漸強盛,但並未斷絕和中央王朝的臣屬關係,進入隋唐時期後,因其不遵從隋唐兩朝詔令,不斷擴張,並阻塞朝鮮半島其他政權入貢中原王朝的道路,結果導致隋唐兩朝的征討。公元668年,高氏高麗終於為唐朝統一。高氏高麗的轄境最初完全由唐朝安東都護府(治所最早在今平壤)管轄,幾十年後有一些轄境為我國歷史上另一個地方政權渤海占據,一些劃歸興起於朝鮮半島南部的政權新羅,一些仍由安東都護府管轄;高句麗族則絕大部分被唐朝遷徙到中國內地,後和漢族融合,小部分融入周圍各族之中,其王族後也絕嗣,立國7個世紀之久的高氏高麗最終消失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而王氏高麗立國於高氏高麗滅亡250多年後的公元918年,935年取代朝鮮半島的另一個政權新羅,翌年又滅後百濟國,統一了半島中南部大部地區。至公元1392年,王氏高麗的大臣李成桂廢王自立,並在1393年以“朝鮮和寧等號奏請”明朝,明賜李成桂為朝鮮王,王氏高麗遂改號朝鮮,學界一般稱之為李氏朝鮮或簡稱李朝,此即我國明清時期的朝鮮國,其疆土發展為現在的朝鮮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和韓國,人民發展為現在的朝鮮族和韓族。
統轄區域不同 高氏高麗初立國於中國境內的鴨綠江支流渾江流域及其附近地區,後擴展到鴨綠江以東以南地區和圖們江附近,統治中心最初在今遼寧桓仁縣,後遷至今吉林集安,公元427年遷至平壤。高氏高麗在我國南北朝時期達到極盛,最強盛時期的疆域四至大致是:東至日本海,西以遼河為界,北達今吉林省琿春市一帶,南到北漢江以北。據《高麗史·地理志》載,王氏高麗在建國110年後的疆域最北在今大同江以北龍興江一線,其北是我國歷史上的地方政權渤海國的轄境,渤海滅亡後是我國的邊疆民族女真人的活動地域。也就是說,王氏高麗的轄境基本上是繼承了新羅的疆域,其北部地區雖然有一部分與高氏高麗的轄境重合,但在高氏高麗滅亡初期即已經歸新羅所有。 由此看,王氏高麗統轄的區域並非高氏高麗的舊地,早期在今平壤以南,一在南一在北,王氏高麗占據平壤以北是後來的事情,全部占有半島鴨綠江以東和圖們江以南地區則是14世紀末葉,但此時王氏高麗已經為李朝取代,因而在統治區域上兩個高麗也難以構成繼承關係。轄境內民族構成不同
高氏高麗轄境內的人民以高句麗族為主。高句麗族的族源是我國上古時期古老民族穢貊人東遷後的夫余、高夷、沃沮、小水貊、東穢等,後又融合了衛氏朝鮮遺民的後裔、漢人、鮮卑人等。這些來自於不同民族的成員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漸融合一體,史書和學界一般以高句麗族稱之。 王氏高麗轄境內的人民以新羅人為主。王氏高麗本即是新羅國民所建政權,兼併新羅和後百濟之後,新羅人和百濟人成為了王氏高麗的主要居民。新羅人主要是源於朝鮮半島南部地區的辰韓和弁韓人,高氏高麗滅亡後雖然有一部分高句麗人加入其中,但不是新羅人的主源。百濟則主要是源於朝鮮半島南部的馬韓人。也就是說王氏高麗的主要居民以來源於朝鮮半島南部的“三韓”人為主,大量的史書記載也表明王氏高麗人和我國古人是把王氏高麗看作“三韓氏舊”的。這些源於半島南部的民族成員,在王氏高麗數百年的歷史發展中逐漸融合為一族,史書和學界一般稱之為高麗族。王氏高麗為李氏朝鮮取代後,朝鮮也因此取代高麗,成為其族稱,並沿用至今。
祖先不同王氏高麗非高氏高麗後裔,王氏高麗的王族也並非是高氏高麗的後裔。
關於王氏高麗建國者王建的族屬,《高麗史》的作者認為“高麗之先,史闕未詳”,但據我國學者考證,王建極有可能是西漢樂浪郡漢人的後裔,因為王氏是當時樂浪郡的望族,且人戶很多。王建在臨死時親授的《十訓要》中不僅未言自己是高氏高麗的後裔,而是說自己出身平民,並稱“賴三韓山川陰佑”,統一了馬韓、辰韓和弁韓“三韓”,其後代也多以擁有“三韓”自居。以常理推之,如果王建是高氏高麗後裔,出於統治的需要,定當會大肆宣傳,也可證王氏不是高氏的後裔。
總之,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王氏高麗都難以和高氏高麗構成繼承關係。
1. 高句麗民族是古代東北地區夫餘人所建立的。其領土主要部分處於漢朝的遼東、玄菟、樂浪、帶方四郡。公元前37年,夫餘人朱蒙在玄菟郡高句麗縣轄區內建立政權,國都為紇升骨。
2. 高句麗歷史上,對中國時叛時附。高句麗帝國的擴張大致上始於大武神王高無恤時代,也就是王莽竄漢時代。王莽貶高句麗為下句麗,從此引發了戰火。高句麗連戰得手,擊敗新莽政權,占有樂浪。併吞並了周圍的小國,勢力進入朝鮮半島。後光武帝劉秀擊敗高句麗,收復樂浪,以朝鮮半島上清川江為界,以北歸東漢,以南歸高句麗。後來,高句麗趁五胡亂華時期大舉入侵,名義上尊奉北方政權,但暗中掠奪土地,到南北朝末,不僅占有了遼東四郡,而且征服了朝鮮半島上的新羅、百濟政權,迫使其臣服。
3. 隋統一後,為收復遼東四郡地方,發動了對高句麗的戰爭,隋煬帝失敗引發國內的叛亂。隋亡後,唐王朝仍然不忘收復四郡,終於在公元668年滅亡高句麗,高句麗人大部分被唐軍俘虜後帶入內地,分布在河北山東地區,一部分逃入百濟,新羅。百濟,據說是高句麗貴族所建立的國家,後來唐也滅亡了位於朝鮮半島的百濟。
4. 在高句麗滅亡後250年,新羅人的大將王建弒主自立,建立了王氏高麗政權。之所以叫高麗,是新羅曾經臣服於高句麗,自居為高句麗繼承者。但是,新羅人是朝鮮半島上的三韓人(馬韓、弁韓、辰韓)的後裔,與夫餘人的高句麗沒有血緣關係,有高句麗人融入其中,不等於就是高句麗人。王氏高麗為李氏朝鮮取代,李氏朝鮮臣服於中國,自稱“中國孝子”(朝鮮《宣祖本紀》37),明清都是如此,直到1910年日韓合併,李氏朝鮮滅亡。李氏朝鮮是南北韓的前身。無論王氏高麗還是李氏朝鮮,領土都不出朝鮮半島。
5. 朝鮮人自己以前也不認為是高句麗後裔。建立王氏高麗的王建在臨終前的“十訓錄”中稱自己建國“賴三韓山川庇佑”,可見自認為是三韓後裔,不是高句麗人。在文化傳承上,王氏高麗直到今日朝鮮族繼承了高句麗很多,但日本繼承中國文化也很多,不能說中國歷史就是日本歷史。
6. 人們之所以將王氏高麗錯誤地看作是高句麗的繼承者,和我國的史書記載有一定關係。我國古代將高句麗簡稱為高麗。高句麗又稱為“高氏高麗”。宋代以前,史書對高句麗的歷史定位是準確的,由於戰亂導致的文獻失散及王氏高麗的誤導等原因,到了宋代之後史書的記載開始出現了混亂,乃至明顯的錯誤。
《舊五代史》和《新五代史》是最早將高氏高麗寫入王氏高麗傳的,《宋史》則是“王建承高氏之位”一語的始作俑者。這三部史書的記載直接影響到了以後的幾部史書。《明史》則較前幾史有了一個更大的發展,為對明王朝冊封李成桂為朝鮮國王有一個合理的解釋,不僅承襲了上述錯誤,而且為李氏朝鮮政權的沿革作出了一個完整但是錯誤的交代,將屬於中國歷史的箕子朝鮮、衛氏朝鮮、漢四郡、高句麗都納入到了朝鮮史中。其結果不僅“高麗”這一我國古代邊疆民族使用的稱號,為源出於三韓的新羅的繼承者王氏政權冒名頂替,而且作為王氏政權繼承者的李朝,又將箕子朝鮮所用的“朝鮮”戴在了自己的頭上。因此,王氏高麗並不是高句麗的繼承者。漢代興起於朝鮮半島的馬韓、辰韓、弁韓發展為新羅、百濟;百濟為唐朝滅亡,新羅又為王氏高麗取代;後來李氏朝鮮取代王氏高麗,最終發展為近代韓國與現在的朝鮮半島南北朝。這些政權的疆域從來就沒有超出過朝鮮半島及其附屬島嶼。
歷史歪曲高麗王朝自稱繼承高句麗,自《舊五代史》開始,歷代正史卻將不分高氏高句麗與王氏高麗王朝,並承認兩者有繼承關係。關於中國史書不辨兩個高麗的原因,從《續資治通鑑長編》卷323宋元豐五年(1082)二月己巳條可以看出:“史館修撰曾鞏言:‘竊考舊史,高句驪自朱蒙得紇升骨城居焉,號曰高句驪,因以高為氏,歷漢至唐,高宗時其王高藏失國內徙。聖歷中,藏子德武安東都督,其後稍自為國。元和之末嘗獻樂工,自此不復見於中國。五代同光、天成之際,高麗王高氏復來貢而失其名。長興三年乃稱權知國事王建遣使奉貢,因以建為王。建子武,武子昭,昭子伷,伷弟治,治弟誦,誦弟詢,相繼而立。蓋自朱蒙至藏,可考者一姓九百年,傳二十一君而失國。其後,復自為國,而名及世次興廢之本末,與夫王建之所始,皆不可考。”高句麗21王的譜系清晰可考,但高句麗滅亡之後幾百年,怎么會出現一個王建的高麗來,史館坦承“皆不可考”。然而,王氏高麗向宋朝奉上了一個將王氏高麗和高句麗連線起來的“高麗世次”,公式繼承高句麗社稷。中國各政權從此不辨兩個高麗,承認高氏高句麗與王氏高麗王朝有繼承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