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長期以來,人們發現骨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種發生在老年人群的退行性疾病,是一組具有不同病因學但卻有相似的生物學、形態學及臨床特徵的疾病.其中以膝關節的發生率比較高.膝關節OA指膝關節關節面軟骨發生原發性或繼發性退變及結構紊亂,伴隨軟骨下骨質增生、軟骨剝脫,從而使關節逐漸破壞、畸形,最終發生膝關節功能障礙的一種退行性疾病,OA導致的痛苦和殘疾嚴重地損害患者的生存質量,並且已經成為當前社會面臨的嚴重的社會經濟負擔之一.隨著我國人口逐步進入老齡化時代,預計OA的發病率也會越來越高。
OA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退行性骨關節病,又稱增生性膝關節炎、老年性膝關節炎。臨床上以中老年發病最常見,女性多於男性。
本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確,但與年齡、性別、職業、代謝、損傷等關係密切。其病理改變是一種因關節軟骨退行性變化引起的以骨質增生為主的關節病變,滑膜的炎症是繼發性病變。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病因
1.慢性勞損:長期姿勢不良,負重用力,體重過重,導致膝關節軟組織損傷。
2.創傷:經常的膝關節損傷,如骨折、軟骨、韌帶的損傷。
3.關節面受力不平衡:某種因素如外傷、勞損或姿勢不良等。
★骨性膝關節炎的臨床表現
1.發病緩慢,多見於中老年肥胖女性,往往有勞累史。
2.膝關節活動時疼痛加重,其特點是初起疼痛為陣發性,後為持續性,勞累及夜間更甚,上下樓梯疼痛明顯。
3.膝關節活動受限,甚則跛行。極少數患者可出現交鎖現象或膝關節積液。
4.關節活動時可有彈響、磨擦音,部分患者關節腫脹,日久可見關節畸形。
★骨性膝關節炎的體徵與檢查
1.膝髕處有明顯壓痛,股四頭肌可見萎縮。
2.X線攝片可見脛、股骨內外髁、髁間棘增生及髕韌帶鈣化。
3.髕骨研磨試驗陽性。
4.實驗室檢查:血、尿常規均正常,血沉正常,抗"O"及類風濕因子陰性,關節液為非炎性。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診斷要點
1.反覆勞損或創傷史。
2.膝關節疼痛和發僵,早晨起床時較明顯,活動後減輕,活動多時又加重,休息後症狀緩解。
3.後期疼痛持續,關節活動明顯受限,股四頭肌萎縮,關節積液,甚至出現畸形和關節內游離體。
4.膝關節屈伸活動時可捫及摩擦音。
5.膝關節正、側位X照片,顯示髕骨、股骨髁、脛骨平台關節緣呈唇樣骨質增生,脛骨髁間隆突變尖,關節間隙變窄,軟骨下骨質緻密,有時可見關節內游離體。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鑑別診斷
1.髕骨軟化症:膝關節活動量越大,疼痛越明顯,且有過伸痛,行走無力。膝前側、下端、內側、外側及膕窩均有壓痛,按壓髕骨時伸膝,可觸及摩擦感及疼痛。髕骨研磨試驗陽性。
2.膝關節側副韌帶損傷:在韌帶損傷部位有固定壓痛,常在韌帶的上下附著點或中部。膝關節呈半屈曲位,活動關節受限。側方擠壓試驗陽性。
3.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有外傷史,傷後關節疼痛、腫脹,有彈響和交鎖現象,膝內外間隙壓痛。慢性期股四頭肌萎縮,以股四頭肌內側尤明顯。麥氏征和研磨試驗陽性。
4.髕下脂肪墊損傷:有外傷、勞損或膝部受涼病史。膝關節疼痛,下樓梯為甚,膝過伸位疼痛加重,髕下脂肪墊壓痛明顯,膝過伸試驗陽性,髕腱鬆弛壓痛試驗陽性。X線膝側位片,可見脂肪墊支架的紋理增粗,少數可見脂肪墊鈣化陰影。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
1、非甾體類鎮痛消炎藥:主要起到鎮痛消炎作用,可以有效地緩解疼痛。
2、透明質酸鈉膝關節腔注射:透明質酸鈉膝為關節腔滑液的主要成分,為軟骨基質的成分之一,在關節起到潤滑作用,減少組織間的摩擦,關節腔內注入後可明顯改善滑液組織的炎症反應,增強關節液的粘稠性和潤滑功能,保護關節軟骨,促進關節軟骨的癒合與再生,緩解疼痛,增加關節的活動度。常於關節內注射,1次25mg,1周1次,連續5周,須嚴格無菌操作。
3、氨基葡萄糖:氨基葡萄糖為構成關節軟骨基質中聚氨基葡萄糖(GS)和蛋白多糖的最重要的單糖,正常人可通過葡萄糖的氨基化來合成GS,但在骨關節炎者的軟骨細胞內GS合成受阻或不足,導致軟骨基質軟化並失去彈性,膠原纖維結構破壞,軟骨表面腔隙增多使骨骼磨損及破壞。氨基葡萄糖可阻斷骨關節炎的發病機制,促使軟骨細胞合成具有正常結構的蛋白多糖,並抑制損傷組織和軟骨的酶(如膠原酶、磷脂酶A2)的產生,減少軟骨細胞的損壞,改善關節活動,緩解關節疼痛,延緩骨關節炎症病程。口服1次250~500mg,1日3次,就餐服用最佳。
4、痛點阻滯及小針刀治療、理療等。
5、膝關節鏡檢查。
6、膝關節置換:對於長期非手術治療無效、關節嚴重變形、影響生活者可靠行膝關節置換術!
1.身體發熱 大部分病人有不規則的輕度或中度發熱,但亦有呈弛張熱或持續低熱者。脈率加愉,大量出汗,往往與體溫不成比例。
2.關節炎 典型的表現是遊走性多關節炎,常對稱累及膝、踝、肩、腕、肘、髖等大關節;局部呈紅、腫、熱、痛的炎症表現,但不化膿。部分病人幾個關節同時發病,手、足小關節或脊柱關節等也可累及。通常在鏈球菌感染後一個月內發作,抗鏈球菌抗體滴度常可增高。急性炎症消退後,關節功能完全恢復,不遺留關節強直和畸形,但常反覆發作。典型者近年少見。關節局部炎症的程度與有無心臟炎或心瓣膜病變無明顯關係。
3.心臟炎 為臨床上最重要的表現,兒童病人中65%~80%有心臟病變。急性風濕性心臟炎是兒童期充血性心衰竭的最常見的原因。
4.皮膚變化 可為蕁麻疹,斑丘疹,多形紅斑,結節性紅斑及環形紅斑,以環形紅斑較多見,且有診斷意義。常見於四肢內側和軀幹,為淡紅色環狀紅暈,初出現時較小,以後迅速向周圍擴大,邊緣輕度隆直,環內皮膚顏色正常。有時融合成花環狀。紅斑時隱時現,不癢不硬,壓之退色,歷時可達數月之久。
5.舞蹈症 常發生於5~12歲的風濕病兒童,女性多於男性。多在鏈球菌感染後2~6月發病。系風濕熱炎症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包括基底節、大腦皮質、小腦及紋狀的表現,起病緩慢。臨床表現有:精神異常 起病時,常有情緒不寧,易激動,理解力和記憶力減退;不自主動作;肌力減退和工濟失調。
6.其他表現 除上述典型表現外,風濕偶可累及其它部位而造成風濕性胸膜炎、腹膜炎、脈管炎、應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