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一直到19世紀,馬車仍然是城市交通的十分重要的交通工具。人們喜歡馬車的優雅和詩意,喜歡乘坐馬車從容地穿過鄉村大道或古舊的城區街巷去訪問朋友。隨著火車和汽車的出現,車輪轉動的速度越來越快。到了20世紀,人類運動的速度已經快得令人眼花繚亂,使生活的節奏失去了往日的平衡。追溯以往,人類發現可以採用滾動的方式前進,是一個了不起的創造。但最先發明輪子的那個人是誰,又是誰第一個造出了帶輪的車輛,已經永遠無法知道了。總之,輪出現了,這需要無與倫比的想像力。輪子帶給人類一種新的流動的方式,這就是由移動到滾動的飛躍。初期車輪的技術並不十分精美,但它們驟然間提高了人類在地上搬運物品的本領。最早製造出車輪的撒馬利亞人,實際上是創造了一個被動性滾軸,這種東西大大地減少了在地上移動時的的表面磨擦。更重要的是,車輪建立了第一個陸地運輸系統,車輪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將東西從一處運到另一處。不同的只是運送的重量越來越大,而速度也越來越快,這個變化就是輪子的發展。
歷史
約是公元前2000年,黑海附近大草原的幾個部落帶著馬來到底格里斯—幼發拉底河流域,開始用馬來拉有輪子的車,這種車輪已經有輪輻,而不像早期的車輪那樣是整個木頭塊做成的。這種車輪比較輕便,易於操縱。
此後的1000多年時間裡,這種用作長途運輸的馬拉車成為世界各國主要的運輸車輛。當然,這些馬車不僅拉貨運物,同時也用作載人遠行。四輪馬車將人從一個地方快速地運到另一個地方,讓人真切地感受到馬車帶來的便利。四輪車的優點是載運量大,運行平穩。缺點是四輪馬車需要較為平坦的路面行駛。鼎盛時期的羅馬帝國具備很好的80000千米平坦的大道,使這種四輪馬車備受青睞。羅馬帝國滅亡後,道路經數世紀失修日漸崩壞。此時最實用的是兩輪車,因為它可以在崎嶇地形條件下行駛。
四輪馬車最初只不過是一具有窗的箱子,以皮帶懸吊在無簧板的車架上,相對而坐的旅客需要忍受不斷的搖動與跳躍。在以後的幾個世紀,這種車輛被一批批更堅固,更輕,更美,更有效的各類馬車所取代。到了17世紀,四輪的公共驛車承擔了幾乎所有的長途客運任務,為陸上旅行帶來繁榮,而精緻的私有馬車成為王族身份的象徵。其中最豪華的英國皇室馬車是在1763年為英皇喬世所建造,被稱為“歷來最壯麗之馬車”。但是馬車的速度仍不能令人滿意,一輛驛車在當時最好的公路上行程375千米,最快仍要走23個半小時才能到達。
人們希望發明一種比馬更有耐力和更強壯的動力機器,以使車輪轉得更快。同時,也需要有更平滑,更可靠的路面以供四輪車行走。不久以後,在英國和美國的一些地方,有少數想像力豐富的人士開始試驗用蒸汽做動力,而以鋼鐵做道路。
1904年,四輪馬拉的驛車與蒸汽列車相爭而終於失敗,美國內華達州富庶市鎮士諾巴與高非爾之間最後的著名驛車停駛了。馬車的黃金時代宣告結束。
普遍認為中國古代沒有四輪馬車,這是錯誤的,左邊這個就是三國畫像磚中的四輪馬車。
中國馬車
安陽殷墟的考古發掘表明,中國在商代晚期已使用雙輪馬車。中國馬車的起源一直是頗受關注卻又懸而未決的問題。對此,學術界爭論不休。中國學者有的持“馬車中國本土獨立起源說”,有的則持“外來說”,認為中國馬車是來源於中西亞或歐亞草原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觀點是:起源於公元前30世紀中期的西亞兩河流域蘇美爾人的馬車,在商代晚期時輾轉傳入中國。
中國古代的馬車用於戰鬥之中。一般為獨輈(轅)、兩輪、方形車輿(車箱),駕四匹馬或兩匹馬。車上有甲士三人,中間一人為驅車手,左右兩人負責搏殺。其種類很多,有輕車、衝車和戊車等。戰車最早在夏王啟指揮的甘之戰中使用。以後戰爭規模越來越大,戰車成為戰爭的主力和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標準,到春秋時出現了“千乘之國”、“萬乘之國”。到了漢代,隨著騎兵的興起,戰車逐漸退出了戰爭舞台。1980年陝西臨潼秦始皇陵西側出土了一前一後縱置的兩輛大型彩繪銅車。前面的一號車為雙輪、單轅結構,前駕四馬,車輿為橫長方形,寬126厘米,進深70厘米,前面與兩側有車欄,後面留門以備上下。車輿右側置一面盾牌,車輿前掛有一件銅弩和銅鏃。車上立一圓傘,傘下站立一名高91厘米的銅御官俑。其名叫立車,又叫戎車、高車,乘車時立於車上。馬車速度
馬車的速度取決於馬的速度,馬越好車速越快,一般是一小時近20公里。一般馬車一天200多公里。但當有急事,並在驛站不停換好馬晝夜行駛的話,最快一天可跑1000多公里。馬跑的時速約20公里,最快時速可達60公里,可連續奔跑100公里,具有名副其實的“馬力”。
馬車賽
馬車賽,
馬術運動比賽項目之一,主要有:四輪馬車賽和輕駕車賽(二輪馬車賽。)四輪馬車賽是國際馬術比賽項目,主要包括三類比賽:(1)馭駕調整測驗。是針對馬匹、挽具、車輛出場的動態儀表,運動的姿勢,馬匹步態的自由規範,動作的協調、輕盈、均勻及軀體的衝動感以及騎手的駕車方式和車馬的調度所進行的比賽。(2)馬車馬拉松賽。針對馬的耐力和適應能力,馬的步調和馭手的指揮調動能力等所進行的比賽。(3)駕車通過障礙賽。針對馭手的技術水平和競技狀態以及馬匹在馬拉松賽後的適應能力和服從程度進行的比賽。①類和③類比賽在馬場進行。②類在具有天然和人工障礙的分段道路上進行。輕駕車賽是騎手駕兩輪輕馬車在橢圓形跑道上進行的速度比賽,比賽所用步法為快步或對側步。三架馬車
三架馬車troika;three-in-hand;three-in-hand;three-in-hand
“三駕馬車”原意指由三匹馬拉一輛車。
三架馬車,來自“三巨頭”,羅斯福、邱吉爾和史達林;前蘇聯三架馬車,指黨中央總書記、政府總理、議會主席;中國叫“三大家”,黨、政府和人大。泛指“三個帶頭羊”
所謂歐盟“三駕馬車”,是指歐盟輪值主席國、歐盟委員會、候任主席國。歐盟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歐盟的最高決策和執行機構是部長理事會,主席由各成員國的代表輪流擔任,任期半年,其所代表的國家通常被稱為“歐盟輪值主席國”。歐盟的常設機構和執行機構是歐盟委員會。歐盟委員會由20人組成,其中有一位是負責對外關係委員。歐盟“三駕馬車”外長是指歐盟輪值主席國外長、歐盟委員會負責對外關係委員或歐盟負責外交事務的代表和候任主席國外長。目前,輪值主席國是盧森堡,候任主席國是英國。
海上馬車夫
在17世紀,歐洲的資本主義經濟得到較大的發展,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日益增多。當時,世界各國間的貿易通道主要在海上,哪個國家的造船工業發達,擁有商船的數量和噸位最多,它就能控制東西方貿易,稱霸海洋,從事海外殖民掠奪。船在當時就象陸路運輸的馬車一樣,船就是海上的馬車,哪個國家掌握了海上的馬車,它就是海上的馬車夫。在整個17世紀,荷蘭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霸主,因此,被稱為“海上馬車夫”。最鼎盛時期,荷蘭的海軍艦隻幾乎超過了英法兩國海軍的1倍。它們在世界各大洋游弋,保護本國商船,並從事海外殖民掠奪。在亞洲,1595年荷蘭人首次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爪哇。不久,荷蘭艦隊便在爪哇和馬六甲海峽兩次打敗葡萄牙艦隊,並且不斷追捕、搶劫中國商船,壟斷了東方貿易。1602年,荷蘭成立東印度公司,專門控制這一地區的貿易,還一度侵占我國的澎湖、台灣。
在美洲,荷蘭於1621年成立西印度公司,把持西北非洲與美洲之間的貿易,並在北美侵占了一塊殖民地,建立了以新阿姆斯特丹(即現在的紐約)為中心的新荷蘭。
在非洲,荷蘭在東西方交通的咽喉,南非的好望角,修築要塞、建設殖民地,在那裡開闢種植園,保證過往船隻的淡水、糧食的供應。
由此可見,“海上馬車夫”這個綽號形象說明了17世紀的荷蘭在商業、海洋和殖民掠奪各方面所擁有的霸權。但是,“海上馬車夫”的好景不長。從17世紀中葉,英荷便在各大海洋展開了海上爭霸戰,後來,法國也參與進來。法荷戰爭席捲了荷蘭本土,最終以荷蘭的慘敗而告終。荷蘭從此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