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鎮

馬家鎮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馬家鎮,位於新都區西北角4公里,距成都市區12公里,緊鄰新都火車站,省級新新公路橫貫全鎮,西與成彭公路相連線,東與成綿路、成德大件路相連線,鎮境內村村通公路,交通十分便捷。全鎮幅員面積25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子個街道居民委員會,耕地面積2.3萬畝,人口2.4萬人。馬家鎮歷史悠久,早在宋代隆興元年,因鎮街道布局如馬形而得名。楊柳河、麗陽山、白螺泉、馬家戰國蜀王墓、漢代畫像磚墓古今聞名,還是明代狀元楊升庵的故鄉。

基本信息


鄉鎮概述

馬家鎮馬家鎮菸葉基地
馬家鎮1990年被建設部確定為全國12個小集鎮建設試點,1995年列為省、市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城鎮面積2.5平方公里,逐步與新都區城相連。馬家鎮氣候溫和,土壤肥沃,盛產水稻、小麥、油菜生豬禽蛋菸葉川芎、蔬菜、水果等農副土特產品。

馬家鎮基礎設施完善,開通了3000門程控直撥電話,新建了22萬千伏變電站,已有150餘台變壓器,年供電能量達5000萬伏以上,日供水1500噸的水廠1座,日供天然氣5萬立方配氣站1座,可供全鎮工業、生活用電、用氣、用水。工業基礎為全鎮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999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2.86億元,財政收入730萬元,基保工商稅收4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80元,糧食總產量16300噸,列入全省鄉鎮200強前150強/工業已發展成為建築、建材、冶煉、機械、電力、化工、輕紡、食品、鞋業、家具十大支柱產業
馬家鎮在經濟發展後勁方面,新建了新都區工業區白螺工業園區,占地1000畝,已有十多家工業企業建成投產。西部大開發的大好機遇,賦予馬家人民奮力開拓、銳意進取、自強不息、以優美的環境、真誠的服務、優惠的政策、歡迎四方賓朋前來投資合作,共創美好明天。

下設機構

黨政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社會事業辦公室農業服務中心
村鎮建設發展中心計畫生育技術服務中心文化服務中心勞動保障事務所

農業發展

馬家鎮馬家鎮蔬菜基地
馬家鎮具備了很好的農業發展自然條件,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16.3℃左右。全年平均日照時數1050小時左右,年平均降雨量960毫米左右。馬家鎮有農用土地面積21000畝,農業人口23000人,農村勞動力15670人,其中外出務工人員12970人,剩餘勞力2699人。農用地中一級土壤占95%,19800畝,土壤肥沃,排灌方便。

馬家鎮能集中成片對外招租土地面積8000畝,其中最大面積2000畝1處,1000畝2處,500畝3處,確定為新都區農業產業化示範鎮。馬家鎮龍頭企業帶動,優質稻基地10000畝,帶動農戶2900戶。實現畝均增收120元。馬家鎮協會帶動,制繁種協會500畝,帶動農戶260戶實現畝均增收460元,其中小麥繁種畝均增收160元,水稻制種畝均增收300元。蔬菜協會600畝,帶動農戶320戶,以定單方式銷售所產農產品,實現畝均增收350元。

城鄉一體化

馬家鎮馬家鎮手工藝品
1、新型社區規劃順利完成。對全鎮13個村(居)進行了重新規劃,規劃出占地750畝的5個農村新型社區,得到了全鎮70%以上農戶的簽名支持。石家、仁里、興崇村的農地整理項目通過專家審查。

2、農村發展環境得到改善。投入資金280萬元,完成了雙橋路(10村至新橋界)、躍仁路(9村至11村界)、錦水渠路(新新路口至4村竹友界),全長5公里、寬3.5-5米的路面硬化工程。投入資金12萬元,掏修、整治斗農渠、堰,維修和改造提灌設施。

3、綠色食品基地規模發展壯大。扶持發展無公害蔬菜、食用菌、優質糧油三個種植業基地和生豬、奶牛、小家禽三個養殖業基地,為基地建設和農民生產提供技術培訓、配套物資和技術服務,依託川新種業、瑞玉米業、新繁食品和佳雪食品等龍頭企業及農業專合組織,引進新品種32個,實現定單小麥水稻制種900畝,定單水稻1.1萬畝和種植無公害蔬菜1200畝,大田農作物優良品種覆蓋率96%以上,農業先進實用技術推廣套用覆蓋率90%以上,養殖業主要品種良種覆蓋率65%以上。實現農民人均增收530元,達5136元。 

4、農業規模經營進一步擴大。引進種植業主14戶,發展種植大戶28戶,實現土地流轉2930畝,其中50畝以上規模流轉2396畝;興崇村食用菌規模生產達到280萬袋;配套資金5000元,搞好棗林養殖示範村建設,引進養豬大戶4戶,引進資金87萬元,帶動扶持新發展養豬戶12戶,存欄生豬1500頭。

土地流轉

馬家鎮馬家鎮花卉園區
馬家鎮充分尊重村民的意見和栽種意願,因地制宜地根據政策的變化,把農業招商的重點由過去的全鎮分布,點多面少不能形成規模經營,轉變為突出打造“兩個千畝”規模重點發展區(一個千畝蔬菜、一個千畝花卉)。重點發展無公害蔬菜和花卉產業園區,成功地引進了佳雪食品無公害蔬菜基地600畝,通過業主的幫、帶、傳及村支部的引導、支持,業主和農戶之間形成了一種紐帶關係,成立石壩無公害蔬菜專業合作社,發展蔬菜1200畝,改變了過去傳統生產模式,改善了農業生產環境,農業效益成倍提高,並認真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1、重視程度夠;2、招商路子廣;3、技術支持多;4、真情服務好。

歷史文物

馬家鎮馬家鎮歷史文物畫像磚
馬家戰國蜀王墓 新都馬家山蜀王墓中出土的銅器即達170多件,該墓的年代似以定在戰國早中期為宜。出土這些高規格的青銅器在年代相近的涪陵小田溪巴王墓、成都羊子山172號蜀侯墓、新都馬家蜀墓等侯王貴族墓葬中也曾有發現。新都大墓的槨長8.3米,寬6.76米,又用木枋把槨內隔成棺室和8個邊箱,棺室內有船形獨木棺1架。船形獨木棺反映了它是華夏民族的墓葬。

漢代畫像磚墓 馬家鎮分布有部分漢代畫像磚墓,是東漢時期流行在四川等地的畫像磚墓,是一種在墓壁上鑲嵌具有濃郁繪畫韻味的畫像磚的墓葬,集中分布在成都平原上,是中國最有特色的古代墓葬之一。漢畫像磚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如一幅幅生動逼真的風俗畫,凸現了漢代複雜多樣的社會生活圖景,是研究東漢時期歷史、政治制度以及經濟、文化等最可靠的實物資料。成都是西南地區最大的漢代畫像磚石的分布地。

歷史名人

馬家鎮楊升庵故園遺址
楊升庵,明代四川新都狀元,字用修,號升庵,新都人(今新都馬家鎮)。明弘治元年(公元一四八八年)生於京城。於正德六年(一五一一)殿試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嘉靖年(一五二四),因“大禮儀”事件觸怒帝王,被謫雲南永昌衛,終身不赦。嘉靖三十六年,客於雲南。楊升庵剛正立朝,氣節高尚。充軍以後,他以待罪之身為民請命,罷勞役,免苛稅。楊升庵在雲南,興教育,結詩社,為兄弟民族評註詩文,對西南各族的文化交融,作出了極大貢獻,有功於中華民族的成長。楊升庵以畢生精力,著述四百餘種、涉及史、詩、文、音韻、詞曲、戲劇書畫醫學天文地理、動植物等,十分浩瀚,故《明史》說:“明世記誦之傅,著作之富,推慎為第一”。楊升庵是多方面都卓有成就的歷史文化名人。他的著述,豐富了祖國的文化寶庫,他的勤奮精神,值得學習;他留下大量的文化遺產,值得研究。

旅遊景點

馬家鎮馬家鎮

白螺泉位於新都馬家鎮白螺村。泉塘綠樹成蔭,碧水蕩漾,淙淙的天然泉水清醇甘甜,為“四川名泉”新都區文物保護點。關於白螺泉清嘉慶《四川通志.興地》曾有記載。白螺泉有石碑二通:《白螺泉創修廟宇碑記》、《重修白螺泉記》。白螺泉還有美麗的傳說故事。

清詩人傅薦之《白螺泉詩》云:滄海溶纓歌孺子,蘭亭載酒契羲之。何如此地螺泉水,勝似域南魯國池。白螺泉怡然居環境古典幽靜,采天然白螺泉水,純淨甘甜,烹飪出各種特色野生美味佳肴,讓人流連忘返。白螺泉怡然居富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濃郁的鄉村風情,讓人陶醉在歷史文化與田園風光之下。白螺泉怡然居采天地之靈氣,集怡然自得之輕鬆舒適之心,是宴請、休閒、品茗、懷古的絕佳去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