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顧成(1330-1414) 字景韶。 湖南湘潭人,明朝鎮遠侯,最初的官職為衛指揮,鎮守貴州(明前貴陽),而不是鎮遠府。但他後來受命為總兵官,領軍平定思州、思南土司紛爭,促成貴州建省。《鎮遠府志》以顧成對“開黔有功於鎮遠者”,將其傳略錄入《名宦志》。《太宗永樂實錄》及《明史》皆有傳。為人忠謹,喜讀書史,故勇而有謀。卒年85,謚武毅,贈夏國公。經歷
顧成參加朱元璋的起義隊伍之後,由於作戰勇敢,還當了朱元璋的護衛親兵,執掌華蓋——皇帝出行用來遮陽和顯示威儀的大傘。朱元璋攻取鎮江的時候,顧成還是十戶長,不幸被元兵俘虜;但是在元兵要殺他的時候,他居然掙脫繩子,奪過大刀與元兵拚命,又跑回自己的隊伍。顧成歷經大小數十戰,每戰必立戰功,很快被提拔為堅城衛指揮僉事。據《明史》記載: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傅友德征討雲南,顧成奉調隨軍,充當先鋒,第一仗就拿下了入滇咽喉要地普定(今貴州安順市西秀區)。傅友德率軍繼續前行,顧成則留守普定,安營紮寨。蠻夷數萬來攻,顧成出柵欄,親手殺“百數十人”,蠻夷敗走。餘下士兵猶在南城,顧成斬殺所有的俘虜而放掉一個人,並告訴這個人說:“晚上二鼓,我就率領士卒殺你們去!”晚上二鼓時分,顧成所率軍隊吹角連營,鼓譟而進,蠻夷士兵都逃散了。顧成軍隊獲得了大量的器甲。顧成也因此而晉升指揮使。貴州普定的蠻夷都被平定。從此與貴州結下了不解之緣,最終被任命為貴州都指揮使,封鎮遠侯,鎮守貴州。先後十餘年頗享威名。建文元年,在北京的燕王朱棣起兵。建文帝召顧成回京(南京)任左軍都督府都督、征虜大將軍,跟從耿炳文出師北上。與此同時,安陸侯吳傑、江陰侯吳高、都督僉事耿瓛(耿炳文次子)、都指揮盛庸、潘忠、楊松、徐凱、李友、陳暉、平安等部,也都先後接到分路進軍北平的命令。
八月十二日,也就是在朱棣北平起兵一個月零六天之後,朝廷的北伐之師才在主將耿炳文率領下抵達河北真定。自從朱棣起兵北平,布政司官吏大多降附,朝廷只得設定平燕布政使司於真定,以充任北平採訪使的刑部尚書暴昭掌管布政司之事,真定便成為朝廷伐燕的基地。這時,都指揮徐凱已率軍進駐河間,潘忠、楊松駐於白洋淀與五官淀之間的莫州,先鋒9千人更進抵雄縣。
耿炳文率師北伐的訊息傳到北平,朱棣並未急於出師迎戰。他先派大將奔赴耿炳文軍營周圍查看情況。張玉回來後對眾人說道:“南師此來,軍紀渙散。主將耿炳文年老氣衰,前鋒潘忠、楊松有勇無謀。我們欲通南下之途,可以先破潘、楊之師。”按照張玉的主張,燕軍制定了襲取雄縣的作戰計畫。
仲秋之夜,城內一片節日的氣氛,守軍將士放鬆了戒備,正在飲酒賞月。燕軍將士攀附而上,登上城頭,雙方展開了激戰。雄縣守軍人數雖然少,卻是朝廷北伐的精銳,他們在倉皇之中進行了殊死抵抗,激戰一直持續到翌日。天將黎明時,城被攻破,守軍9千全軍覆沒。
八月二十五日,燕師進抵真定。在距城20里處,從幾名樵夫口中得知耿炳文正令南岸之師北渡。原駐北岸的軍隊主要集中於城西北,自城門連營直至西山,但城東南側沒有設定營盤,防守比較松怠。朱棣親自率領3名護衛騎士,悄悄摸至城東門,恰好遇到城中運糧車輛通過,於是突入車隊,俘獲兩名軍卒,了解到南軍關防更為具體的情況。
燕軍從城東南繞城而過,直撲西門外營盤,乘亂攻破兩座營盤,守軍大亂。
耿炳文正在接待朝廷的使者,他送使者出城時,正值燕軍突至,急忙回奔入城,下令關閉城門,吊起吊橋,但是吊橋已經被衝殺過來的燕軍砍斷,橋不能起,燕軍攻抵城下。
當耿炳文再度出城調集守軍列陣迎戰時,燕軍已經基本控制了城外的局勢。勇將張玉、譚淵、朱能、馬雲等率領各自的部隊向耿炳文剛出城列陣的軍隊發起猛烈的攻擊。耿炳文初戰不利,左副將軍李堅受傷被俘,右副將軍寧忠、左軍都督顧成、都指揮劉遂等都被燕軍俘獲。
在被俘的人員之中,朱棣很尊重左軍都督顧成,竭盡全力爭取這位與自己並無任何舊交的洪武時期的將領。由此可見顧成在當時的聲名威望。朱棣親自給他鬆綁說:“如今我能夠得到將軍,這真是天意!”顧成也表示願意歸附:“我實在是出自無奈,若得不死,願以身報效殿下。”
朱棣把顧成送到北平,輔佐世子朱高熾居守。朱棣對他信任有加,防禦、調度全部聽從顧成的。他受忠君思想薰陶,想必不會太辜負太祖的託付,只是以武將之身把帝王的“家事”之爭沒有象方孝孺等文官那樣看得嚴重,於是,在處理方式上沒有輕易殉節。顧成在建文帝與燕王的戰事還在進行之際就為燕王守北平了。但他還是在坐觀其變,“始居北平,多效謀畫,然終不肯將兵,賜兵器亦不受”。要他守北平可能就是朱棣對他的遷就。他不肯與朝廷軍對壘,只守守城而已,或許他認為這樣做不屈大節。《明史》說,永樂年間,成祖召他至京,命輔太子監國,但為他所婉轉而執意地推託掉,這就是顧成特殊心態的展現。顧成的大兒子顧統也因為自己的父親投降了燕王而被建文帝殺掉。燕王即位後,論功行賞,封顧成為鎮遠侯,食祿一千五百石,給予免罪鐵券。
朱棣當了皇帝之後,仍舊派顧成領兵駐防在貴州。由於貴州土酋叛服不定,“改土歸流”勢在必行,在全國局勢穩定的情況下,朱棣逐漸的開始認可這一進程。貴州的穩定關係到明朝政府對中國西南地區的統治,貴州的安定會使到廣西、雲南兩省與內地的交通更為通暢,這也對當時明朝軍隊在交址(安南)進行的戰爭是十分有利的。更往遠處看,西南四省(四川、雲南、貴州、廣西)的穩定又直接影響到明政府與烏斯藏(西藏)地區的聯繫。
早在洪武五年(1372年)水西藹翠、水東蒙古歹(宋欽)同時降明,朱元璋於《平滇詔書》中曾經說:“藹翠輩不盡服,雖有雲南不能守也。”他高瞻遠矚早料到土蠻酋長勢力對中央的政治態度,並且也視貴州為穩定雲南的關鍵。永樂六年,貴州宣慰使宋斌上書所屬各寨有與當地少數民族首領宋阿襖相連線,拒不交納賦稅的情況,請朝廷出兵征討。朱棣命鎮遠侯顧成率貴州都司官軍以及當地土兵前往鎮壓。顧成理解朱棣治理西南的宗旨。不欲擴大事端,用兵之中,兼用勸諭,各寨相繼歸附,獨宋阿襖不服潛逃,奔赴京城陳奏,後來因為所言與事實不相照應被殺。
貢獻—促進貴州建省
永樂八年(1410年)三月,貴州宣慰使司請設僧綱司,當時朱棣正在進行第一次親征北方元蒙舊部的征戰,監國京師的皇太子朱高熾批准了貴州宣慰使司的申請。設定僧綱司是明廷利用宗教加強對西部的吐魯番、西南的烏斯藏、雲、貴、川等地區的少數民族統治的有效措施。在這些篤信宗教的諸多民族中,宗教領袖得到了明朝政府的特別優待。貴州的宣慰使司自藹翠、奢香以後,一直地位高於宣慰司之上,受到明政府的特殊隆遇。朱元璋就把這些歸順的土司酋長視為國家官吏,他的這種懷柔政策延伸到自己的子孫當政期間。他曾經對入朝覲見的思南宣慰使田仁智說:“天下守土之臣,皆朝廷命吏,人民皆朝廷赤子,汝歸善撫之,使各安其生,則汝可長享福貴。夫禮莫大於敬上,德莫盛於愛下,能敬能愛,人臣之道也。”畢竟土司不同於流官,許多事囿於當地人民的民俗人情,不能按照朝廷規矩制度辦理。也就是全國穩定下之後,由於地方土酋的叛服不定,不服管理,明政府終於下決心“改土歸流”,這就直接促成了貴州的建省。也就是在永樂八年(1410年),思南宣慰使(今思南縣)田大雅死後,其子田宗鼎襲承官職,思南宣慰司便動亂起來。田宗鼎與宣慰副使黃禧不和,長年互相攻訐並奏報朝廷。朱棣為了緩和他們之間的矛盾,改黃禧為辰州知府,將他們分開來。二人雖然分開,但是仇怨未消。不久,田宗鼎與思州宣慰使(現治岑鞏縣)田琛為了爭奪沙坑地區(此地產硃砂礦)發生衝突。黃禧與田琛相結,田琛自稱天王,黃禧為大將,率兵攻打思南,與田宗鼎官兵廝殺。田宗鼎戰敗攜帶家眷逃走,其弟被殺,祖墳被毀,母屍遭戮。他無力和田琛、黃禧抗衡,訴於朝廷。朱棣知道這場戰爭是非難辨,飭令田琛、黃禧赴京自辯。田琛、黃禧估計入京不會有什麼好結果,拒不從命。朱棣一面命令行人蔣廷瓚前往詔諭,同時命令鎮遠侯顧成率領5萬士兵壓境,給田琛、黃禧造成政治軍事上的雙重壓力。顧成率領精幹士卒趁夜色潛入思南、思州城,將田宗鼎、田琛、黃禧等人全部逮捕押送京師。二田等人被抓後,當地竟然寂然無知,可見顧成用兵之神武,戰術之高超。
田琛、黃禧被逮入京後皆承認所犯罪過,田宗鼎被免罪釋放,復職送歸。但是田宗鼎認為受害太甚,非報復不可,朱棣恐怕他回去後興兵致亂,將他扣留在京師。不久田宗鼎又與其祖母互相攻訐,稱其祖母與黃禧有奸,其祖母也告他“縊殺親母,凌亂人倫”等事。於是朱棣又命令治田宗鼎的罪。他對時任戶部左侍郎的夏原吉繼而尚書說:朝廷當初任命田琛、田宗鼎分別治理思州、思南時,正是想用當地人治理當地事務,不料卻都為害當地人民。田琛大逆不道,聯合其他地方土司官長妄自開啟戰爭,殺戮善良無辜人民,對抗朝廷,定要處罰他所犯下的罪過。田宗鼎滅絕人倫,兇惡不訓,他的罪也不可以饒恕。在思州、思南39個長官司地區最好加以懷柔,設定府州縣,設立布政司(即建立省級管理機構)管轄。在當地設定的土司官吏和差稅都像以往一樣徵收。
在朱棣的示意下,一套改土歸流的方案就拿出來了:除了原來貴州宣慰司外,原思州宣慰司22個長官司分設思州、新化、黎平、石阡四府,思南宣慰司17個長官司分設思南、鎮遠、銅仁、烏羅四府,鎮遠州、婺川縣各隨地分隸。於貴州設貴州等處承宣布政使司,總管八府,並且與貴州都司同管貴州宣慰司。布政使司管屬俱用流官,府以下參用土官。原派往貴州宣諭的行人蔣廷瓚與河南左參政孟驥被任命為貴州右布政使。並且同時任命了布政使參政、參議以及府州官吏。貴州就此建省。
田琛被逮捕送京師後,其妻子冉氏在當地挑動台羅等寨子的苗族首領普亮等人叛亂,希望能使明朝政府派田琛回來招撫,以免被殺。但是,此時的明政府國家穩定,兵精將足,朱棣根本沒有動搖將田琛治罪的意志,反而命鎮遠侯顧成、都督梁福等率領湖廣、貴州二都司以及武昌三護衛官軍3萬人前往思州鎮壓。命令下達前告戒顧成等人:征討不是困難,就是考慮會殺傷過重,先招諭,如不投降,再進軍。一個月過後,台羅等寨子未拿下,也沒有顧成等人的訊息,朱棣焦急地飭令顧成等人如兵力不足,再調貴州都司1萬,要求在當年冬季內務必結束戰爭。撥給顧成的官軍1?2萬餘人,以及播州宣慰司的土兵數千人很快調到,在朱棣不斷督促,顧成與貴州布政使參議江英等合兵圍剿,基本如期將台羅等寨子的叛亂鎮壓下去了。永樂十二年(1414年)年初,顧成等獻上普亮等人的首級,思州平定了。在這次用兵中,顧成又一次為貴州的穩定立下汗馬功勞,而貴州布政司(貴州的省級機構)已經開始發揮作用。
顧成在貴州幾十年,屢次平定播州、都勻諸蠻夷,討平苗洞寨以百數計算,都是殺掉他們的首領,招撫他們的部眾。恩信並布,蠻人都因此而帖服。顧成本人也因此威鎮南中,土人立生祠祭祀他。
明朝的鎮遠侯顧成通過自己的軍旅生涯給貴州地方史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特別是奉命征討田琛、田宗鼎,結束田氏800年的土司統治,將邊疆構建為內陸貴州行省做出了重大的歷史貢獻。
《明史·顧成傳》原文節選及翻譯
原文節選
顧成,字景韶,其先湘潭人。祖父業操舟,往來江、淮間,遂家江都。成少魁岸,膂力絕人,善馬槊,文其身以自異。太祖渡江,來歸,以勇選為帳前親兵,擎蓋出入。嘗從上出,舟膠於沙,成負舟而行。從攻鎮江,與勇士十人轉斗入城,被執,十人皆死。成躍起斷縛,仆持刀者,脫歸。導眾攻城,克之,授百戶。大小數十戰,皆有功,進堅城衛指揮僉事。從伐蜀,攻羅江,擒元帥以下二十餘人,進降漢州。蜀平,改成都後衛。洪武六年,擒重慶妖賊王元保。八年調守貴州。時群蠻叛服不常,成連歲出兵,悉平之。已,從潁川侯傅友德征雲南,為前鋒,首克普定,留成列柵以守。蠻數萬來攻,成出柵,手殺數十百人,賊退走。余賊猶在南城,成斬所俘而縱其一,曰:“吾夜二鼓來殺汝。”夜二鼓,吹角鳴炮,賊聞悉走,獲器甲無算。進指揮使。諸蠻隸普定者悉平。十七年,平阿黑、螺螄等十餘寨。明年奏罷普定府,析其地為三州、六長官司。進貴州都指揮同知。有告其受賕及僭用玉器等物者,帝以久勞不問。
建文元年,為左軍都督,從耿炳文御燕師,戰真定,被執。燕王解其縛曰:“此天以爾授我也!”送北平,輔世子居守。南軍圍城,防禦、調度一聽於成。燕王即位,論功,封鎮遠侯,食祿千五百石,予世券。命仍鎮貴州。
成性忠謹,涉獵書史。始居北平,多效謀畫,然終不肯將兵,賜兵器亦不受。再鎮貴州,屢平播州、都勻諸叛蠻,威鎮南中,土人立生祠祀焉。其被召至京也,命輔太子監國。成頓首言:“太子仁明,廷臣皆賢,輔導之事非愚臣所及,請歸備蠻。”
時群小謀奪嫡太子不自安成入辭文華殿因曰殿下但當竭誠孝敬孳孳恤民萬事在天小人不足措意
十二年五月卒,年八十有五。贈夏國公,謚武毅。(節自《明史·顧成傳》)
翻譯
顧成,字景韶,祖籍湖南湘潭。顧成的祖父以操舟為業,架船在長江、淮河間往來謀生,於是就遷居在江都(江蘇省今揚州地區)。顧成長相魁梧,力大無窮,擅長騎馬使長槍,用文身來顯示自己與眾不同。明太祖朱元璋渡江。顧成投軍於太祖部下。因其勇猛,被選為太祖帳前親兵,為太祖出入擎掌華蓋。顧成有一次跟隨太祖渡河,渡船被擱淺在沙灘上,顧成竟背船而行。攻打鎮江,顧成帶十個勇士突擊到城內,被敵人抓獲。他帶的十個人皆被殺,顧成卻一躍而起,掙斷綁繩,打翻拿刀要殺他的敵人,逃回城外。顧成引導部隊攻城,把城攻下,因功授百戶。大小數十戰,顧成都立了功,於是升為堅城衛指揮僉事。攻打四川,攻羅江,捉獲敵軍元帥以下20餘人,致使漢州敵軍投降。四川平定後,顧成改任成都後衛。洪武六年,顧成擒獲了重慶妖賊王元保。
洪武八年,顧成被調守貴州。當時貴州的一些少數民族對中央時叛時服,顧成連年出兵,全部平定。後來,顧成作為先鋒,又跟隨征南將軍傅友德征討雲南,首戰就攻克了普定。傅友德命令顧成打好連線的木樁作屏障來守城。叛亂的少數民族數萬軍隊攻城,顧成出營迎戰,親手殺敵近百人,敵人退走。但其餘的敵軍還在南城,顧成命令殺掉俘虜,只故意放走一個俘虜,對他說:“我今夜二更就去殺你們”。當夜二更,顧成命令吹號角放火炮,敵人全部嚇跑,繳獲敵軍丟棄的武器衣甲無數。顧成被升為指揮使。普定地區叛亂的少數民族全部被平定。
洪武十七年,顧成又平定了阿黑、螺螄等十餘寨的少數民族叛亂。第二年,顧成給皇帝上書取消普定府,把普定府管轄的地方分為三州,由六位官員管理。顧成被升為貴州都指揮同知,這時有人告發顧成受賄並逾越使用只有皇室才能使用的玉器等物。皇帝念其勞苦功高,未加追究。
建文帝元年,任左軍都督,跟隨耿炳文抵禦燕王朱棣的軍隊,在真定作戰時被燕王的軍隊俘虜。燕王解掉他的綁繩說:“這是上天把你送給我啊!”顧成投降了燕王,被送到北平幫助燕王的兒子守衛北平。建文帝的軍隊圍城,守城部隊的調度、防禦都聽從顧成的建議。燕王繼位當了皇帝,論功行賞,封顧成為鎮遠候。年俸一千五百石,並頒給了世襲文書,命他仍然鎮守貴州。
顧成生性忠厚謹慎,重視讀書學習,開始到北平的時候,只出謀劃策,但始終不肯領兵與建文帝的軍隊作戰,賜給兵器也不接受。第二次鎮守貴州,屢次平定播州,都勻的少數民族叛亂,威振南方,當地人給他立生祠祭拜他。他被召到京城,皇帝命他輔佐太子監國,顧成叩頭回答皇帝:“太子仁厚聰明,諸大臣都很賢良,輔助引導太子的事不是我這樣愚笨的人能夠勝任的,我請求讓我回到貴州去防備少數民族作亂”。當時有些奸臣陰謀改立太子,因此太子憂心忡忡。顧成到文華殿向太子辭行,趁機勸太子說:“殿下只該竭誠孝敬皇帝,兢兢業業為老百姓辦事,萬事在天,對那幫生事的小人不足費心”。
永樂十二年五月,去世,享年八十五歲。死後被追封夏國公,諡號“武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