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慰司這一機構最早見於金朝,元朝時在全國範圍內普遍設立。到明清時則只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設立,宣慰司數量比前朝要少。
元世祖忽必烈時將每個行中書省劃分為六十個宣慰司,每個宣慰司下轄大約180個路(州)。宣慰司起著上行下達的作用,據元史記載:“宣慰司,掌軍民之務,分道以總郡縣,行省有政令則布於下,郡縣有請則為達於省。”
宣慰司置宣慰使3員(從二品),宣慰司同知1員(從三品),副使1員(正四品)和經歷.都事等官。如播州宣慰司,播州既是地名,又是一級行政區劃,宣慰司是播州區劃內的最高官府,宣慰使是播州區劃內的最高軍政長官。
相關詞條
-
舊港宣慰司
舊港宣慰司,明代行政建置,舊港宣慰司政府駐地位於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巨港。首任舊港宣慰使為施進卿。宣撫使、宣慰使定期朝貢,按年交納定額賦稅,稱為差發,戰...
簡介 意義 -
宣慰使司
宣慰使司,官署名。
宣慰使司 相關內容介紹 -
大員宣慰司
升為大員軍民宣慰司,直到明亡。大員宣慰司的存在無可辯駁的表明台灣自古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大員軍民宣慰司印 ...者,當降勑給印堅其向化之心,上從之,設大員安撫使司,命仍於本族居之...
-
廣西道宣慰司
廣西道宣慰司,至1277年設立,治靜江路,隸屬湖廣行省。轄靜江、南寧、梧州、潯州、柳州五路和鬱林、容、象、賓、橫、融、藤、賀、貴九州.大體是接收原南宋廣...
-
福建道宣慰司
福建道宣慰司創建於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 後經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二月廢省設司和二十九年的廢司立省,大德三年(1299年),最終確定為福建道...
-
淮東道宣慰司
二十一年,行省移杭州,復立淮東道宣慰司。 二十二年,又廢宣慰司。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江淮行省易名為江浙,屬之。
-
木邦宣慰司
1531年(明嘉靖十年)緬甸東吁王朝建立,逐步統一緬甸,並不斷進攻明朝所屬的土司。 1575年(明萬曆三年)初,又攻占了木邦宣慰司。 1606年(明萬曆...
明朝時期(1413--1606年) -
江西道宣慰司
江西道宣慰司的前身是宋都台為首的江西行都元帥府,主要任務是攻略江西。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十二月,改江西道宣慰司,治所在隆興路。 至元十四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