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圖概況
氣象圖是用於分析大氣物理狀況和特性圖表的統稱。氣象圖也叫天氣圖。根據不同要求和目的而有多種類別。通常專指根據同一時刻測得的各地天氣實況,用數值或符號按一定格式填在空白地圖上,反映廣大地區天氣實況和形勢的圖。氣象圖主要有地面氣象圖和高空氣象圖兩種。地面氣象圖填寫的數值和符號有海平面氣壓、氣溫、露點、雲狀、雲量、能見度、風向、風速、現在天氣、過去天氣等,根據圖上氣壓值描出等壓線,結合溫度、露點、天氣現象標出各類天氣系統和天氣形勢及其天氣分布等。
高空氣象圖填寫的數值和符號有關層次的高度、溫度、濕度、風向、風速等,根據圖上高度和溫度值分別描出等高線和等溫線,從而顯示出空間天氣系統及其天氣形勢的分布。通過對地面氣象圖、高空氣象圖的分析,預測未來天氣的變化。
氣象圖的歷史
世界上第一幅歷史地面氣象圖是德國H.W.勃倫特斯(1777—1834)於1820年利用1773年3月6日歐洲一些測站的氣壓、風向記錄繪製的。1851年英國J.格萊謝爾運用當時氣象資料繪製了第一幅正式地面氣象圖。1856年法國萊伐爾(181—1877)把地面氣象圖首次正式運用在天氣預報上。目前,我國每個縣都有氣象站,有些公社也建立了氣象站或氣象哨。我國天氣預報,除了要有國內各地的氣象觀測資料外,還必須有整個亞洲及太平洋部分地區的資料。因此,世界各國都在統一規定的時間進行氣象觀測,即世界時間:0點、6點、12點、18點,也就是台北時間:8點、14點、20點、2點四個時間。各氣象台、站把在同一時間觀測到的氣壓、氣溫、濕度、風速、風向、雲量、降水等氣象資料,用電訊迅速傳遞到規定的收報台(省市氣象台或中央氣象台),然後由通迅中心把收集到的氣象資料向國內外發布。
各地氣象台收到全國和國外各地的氣象資料以後,用各種規定的符號,很快地填在一張空白大洲地圖上。然後,對各地天氣情況(根據符號數字)進行分析,繪出各種等值線(等壓線、等溫線),標出各種天氣系統(高壓、低壓、冷鋒、暖鋒等),這種圖就是氣象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