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大乘佛教重要經典之一,我國華嚴宗以本經法界緣起、事事無礙等妙義立宗。簡稱《華嚴經》,或稱《雜華經》。我國華嚴宗即依據本經,立法界緣起、事事無礙等妙義為宗旨。茲就本經之經題而論,《大方廣佛華嚴經》系‘法喻因果’並舉,‘理智人法’兼備之名稱,一經之要旨,皆在此中。大,即包含之義;方,即軌範之義;廣,即周遍之義。亦即總說一心法界之體用,廣大而無邊,稱為大方廣。佛,即證入大方廣無盡法界者;華,即成就萬德圓備之果體的因行譬喻;故開演因位之萬行,以嚴飾佛果之深義,則稱為佛華嚴。總之,大方廣佛華嚴系所詮之義理,而‘經’則為能詮之言教。

基本信息

經題釋義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
茲就本經之經題而論,大方廣佛華嚴經,系‘法喻因果’並舉,‘理智人法’ 兼備名稱,一經之要旨,皆在此中。大,即包含之義;方,即軌範之義;廣,即周遍之義。亦即總說一心 法界之體用,廣大而無邊,稱為大方廣。 ,即證入大方廣無盡法界者;華,即成就萬德圓備之果體的因行譬喻;故開演因位之萬行,以嚴飾佛果之深義,則稱為佛華嚴。總之,大方廣佛華嚴系所詮之義理,而‘經’則為能詮之言教 。

 

相關來歷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

本經系如來成道後之第二個七日,於菩提樹下為文殊、普賢等上位菩薩所宣說之自內證法門,此一華嚴經教乃教法中之根本法輪,故稱‘稱性本教’。又因本教法屬頓教法門,故亦稱初頓華嚴。內容記述佛陀之因行果德,開顯出重重無盡、事事無礙之妙旨。《華嚴經》雖出於印度,然尚未發揮本經玄旨,直至我國華嚴宗成立,才充分發揚其真諦奧義。
華嚴菩薩華嚴三聖
即華嚴經所指華藏世界之三位聖者。(一)毗盧遮那佛,毗盧遮那意為遍一切處。謂佛之煩惱體淨,眾德悉備,身土相稱,遍一切處,能為色相所作依止,具無邊際真實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即此自性,又稱法身。(二)普賢菩薩,以其居伏道之頂,體性周遍,故稱普;斷道之後,鄰於極聖,故稱賢。(三)文殊師利菩薩,文殊師利意為妙德。以其明見佛性,具足法身、般若、解脫三德,不可思議,故稱妙德。毗盧遮那佛理智完備,居中位;文殊菩薩主智門,立於毗盧遮那佛之左;普賢菩薩主理門,位於毗盧遮那佛之右。轉之則右為智,左為理時,顯示理智之涉入胎藏界曼陀羅
梵本·釋論
關於本經之梵本,自古以來即有諸種異說,據法藏之《華嚴經傳記》卷一載,龍樹菩薩於龍宮中見本經有上、中、下三本,其上本與中本之頌數品數浩大,非凡力所能受持,故隱而不傳;至於所傳之下本,即是十萬偈四十八品(或謂三十八品)之華嚴經。其後,世親菩薩作《十地經論》以釋十地品,金剛軍、堅慧等論師亦造有十地品之釋論。又《華嚴經探玄記》卷一,將本經分為恆本、大本、上本、中本、下本、略本等六本。《華嚴經旨歸》、《華嚴經疏》卷三等則舉出異說經、同說經、普眼經、上本經、中本經、下本經、略本經、主伴經、眷屬經、圓滿經等十種之別。另據大智度論卷一〇〇所載,不可思議解脫經(四十華嚴經)之梵本共有十萬偈。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五亦稱,《華嚴經》僅有百千偈,故稱百千經,百千即十萬之意。

漢譯版本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

漢譯《華嚴經》有下列三種:
(一)六十華嚴。凡六十卷。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又稱舊華嚴、晉經。收於大正藏第九冊。總成七處,八會,三十四品。華嚴宗將本經三十四品攝為教起因緣分、舉果勸樂生信分、修因契果生解分、托法進修成行分、依人入證成德分等五分,此系就經文而別之;及立所信、差別、平等、成行、證入等五周之因果,此則就義理而區分。
六十華嚴之結構組織,採用七處八會之說法,七處,即演說之場所為七處;八會,即演說之回數為八會。天台宗將本經之八會分為前分與後分,前分包括前七會,為佛成道三七日間所說;後分只有後一會,為後時之所說。而菩提流支認為,前五會乃佛成道後之初七日所說,第六會以後,則為第二七日所說。
關於本經之翻譯,據《出三藏記集》卷九、《華嚴經探玄記》卷一等所舉,《華嚴經》之梵本,原有十萬偈,由東晉支法領從於闐國攜入三萬六千偈,自安帝義熙十四年(418)三月,由佛馱跋陀羅譯成六十卷,稱為六十華嚴,此即第一譯。然六十華嚴中之入法界品尚有缺文,直至唐永隆元年(680)始補譯之。
本經之註疏甚多,有《華嚴經疏》七卷(慧遠)、《華嚴經搜玄分齊通智方軌》五卷(智儼)、《華嚴經孔目章》四卷(智儼)、《華嚴經探玄記》二十卷(法藏)等。
(二)八十華嚴。凡八十卷。唐代實叉難陀譯。又稱新華嚴、唐經。收於大正藏第十冊。為六十華嚴之異譯。總成七處,九會,三十九品。澄觀於《華嚴經疏》卷四指出,新華嚴九會中,前五會為初七日之說法,第六、七、八三會為第二七日之說法,第九會入法界品則為後時之說法。
八十華嚴之梵本,乃實叉難陀應武則天之請,從於闐國攜入我國,自唐武則天證聖元年(695)三月,於遍空寺內始譯,武后親臨譯場,揮毫首題品名,至聖歷二年(699)十月功畢,此即第二譯。新譯之八十華嚴比舊譯之六十華嚴,文辭流暢,義理更周,故流通較盛。華嚴宗之主經即此八十華嚴。
此外,本經之西藏譯本,總成四十五品。其中,前四十四品相當於本經之前三十八品,第四十五品相當於本經第三十九入法界品。又西藏本之別譯有第十一品、第三十二品等二品。上述西藏本之文句與本經有不少出入。
關於本經之註疏,有《略疏刊定記》十五卷(慧苑)、《華嚴經疏》三十卷(神秀)、《華嚴經疏》六十卷(澄觀)、《華嚴經綸貫》一卷(復庵)、《華嚴經綱要》八十卷(德清)等。
(三)四十華嚴。凡四十卷。唐代般若譯。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略稱《普賢行願品》,又稱貞元經。收於大正藏第十冊。
為新舊兩譯華嚴經入法界品之別譯,與傳於尼波羅國(尼泊爾)之九部大乘經中之華嚴經為同本。內容記述善財童子歷參五十五善知識(或謂五十三參),而成就普賢之行願。
四十華嚴僅有《入法界品》一品,然此品占華嚴經四分之一以上,故視之為異譯。
又四十華嚴之敘述,雖與新舊兩《華嚴經》之《入法界品》大同小異,然其文較廣,於卷四十中新添加普賢十種大願,及‘重頌’(以偈頌重覆闡釋經法)之普賢廣大願王清淨偈,為本經之特色。
關於本經之翻譯,繫於唐德宗貞元十一年(795)十一月,由南天竺烏荼國獅子王派使者進貢其所親寫《華嚴經》之梵本,翌年六月,於長安崇福寺,由罽賓般若三藏譯之,澄觀及圓照、鑒虛等諸師詳定,至貞元十四年二月譯畢,共四十卷,此即四十華嚴。又本經之梵本,現保存於英、法、印度等國之圖書館或學會中。本經亦有西藏譯本及西夏文字之經本。
此外,本經記述善財童子遊行南方,歷訪善知識之說,與《道行般若經》等所述薩陀波倫菩薩東行參求般若之說類同。又本經所記之諸大聲聞不能聞知佛之自在神變,以寓‘斥小嘆大’(斥責小乘,稱嘆大乘)之意,與維摩經等之旨趣一致。
本經之別譯,有西秦聖堅所譯之《羅摩伽經》三卷、唐代地婆訶羅所譯之《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一卷、唐代不空所譯之《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觀門》一卷。又本經卷四十《普賢廣大願王清淨偈》之異譯有二種。
本經之註疏,有《華嚴經行願品疏》十卷(澄觀)、《華嚴經別行疏》二卷(仲希)、《華嚴經普賢行願修證儀》一卷(淨源)等。另贊詠善財童子歷參五十三善知識者,有《大方廣華嚴入法界品贊》(楊傑)、《文殊指南圖贊》(惟白)等。
唐譯本經系由九會的說法
此經的漢譯本中,以唐譯八十卷本的文義最為暢達,品目也較完備,因而在漢地流傳最盛。以下依據這一譯本略述此經的內容:唐譯本經系由九會的說法組合而成。
第一會,敘佛在菩提場中初成正覺,道場無量妙寶莊嚴,金剛座上的遮那佛身萬德圓滿。十方世界微塵數菩薩乃至金剛力士諸神諸天等各具無量功德一時雲集,各各說頌讚佛,所有的華藏莊嚴世界海中一切世界也都同樣入佛境界(《世主妙嚴品》第一)。諸菩薩和一切世間主說頌問佛,佛現瑞相放光說頌,又現諸神變,一切法勝音等菩薩各說頌讚佛(《如來現相品》第二)。時普賢菩薩入佛三昧,受諸佛讚嘆摩頂,從三昧起,十方一切如來放光頌讚普賢菩薩,一切菩薩也同頌讚(《普賢三昧品》第三)。普賢菩薩以佛神力,向道場海眾諸菩薩說世界海等十事,分別顯示十方剎土的形相和它的原因(《世界成就品》第四)。普賢又說毗盧遮那往昔修行所嚴淨的華藏莊嚴世界海無量妙寶莊嚴功德,乃至世界海中一切世界的莊嚴和諸佛號(《華藏世界品》第五)。普賢又說這是由於毗盧遮那過去世為大威光太子時供養諸佛廣修無量妙行的廣大功德莊嚴成就(《毗盧遮那品》第六)。
第二會,敘佛在普光明殿蓮華座上,顯現神變,十方菩薩都來集會。文殊師利菩薩承佛的威力,向眾菩薩稱說佛的名號,由於隨應眾生各別知見,遂有無量不同的名號如來為眾說法(《如來名號品》第七)。文殊師利又說娑婆世界中苦集滅道四聖諦的種種異名,和十方一切世界無量不同的四聖諦名,都隨眾生心,令得調伏(《四聖諦品》第八)。這時佛兩足輪放光,普照十方,各現佛事,文殊師利說頌稱揚佛的無邊功德行願(《光明覺品》第九)。文殊師利菩薩又和覺首等九菩薩反覆問答十種甚深佛法明門(《菩薩問明品》第十)。智首啟問,文殊師利答說菩薩身語意業動靜語默中為饒益眾生應發起的一百四十種的清淨願行(《淨行品》第十一)。文殊師利問,賢首以偈答說菩薩修行的無量殊勝功德,信願不虛,定慧圓滿成就等事(《賢首品》第十二)。
第三會,敘佛不離菩提樹下,上升須彌山帝釋宮殿,帝釋莊嚴宮殿,迎佛入座,並和諸天說頌讚佛(《升須彌山頂品》第十三)。十方佛世界法慧等菩薩都來集會,各說偈頌稱讚佛所修行的無量勝妙功德(《須彌頂上偈贊品》第十四)。法慧菩薩由於佛的威力,入無量方便三昧,受到諸佛讚嘆並摩頂,他出定廣說十住的法門,每住中各有聞、修十法(《十住品》第十五)。這時正念天子來問,法慧向他宣說修習梵行種種無相觀法(《梵行品》第十六)。又天帝釋來問,法慧向他宣說菩薩初發菩提心所得的種種無量功德,發心便能和佛平等,也無所得(《初發心功德品》第十七)。精進慧問初發心菩薩如何修習,法慧答說十不放逸,得十清靜,十佛歡喜,十法安住,十法入地,十法行清淨,十種清靜願,十法圓滿大願,十無盡藏等修行的法門和所應得的成就(《明法品》第十八)。
第四會,這時佛升向夜摩天宮,夜摩天王莊嚴殿座迎請如來,說頌讚佛,佛即入座(《升夜摩天宮品》第十九)。功德林菩薩等微塵數菩薩都來集會,十大菩薩各說偈頌稱揚佛周遍法界的行願功德(《夜摩宮中偈贊品》第二十)。功德林菩薩由於佛的威力,入善思惟三昧,受到諸佛稱讚並摩頂,他出定廣說十行的法門,並一一分別其行相(《十行品》第二十一)。功德林又對諸菩薩說菩薩十無盡藏的一一行相,由此能令一切行者成就無盡大藏(《十無盡藏品》第二十二)。
第五會,這時佛又升兜率天,兜率天王莊嚴殿座迎請如來,說頌讚佛功德,佛即入座(《升兜率天宮品》第二十三)。金剛幢等十大菩薩和微塵數菩薩從十佛世界來集。各說偈頌稱揚佛德(《兜率宮中偈贊品》第二十四)。金剛幢菩薩由於佛的威力,入智光三昧,受到諸佛稱讚並摩頂,他從定起,向諸菩薩廣說十回向法門,並一一分別解說所修行相(《十回向品》第二十五)。
第六會,敘佛在他化自在天宮摩尼寶殿,諸方世界諸大菩薩都來集會。這時金剛藏菩薩由於佛的威力,入大智慧光明三昧,受到諸佛稱讚並摩頂。他從定起,向眾說出十地的名稱。這時解脫月等諸菩薩請他解說,佛也放光加以神力,金剛藏菩薩便向眾演說甚深的十地法門行相(《十地品》第二十六)。
第七會,佛在普光明殿,普眼菩薩向佛問普賢菩薩三昧所修的妙行,佛教他自請普賢菩薩宣說。這時大眾希望見到普賢菩薩並殷勤頂禮,普賢菩薩才以神力出現,向眾廣說十大種三昧的高深法門(《十定品》第二十七)。普賢又向大眾說十種神通(《十通品》第二十八)。又向大眾說十種法忍(《十忍品》第二十九)。這時心王菩薩問,佛向他宣說阿僧祇不可說的數量和世間出世問一切諸法不可說說的事理(《阿僧祇品》第三十)。心王菩薩又向大眾宣說諸佛世界的壽量和它們的長短比較(《壽量品》第三十一)。又向大眾宣說十方諸菩薩和他們的眷屬的住處並常住說法的地名(《諸菩薩住處品》第三十二)。這時會中諸菩薩心中希望知道諸佛的國土、本願、種姓、出現、佛身、音聲、智慧、自在、無礙、解脫等不思議事,佛便加持青蓮華藏菩薩向蓮花藏菩薩廣說佛所住的十不思議法門(《佛不思議法品》第三十三)。普賢菩薩向諸菩薩演說佛的身相莊嚴,略說有九十七種大人相,以及十華藏世界海微塵數大人相(《如來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佛向寶手菩薩宣說如來的隨好中各有光明,周遍法界,能夠拔出地獄的苦,生兜率天,乃至令證得十地等廣大無盡的功德(《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第三十五)。普賢菩薩又向大眾演說佛為解脫眾生結縛,瞋心能障百萬法門,應當勤修十法,具十清淨,十廣大智,得十種普入,住十勝妙心,獲十種佛法善巧智(《普賢行品》第三十六)。這時佛從眉間放光,名如來出現光,如來性起妙德菩薩向佛請問大法,佛又放光入普賢菩薩口,普賢菩薩便廣說佛以十無量法出現,以十無量百千阿僧祇事得到成就。說罷,諸佛稱讚並為會眾授記,普賢最後說頌勸眾受持(《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
第八會,敘佛在普光明殿,普賢菩薩入佛華藏莊嚴三昧,從三昧起,普慧菩薩請問菩薩依、菩薩行乃至佛示般涅槃等二百個問題,普賢菩薩一問十答,分別演說二千法門。諸佛現前贊喜。普賢菩薩再用偈頌重說菩薩的功德行處(《離世間品》第三十八)。
第九會,佛在逝多園林,和文殊普賢等五百大菩薩、大聲聞並無量世主聚會。佛以大悲入師子頻申三昧,遍照莊嚴十方世界各有不可說剎塵數菩薩來會,各現神變供養境界。諸大聲聞不知不見。十大菩薩說頌讚佛。普賢菩薩演說這師子頻申三昧的十種法句。佛又顯現種種神變、種種法門、種種三昧等相,文殊菩薩說頌稱讚,諸菩薩都得到無數大悲法門,從事利樂十方一切眾生。文殊菩薩和大眾辭佛南行,尊者舍利弗和六千比丘也承佛神力發心隨同南行。他們行到了福城東,在莊嚴幢娑羅林中大塔廟處說法,這時善財童子等二千人前來頂禮聽法,發菩提心,其中善財童子一心求菩薩道,說頌問教,文殊師利指示他去求訪善知識,善財童子便輾轉南行參訪了德雲比丘乃至彌勒菩薩等五十三位善知識,聽受了無數廣大甘露法門,最後見到普賢菩薩,由於普賢的開示,次第得到普賢菩薩諸行願海,終於證入法界。末了普賢菩薩說頌稱揚佛的功德海相(《入法界品》第三十九)。
以上是新譯經中九會三十九品的內容梗概。
關於此經古來傳播的情形,相傳佛滅度後,此經在印度曾經隱沒,後龍樹菩薩弘揚大乘,便將它流傳於世。龍樹還造出《大不思議論》十萬偈以解釋此經,現行漢譯的《十住毗婆娑論》十六卷,便是該論的一部分,為此經《十地品》中初二地的解說。在這以後,世親菩薩也依此經《十地品》造出《十地經論》,發揮了《華嚴》的要義,金剛軍、堅慧、日成、釋慧諸論師又各造出了《十地經論》的解釋(日成、釋慧兩釋現存有藏文譯本)。

末後歸宗

《華嚴》一經,王於三藏,末後歸宗,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回嚮往生西方,普勸善財及華藏海眾,一致進行,求生西方,以期圓滿佛果。此之法門,何敢視作小乘?況善財已證等覺,海會悉證法身,彼尚求生,我何人斯(耳),不屑修習?豈但高豎慢幢,直是毀謗《華嚴》。欲張大乘之虛名,親造謗法之極禍。(印光大師《念佛懇辭》序)
以善財遍參知識,末後於普賢座下,蒙其威神加被,所證者與普賢等,與諸佛等,是為等覺菩薩。普賢乃以十大願王,勸進善財,及與華藏海眾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回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而為華嚴一經歸宗結頂之法。(印光大師淨土五經重刊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