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清光緒十四年(1888)入北京醇王府小恩榮昆弋班坐科,習昆弋老生兼老旦,師事弋腔正生劉長喜。嗓音條件雖不優越,但能揚長避短,運用自如。在念、做方面有獨到之功力,聲形俱佳,吸引觀眾。尤以扮演輔配角色,掌握人物身份尺度,充分起到烘雲托月、綠葉扶花的作用,稱“硬里子”。
光緒十六年(1890)底小恩榮班解散,乃轉赴京南搭入鄉間昆弋班演唱,如光緒三十一年(1905)在無極縣孤莊村和翠班與昆弋名家郭蓬萊等合作。班社“打凍”時則任教於鄉間昆弋子弟會,如曾在霸縣下王莊昆弋耕讀會教票。宣統二年(1910)肅王府組織復出昆弋安慶班,被邀入京搭班,演於東安市場東慶園等處,如宣統三年(1911)九月十五日大軸主演《喜團圓》(即《北平府》)。
主要經歷
辛亥革命事起,王府班報散,仍返京南搭班。民國六年(1917)底隨榮慶昆弋社入京演於鮮魚口天樂園,十二月初一(1918年1月13日)首場中軸主演《飯店認子》,此後主演劇目還有:《連環計》(飾王允)、《審刺客》、《胭脂血》(飾白懷)、《乍冰》(高腔)等。
1918年夏隨班首次赴天津演於廣東會館,除主演代表作《認子》外,為陶顯庭配演《單刀會》之魯肅、《別母亂箭》之周母;為韓世昌配演《佳期拷紅》之老夫人。1919年11月隨韓世昌赴上海演于丹桂第一台,為韓配演了《驚夢》、《拷紅》、《翡翠園》等戲。
數年間隨榮慶社演於京、津等地,還為郝振基配演《打子》之宗祿,為王益友配演《探莊》之鍾離老人,為韓世昌配演《鬧學》之陳最良、《胖姑學舌》之胡老頭兒、《痴夢》之衙婆等,其它劇目如《蜈蚣嶺》之蒼頭、《回頭岸》(昆弋)之問官、《紅門寺》之私訪大人、《連升三級》之王明芳(高腔老生)、《探親家》之鄉下媽媽、《下河南》之胡羅鍋、《蝴蝶夢》之棺材瓤子等,皆有表演特色。又如群戲《千里駒》中飾惡僧之母,定計下場念對兒“閻王教你三更死,誰肯留人——到五更”後三字時,陰狠之狀畢現,每獲滿堂彩聲。1923年4月韓世昌在榮慶社排演《釵釧記》,為之配演皇甫夫人。
1925年病逝,享年53歲。
崑曲演員(三)
崑曲是我國的古老劇種,又稱崑山腔或崑劇,流行於江蘇崑山一帶,已有五百餘年的歷史。嘉靖年間戲曲音樂家魏良輔吸取海鹽腔、戈陽腔的長處,對崑腔加以改革,創造聞名的“水磨腔”,使崑曲音樂獲得很大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