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島條約

《間島條約》韓國外交通商部19日在提交國會外交通商統一委員會的“國監資料”中表示,“日本強行剝奪韓國外交主權的1905年《乙巳條約》無效,而且我們可以主張日本單方面同清朝簽訂的《間島協約》無效”。

間島條約無效 不否認中國對延邊主權

韓國稱清日《間島協約》無效
環球網記者張哲9月20日報導 韓聯社訊息稱,韓國外交通商部19日在提交國會外交通商統一委員會的“國監資料”中表示,“日本強行剝奪韓國外交主權的1905年《乙巳條約》無效,而且我們可以主張日本單方面同清朝簽訂的《間島協約》無效”。
韓聯社報導稱,“間島是韓國人對中朝界河圖們江以北、海蘭江以南的中國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稱呼”,“1909年9月4日清日雙方代表在北京簽訂《中韓界務條款》(韓國稱《間島協約》),確定間島為清朝領土”。
韓聯社報導稱,韓國外交通商部強調,“即便《乙巳條約》有效,該條約也並未賦予日本變更韓國領土的權力,因此很難說日本代理韓國以正當的許可權簽訂了《間島協約》”,“清日之間簽訂的《間島協約》是嚴重侵犯第三國權利的國際條約,簽訂條約本身構成侵犯主權的非法行為”。
不過,韓國外交通商部補充說:“即使《間島協約》無效,間島的領有權並不能馬上歸屬韓國政府。間島問題是複雜而敏感的問題,需要從歷史、國際法、政治外交角度慎重對待。”
就所謂的“間島問題”,環球網記者連線採訪了遼寧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朝鮮-韓國研究中心主任呂超。呂主任表示:“間島自古以來就屬中國領土,最初指的是圖們江上一小塊衝擊地。韓方所稱的間島是指中國延邊自治州,因此韓方的要求非常無理。這個地方有史以來就沒有屬於過朝鮮。”
呂主任說,所謂的《間島條約》簽訂的背景,是清朝末年有朝鮮人越境開墾,引起清朝駐邊疆官員的注意。考慮到當時的朝鮮沒有主權,因此中方只能同日本方面交涉。中方經過據理力爭,迫使日本總監府把在龍井設立的“派出所”改為“領事館”,並簽訂了《間島條約》。
呂主任還表示,中國與韓國完全沒有邊界問題。韓方以“間島問題”煽動民眾情緒是非常錯誤的行為,對中韓兩國關係不會帶來好處。

不否認中國對延邊主權

環球網記者張哲9月20日報導 韓聯社訊息稱,韓國外交通商部19日在提交國會外交通商統一委員會的“國監資料”中表示,“日本強行剝奪韓國外交主權的1905年《乙巳條約》無效,而且我們可以主張日本單方面同清朝簽訂的《間島協約》無效”。
環球網記者就此事聯繫了韓國外交通商部。韓國外交通商部外訊科一位負責人證實韓聯社報導內容屬實,表示“主張《間島協約》無效”的確是韓國政府的立場,但同時也說,“間島問題”過於敏感,韓方將從歷史及國際政治的角度“慎重地”對待這個問題。
對於“韓國有關間島的立場是否意味著韓國不承認中國對延邊地區的主權”的提問,該負責人予以否認,並稱“政府方面沒有此類觀點”。他說,雖然韓國的立場是“不承認《間島協約》,但目前韓國還無法解決這一歷史問題”。
對於“韓方的主張是否會對中韓兩國關係造成不良影響”,以及“韓國政府如何向韓國民眾宣傳間島”的提問,該負責人回應稱“韓國外交通商部的回答僅限於此”,“這些問題還無法回復”。

歷史沿革

延邊歷史悠久,據已發掘的新石器時代出土文物及兩千年前的史書記載,早在新石器時代,中華民族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見《左傳》昭公九年,周景王使詹桓伯辭於晉曰:“及武王克商,肅慎亳,吾北土也”,即延邊最早是肅慎人的發祥地。延邊漢朝時屬於漢四郡玄菟郡管轄,唐朝曾屬於安東都護府轄地,後屬肅慎後裔粟末靺鞨建立的渤海國管轄。元、明時代,延邊地區先後屬遼陽行省開元路,奴兒乾都司布爾哈圖等衛所。
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清政府設琿春協領琿春協領下設卡倫(哨所)15處,隸屬於寧古塔副都統。次年始建協領衙門於渾蠢水(即琿春河)之北,並開始建城。1859年(清鹹豐九年),琿春協領升為副都統銜協領。1881年(清光緒七年),增設琿春副都統,統轄延邊大部分地區。首任副都統依克唐阿繼續在琿春築城,初在今琿春市靖和街東部,俗稱舊城。同年設吉林邊務督辦、琿春招墾局,開放荒圍。1909年(清宣統元年),設琿春廳,轄密江以東之地,治所仍在琿春城。添設吉林省東南路分巡兵備道,琿春廳撫民同知衙門與道台衙門同城。清朝稱長白山為“龍興之地”的滿族的發祥地,是八旗之外不許入內的貴族聖地,長時間對外封閉長達近兩百年之久。這是滿人保護自己發源地傳統文化的一項政策。這項政策在當時的時代背景與歷史限制下,有很多的弊病,比如長期的禁閉造成邊疆人煙稀少,在沙俄步步吞併東北的條件下更已成為邊疆的國防的隱患,於是晚清把該地對外開放了。長白山一帶對外開放後,有一部分的朝鮮的邊民過界墾荒,更是吸引力關內的大量墾民。
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清政府在延吉局子街設延吉廳。中日甲午戰爭結束後,日本帝國主義占領了朝鮮,日本以朝鮮為跳板,對中國延邊地區頻繁進行侵略活動。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日本帝國主義以“保護朝鮮人”為名,派軍隊侵入延吉廳轄鎮——朝鮮人較集中的龍井,並設立了“朝鮮統臨府臨時間島派出所”,進行間諜活動。清政府於8月24日提出抗議,8月26日東三省總督徐世昌派新軍督練處監督吳祿禎前往調查,他事後寫出了《延吉邊務報告》,繪製了《延吉邊務專圖》,科學地論證了朝鮮人所稱的“間島”是中國神聖領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