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克唐阿

依克唐阿

依克唐阿(穆麟德:iktangga;1834年—1899年4月27日),字堯山,扎拉里氏(漢譯姓張 ),滿洲鑲黃旗人,祖籍吉林伊通,出生於今伊通滿族自治縣縣城東南馬家屯。清朝晚期將領。 依克唐阿在抗擊日、俄侵略,維護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鬥爭中,立下了卓著的功績,受到朝廷器重,被授為頭品頂戴、鎮守盛京等處將軍,管理兵刑兩部,兼管奉天府尹事務,任兵部尚書、都察院右都御史等官職,有“東北三省海外天子”之稱,被譽為“虎將軍”。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去世,謚誠勇,予建祠。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戰功起家

依克唐阿性剛毅,喜狩獵,善騎射。

1852年(鹹豐二年),20歲的依克唐阿編入滿洲八旗“馬甲”,後隨副都統開隆阿徵調入關,轉戰浙、皖、豫諸地,圍剿太平軍和捻軍。

1858年(鹹豐八年)因功賞賜花翎頂戴,晉驍騎校。

1861年(鹹豐十一年),依克唐阿效力於欽差大臣僧格林沁麾下。因剿除捻軍有功,補防禦。

1862年(同治元年),調任三姓(今黑龍江依蘭)滿洲鑲白旗佐領,補三姓鑲白旗佐領。當時值吉林柳條邊外農民軍興起,依克唐阿奉命率軍鎮壓農民軍,於伊通河畔斬殺農民軍首領劉果發。

1866年(同治五年),遷協領,詞條賜號“法什尚阿巴圖魯”(意誠勇)。

駐防東北

1869年(同治八年)10月,依克唐阿被派往黑龍江,任墨爾根副都統。赴任後,努力整頓旗務、修繕兵甲,聘請博學開發文化,興辦屯田戍邊事宜,鞏固邊陲,成績卓著。

依克唐阿草書《龍》 依克唐阿草書《龍》

1872年(同治十一年),補黑龍江副都統。

1874年(同治十三年)。奉旨署黑龍江,掌管龍江防務,後調任璦琿副都統。時值沙俄以不平等的《北京條約》為口實,強占黑龍江以北和烏蘇里江以東大片中國領土之後,又隔江窺視璦琿城,不斷騷擾沿江屯落。同時強制發行俄貼,強迫中國邊民以銀易貼,致使“俄貼充溢不下數百萬”,並揚言五日內不兌換,逾期銀票作廢。嚴重干擾邊界正常貿易和人民生活,北疆危在旦夕。依克唐阿“簡從渡江”,親自與沙俄據理交涉,“始獲寬限,爭回銀票一百數十萬兩”,商票邊民無不嘖嘖稱道。

1875年(光緒元年)春,俄軍強行占領住有5000餘旗戶的中國領土蘇中阿地區,依克唐阿親自帶兵拒敵,據理力爭,保衛了中國的領土和主權。

1879年(光緒五年),依克唐阿奉命調任新設呼蘭副都統,並被黑龍江將軍豐紳保奏為協辦夷務(俄國事務)交涉人員之一。在呼蘭任內,依克唐阿致力獎學、治盜,為呼蘭的發展制定了長遠規劃。此時,由於中俄兩國改議新疆條約之事萌生糾紛,烏蘇里江邊防緊張。清政府為防不測,決定新設琿春副都統。依克唐阿以“謀勇兼優”被保舉,任琿春副都統。

1880年(光緒六年),其母去世,依克唐阿回鄉丁憂。

1881年(光緒七年)4月,朝廷在琿春設副都統,依克唐阿首任琿春副都統。接任後,他率馬步各營和招募的獵戶,修城池、設卡倫、築炮台,擇險拒守;率部修築琿春至吉林和寧古塔兩條大路,派員常年維修;招民墾荒3萬垧,解決戍邊軍糧。使荒遠的邊疆小鎮成為經濟繁榮,兵強將勇的邊陲要塞。

1885年(光緒十一年),依克唐阿會同欽差勘界大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吳大澄勘定中俄邊界。爭回土字界牌和黑頂子地方,並重申中國的圖們江航行權,簽訂了《中俄琿春東界約》和6個勘界議定書,維護了國家的尊嚴和領土主權。吳大澄敬佩依克唐阿的智勇,乘興於黑頂子花崗岩上奮筆書成“龍虎”二字,刻石以示紀念。後人稱為“龍虎石碑”。

甲午戰爭

1894年(光緒二十年),甲午戰爭爆發,依克唐阿請率軍自效,議赴漢城迎擊日軍,朝廷許之。師至奉天而平壤已失,乃奉命進駐九連城,與宋慶協守鴨綠江防務。分工依克唐阿率鎮邊軍守長甸河口、蒲石河口、鼓樓子、安平河口一線。10月24日,日軍由朝鮮水口鎮涉水渡江,依軍侍衛倭恆額見敵軍至,倉皇逃遁。日軍遂占領安平河口,依克唐阿率隊退往寬甸。此後,依克唐阿率黑龍江鎮邊軍在賽馬集一線與扼守摩天嶺之清軍聶士成部互為犄角,迎擊日軍第五師團。先後戰於草河嶺、崔家房、樊家台、雪裡站等地,抗擊日軍企圖打通摩天嶺,由東路入侵奉天的圖謀。12月14日,依克唐阿令鎮邊軍分統壽山、馬隊統領永山逆襲鳳凰城,遇伏,永山陣亡。依克唐阿保余軍退。清廷下詔將依克唐阿革職留營,以圖後效。

1894年底,奉旨督軍前往遼陽、海城會同吉林將軍長順嚴防,以杜日軍北犯。12月24日,依克唐阿與長順在遼陽舉行會議,協商反攻海城,保衛遼陽作戰事宜。從1895年1月17日開始至2月底,依克唐阿會同長順、徐邦道、李光久、宋慶、吳大澄 、魏光燾等部,五次反攻海城,但均無功而返。

正當清軍集中數萬大軍反攻海城時,日本第一軍第五師團由鳳凰城西下進犯遼陽、鞍山。3月2日,清廷電令依克唐阿、長順即日統帶全軍,迅速赴援遼陽。於是,依、長兩軍先後由海城北撤,馳援遼陽。海城圍解。3月5日至9日,日軍集中在東北戰場的第一、第三、五師團主力,發動遼河下游戰役。先後攻占了牛莊、營口、田莊台。清軍在東北戰場徹底失敗。

晚年經歷

甲午戰爭結束後,依克唐阿曾上疏奏請練兵隊、築炮台、造鐵路、制槍炮、開礦產、治團練等六事。清廷以礦政尤為重要,諭令妥籌開辦。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3月賜頭品頂戴,五月授鑲黃旗漢軍都統,同年八月出任盛京將軍。

1899年4月27日(光緒二十五年三月十八日)去世,享年67歲,謚誠勇,予建祠。

軼事典故

依克唐阿雖然膽識過人,但是很邋遢。平日,依克唐阿吃完飯不愛刷鍋,總是現用現刷。依克唐阿在任驍騎校時,一次行軍打仗前,軍營將士都已經吃完飯掛灶了,依克唐阿還沒吃完,這時候,軍號響了,眾將士紛紛上馬,依克唐阿連忙把鍋端起來,直接搭在馬屁股後面,這一搭不要緊,馬受不了燙,一溜煙衝到敵營後方,依克唐阿就勢從後方殺起來,敵軍亂了陣腳。軍隊前後夾擊,大敗敵軍。之後,依克唐阿率軍多次擊退沙俄入侵,戰功顯赫。從此,依克唐阿威振四方,深得慈禧太后的賞識,被認作乾兒子。慈禧下旨,依克唐阿可以自由出入大殿。

歷史評價

《清史稿》:依克唐阿勇而有謀,性仁厚,不嗜殺,每有俘獲,不妄戮一人。轉戰吳、皖、魯、豫,先後救出難民以十數萬計,至今人尸祝之。初與長順訂兄弟交,長順兄事之。及議遼陽戰守,語不協。依克唐阿毅然獨任其難,曰:“孰使我為兄也者?”其雅量如此。

東三省練軍自成軍後,終未當大敵,而依克唐阿、長順一奮其氣,遂保遼陽而無失,中外稱之。喪師辱國者數矣,此固差強人意者哉。

後世紀念

依克唐阿碑 依克唐阿碑

依克唐阿碑,位於中國吉林省敦化市大石頭鎮哈爾巴嶺村東北,為一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類型為石刻,公布時間為1987年10月20日。該文物保護單位由敦化市文管所管理。

墓葬發現

依克唐阿墓地 依克唐阿墓地

2012年6月21日,依克唐阿墓在吉林市船營區歡喜鄉下窪子村被村民發現。墓地的四周用水泥方柱和鐵絲環繞著,南北長約20米,東西寬約15米。依克唐阿將軍被埋葬在墓地的東南角,其墳直徑約有6米,高為1米,墳的周邊用紅磚砌成。在墳的北側立有一塊石碑,其正面寫著醒目的“先祖依克唐阿墓”幾個大字。碑的背面刻有碑文,上面寫道:“公諱依克唐阿,字堯山,吉林伊通,滿鑲黃旗人,生於一八三二年,卒於一八九九年。公自青年從戎南征北戰,戎馬一生,特別是一八七五年對俄作戰及一八九四年甲午戰爭時,英勇善戰,打敗了敵人的侵略,保衛了祖國的領土完整。因其戰功顯赫,清政府賞頭品頂戴擢升盛京將軍。公病故後,清廷御賜墓碑及墓誌,以記其功。文革時期,墓地被炸,墓碑亦不知去向,後為紀念先祖,玄孫輩重修墓地,以慰在天之靈。”石碑周圍長滿雜草,雖然歲月滄桑,石碑已顯老舊,但是上面的字跡仍清晰可見。

吉林省四平市名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