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概況
鐵河鄉位於贛江下游,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西南角,距離南昌市區50公里。東臨贛江,南連象山,西鄰大塘,北靠鄱陽湖,屬亞熱帶溫暖濕潤性氣候。鐵河系鄉(場)合一政體,兩塊牌子一套班子,以墾殖場為主體,擁有近50年的建場史,交通便利,昌鐵公路直通集鎮,昌九高速公路,大京九鐵路,昌北機場,近在咫尺,在臨贛江,水、陸、空交通優勢,得天獨厚,貨客運安全便捷。
鐵河是鄉場合一,兩塊牌子,一套班子。鐵河鄉(場)轄區內三個全民分場,四個行政村,56個自然村(隊),有355名黨員,共設21個黨支部,其他機構設定齊全。鐵河鄉(場)始建於一九六0年,總面積50.1平方公里,有耕地34000畝,水面5000畝,山地草洲14000畝,大體是五分耕地,四分水面與山地草洲、一分道路和莊園,總人口1070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500人,農場職工3100人,其中退休職工977人,生產經營以農業種植水稻、水產畜牧養殖業為主,工業以糧食加工和磚瓦業為主。正常年份產優質稻3000萬斤,2005年工農業總產值9500萬元,是新建縣產糧大鄉之一,財政收入如期完成了縣下達的任務。
鐵河屬濱湖地區,全靠圩堤保命,靠排澇吃飯,圩堤全長29.4公里,其中抗外洪14.3公里,高程24米,防內洪15.1公里,高程20.6——21.5米,大小排灌站39座,總裝機容量49台/2420千瓦,主幹渠道16.5公里。
產業發展
鐵河鄉耕地面積3.5萬畝,年產優質稻穀16000噸。鐵河鄉水稻收割,耕翻、耙地機械化作業90%以上,排灌受益面積100%,旱床育秧、拋秧等農業新技術得到廣泛套用。調整低洼田的產業結構15000畝,建立立體種養示範基地5000畝,水產品年起水量為3000噸,螃蟹、龍蝦、珍珠、美國牛蛙等特種水產養殖探索到一定技術,家禽發展100萬羽,豬、牛、羊年出欄8000頭。青山湖、梅子池、大車湖、芰湖、三角洲、觀咀圩投資4000萬元,進行種改養。
鐵河鄉(場)完成工業產值3500萬元,鄉村兩級全年技改投入150萬元,企業轉制8家,盤活閒置廠房4500平方米,閒置設備600萬元,引資到位110萬元。完成第三產業1800萬元,個體私營三產企業新增30家,房產、集鎮建設投入和銷售額比上年翻一番。
鐵河鄉致力於產業結構最佳化。在穩定基本農田、穩定糧食總產的基礎上,圍繞市場、效益、需求,依託資源優勢,發展最見優勢的產業,加大鐵河鄉資源開發力度,加快特種水產養殖步伐,特別是養珍珠、龍蝦、螃蟹,使農業生產結構最佳化,全鄉特種水產養殖12600畝,網箱養魚養鱔達9000箱。
鐵河鄉致力於農民素質提升。舉辦農民農業技術培訓,請省農大、省農科院專家一道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發放科技資料,現場接受民眾諮詢。
鐵河鄉致力於擴大對外開放。重點是立足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優勢,在積極鼓勵發展一批影響大、帶動力強的農業龍頭項目上取得突破。已發展了一個“方洲特種水產品養殖公司”。加快培育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和行業協會,並充分發揮其在龍頭與廣大農民之間的橋樑紐帶作用,鼓勵引導建立“公司+行業協會+農戶+基地”的發展模式,帶動千家萬戶的種養業與市場聯接。
鐵河鄉加大示範帶動力度,結合“雙帶致富”、“一村一品”工程的實施,有計畫、有選擇地創建有市場、前景好、經濟效益高,並具有一定規模和明顯地方特色的種養基地。通過各級創建基地,走典型引路、示範帶動的路子,真正起到“做給農民看、領導農民乾、幫助農民富”的引領帶動作用,形成全民參與農業新型產業發展的生動局面,促進特色種養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
鐵河鄉加大政策引導力度。全面落實糧食最低保護價收購,糧食直補、良種補貼、生產資料補貼、農機具補貼等扶持農業發展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農業產業發展和農業龍頭企業發展的支持力度。
鐵河鄉加大項目支持力度。集中篩選一批科技含量多、經濟效益好、能帶動民眾致富的農業項目,爭取資金支持。靈活調度新爭取到的涉農項目和現有的農業綜合開發、農業水利基本建設項目,在具體安排上將根據鐵河鄉農業新型產業發展情況,給予優勢產業區適度傾斜,不斷完善其基礎設施和配套建設。
社會事業
投資250萬元,新建五大項目:鐵河中心國小2000平方米的四層教學大樓,鄉敬老院,容量為100噸的傘型供水塔,鄉衛生院住院部,占地3200平方米的集貿市場已竣工使用。電視網路已覆蓋到各自然村,成為有線電視鄉,54個自然村,村村安裝了程控電話,實現電話建設目標。社會治安、交通安 全管理、創文明建設得到加強,鐵河鄉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受到縣級嘉獎。 社會各項事業健康發展:
全民法制教育不斷加強,促進了社會治安的根本好轉。通過“五五”普法知識的宣傳教育和建立健全相應制度,基層幹部主動學習,考試合格,提高了全民法制觀念和社會綜合治理意識,全鄉社會穩定,民心安定,全年沒有發生重大刑事案件和治安事故,沒有邪教活動的出現,為鐵河鄉經濟發展和人民安居樂業提供了安定祥和的社會環境。
社會保障體系快速推進。為農場1037名退休職工如期發放退休金,並辦完增資手續,不斷擴大城鎮戶口和農村困難戶的最低生活保障範圍,醫保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對象逐年增加,全年低保發放金額6萬元,救助資金10萬元,為困難殘疾人無房戶建房4套,同時為大病救助對象報銷合理費用20萬元,組織參加醫保5400人。
文教衛生體育事業不斷發展。完善了學校配套設施,鞏固了學校“雙基”成果;衛生事業有序發展,血防工作、禽病防治受到人民的好評,鄉文化站堅持經常化宣傳科技知識和鄉重大活動內容,積極做好淨化文化市場工作;民眾性體育活動得到加強;參加縣比賽取得了好成績。
工、青、婦、民兵、計畫生育等民眾團體工作開展地有聲有色。在鐵河鄉創建文明建設活動中充分發揮了他們的積極作用。2007年全年計畫生育手術任務完成260例,社會撫養費完成10萬元,環孕檢率達到95%,關愛女孩工作有序開展,鄉村二級計生服務辦公場所投入20萬元進行裝修。徵兵工作全面完成任務。
新農村建設
鐵河鄉新農村建設的推進方式和基本措施:新農村建設規劃包括試點村莊建設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等。繼續把編制規劃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基礎工程來抓,堅持因地制宜、保持生態、適度超前、功能齊全、彰顯個性、注重節儉等原則,注意保護基本農田、保護自然生態、尊重科學、尊重實際、尊重農民意願、動員組織農民參與規劃,充分聽取民意,有效集中民智。依據建設規劃,試點自然村農民理事會要組織農民民眾討論,確定年度內村莊整治建設計畫,明確建哪些項目,採取什麼方式建,如何籌資投勞等具體事項。
在發展“一村一品”和產業化上,各有關部門、單位要出台配套扶持政策。在資金、技術、服務、土地流轉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在村莊整治建設上,要按照先改水、改廁,然後改路的原則進行“三改”,新農村建設直接統籌資金主要扶持“三改”項目建設,對“六改四普及”中的其它建設項目,也要根據籌資情況,因地、因村制宜地明確恰當的扶持標準,從而使試點村農民實現走平坦路、喝乾淨水、上衛生廁、住整潔房、用潔淨能源等目標,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要建立黨委政府領導、相關部門指導、村級兩委牽頭、農民理事會主辦、社會力量支持、民眾廣泛參與等工作機制。
開發項目
種養業:鐵河鄉土地肥沃,水質優良,氣候適宜,現有草洲3.6萬畝,可養水面1.3萬畝,旱地0.4萬畝,低洼田改水養1.5萬畝,根據地理條件可興辦萬頭養豬場,萬頭養羊場,100萬羽家禽養殖場,水面水產(名貴、特種品)養殖場,萬畝天然藜蒿培植基 地及白蓮等食用藥用栽培產業基地。
加工業:資源豐富,有優質稻穀,農禽家畜肉類、天然藜蒿、水產品類進行深加工,冷凍處理,實行產銷一條龍服務體系。
旅遊業:境內有漢代古城牆遺址長達18公里,氣勢雄偉,還有漢代官宦集葬群,古墓200多座,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還有望仙庵、天子凹、皇封地、四女廓等名勝古蹟,開發修復後,以聞名世界的鄱陽湖候鳥保護區連為一體,是旅遊、觀賞候鳥珍禽、鄱湖風光、休閒度假的理想勝地。
工業企業:造紙廠、貢紙廠、建材廠、特種水產養殖場,可供獨資、合資興辦,租賃、拍賣等方式進行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