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蒿

藜蒿

藜蒿,學名狹葉艾,又名蘆蒿、水蒿、青艾等,屬於一種野生植物,一般野生的均長在湖泊草灘岸邊附近。江西省鄱陽湖沿岸一帶最多,湖南省西北部,安徽省西南部,湖北省東南部一些湖泊草灘上也有,現一般是人工種植,比較著名的種植帶有,南京的江心洲藜蒿基地,滁州橋頭藜蒿基地。 本草綱目草部第十五卷記載:藜蒿氣味甘甜無毒,主治五脹邪氣,風寒濕脾,補中益氣,長毛髮,久食輕身,耳聰目明,防衰。中醫認為其除食用之外還有清熱、利濕、殺蟲之功能。江西省盛產,湖南省西北部,安徽省西南部,湖北省東南部一些湖泊草灘上也有。 藜蒿營養豐富,每100g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質3.6g,鈣730mg,硫胺素0.0075mg、磷102mg、胡蘿蔔素1.39mg、抗環血酸49mg、鐵2.9mg。它生育期間病蟲害少,基本不施農藥;藜蒿嫩莖味道清香,肉質脆嫩,可作主食或者配料,可熟食,亦可涼拌,色味極佳;一年種植可以多年受用,特別是春秋兩季,可以批量供應。因此,隨著人們菜譜的變化,經過人工栽培的藜蒿走近了解尋常百姓家,也步入了高檔次的賓館、酒店。一般藜蒿畝產鮮莖4000kg-5000kg,效益較高。 江西人做藜蒿比較擅長,江西的藜蒿炒臘肉以其“脆嫩爽口,醇香柔潤”的特點,而入選“十大贛菜”之一,是中國的名菜之一。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藜蒿 藜蒿

水鄉有歌謠云:正月藜,二月蒿,三月作柴燒。這裡的月份指的是農曆,說的是藜蒿要看時節,這個時節是寶貝的菜蔬,過了時節就只能是當柴燒的桿子了。

藜蒿的嫩莖、蘆芽和地下肥大的肉質莖均可食用。藜蒿嫩莖深青或淡綠色,像豆芽菜粗細,可摘成一段段,有一種特殊濃烈的異香,比芹菜的味道好。藜蒿本是野生,現在技術發達,可以作為一年生蔬菜栽培。

其實藜蒿並不是有多好看,細細的、長長地纏繞在一起,亂蓬蓬的。吃的時候要先摘去根莖上的小葉子,再留下嫩莖掐成一小段一小段。

營養價值

本草綱目草部第十五卷記載:藜蒿氣味甘甜無毒,主治五脹邪氣,風寒濕脾,補中益氣,長毛髮,久食輕身,耳聰目明,防衰。中醫認為其除食用之外還有清熱、利濕、殺蟲之功能。江西省盛產,湖南省西北部,安徽省西南部,湖北省東南部一些湖泊草灘上也有。

藜蒿營養豐富,每100g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質3.6g,鈣730mg,硫胺素0.0075mg、磷102mg、胡蘿蔔素1.39mg、抗環血酸49mg、鐵2.9mg。它生育期間病蟲害少,基本不施農藥;藜蒿嫩莖味道清香,肉質脆嫩,可作主食或者配料,可熟食,亦可涼拌,色味極佳;一年種植可以多年受用,特別是春秋兩季,可以批量供應。因此,隨著人們菜譜的變化,經過人工栽培的藜蒿走近了解尋常百姓家,也步入了高檔次的賓館、酒店。一般藜蒿畝產鮮莖4000kg-5000kg,效益較高。

江西人做藜蒿比較擅長,江西的藜蒿炒臘肉以其“脆嫩爽口,醇香柔潤”的特點,而入選“十大贛菜”之一,是中國的名菜之一。

藜蒿 藜蒿
藜蒿 藜蒿

生育習性

藜蒿的生育習性是耐濕、耐熱、耐肥,但不耐旱,雖在各類土壤中均可生長,但以保水保肥性能好的沙質土壤最為適宜。

種植前景

藜蒿,又名蔞蒿、蘆蒿、香艾蒿、艾蒿、水艾、小艾、水蒿、柳蒿芽、狹葉蒿等。為菊科蒿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莖和嫩莖供食用,營養豐富,可涼拌或炒食。原產於亞洲,日本、朝鮮、俄羅斯西伯利亞東部均有分布,我國東北、華北和中南地區及雲南等地野生於荒灘、荒坡或岸邊、溝邊及田間。早春是藜蒿盛產的季節。藜蒿很早以前就被列為野蔬上品,我國自古即有採集食用之習慣。藜蒿除作為特色蔬菜食用外,還具有藥用價值,肥厚的根狀莖還可供作釀酒的原料以及家畜飼料等。

藜蒿抗逆性強,很少發生病蟲害,農藥污染少,為天然綠色食品,因為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近幾年,江蘇、雲南、浙江等地人工栽培逐漸增多。被譽為“藜蒿第一村”的陽新縣興國鎮寶塔村,2009年藜蒿種植規模為12000畝左右,總產量2500萬千克左右。採用保護地栽培,從9月下旬一直可採收至翌年4月份,畝產可達4000-5000千克,不僅產量比露地栽培提高30%,而且產值增加。許多地方形成了藜蒿產業,不僅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增加收入,還增添了蔬菜種子花色品種,豐富了居民的菜籃子,帶來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較高的經濟效益。

注意事項

可採用多種方法繁殖

種子繁殖:可於春季將藜蒿種子與細土混勻直播於大田,播後覆土澆水,半月左右即可出苗。地下莖繁殖:四季均可開展,即到藜蒿的本田中挖取地下莖,剔除老爛根,將新莖首尾相接排列於開好的條栽溝內,每畝用新地下莖150kg左右。扦插繁殖:7月份剪地地上莖15cm長,條栽於新開好的溝中,溝深10cm,行距3cm-5cm,株距3cm-4cm,插後澆透水,然後再視墒情澆催根水,並經常保持濕潤。壓條繁殖:7月-8月,將生長健壯的成蒿齊地面割下,去掉上部20cm的嫩莖,然後開溝置於整好的大田,溝深6cm左右,行距45cm,成蒿要首尾相連,栽後覆土澆水,當年莖稈上可生部分新芽,次年3月陸續萌生大批新芽。

加強田間肥水管理

根據地力情況可作2m-3m寬的廂面,溝深18cm-20cm。每畝施腐熟的欄糞或石灰雜肥2000kg-3000kg,或精製惠滿豐有機肥、生物有機肥40kg-50kg。春季追清水糞750kg。以後每割一次要追一次速效肥。每次追肥後要及時澆透水。田間宜濕不宜旱。隨時鋤除行間雜草。

適時採收

藜蒿的嫩莖長到10cm-15cm高時,頂端心葉尚未展開,莖稈脆嫩,要及時齊地割下。可一次割完,也可分批割取。待割部分要注意防止倒伏和老化,一般每月可收割一次。

採摘方法

每年藜蒿上市的時候,正是江西省鄱陽湖一帶家家戶戶曬臘肉的時候,鮮嫩的藜蒿和香噴噴的臘肉可以一直吃到3月份。等藜蒿老了,臘肉也吃完了,這個美食就要等到來年。也許正是要期待一年,才使得人們更加垂涎。

藜蒿 藜蒿
藜蒿 藜蒿

分層採收

10月下旬至翌年2月,挖取地下莖,洗淨根莖的泥土即可上市。採收地下莖後,將廂面用薄膜覆蓋好,以利殘留莖節萌發新株。3月下至4月中旬,是地上莖的盛收期,當藜蒿莖高20厘米時,用銳利的刀離地面3-4厘米處割下扎把銷售,春季外界氣溫較低,割莖後的畦面仍需覆膜保溫,這樣可收穫2-3次。每收割一次,隨即畝追施尿素10公斤。一般每畝可收穫地下莖1500-2000公斤,地上莖800-1200公斤。

也可採取在4月底收割藜蒿後,栽種一季雜交中稻,中稻成熟收割時,低留稻樁,爾後開好廂溝,保持土壤濕潤,殘留于田間的地下莖可慢慢長出地上莖,莖長出後追肥1-2次,並及時採收嫩莖出售。

相關報導

江西人的第一部方言連續劇《松柏巷裡萬家人》的主題曲就是《藜蒿炒臘肉》(用南昌方言演唱)。看這歌詞:(白)呷稀哩喲?候死人奈!(吃什麼呢?饞死人了!)(唱)鄱陽湖裡咯幾根子草,南昌人飯桌上變成了寶。噴噴香咯日子紅火火咯過喲,活得有滋又有味,賽過那藜蒿炒臘肉,千家萬戶樂陶陶,樂陶陶。

在所有蔬菜與臘肉的組合中,數藜蒿達到了最高境界。鹹香柔軟的臘肉,愈發襯出藜蒿特立獨行的香氣。吃上一口,唇齒生香,回味悠長。也難怪上至賓館酒樓,下至酒家排檔都少不了它的身影,招待外地朋友,藜蒿炒臘肉也成了南昌人的首選,是必備的一道壓軸菜。

現在一年四季都能買到種植的藜蒿,但味道差遠了,人們還是熱衷野生的。往年這時鄱陽湖野生藜蒿早已大量上市,而今年南昌很難見到鄱陽湖野生藜蒿。去年鄱陽湖遭遇持續乾旱,野生藜蒿開始大面積減產,加上今年罕見的雨雪冰災,野生藜蒿面臨絕收的境地。直到後來天氣轉暖,鄱陽湖畔的藜蒿才遲遲地發芽生長,滿足了南昌人的口福。

在鄱陽湖附近縣區的一些館子店前,到處可以看到店員圍著買來的一大桶藜蒿去除葉子的現象。江湖交匯的湖口縣城更是如此,許多人家甚至直接坐到家門口的小凳子上摘除藜蒿葉子,小孩子也來幫忙,現摘現賣。這是純正的鄱陽湖野生藜蒿,正是泥土般的清香,讓人食之不厭,視為珍寶。

陽春三月,煙波浩淼的鄱陽湖水面邊,叢叢密密的藜蒿總讓人生髮無限遐想,似乎有關生命力和生命意義的哲學象徵。可以約二三好友,面對鄱陽湖把酒臨風,以藜蒿炒臘肉下酒,酒酣飯飽之餘,醉倒於陽春三月的江南,豈不快活!(來源:中國都昌網美食頻道)其栽培要點: 扦插育苗:4月底5月初,挖取藜蒿地上莖,抹掉中下部葉片,剪成10-15厘米的插條,按株距5厘米,行距10厘米的規格插入苗棚內。苗床的整地施肥按一般蔬菜育苗的標準操作,深度以插條入土三分之二為宜,每平方米插條約200根。插後加強肥水管理,促使植株生長。

藜蒿炒臘肉 藜蒿炒臘肉
藜蒿 藜蒿

“藜蒿客”

每年採摘季節,你如站在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的鄱陽湖邊堤壩上望去,對面的鄱陽湖灘上,稀稀疏疏的人在低頭摘著什麼,這些人就是湖口縣當地的“藜蒿客”。每年的二三月份,鄱陽湖邊碧綠的藜蒿密密地瘋長著。“藜蒿客”們就開始行動了,小小藜蒿為當地百姓帶來了較為可觀的經濟收入。

藜蒿雖好,卻要辛苦那些辛勤的“藜蒿客”摘取才能端上飯桌。雨水不多,作業比較方便。往年的春雨瀝瀝,作業就更辛苦。每天清晨,湖口縣西門老渡口的渡船里就坐滿了來自湖口縣雙鍾鎮一帶的“藜蒿客”。100多人的隊伍去鄱陽湖對岸的湖攤上去摘藜蒿,摘藜蒿人多以中年女性為主,也有年輕人,遇上雙休日,還帶上小孩子。一般一去就是一天,帶上食物。只有少數是中午回來的。一天下來,手腳麻利的能摘上百斤。

這些藜蒿女摘藜蒿分為兩種,一種是為了生計,摘取了賣錢,賣給酒店或小販。一種是摘來自己家裡炒著吃的。這部分人以年紀稍大,家境較好的老太太為主,在家裡閒著也是閒著,就隨著大部隊來摘。一者鍛鍊鍛鍊身體,二者弄點原汁原味的野菜。原先是老百姓生活條件不好,就到野外弄些蒿子回來吃,現在是返璞歸真了。

天氣嚴寒,藜蒿凍死了不少,生得自然比往年晚。藜蒿稀缺時候,也就是每年的元宵前後幾天,藜蒿很嫩,屬於質量好的上品,除去葉子後可以賣到15元一斤。現在農曆3月了,價錢下來了。野生的一般在元宵前後開始上市,短短二三周就少了,因為長老了。

船到對岸的鄱陽湖梅家洲渡口後,大家就開始為採摘做準備,三四個蛇皮袋壓在腰間帶子下面,手握一把彎彎的鐮刀。大家各自向草洲走去,個個身形矯健,動作麻利。放眼望去,二十幾號人分散開來,揮動著手中的鐮刀,刷刷刷地割。梅家洲一帶有一大片草洲上全是藜蒿,九江縣新港鎮一帶沿鄱陽湖向星子縣方向,這樣的草洲有很多。藜蒿女經驗豐富,專挑那些葉子青翠發亮的割,割取的藜蒿又粗又嫩。

中午的時候,大家就陸續端出帶來的食物,就著鹹菜,大口大口地吞著。吃完飯坐在草地上稍微休息下,又振作精神開始繼續割,直到下午五點多,最後一班從梅家洲回湖口縣城的輪渡靠岸,才挑著捆得結結實實的蛇皮袋乘船回湖口,袋子裡自然是裝滿了壓得實實的藜蒿了。一路上有說有笑,滿載而歸,充滿著勞動後的喜悅!(來源:中國都昌網美食頻道)

整地施肥

選擇灌方便、土質肥沃的砂質土壤栽培。每畝施腐熟的農家肥4000-5000公斤,碳酸氫銨50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氯化鉀25公斤,或餅肥100公斤、複合肥50公斤作底肥。施肥後,深耕細耙整地,連溝1.2米開廂,廂面寬1米,做成高廂。

適時定植

6月底7月初是多雨季節,是插扦移栽的好時節。將苗圃中的藜蒿拔起,剪除地下莖,又可作插條用,掐去嫩尖,抹掉葉片,剪成長為10-15厘米的插條,開溝扦插定植。定植規格為株距5厘米,行距10厘米,深度以插條入土三分之二為限,插後澆一次透水。

田間管理

大田扦插定植後,要經常灌水,保持土壤濕潤,促進生根萌芽。插條生根後追肥1-2次,每畝用尿素15公斤。追肥後隨溝灌水潤土。野生藜蒿一般無病蟲害危害。若在高溫雨季通風不良時,侵染白粉病,可噴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

病害防治

藜蒿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白粉病、白絹病、菌核病和灰霉病等,藜蒿忌長期連作,應每3年換茬防止病蟲害發生。秋冬茬覆蓋後,應注意塑膠棚內通風排濕,降低濕度,防止病害發生。

1、藜蒿白粉病

主要危害葉片和莖,在葉片上產生紅色粉斑(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及菌絲體),擴大後可達整個葉片。莖表面也產生白色粉狀斑。在時晴時雨、高溫多露、多霧的天氣,植株生長茂密的情況下,易發病,且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可選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500-2000倍液或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10天噴1次,連噴2-3次。

2、藜蒿菌核病

一般從近地面的莖部開始,初呈褐色水漬狀,迅速向上、向內擴展,而後造成軟腐。潮濕時,在病部表面上長出白色棉絮狀菌絲體褐色的鼠糞狀菌核,最後導致全株死亡。植株生長衰弱或受低溫影響,一般氣溫在20℃左右,空氣相對濕度連續在90%以上的高濕狀態下易發病。

【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可選用40%菌核淨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異菌脲懸浮劑800-1000倍液或40%嘧霉胺懸浮劑800-1500倍液等噴霧防治,每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3、藜蒿病毒病

常見有花葉壞死斑點和大型輪狀斑點,致使整株發病,葉片黃綠相間,形成斑駁花葉或局部浸染性紫褐色壞死斑,或黃色小點組成的輪狀斑點。春、秋兩季均有發生,以秋季發生較重,一般天氣乾旱、蚜蟲發生嚴重時,病毒病發生較重。

【防治方法】在防治蚜蟲的同時,可噴霧植物雙效助壯素(病毒K)、1.5%植病靈乳劑800倍液或20%鹽酸嗎啉胍·銅可濕性粉劑300倍液。

4、藜蒿灰霉病

發病初期,每畝用2%腐霉利煙劑12粒,分散點燃,關閉棚室,熏蒸一夜。

5、藜蒿白絹病

柳蒿發病初期,用15%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噴霧於莖基部,7-10天噴1次,連噴2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