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鐘山書院以南京東郊鐘山而得名,初設於雍正二年(1724年)。由兩江總督查弼納創建。停辦後於道光九年(1829年)重建。1853年太平天國時期停辦。1864年清克南京城後兩江總督曾國藩重建。1903年,改為江南高等學堂。
鐘山書院,位於江蘇上元縣城(今南京市太平南路白下會堂和白下區職工業餘學校一帶)。清雍正元年(1723)兩江總督查弼納倡建,選通省士子肄業其中,延師教訓,門給廩璈。有大門、講堂、齋舍等主要建築百餘間,規模較大,世宗御賜“敦崇實學”額。十一年賜帑金千兩,定為省城書院,復加修葺。乾隆元年(1736)總督尹維善勒石《白鹿洞規條》和《分年讀書法》於講堂,院長楊繩武定規約10條,強調立志立品,勤學讀書,窮經通史,戒抄襲請代和矜夸異毀,為之辯論古文源流和詩賦派別,判明制義得失。四十六年(1781),總督薩載定書院規條,院長錢大昕定條約,師長由督撫學政延聘,生徒系由道員稽查,州縣擇選,市政使等再加考驗,方準入學肄業。乾隆時院內生徒已達數百人,分內課、外課、附課三類,外籍者有本學學官印文可附試,並撥給駐防八旗子弟名額,附課無額,後無論本省、外省士子均可肄業,規模甚大。每月官師課各一次,逢科舉年,一月三次,官一師二,每試扃門,有午飯,肉一方,蔬一盂。課程初以科舉詩文為主,乾、嘉、道間主講者多欲改之。盧文弨兩主院事,歷時十年,《鐘山札記》即其在書院校勘所積,又曾精選少年新生四五人專習古文,不課時文,以圖其潛心於經學,未果。錢大昕掌教四年,教士以通經讀史為先,《廿二史考異》即在此寫成。姚鼐自乾隆五十五年(1790)起先後掌教主講二十年,嘉慶二十年(1815)老死於鐘山,以古文義法教生徒,門弟子知名者甚眾。其後朱珔每月立小課以經解詩賦試士,胡培翠倡導實學,唐鑒倡程朱之學,風格各異,然成就皆卓。道光九年(1829)布政使賀長齡籌款新建院中齋舍,為書院課藝集作序,勉勵諸生“毋以文視文,而反之於心,必求其有得”,出所編《皇朝經世文編》以教士。鹹豐間曾國藩借地重開,“堂廡齋舍之制十不逮一”。光緒七年(1881)總督劉坤一“乃規舊址廓而新之”,清末改為江南高等學堂。同光間主講著聞者還有李聯琇、梁鼎芬、繆荃蓀等。
書院藏書
鐘山書院藏書豐富,創辦之初就有藏書,當時督憲頒給《易經》、《春秋》、《冊府元龜》等書籍31種119套。後來乾隆皇帝游江南時,又賜鐘山書院武英殿刻印本《十三經》、《二十二史》各一部。除御賜外,公卿大夫、以方官吏也時有贈書。鐘山書院藏書的保管與流通有章法。據《鐘山書院志》記載:存書的杉木大書櫥“安頓內廳堂上,每乘書櫥大鎖一把,鑰匙交副掌教收執。如歲暮及新年時節,副掌教歸任,將鑰匙送江寧府謹收,不許疏失。平時院內師生要看,須另冊註明,以免遺散。”嚴格的管理,使藏書得以長期保存。鐘山書院歷任山長有楊繩武、夏之容、盧文弨、錢大昕、姚鼐、胡培翬、陶澍、唐鑒、李聯琇、梁鼎芬、繆荃孫等,他們大多為學者型藏書家,對書院藏書有獨到貢獻,書院藏書也成為他們著書立說的便利條件。如校勘學家、藏書家盧文弨,兩度任鐘山書院山長,他的《鐘山札記》就是在主講鐘山書院時校甚群經所成。後繼山長錢大昕是考據學家、藏書家,他的《廿二史考異》,也是利用鐘山書院藏書和私人藏書才得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