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會作

邱會作

邱會作(1914—2002),1914年4月生,江西興國人。1928年參加革命,1929年參加紅軍。參加了中央蘇區一至五次反“圍剿”和二萬五千里長征。建國後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總後勤部部長等職務,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71年九一三事件後被開除黨籍、撤銷職務和判刑,2002年逝世。

基本信息

生平概述

邱會作邱會作
邱會作,1929年12月參加興國縣地方武裝,不久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九師二十五團,任通信員、宣傳員。1930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4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31年7月任紅五軍團宣傳隊長。1934年9月起在軍委總供給部任統計員、政治指導員、總支書記。1934年,參加了紅一方面軍長征。1935年任軍委四局三科科長。1936年7月任紅軍總供給部糧粏處處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任軍委供給部副部長。1940年任豫皖蘇邊區財政委員會主任兼新四軍四師供給部政委。1941年任新四軍四師政治部組織部長。1945年出席中共七大。解放戰爭時期任熱遼軍區政治部主任,第二十二分區地委書記兼赤峰軍分區政委,東北民主聯軍第八縱隊(為第四野戰軍第四十五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政委。參加了遼瀋、平津、衡寶等著名戰役。1951年後任第十五兵團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華南軍區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中南軍區政治部第二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59年10月任總後勤部部長。1968年7月任副總參謀長兼總後勤部部長。是中共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文化大革命”中參與林彪反革命集團篡奪黨和國家最高權力的陰謀活動。1973年被開除黨籍,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1981年1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確認邱會作是林彪反革命集團主犯,判處有期徒刑16年,剝奪政治權利5年。2002年,邱會作在北京逝世。

輝煌前半生

邱會作四野八縱政委邱會作(前排左二)與部分師領導
1914年4月15日邱會作出生於江西省興國縣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1929年邱會作參加了紅軍。這一年他僅15歲。1930年邱會作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邱會作由共青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紅軍中的黨組織很快就發現了邱會作的宣傳才幹,也注意在這方面培養他。紅軍每到一地,都讓邱會作擔任宣傳工作,邱會作在工作中也幹得很認真,組織能力也有所提高。搞牆報,寫標語,編快板,演活報劇,唱歌,每一樣他都能組織得起來,而且自己帶頭乾。1931年7月,組織上讓他擔任了紅五軍團的宣傳隊隊長。
邱會作還有兩個長處,一是腦子好使,計算能力很強。邱會作從小沒有多少文化,但當上紅軍後,在紅軍這所大學校里,他的文化水平提高得很快。他在計算和記數字方面,尤其表現出一定才幹。不論什麼數字,他只要聽一遍,就能記得住,他還能準確地分析、判斷數字之間的數量關係。二是管理物品能力很強。凡是經他手管理的物品,他都搞得井井有條,絲毫不差。對物品的調配、使用,他也心中有數,從不亂套。因此,他被調到軍委總供給部工作,先後任軍委總供給部統計員、政治指導員。
邱會作邱會作
邱會作調到軍委機關後,職務有過變化,但不論是擔任總供給部政治指導員,擔任中央軍委四局三科科長,還是後來擔任西北供給部糧秣處處長,他都是乾後勤這一行,並且幹得都很好。在長征中,邱會作仍然做後勤工作。紅軍長途行軍中的物資供應,困難就更大了。不用說更多的方面,僅每天要解決行軍打仗的紅軍戰士的鞋子的問題,就很難解決。同時,還要解決數萬紅軍的吃飯問題、穿衣問題。紅軍的武器彈藥的供應就更困難了,幾乎百分之百都要從敵人手裡繳獲。對這些問題,邱會作都與紅軍中搞後勤供應工作的領導一起,想盡種種辦法,加以解決。他們還找到了許多代用辦法。例如,以能找到的各種野菜野果糧食,動員紅軍戰士自己動手打草鞋。紅軍過草地前,邱會作等後勤幹部,搞到了一些青稞,給戰士們帶上,儘管數量很少,行軍中,戰士們還要靠吃野菜,甚至吃牛皮帶、殺戰馬來生存,但發下來的青稞,還是起到了關鍵作用。當年,邱會作在做軍隊後勤工作時,有一個特點:凡事,他都按規定辦理,從不講人情。他自己也很廉潔,從不多吃一點糧食,不多占公家一分錢。
邱會作遼瀋戰役期間,四野八縱政委邱會作(中)和一三五師師長丁盛(左三)等
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後,邱會作仍然做軍隊的後勤工作。1937年7月,他擔任過中央軍委供給部副部長。1940年,為了加強新四軍的領導力量,調邱會作到豫皖蘇邊區財政委員會擔任主任,兼任新四軍第六支隊供給部政治委員。1941年1月,任新四軍第四師政治部組織部部長。1943年,邱會作入中共中央黨校學習。1945年,中共七大召開。邱會作是中共七大代表之一。這一年,他剛剛31歲。1946年,中央調邱會作擔任軍調處北平執行部秘書人事組組長。後派邱會作到熱遼軍區去出任熱遼軍區政治部主任,熱河第22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治委員。
全面內戰爆發後,中央派邱會作到東北工作。邱會作到東北不久,即被任命為東北民主聯軍(後改稱東北野戰軍,再後,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8縱隊副政委(不久後任政委)。當時東北民主聯軍的縱隊,相當于軍一級。8縱政委,實際上就是軍政委。東北民主聯軍一開始只有六個縱隊,後來,仗打得很順利,進一步徵兵,擴大隊伍,又增加了幾個縱隊。8縱就是新增加的縱隊之一。8縱是1947年8、9月間編成的。編成後不久,即在當年的9月上旬,投入戰鬥,與第9縱隊一起,在錦西以西的楊家杖子殲滅敵軍三個師大部,共1.5萬多人。緊接著,八縱與九縱一起於9月底,在北寧路錦榆段展開了大規模的破襲戰,攻克敵據點十餘個。10月,8縱與7縱、9縱一起,又向北寧路沿線積極出擊,全殲敵暫編第50師兩個團,解放黑山縣,攻克阜新。8縱還單獨包圍了義縣,迫使華北援敵改變了方向。在遼瀋戰役期間,8縱是攻打錦州之敵的五個縱隊之一,在攻錦戰鬥中,在解放瀋陽戰役中,8縱也起到了關鍵作用。1948年11月,解放軍實行統一編制,東北野戰軍八縱改編為第45軍,邱會作擔任45軍政委。45軍在平津戰役勝利結束後,南下作戰,先後參加了渡江戰役衡寶戰役廣西剿匪,為中國革命勝利,立下了戰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邱會作仍然在部隊中工作,先後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兵團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桂東南軍政委員會主任,華南軍區政治部主任,中南軍區政治部副主任,軍委總後勤部副部長兼黨委副書記。1955年,邱會作被授予中將軍銜。1959年,邱會作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部長、黨委第一書記。1962年,任國防工辦副主任。

“文化大革命”期間

邱會作1970年9月6日,邱會作(右起)和黃永勝、林彪、吳法憲、李作鵬下廬山回京前,在九江機場安─24飛機中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在“文化大革命”初期,作為軍隊一個方面領導人的邱會作也受到了衝擊。邱會作寫信向林彪求救。林彪看到信後,知道邱會作處境困難時,立即表態:“邱會作是左派,不能打倒。”林彪還派葉群調動部分警衛人員,衝進批鬥會場,把邱會作救出來,由幾個人保護著,坐上小車,快速駛出北京,藏在西山一座別墅里,還讓那裡的工作人員嚴格保密。邱會作在別墅里過上了有服務員照顧的生活。林彪還派人把邱會作的妻子胡敏接到這個別墅來,陪同邱會作。不久,經林彪提名,邱會作參與領導軍隊的“文革”工作。邱會作不但沒有被打倒,反而升了官。這件事,使邱會作對林彪感激不盡。
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野心膨脹,他要打倒一大批老幹部,然後,篡奪黨、國家、軍隊中更多的權力。為此,林彪在“文化大革命”中要陷害一批他認為對他篡權有威脅的人。而邱會作則緊跟林彪,林彪授意他陷害誰,他就陷害誰。本來,邱會作對朱德是很尊敬的。但林彪在“文化大革命”中要誣陷朱德,打倒一批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好便於他們搞“上層、中層、下層全面奪權”。林彪有此意圖,邱會作就當起了誣陷朱德的“先鋒”。1968年底,邱會作在總後勤部黨委三屆十次全體(擴大)會議上誣陷朱德說:他(指朱德)“從井岡山開始就反對毛主席”,“他那個‘總司令’一天也沒有‘總’過”。他還說,朱德“野心很大,想當領袖”。邱會作的這個講話,經他的秘書整理出一份記錄稿,送給邱會作。邱會作在這份材料上批示:“此件已閱,可以印發。要用機密件發,並要編號,不能失掉。”此件下發後,影響極壞。林彪要“抓軍內一小撮走資派”,誣陷徐向前,邱會作就當起了誣陷徐向前的“先鋒”。1967年6月,邱會作指使總後勤部“文化革命辦公室”主任等人編寫誣陷徐向前的材料。當年7月,他們又盜用民眾的名義,印發傳單,誣陷徐向前是“埋在黨內軍內的一顆定時炸彈”,“是一個標準的個人野心家和陰謀家”,他們在傳單上煽動“打倒徐向前!”“打倒拿槍的劉鄧!”經邱會作布置,總後勤部編寫了一份《徐向前對抗毛主席、對抗林副主席、對抗中央文革小組的罪行必須清算》的傳單,在全軍散發,使那些要打倒徐向前的造反派手裡有了“炮彈”,一時間形成了一股誣陷徐向前的惡浪,影響極壞。
邱會作1971年,邱會作在天安門城樓出席五一晚會
林彪歷來對總政治部有成見,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要從根本上搞垮總政治部,並於1967年7月25日公開提出“徹底砸爛總政治部閻王殿”的口號。林彪此話一出,邱會作立即緊跟。邱會作利用其副總參謀長和解放軍總後勤部部長的身份,在總政治部和總後勤部的幹部中,大肆宣傳說:“總政治部和國民黨特務機關差不多,有生殺予奪之權”,總政治部“在全軍很臭”,總政治部是總後勤部“資本主義復辟逆流”的“總司令部”,總政治部的領導是“叛徒”、“特務”、“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是“大小閻王”,並且把誣陷材料送給了葉群,由葉群送給林彪,向林彪“邀功”。林彪看了這份誣陷材料後,很高興,對邱會作的行動表示肯定,還授意邱會作繼續大幹。邱會作即在總後勤部成立了“批鬥總政領導幹部小組”,他利用這個小組,非法批鬥總政治部各級領導幹部59人。他們還編寫了16萬字的材料,材料的主要內容則是誣陷總政治部的,材料中誣陷總政治部領導人是“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這份材料印了一萬多冊,向軍隊後勤部門散發,煽動軍隊幹部“砸爛總政”。
邱會作為林彪效命,不光表現在政治上緊跟林彪,還表現在為林彪的“家事”“操心”上。林彪的子女大了,葉群有意要給他們找個好對象,向邱會作表示了這個意思。邱會作立即行動起來。邱會作以副總參謀長的身份,親自出面去給林彪子女選對象,親自找人談話,並讓他的老婆出面找人談話,還動用大量軍隊組織幹部,內查外調,動用大量地方和軍隊的人員、物資、交通工具,跑了全國幾十個大中城市,看了上萬人。
“文化大革命”初,林彪定了一個調子:“要革過去革過命的人的命”,“要打倒一批、罷免一批、殺掉一批”。邱會作對林彪的指示,加緊落實。為了落實林彪指示,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對總後勤部軍以上領導機關進行衝擊,總後勤部18個軍以上的政治部被砸爛了17個,大部分政治工作幹部被罷了官。邱會作對總後勤部各級領導幹部進行了有計畫、有組織、有目的的陷害。邱會作把迫害的矛頭指向了原總後勤部政委李聚奎,總後勤部副部長饒正錫湯平,副政委李耀文彭嘉慶,總後勤部衛生部副部長傅連暲,給他們扣上了“叛徒”、“階級異己分子”、“牛鬼蛇神”、“裡通外國分子”等罪名,對他們進行逮捕、刑訊逼供,實施迫害,湯平、傅連暲被迫害致死。
邱會作在總後勤部迫害幹部的範圍是很廣的。他不僅對總後勤部領導幹部進行誣陷,還對總後勤部二級部以下幹部進行迫害。被迫害的幹部有:政治部主任盧南樵、副主任張敏生新斧,軍需部副部長趙宗一,財務部副部長宋西侯,衛生部部長張汝光等。邱會作成了總後一霸。
邱會作邱會作和吳法憲、李作鵬在長城
早在19668年中央準備召開九大之前,林彪就醞釀把他的幾個親信拉到中央政治局中去,當政治局委員。林彪初步擬訂進政治局的親信,原來不止黃永勝吳法憲、葉群、李作鵬、邱會作,他還想把這五個人之外的一些人拉進政治局。為此,林彪曾經正式向毛澤東提議、推薦了一些人,還同參與籌備九大的康生談過。但是,由於江青集團的反對,毛澤東也開始猶豫了。後來,林彪推薦的人中,有些人未能進入政治局。在權衡人選時,林彪還是把邱會作保留下來,決定讓他作為進政治局的人選之一。為此,邱會作對林彪十分感激。在九大召開之前,林彪一夥為了報復江青等人,由黃永勝出面,串聯軍隊一些代表,不投江青等人的票。結果,九大正式召開後實行選舉時,果然有一些軍隊代表不投江青等人的票,在選舉後計票時,搞得江青等人很尷尬。康生也發了火,揚言要派人查對,到底是誰沒有投江青等人的票。毛澤東得知此事後,制止了查票行為,這件事算是壓了下去。在中共九大和九屆一中全會上,邱會作順利地當上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當年,在林彪手下的幾個人中,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這四個人,不管有什麼事情,都要先請示葉群,向葉群匯報,然後由葉群根據情況,向林彪匯報。邱會作也不例外,他不管有什麼事情,都要經過葉群,然後經葉群向林彪談。邱會作也是軍委辦事組成員,但在軍委辦事組,邱會作一切都要聽葉群的。軍委辦事組開會,都是先聽葉群講,然後再由他們討論落實的問題。1970年廬山會議後,毛澤東也發現了這一不正常情況,說過這樣的話:為什麼他們四個人都要經過葉群?
廬山會議上,邱會作在西北組會議上發言,根據林彪的講話精神,支持要設國家主席,鼓吹“天才論”。邱會作在小組會上,還手拿陳伯達搞的“國家主席”憲法條文和“論天才”的語錄,振振有詞地說:設國家主席、承認天才,是馬克思主義的,誰反對這兩點,就是反對馬克思主義。邱會作還攻擊那些不贊成設國家主席,反對“天才論”的人,是“反對毛主席”。他說:“有人說天才、創造性地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是一種諷刺,就是把矛頭指向毛主席、林副主席。”邱會作的發言,在西北組造成了惡劣影響,許多不明真相的人,聽說有人反對毛主席,便十分氣憤,也紛紛發言,予以譴責。毛澤東及時發現了林彪一夥的陰謀,在會議期間,毛澤東寫了《我的一點意見》,批判陳伯達、林彪等人掀起的惡浪被止住了。
邱會作邱會作與葉群、林立果、李作鵬、吳法憲在廬山仙人洞合
到此時,邱會作已經明白了毛澤東與林彪的意見分歧,也知道了廬山上這件事情的分量。但他認定要緊跟林彪了,也就很不在乎毛澤東的話。九屆二中全會結束後,毛澤東讓包括邱會作在內的在廬山上起鬨的人寫檢查。邱會作不得不寫出檢討書上交毛澤東。邱會作寫的檢討書,秉承林彪關於“都往陳伯達身上推,就說是上了陳伯達的當”的旨意,寫得很不真實。儘管如此,毛澤東為了爭取、團吉他們,也沒有過分追究邱會作等人的責任。但林彪一夥一方面在他們控制的單位和地方,拒不傳達廬山會議情況,另一方面,用假檢討書欺騙毛澤東,而林彪自己則一句檢討的話也不說,並且用種種行動對抗毛澤東。毛澤東決定到南方去看一看,一方面做南方數省黨政軍領導幹部的工作;另一方面,了解林彪一夥的情況。毛澤東南下,巡視大江南北,在同各地黨政軍負責人談話中,把林彪等人在廬山上的事情提到了“三要三不要”的高度,並且說了很重的話。毛澤東在講話中,把廬山會議上那場鬥爭提到了“大的路線鬥爭”高度。毛澤東巡視大江南北發表這些談話時,邱會作正在北京。他從李作鵬、黃永勝那裡,得知了毛澤東談話的內容。“九一三”事件之後,中央對包括邱會作在內的林彪死黨,實行隔離審查。邱會作也知道了林彪出逃並自我爆炸的訊息,他有一種恐懼感,因為他知道,成為林彪死黨後,與林彪一起幹了很多壞事,中央肯定要追究林彪的同夥,自己在劫難逃。於是,他開始銷毀林彪、葉群與他來往的信件、材料,同時,把自己記的林彪談話的筆記本,他與林彪等人在一起的照片等,也加以銷毀。邱會作儘可能地毀滅罪證,剩下的只有聽天由命了。
但是,邱會作對於林彪在北戴河的決定,不知道,也很不理解。當中央把林彪死黨於新野等乘直升機外逃迫降,從直升機上查獲的林彪手令、林彪給黃永勝的信等材料,給邱會作看時,邱會作十分吃驚,一言不發。1971年9月24日,中央命令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離職反省,徹底交代。經毛澤東同意,9月29日,中共中央發出通知指出:鑒於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參加林陳反黨集團的宗派活動,陷入很深,實難繼續現任工作,已令他們離職反省,徹底交代。此時,邱會作實際上已經被關了起來。

“九.一三”事件後

毛澤東說:黃、吳、李、邱應該吃好

邱會作1980年11月20,邱會作作為林江反革命集團成員受到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審判
“九.一三”事件發生10天之後,9月24日早晨8點30分,周恩來以毛澤東的名義在人民大會堂宣布: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暫時離開工作崗位,反省自己的問題。
邱會作被帶往北京順義縣衛戍區第3師師部,在那裡生活了5年又3個月。開始,每天吃8角錢一伙食,後來黃永勝向毛澤東、周恩來寫信,提出改善一伙食。毛澤東說:黃、吳、李、邱應該吃好,有資格吃好,也有錢吃好。這樣,從1971年11月1日起,邱會作的一伙食就有了很大的改善。
1976年12月,邱會作被押解到北京秦城監獄。邱會作說:“除了未用刑罰外,我在各方面已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囚徒。但是,一伙食仍是一天一元錢。冬天,房內有暖氣,半個月可以洗一次澡,可以蹲馬桶解手,生活上並沒有很大困難。”1979年12月,中央派了一個審查組,重新審查邱會作的案子。審查組負責人說:“我們對中央負責,也對你邱會作本人負責。審查過程中,有任何違反紀律的事,如逼供信,你可以直接報告中央,也可以將信件通過我們轉交。”邱會作說,徒刑16年是從1971年林彪駕機出逃後他被軟禁於北京衛戍區開始計算的。他認為,林彪集團的出現及自己追隨林彪所犯的罪行,是現代中國存在的一種歷史現象,把自己關起來也罷,判刑也罷,都是中央決定的,他的態度是服從。
1980年,由軍委總政治部保衛部為關了近10年的黃、吳、李、邱補辦了逮捕手續。從這時起,有幾個月監獄對他們的一伙食降為一般囚徒待遇,不再讓他們服安眠藥。可是,次年6月起又對他們恢復了每天一元錢的一伙食標準,生活挺不錯。
保外就醫與老伴團聚
邱會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總後勤部部長邱會作
1981年9月,邱會作以保外就醫名義被安置在西安居住,每月生活費100元,和夫人胡敏過著同市民一樣的生活。從1983年起,每月生活費增至200元、30斤糧、半斤食用油,有病在省人民醫院就診。
離開秦城監獄時,邱會作對監獄負責人說:“沒有別的要求,但願住房有暖氣、洗澡等設備,治病方便。”但到達住所以後,缺的正是這三樣。邱會作對秦城監獄送他的人員說:“你們帶我回北京監獄吧!”保外就醫就有了相對自由,邱會作卻提出如此要求,使北京來的人十分驚異,對他的兒子說:“要勸慰你父親,不要失去對生活的信心,生活上的困難會解決,情況會越來越好。”邱會作的妻子胡敏原籍陝西長安縣,是有50年軍醫歷史的大夫,對丈夫照顧得十分周到。他們夫婦同周圍鄰居建立了較好的關係。胡敏1937年7月參軍,做護士工作。她說她應該是老紅軍,因為她是在“七七事變”前參加革命的,所以她後來的待遇一直按照抗戰前期參加革命的老幹部對待。“九·一三”事件邱會作被羈押18天后,總後勤部黨委批准開始對胡敏的審查。歷時7年的漫長的審查到1978年6月才結束,經中央批准定性為:敵我矛盾,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開除黨籍、軍籍,送陝西大荔農場監督勞動。
80年代初,隨著邱會作保外就醫來西安,他們老兩口終於團聚到了一起。隨著組織對胡敏政治審查的結束,她的軍職也得以恢復。她的行政關係在總後,屬師職幹部。
定居西安起步艱難
邱會作邱會作和劉亞樓作在農村視察
1987年9月24日,邱會作服刑期滿後,拿到公安部門送來的一張釋放證。同年10月,國家公安部的官員向他宣布:就地安置,每月200元生活費,繼續剝奪政治權利5年,拿釋放證到當地公安派出所戶口
邱會作每月生活費200元,開銷保姆的工資和一伙食費、房租、水電費,要花去100多元,洗理費、零用錢每月要花20-30元,夫妻二人用在吃穿上的錢不太寬裕。他說:“我和胡敏出身貧窮,都是從艱苦的戰爭環境中走過來的。只要解決溫飽問題,冬天不受凍,能就近洗澡、看病,再高的要求,實在不敢奢望。”
邱會作在西安的日子裡,曾多次住院,且多住在軍隊醫院。軍隊人員凡是認出他的人,都習慣地稱他為“邱部長”或“老首長”。邱會作一住院,最忙的是胡敏。她跑前跑後,安排治療事宜。一對清瘦的老人,滿頭白髮,步履蹣跚,相依為伴,讓人頗為感動。他們很留心國家大事和世界大事,每天都要向左鄰右舍借報紙。邱會作的原則是“快借、快讀、快還”,所以鄰居都願意借報給他。邱會作的一生多半從事軍隊的財政經濟工作,對中國的經濟改革尤為關心。他說:“好多問題,都是歷史積累下來的。例如物價,穩而不漲行不通,工資增長速度又趕不上物價上漲指數,必然會形成矛盾。”邱會作還向別人表示:“我的晚年將設法過得充實、愉快而又富有意義。”
凡是見到邱會作的人,都能強烈地感受到他的典型的軍人氣質。雖然邱會作已是年過八旬的老人了,但他坐有坐相,站有站姿,腰桿筆直,走起路來挺胸,昂頭,收腹,說起話來聲音洪亮,且頭腦條理清晰,廢話不多。
政府光懷
據陝西老幹部局一位官員說:“在當年西安普通民宅區,他倆起初生活條件很差,冬天家中沒有暖氣。邱會作夫婦月生活費才200多元,還雇了一個小保姆,生活艱辛。有50年軍醫史的胡敏為維持生計,一度重操舊業,辦過‘胡敏診所’,街坊上門求醫絡繹不絕,後因年齡太大,不再行醫。直到1992年,生活條件出現好轉,被政府安排住進陝西西安幹部休養所,每月1500元人民幣生活費,還專為他配了一輛轎車。邱家人認為,這表現了政府的胸懷。”
90年代初,邱會作夫婦的居住條件大大地得到改善,組織上將他們安排在西安市南郊某幹部離休所安度晚年。這套住房面積約170平方米,與原來的住房相比,真是天上人間。剛搬進這個新家後,真可謂家徒四壁,偌大的住房空空蕩蕩。唯一的值錢之物就是一台21英寸的日立牌彩電,就是這台電視機還是子女給買的。
晚年,邱會作的生活安排,鍛鍊身體和練習書法是每日必做的。練習書法時,他寫得最多的是毛澤東的詩詞,而毛澤東的詩句主要是以毛澤東長征時的詩句為多。這裡有他對戰爭年代艱苦歲月的追憶,又有他對毛澤東的崇敬。到了2001年末,邱會作病重,被接回北京,住在協和醫院高幹病房。2002年7月18日,邱會作在北京協和醫院病逝,享年89歲。

人物評價

邱會作在做糧秣處長時,曾經把自己積累下來的鹽巴送到衛生部充做公用。最為艱苦的長征開始時,邱會作負傷,組織上準備留下他,可是,他堅持跟著部隊走,他把自己的幾塊大洋拿出來送給老鄉,請老鄉背他,背一天一塊大洋,背了三天趕上了部隊,腿部都快爛了。邱會作一生管錢管物,然而自己家裡人從來沒有多吃多占,後來“文革”中造反派把他整得死去活來,打斷了一根肋骨,也沒有說他經濟上腐化墮落。
毛澤東和周恩來都曾說過“邱會作是歷來最好的總後勤部部長”之類的話,可見對邱會作工作的肯定。邱會作提出解放軍的後勤工作要“勤儉辦事、勤懇辦事、勤巧辦事”的三勤方針,至今仍然是人民軍隊後勤工作的正確方針。
“黃、吳、李、邱應該吃好,有資格吃好,也有錢吃好 ”——毛澤東

後人懷念

邱會作江西省興國縣邱會作將軍像
江西省興國縣有54人在建國後被授予少將以上軍銜。進入21世紀,興國縣委、縣政府在縣城之南動工興建“將軍廣場”,設立54尊將軍石雕像。在這些石像中,雕不雕邱會作的石像是經過了一番討論的。最后綜合大多數人的意見,還是決定雕刻,並將這尊石像放置在廣場西北端。產生了將軍群體的興國,有足夠的勇氣面對曾經發生的歷史。至於邱會作的罪錯功過,自有後人來評判而且已經有了評判。如果少立了這尊石像,對歷史的反映則是一種缺失,無助於人們去了解歷史的全貌。
家鄉關於雕刻將軍石像的討論情況,邱會作最終還是知道了。在即將告別20世紀的時候,邱會作深感來日無多,很想回故鄉看看,但又擔心自己的景況家鄉政府不便接待。於是他寫了一封信給興國縣委,表述了自己盼望回故鄉一次的心情。他婉轉地詢問,如果自己回鄉,能不能入住縣委招待所?經過請示,興國縣委辦公室給邱會作回了信,表示歡迎他回故鄉。信中還說,興國是你永遠的家鄉,如果你回來的話,家鄉會以隆重的禮節歡迎你。這使邱會作極為感動,決意回鄉看看。豈料接到興國回信後不久,邱會作不慎跌斷了腿骨,只得取消了回鄉計畫。2001年末,邱會作病重,被接回北京住進了協和醫院。2002年7月18日,邱會作在北京協和醫院病逝,終年88歲。

婚姻家庭

邱會作邱會作與夫人胡敏及孫輩在西安

邱會作的夫人名叫胡敏,夫婦共養育子女五人:邱路光 邱承光 邱光光 邱小光 邱小京

作品出版

圖書圖書

《邱會作回憶錄》上下卷出版
頁數:上、下兩冊,共1028頁(照片:98幅)
出版:2011年1月28日
經銷:田園書屋
電話:852-2385-8031
ISBN:978-988-19430-6-4
定價:HKD238(上、下冊)

相關詞條

中國人民解放軍 江西 興國 抗美援朝林彪 黃永勝 吳法憲 江騰蛟 李作鵬 胡敏 邱會作

參考文獻

(1)《特別辯護》 作者:馬克昌 出版社:中國長安出版社
(2)《中國大審判》 主編:鐔德山 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
(3)《重拳出擊:周恩來在“九一三”事件之後》 作者:陳揚勇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開國中將(1)

他們馳騁疆場、屢建戰功、叱吒風雲的英姿已經存留在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歷史畫卷之中。他們每個人的戰鬥歷程,都是這個共和國經歷的一部分;他們的功績,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歷史豐碑。本任務將完善27位中將的內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