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口鋪街道道口鋪街道辦事處地山東省聊城市城區西郊,轄31個行政村,總面積48平方里,耕地面積4.5萬畝,現有人口3.1萬,辦事處駐地轄2個自然村,4500人,城鎮面積2.1平方公里。基層組織40個,共有黨員1007個。道口鋪街道辦事處駐地距聊城城區僅2公里,交通便利。經濟繁榮發展,百姓生活安居樂業。
地理位置
道口鋪街道在中國位置 | 道口鋪街道在山東省內位置 |
行政轄村
道口鋪街道下轄村: 交通
道口鋪街道辦事處地理環境優勢特別明顯。辦事處駐地距聊城城區僅2公里,交通便利,東靠京九鐵路,北臨邯濟鐵路,濟聊館高速公路,329省道,聊濮跨省公路以及新修西三環在辦事處交叉而過,形成了縱橫交錯的現代化交通網路。市區9路公車通辦事處駐地,2003,2004年新修公路34公里,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經濟
道口鋪街道辦事處積極實施“大招商,大開放,促進大發展”戰略,制定出一系列優惠政策,大力改善環境。2002年以來,已完成招商引資2.8億元,已有20家外地企業入駐,民營企業,個體戶達1100家。山東中華電力,聊城熱電有限責任公司,聊城山水水泥有限公司,美景建材等國家,省重點企業坐落在辦事處轄區,為道口鋪經濟發展起到了強大的推動作用。
城鎮建設
道口鋪街道積極進行小城鎮建設,道口鋪辦事處小城鎮建設起步較早。從2001年至今,共拆遷舊房22780平方米,新建面積33400平方米,資金總投入2000多萬元。為完善城鎮功能,辦事處重點加大了對城鎮配套設施的監視投入力度,329省道作為辦事處的主要商業街道,按照城市建設標準建設,共鋪設附道4公里,鋪設人行道花磚10000平方米,總投資20萬元,安裝雙排路燈全長1500米。排水採用地下鋪設涵管排放,東接西新河,西連勝利渠,全長5公里。綠化街道綠地15000平方米,沿街衛生由專門保潔人員定時清理,保證了街道衛生的定時清理,保證了街道衛生的定時清潔。駐地兩個村街道硬化率100%,排水系統全部鋪設完畢,利用率100%,有線電視,電話的普及率也都在85%以上。辦事處借校改東風,加大教育投資,投資330萬元新建了兩座現代化教學樓,已經投入使用,在全市率先完成了校改工作。駐地有一處中學,兩處國小,共四座教學樓,配套設施齊全。
文化
竹馬舞流行於道口鋪街道辦事處四甲李村、肖香坊村及聊城周邊一些村莊。“竹馬舞”俗稱“跑竹馬”、“竹馬落子”。有關史料證實,竹馬舞至少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宋朝年間,地處黃河以北的中原大地是宋、遼、金必爭之地,當地農民久歷戰火考驗,加之官府提倡民間舉辦團練,時人尚武。而最傳統的跑竹馬就是仿照古時戰爭場面,組成“鐵甲騎兵”,騎上竹馬,揮槍弄劍,馳騁廝殺。此外,弦子戲、三句半、呂劇、豫劇雜糅其中,使其唱腔、唱段極具地方特色。道口鋪竹馬是東昌府區民間舞蹈的重要表現形式,是農村文化娛樂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能豐富聊城特別是東昌府區的文化底蘊。
聊城市縣級以下行政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