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近代史上,道口鎮的錫器手工製造業在國內影響比較大。近300年來,製作道口錫器的工匠除了一部分本地錫器藝人外,大多是鄰近的長垣縣人及外省人。他們以道口鎮為根據地,有的經營店鋪,有的挑著擔子遊走四方,使道口錫器聲名遠揚。在過去的地理教科書中,道口錫器曾被列為河南省名貴特產之一,在早年的《中國地圖冊》中也被列為“著名傳統產品”。如今,隨手翻看現在出版的中國地圖冊的河南部分,卻已不再有關於道口錫器的介紹。
滑縣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新傑對記者說,道口錫器,又名“點銅”,源於清,是道口傳統的手工業名牌產品。據傳,清朝乾隆年間,山西省洪洞縣一位姓劉的老藝人來到道口開設“同太”號錫店,生意日盛。為進一步擴大營業規模,他便收徒傳藝,先是傳給了同鄉人楊某、曹某和李某,繼而傳給道口人馬老體、張尚義,最後又傳給道口人李祥琛、李發彥、李寶春、張萬同、張天才、杜天榮和齊成名等。這些徒弟學成後,或留原店當技師,或另開新店營業,當時的道口鎮北街和南街(即現在的順北街和順南街)因此非常繁華。隨著道口錫器店日益增多,製作道口錫器的藝人也約定俗成:凡是質量達到七成錫以上的均要在錫器上打上“點銅”二字。
為何打上“點銅”二字呢?帶著這個疑問,記者來到道口鎮工人巷,找到了當年在縣五金廠當管理員的王秀峰。
“道口錫器在當時比道口燒雞還有名氣呢!”得知記者的採訪意圖,現年59歲的王秀峰很是感慨。他從屋中取出兩件錫壺,指著鑲嵌在壺嘴上的一點銅說,這或許就是在七成錫以上的道口錫器上打上“點銅”二字的原因吧。他接著說,據那些在縣五金廠工作過的老藝人講,道口錫器的製作是很講究的,錫器主要以廣錫為原料,但它並不純粹是錫,還摻有一定比例的鉛和銅。
古樸大方,明亮如銀……《滑台春秋》中這樣記述:道口錫器製作精巧玲瓏、美觀耐用……使用日久,聲仍洪亮如銅……1933的《河南政治月刊》三卷八期的《豫北道上》一文中也說:“最地道而又最為遠近知名的道口錫器,以官秤論價,有花的每斤一元六角,無花的每斤一元四角六分,凡來道口的遊人,吃燒雞,買錫器,殆多不肯交臂失之。地方人士,又多以此二者為外出饋送之資。”道口製作錫器的藝人、已經去世20多年的杜天榮在世時曾說:“清朝宣統皇帝南巡時,路過淇縣,道口錫器被購買一空,就連錫器店正在燒水的茶壺也未能剩下,有的官員還將特購的道口錫器獻給皇上。”
關於道口錫器,在當地百姓中還流傳著一些故事。據說,宣統皇帝南巡路過淇縣時,晚上住在縣裡。當天晚上,有一個小名叫不二的小販,常年在外經商,這天回到家鄉,遇到了很長時間未見面的幾個朋友,就和朋友多喝了幾杯。不二半夜回家時,驚動了街上的一條瘋狗,瘋狗的叫聲引起了周圍群狗的狂叫,狗叫聲驚嚇了住在附近驛站里、跟隨皇帝巡遊的一名愛妃,這名妃子因此臥床不起。宣統皇帝大怒,當地官員在皇帝面前保證,一定要捉拿有關人等問罪。和不二喝酒的幾個朋友得到訊息後紛紛外逃,不二的家人也急忙勸他逃走。但不二怕自己的妻兒受到牽連,堅決不肯逃跑。兵卒抓走了不二,家人很擔心他的安危,就通過賄賂皇上身邊的官員,將包括粉盒、刨花缸、花瓶在內的一套道口錫器獻給皇上,希望以此減免不二的罪行。當宣統皇帝看著這套外表呈灰黑色的器物發怔時,只見不二的家人不慌不忙,取出隨身攜帶的一塊白布,在這套器物上來回擦拭。不多時,只見幾件器物現出了明亮的光澤,而且器物製作精巧雅致,聞起來還有淡淡的清香。宣統皇帝大喜,把錫器賜給了愛妃,那位愛妃見了錫器也是愛不釋手。宣統皇帝大悅,免去了不二的罪行。
錫器文化的守望者
就像酒文化和茶文化一樣,在道口鎮,正逐漸形成一種錫器文化,有一部分人已開始對錫器文化進行研究,對錫器製品進行收藏,年輕的尚勛策便是其中之一。
尚勛策今年34歲,是滑縣廣播電視局的一名職工,也是一位古玩收藏家。在對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創新方面,尚勛策一直做著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他利用業餘時間從事道口錫器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並率先建立了家庭錫器收藏館,在當地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他認為道口錫器是我國地方文化遺產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同酒文化、茶文化一樣,錫器文化正成為是新時期的一種文化形式。走進位於道口鎮教育路的尚勛策家,記者見其收藏的道口錫器種類頗為豐富,有茶器(茶壺、茶碗、茶盤)、酒器(酒壺、酒盅)、祭器(香爐、燭台)、生活用具(燈、碗、調羹)、裝飾品(花瓶、刨花缸)等,數量有百餘件。這些錫器有的刻花,有的無花;有的鏨花,有的嵌銅,製作十分精巧。由於年代久遠,這些錫器雖然失去了當年的光澤,但它們的造型卻十分端莊古樸,製作也十分精巧雅致。
“不同的錫器蘊涵著不同的文化內涵。”談起錫器文化,尚勛策總是滔滔不絕。他說,中原文化的精髓之一是殷商青銅文化,所謂青銅乃是以銅為主的銅錫合金。通常所說的商周青銅器,其成分就是銅錫合金、銅鉛合金和銅、鉛、錫合金,青銅文化實質上也就是銅錫文化。可以說,道口錫器文化是殷商文化的延伸與發展。由於出產在豫北,所以道口錫器的造型有著中原的風格,與南方錫器相比稍欠精巧,但卻體現出了北方器物的敦實與厚重。道口錫器藝人也曾加工製作過南方樣式及西北、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風格的器物,特別是清末民初,道口錫器藝人研究東南西北、古今中外的器物款式,對錫器造型進行了大膽的創新,形成了獨特的地方風格。值得一提的是,道口錫器店的名稱也別具人文情趣,如興盛店有著興旺發達、盛世和平的祝福;義聚店則突出道義情義、人聚財聚的生財之道……
為宣傳道口錫器手工業的歷史發展成就,2005年,尚勛策個人製作了《中國錫器工藝造型欣賞》撲克牌,這副撲克牌集知識性、觀賞性、紀念性、娛樂性於一體,由中國收藏家協會撲克牌收藏委員會監製,是目前唯一一副河南省名貴土特產題材的撲克牌,具有較高的文化藝術收藏價值。
記者隨意從一副《中國錫器工藝造型欣賞》撲克牌中抽出一張黑桃7,只見牌面上是道口錫器“嵌銅墨盒”的圖案,圖案下印有對“嵌銅墨盒”的註解:墨盒在國小生中使用量最大,尤其是在墨汁被廣泛使用、毛筆字還是國小生必修課的近代中國社會。同時期黃銅、紅銅墨盒較多,白銅(俗稱德國銀)墨盒以及嵌銅錫墨盒相對較少。
讓世人驚嘆的焊接技術
道口曾是商埠碼頭,有“小天津”之稱。上個世紀初期,這裡商賈雲集,貿易繁盛,有糧行、花行、煤場、銀行、百雜店、澡堂、飯鋪、茶館、酒店、醬菜鋪、糕點鋪、燒雞鋪、錫器店等,經商人數多達萬人,大的商號近百處,小的店鋪遍布大街小巷。這些商賈為道口的錫器業帶來了雄厚的資金,加上當時錫器製作高手世代傳承,道口錫器的製作技術已經處於全國領先水平。
尚勛策說,道口錫器採用高純度精錫,經過嚴格的配料、熔化、壓片、裁料、造型、捶打、刮光、焊接、擦亮、鏨花、雕刻、嵌銅裝飾等十數道工序細心製作而成,它是我國民間手工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世傳道口錫器製作的核心技藝是用料配方比例、焊接工藝和熔煉冷卻處理,以及切削捶打技巧的綜合掌握和運用。記者在他的家庭式錫器收藏館裡看到過一把酒壺,酒壺壺身與壺嘴連線處從外面看不見焊接的痕跡,拿到陽光下用眼往壺裡看,也看不到焊接的痕跡。前幾年,尚勛策曾購買過一把錫壺,壺身與壺嘴是分成兩部分焊接在一起的,從壺外看不見焊接的痕跡,只是用一個手指頭伸到壺嘴裡面仔細摸,才能摸到很細很細的一條焊接縫。但是,當時製作錫器的藝人是怎么從壺嘴裡面焊接的,至今誰也弄不明白了。
當地百姓中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當年,有一個外國商人聽說道口錫器的焊接技術很高,有點不相信,就專門從北京跑到道口鎮來,買了一把錫壺。他看到壺身與壺嘴沒有一點焊接的痕跡,就認為二者應該不是焊接在一起的,可能錫壺本身就是一個整體。為解開心中的疑問,他就想用錘子把壺嘴從壺身上砸掉。可他花了不少力氣,卻怎么也不能把整個壺嘴砸下來,最後只是砸掉了焊接處極小的一部分壺嘴。當他弄明白壺嘴與壺身並不是一個整體時,對道口錫器的焊接技術驚嘆不已:“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在道口鎮政府西側的一條街道上,經營物流公司的胡姓老闆告訴記者,前幾年有一名外國人從他手裡購買過一把錫壺,那件錫壺很精美,無一處焊接的痕跡,可謂天衣無縫。當時他手上有4件錫器,一件給了弟弟,剩下兩把錫壺和一把錫酒壺。那名外國人不知怎么得知他手上有錫器,就不斷來“騷擾”他。後來,他就以百餘元的低價把錫壺賣給了那名外國人。“我的那幾件錫器都是當年縣五金廠的錫器藝人杜天榮製作的,杜先生的製作手藝很不錯。”談起杜天榮的過去,胡老闆說:“聽說杜先生早年曾在南街開辦了錫器店,成為道口鎮獨一無二的個體戶,但那個店現在早已不存在了。”問及杜天榮的家人現在何處,胡老闆說不清楚,只聽說杜天榮有一個女兒曾學習過道口錫器的製作技術。
錫器傳說與風光不再的五金廠
在道口鎮貿易路和大集街的十字街口處,記者向幾位上了年紀的老人了解道口錫器的有關情況,道口鎮政府的同志說,這裡距離1967年縣裡開辦的五金廠不遠。
記者問老人們現在鎮裡還有沒有製作錫器的門店,他們都連連搖頭,說當年的錫匠、鐵匠都不在了。老人們至今還記得流傳下來的那些關於錫器的故事。他們說,由於道口錫器聞名於世,1915年(一說1914年),道口錫器曾與當時的貴州茅台酒一起作為中國的珍貴特產,參加了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萬國商品博覽會,即現在所說的世博會。當時的博覽會由巴拿馬主辦,主要展出藝術作品和傳統手工製品,同時也展示科學成果和新工業技術,是享有“世界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的奧林匹克”美譽的盛會。展覽會上,道口錫器中的興恆犧形辛彝錫水碗、子贄父癸錫水碗、季副錫水碗等深受各國客商的青睞。這些道口錫器不僅製作工藝高超,而且在造型設計上融合了東方的藝術審美理念,在舊金山轟動一時,榮獲了博覽會金獎。有一對美國夫婦對道口錫器愛不釋手,當場訂購了20多套道口錫器。此後的幾天裡,夫婦二人每天都到中國的展覽攤位前轉轉,逢人便說道口錫器好。
陪同記者採訪的滑縣縣委宣傳部的丁中飛說,清末民初,西方列強向中國傾銷商品,同時掠奪中國的原材料。在洋貨充斥國內市場的情況下,道口錫器能夠憑藉自身的魅力遠渡重洋,在當時確實是民族手工業的驕傲。
那時藝人們製作的道口錫器質地堅固,不易破碎,泡茶增香,盛酒味純。在民國時期,有一次,從南方來的一名李姓茶葉商人聽說道口錫器中的茶具有在泡茶時增加茶葉香味的說法,怎么也不相信。他專門找出一些過期的散茶,投入買來的一把道口錫壺中。片刻,一股濃郁的茶香從錫壺中飄出。接著,他又換了壺水,取出一把發霉的茶葉投入壺中。稍後,一股清香傳來。再試,還是如此。精明的李姓商人意識到遇上了商機,他把經營的茶攤低價轉讓出去,購買了數百套道口錫器,通過小鎮西側的衛河水運碼頭髮往新鄉,又轉運到浙江、江蘇、安徽、廣東等地,大大賺了一筆。據說,後來這名李姓商人不但在道口鎮建造了住宅,還在香港購置了房產。上個世紀末,李姓商人的後代曾從香港來到道口鎮,尋找李姓商人當年的住宅。因年代久遠,他們尋覓了幾天,也沒有找到李姓商人當年住過的房屋。
20世紀30年代,道口鎮有名的錫器店有20多家,有同泰、義聚、聚盛、義盛、萬聚、合聚、合記、聚盛和、仲記、廣興隆、祥盛、裕盛、興盛、廣盛、松盛、興盛公、義興、衛郡、萬盛隆、聚盛興、宮南居等,其中的店鋪又有新號與老號之分,製作工匠數百人,年產錫器達到10萬公斤,制錫業盛況空前。僅鎮上的北街就有錫器店9家,藝人有130餘人。在北街,當時規模較大的錫器店有“聚盛錫店”、“興盛錫店”和“同興錫店”等,大的錫器店年產錫器約2500公斤,小的錫器店年產量也達到了1500公斤,國內其他城鎮的錫器製作的工藝和產量均無法與之比肩。然而,隨著歷史的變遷,道口錫器卻沒有像當年同獲殊榮的茅台酒一樣流傳久遠。衛河斷流、航道中斷,日軍侵華,天災人禍等都使道口錫器的規模化生產遭受重創。新中國成立後,道口錫器得到了更大的發展。1953年,道口鎮幾家錫器店組成合作組,走上了合作生產的道路。1956年,道口錫器藝人與道口的金、銀、銅、鐵幾種傳統手工業者成立了合作社。1957年,李祥琛代表道口錫器藝人去北京參加了全國美術代表大會,受到了朱德等中央領導人的接見。1967年,道口錫器的生產歸入縣五金廠後,又開始興旺發達,每年都為省外貿局、廣州賓館等一些單位製作近3000公斤錫器。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錫器日用品逐漸被淘汰,加上錫器製品年久會發黑,外觀上不美觀,不能吸引消費者購買、保存的興趣,現在能夠保留下來的道口錫器製品已不多見。
如今,縣五金廠的舊址還在大集街的一側,臨街的幾間舊廠房門前,矗立著白鐵門市部的招牌。開這家門市部的人是53歲的李保印和他的妻子。談起縣五金廠過去的事,李保印至今仍是津津樂道。道口錫器那時確實很風光,李祥琛和杜天榮等都是道口錫器製作的技師,縣五金廠有很多工人在他們的指導下製作過錫器,但是現在,幾個老技師都已經不在了。
“點銅”漸成“絕唱”
漫步在道口鎮街頭,很難再尋覓到道口錫器的門店了,記者一行只能通過詢問當地民眾的方法,去尋找當年錫器門店的舊址。
20世紀50年代以前,衛河水運“上通百泉,下達天津”,道口鎮作為衛河上的碼頭,鎮上瀕河的南、北二街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而成為道口鎮最熱鬧繁華的商業街道。街道兩旁多為傳統的木質結構兩層樓,用青瓦覆頂。門面房大小不等,沒有前廊。開間2.8米,進深4米左右,二層住人,開方格窗。北街較短,路東有多座中西合璧樣式的商業門面房十分顯眼,當年的9家錫器店就處在其中。如今,行走在這條昔日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的古街道上,望著兩旁已變得破舊不堪的黑漆門面和落日餘暉中老人悠閒下棋的情景,聯想起這裡當年的熱鬧與繁華,記者不禁有恍如隔世之感。
縣委宣傳部新聞科科長萬山林對記者說,日軍侵華期間,有大批商戶南下逃難,道口錫器等產業曾一度崩潰,但還有零星生產。聽說日軍來到道口鎮到處燒殺搶掠,卻沒有搶走一件道口錫器。這是因為當時道口錫器產量減少,加上日軍也不知道道口錫器的價值所致。傳說,有一個叫小田的鬼子軍官無意中曾用過一套錫器酒壺、酒盅。當鬼子隊伍向新鄉開拔時,小田因嫌這套錫器攜帶不方便,就丟棄了。中國抗戰勝利後,小田被遣送回國。後來,他偶然聽說了道口錫器的珍貴,嘆息不已。
採訪中,記者無意中獲悉,還有一位老藝人仍在製作錫器。記者一路尋找過去,可惜在腳力市街的一座小院子裡,老藝人居住的房屋房門緊鎖。門前的小樹旁,一個曾用來盛放製作錫器工具的木箱已很破舊。
記者一行在胡同里攔住了一位正要外出的大嫂,詢問老藝人的情況。
“喔,你們是找老薛吧。”那位大嫂熱情地介紹,老藝人名叫薛義修,現在每年還在不停地製作出一件件錫器,可那是皮錫器活兒。皮錫器是當地人過去對錫器藝人製作錫器技術的一種說法,行話是指製作錫器的技術還沒有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製作的錫器也達不到志書中所記載的“點銅”錫器的品質。據那位大嫂講,老薛勞累了半個世紀,也沒有得到道口錫器製作技術的真傳。他今年有60多歲,年輕時從長垣縣鄉下來到道口鎮給老錫器藝人做幫工,想學習道口錫器的製作技術。但是,因為道口錫器製造業的沒落,一直沒有學成。後來,他就留在道口鎮做些小生意來養家餬口,平時也攬些製作錫器的活兒。雖然沒有得到真傳,但他製作的一些錫器卻也頗具大家風範。老薛常年租住在一間很小很舊的房屋內,仍然孜孜不倦地鑽研道口錫器的製作技術,可以說,他是目前鎮上最後一位在大街上擺地攤製作錫器的外來打工者。老薛每天在道口鎮衛河橋東附近做錫器活兒,打一把錫酒壺只收15元的費用。也許一段時間過後,他這個皮錫器藝人也不在了,道口錫器傳統技藝將由此終結。
記者準備結束採訪時,卻有了道口錫器藝人杜天榮的家人的訊息,他們就居住在道口鎮教育路的一條斜街上。在一座外牆上鑲了白瓷磚的院落里,記者見到了已經83歲的杜天榮之妻丁素雲。老人至今眼不花,耳不聾,精神矍鑠。
丁素雲告訴記者,杜天榮原是滑縣老店鄉人,16歲時,在道口鎮大集街跟隨山西的技師學習錫器製作技術,終有所成。解放後,杜天榮多次參加過在安陽舉辦的一些技術交流會。她和杜天榮共有子女6人,兒子杜喜民從國小到國中,在學校學習很好,卻對錫器製作的手工活兒不感興趣,姊妹幾個只有小女兒杜喜愛曾跟著杜天榮學習了道口錫器的製作技術,現在杜喜愛在濮陽生活,也已經不再製作道口錫器了。
隨著時代的變遷,新材料、新技術不斷湧現,注定了道口錫器手工業的衰落,錫器用品正逐漸退出歷史的舞台,普通的錫器也正不斷被人們拋棄。道口錫器已經成了“絕唱”,而留在丁素雲老人記憶里的製作錫器的工具,也已經很難尋覓。正因如此,道口錫器現在已經成為人們收藏的珍品。現在的錫器價格遠非當年可比,據說,前不久鎮上有一位錫器愛好者曾拍賣了一件很一般的道口錫器,結果賣了幾千元。如今想來,古老精緻的道口錫器如果被有心人收藏,也是一件澤被後世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