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
轄:東邵村、姜莊村、范營村、大李村、陶嘴村、烈莊村、韓莊村、尹海村、黃渡村、千士村、付岸村、店子村、大黃村、張莊村、李營村、夏溝村、有莊村、北陳村、西邵村、呂樓村、大窯村、雙廟村、劉營村、馮莊村、小黃村、啟元村
自然資源
牛角店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東到京滬鐵路濟南站45公里,西至京九鐵路聊城站35公里,北距濟邯鐵路、濟聊高速、105國道各15公里。全鎮道路四通八達,齊南、聊牛、茌牛三條省道在此交匯,村村實現通公路,境內有兩處大型黃河浮橋,可直達鐵路、高速以及濟南、青島、泰安等大中城市。從牛角店鎮出發到高速公路僅15分鐘的路程,乘車到火車站有一個小時的路程,乘車到飛機場僅需1個半小時的路程。全鎮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屬黃河沖積平原,從西南向東北落微傾斜。牛角店鎮地處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全年光照充分,降雨充沛,年降雨量平均606.4毫米,年平均氣溫13攝氏度,無霜期190天,牛角店鎮地下水資源豐富,是山東省七大優質水源地之一。牛角店鎮地下300米屬於奧陶系岩石層,它是泰山的余脈,在牛角店鎮區形成了巨大的裂隙,豐富的地下水賦予在第三系淡水泥灰層、鍶型石灰岩中,鍶離子源源不斷融入其中。經過多年實地勘測,該地下水先後被國家國土資源部命名為“鍶型飲用天然礦泉水”,被山東省地質試驗研究院命名為“天然優質飲用礦泉水”。山東省天然礦泉水評審委員會通過大量水樣檢測證明,該礦泉水各項指標符合國家標準,長期飲用,治病防病,益於健康。牛角店鎮東臨黃河,是東阿縣境內沿黃距離最長的鄉鎮,其中鎮區居民4221戶,16116人,面積4平方公里,相傳牛角店原名尹莊店,始建於元朝末年,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濃厚,因有“苕瓜打金牛”的傳說,而易名牛角店,同時也是全國唯一戲種“王皮戲”的起源地。牛角店鎮商譽遠近聞名,自古就有“不知平陰縣,都知牛角店”之稱譽,它是輻射周邊縣市百里範圍的商品集散地。
經濟狀況
牛角店鎮按照“三個有利於”,實現“三個增長”的要求,不斷解放思想、開拓思路,下大力氣調整產業結構,最佳化資源配置,全鎮民營經濟、高效農業、商品流通行業得到快速發展。2006年預計全鎮國民生產總值達到4.9億元,年均增長12%。目前,全鎮擁有企業106家,其中鑄造企業30家,個體工商戶910家,豐產林4.5萬畝,桑園3000畝,保護地栽培蔬菜面積5000畝,牲畜年存欄15萬頭(只),禽類年出欄100萬隻,是江北重點桑林生產基地和肉役黃牛生產基地,山東省農用水泵鑄造基地。主要盛產冬小麥、玉米、大豆、棉花、穀子、高粱等農作物,近年來,農業結構進一步調整,桑蠶、保護地蔬菜、牧草、豐產林以及畜牧養殖逐步形成了特色產業,達到了一定規模。近年來,先後被評為“山東省城鎮建設中心鎮”、“山東省村鎮建設新型鄉鎮”、“山東省綜合改革試點鄉鎮”、“全省小城鎮建設先進鄉鎮”、“全市先進基層黨委”、“全市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全市綜合實力前二十名鄉鎮”、“全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明星鄉鎮”、“聊城市小城鎮建設明星鄉鎮”等榮譽稱號。優勢和特點
土地資源優勢。牛角店鎮地處黃河衝擊平原,地勢平坦,土層深厚,總面積113.7平方公里,耕地10萬畝。屬暖溫帶氣候區,年均降水量778毫米,年均氣溫13度,無霜期210天,適合小麥、玉米、穀類、豆類、瓜果林木、蔬菜等多種經濟作物生長。勞動力資源優勢。全鎮現有人口5.6萬。其中農業人口48110人。近年來,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大批剩餘勞力外出務工,近幾年來,全鎮每年輸出人員6000多人,分布在北京、河北、廣州、海南、山東等省市。為我鎮發展民營企業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資源。阿膠之鄉。牛角店鎮位於阿膠城(東阿縣城)東15公里,阿膠作為中華醫藥瑰寶,其產品遠銷世界各地,供不應求。以阿膠為原料的各類系列產品,尤其是以牛角店鎮礦泉水和阿膠為原料,進行酒水開發,越來越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其市場潛力巨大。文化旅遊
“王皮戲”王皮戲起源於東阿縣牛角店鎮下碼頭村。據老藝人講,在清朝鹹豐年間,平陰縣(當時的下碼頭村屬平陰縣轄)有個大司馬告老還鄉,傳授過王皮戲。因戲中主角叫王皮而得名,大司馬也當演員,在《土地爺添油》一劇中飾演王皮。王皮戲的樂器有板胡、二胡、三弦、嗩吶、也有鑼鼓,但不常用。還有配合表演掌握節拍的手鑼。主要曲牌有“疊斷橋”、“貫孝燈”、“耍孩兒”、“桂柱香”、“山坡羊”、“頂嘴兒”等,最細膩的曲子是“十八調”,人稱“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哼咳“。其代表劇目有:《土地爺添油》、《送飯》、《休妻》、《兩親家頂嘴》、《賭博鬼》、《十八大姐逗王皮》等。該劇目多在夜間演出,演出場地一般在閒院荒場。演出前,全體演員(最多24人)扮裝,手持各種彩燈,如傘燈、瓶燈、升燈、鼓子燈、籃子燈等,排成單行,前面一桿“道”字大旗開路,邊扭邊唱“路燈歌。”進入演出場地後,開始“跑場”。跑技有“里摞城”、“外摞城”、“十字穿城”、“踩街”、“亂劈柴”、“夾箔帳”、“龍吊掛”、“里二外四”、“里四外四”等,隊形變化多端,彩燈上下翻飛,煞是壯觀,讓人眼花繚亂。當劇目演出時,前場演唱,後場演員配唱,俗稱“拉崖子”。除演出整個劇目外,也演出折子戲。演出劇目多是喜劇,幽默,詼諧,風趣,頗得百姓喜愛。其曲譜已載入《中國民間戲曲集成》。
農閒秧歌扭起來為切實搞好民間的文化活動,活躍農村民眾的精神生活,牛角店鎮積極組織民眾利用農閒,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為鄉村生活增添了許多喜慶氣氛。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新農村建設的一系列惠農政策的進一步落實,牛角店民眾的生活逐步提高。富裕起來的農民民眾,在辛勤的勞作之餘,總覺得少了些什麼。於是,鎮文化部門及時抓住民眾的所思所想,因勢利導,使其良性發展。該鎮的牛北村、牛西村、牛東、牛南村先後添置了鑼鼓、服裝,組織建立了50至100人的健身秧歌隊伍。每天傍晚晚飯之後,老人孩子齊上陣,隨著震天的鑼鼓翩翩起舞,你方唱罷我登場,好不熱鬧。大家既鍛鍊了身體又愉悅了身心。全鎮還有許多村也躍躍欲試,想組建自己的健身秧歌隊。
牛角店的傳說
在東阿縣的牛角店鎮廣為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講得是“苕瓜打金牛,牛角店的由來”,故事的流傳據說已幾千年的歷史,誰也說不清是哪朝哪代傳下來的事,據說早在宋朝時起這個故事已廣為流傳。相傳,從前牛角店不叫牛角店,叫尹莊店。故事講的是:在尹莊店的前曹村(即現牛角店鎮的前曹村)的東邊,有一個周莊村,周莊有個大戶叫周百萬,家裡餵養著一大群牛,牛童每天都趕著牛群到村東的一條大溝(現在叫金牛溝)里放牧。周莊村村民有種瓜的傳統,許多人家靠種瓜為生。當地人們安居樂業,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這一年,周莊村先後發生了兩件怪事。第一件事是,一天,周百萬家的牛群,在金牛溝放牧,牧童怎么查都是一百頭,而一趕到家裡就成了九十九頭;第二件事是,老趙家的苕瓜園裡長了一棵很特別的苕瓜,這棵瓜從一出苗就長得特旺特壯,後來光這棵瓜秧子就占了半個瓜園,可就只結了一個瓜胎。一時間,這兩件怪事被人們當作了茶餘飯後的談資。後來,在周莊村東的官道上,從南方來了三個山西進京趕考的秀才,路過周莊,因又累又渴,便在周莊村北的周家廟歇一歇腳、喝口水,與同時在此閒玩的老農拉起了家常。期間,就提到了周莊出現的兩件怪事。南方人很感興趣,聽後便想看個究竟。經過他們的查看(據說只有他們才認得出金牛,一般人根本認不出來),果然,在周百萬家的牛群里發現了一頭金牛,正是這頭金牛,白天混在牛群里在金牛溝吃草,晚上不進周百萬家的家門(周百萬沒有福啊)。可用什麼方法能捉住金牛呢?三位秀才動起了腦筋,後來他們其中的一位記起了一位高人的說法,說只有用長滿一百天、長夠一百斤的苕瓜才能降得住金牛(但這個秘密是誰也不能說的),三個人想到了人們傳說的趙家瓜園的那棵苕瓜王。於是,他們三個就裝作好奇,讓人領著來到趙家瓜園,一看,確實有一棵苕瓜長得特別,這棵苕瓜秧長得又大又旺,但就只結了一個瓜胎。秀才們一看,大喜,這不正是他們要找的苕瓜王嗎。可苕瓜還沒長成,進京趕考的日期又不能耽誤,三位秀才就偷偷的商議,如果三人進京趕考中了狀元,就不用來打金牛了,如果中不了狀元就即刻回來打金牛。等那時苕瓜王也長成了。商定之後,三個人就千叮嚀萬囑咐,告訴趙老漢,這棵苕瓜上結的瓜,他們要定了,要好好的管理施肥,等長成後,要多少錢就給多少錢,但必須得等他們進京趕考回來之後,才能摘下來。張老漢就答應了秀才的要求,三位秀才就起程進京趕考去了。再說苕瓜園的趙老漢,聽了秀才的囑咐後,半信半疑地管理著他的瓜園。轉眼兩個月過去了,苕瓜園裡出現了奇蹟,秀才們指定的那棵苕瓜王長得又長又粗,足有百十斤重,趙老漢也嘖嘖稱奇,連夸江西秀才有眼力。但不知他們用這瓜作何用處。趙老漢就更用心的管理。
夏去秋至,趙老漢瓜田裡的苕瓜眼看就要扯秧了,只剩下秀才留下的瓜王還在地里長著。趙老漢就想,如果秀才不來怎么辦,也不能總讓這個大苕瓜長地里呀,再說,萬一被人毀了就完了。於是,趙老漢就找了幾個人,擅自把瓜王摘了下來,放進了瓜棚。可只隔了1天,進京趕考的秀才就如期趕來摘瓜了。一看,趙老漢已把瓜摘了,後悔莫及。原來,秀才要得這個苕瓜要長到100天完全成熟之後,才能降得住金牛,但趙老漢摘瓜時只有99天,只差一天。無耐,山西秀才抱著試試看的想法,給足了趙老漢錢,三個人就抱著苕瓜去金牛溝找金牛。來到金牛溝(現東元村東),周家牧童正趕著牛群在那兒放牧,三個人說明來意後,就抱著苕瓜進了牛群找那頭金牛。一看,金牛還在,三個人就抱著苕瓜從金牛後面猛一下子打了過去。只見金光一閃,到底是苕瓜不到天數,金牛打的受了驚,頭一揚,四蹄騰空,向南飛奔而去。見狀,山西秀才就抬起苕瓜王緊追不捨。追到尹莊店(現牛角店),金牛在此停留了一下。等三人追上,又是一苕瓜,正打在金牛一隻角上,當時牛角就落了下來,金牛再次受驚,向南狂奔而去。金牛先後在現在的史圈、董圈、朱圈轉了三圈,又跑到了胡西肚拉了一團稀屎後,從胡西肚淌過黃河,經過平陰的李博士村竄進了河東的深山,沒有了蹤跡。後來聽說,這頭金牛沿著現在的聊滑路,經過長清、段店等地,一直跑到了現在的濟南市,倚在了一座小山上一通亂拱,一下拱出了一許多地洞,當時就水花四濺(形成了現在的趵突泉群),累了之後就趴在了一旁,停了下來,後人就在此建起了金牛公園,據說,就是現在的金牛公園。從此,在牛角店留下了“苕瓜打金牛”的美麗傳說。後來,人們就把出苕瓜王的周莊村叫苕瓜趙村,到現在趙莊村趙周不分。把金牛吃草的那條溝子叫金牛溝,路過的橋叫金牛橋,把金牛轉了三圈的地方分別叫東圈、史圈、朱圈,把金牛肚拉稀的地方叫胡西肚,把金牛被打落金牛角的尹莊店叫牛角店。從此,牛角店商賈雲集,市井繁榮。到宋朝時期,牛店大集達到了鼎盛,至今流傳著“不知平陰縣,都知牛角店”的美譽。“苕瓜打金牛”成為當地人人傳頌的美麗傳說。1990年,牛角店鎮政府根據此典故,籌巨資製作了一座銅牛,名曰金牛,作為牛角店鎮的鎮標,現座落在牛角店鎮駐地中心地帶。聊城市縣級以下行政區劃
聊城市 | 1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
東昌府區 | 古樓街道;柳園街道;新區街道;湖西街道;道口鋪街道;閆寺街道;鳳凰街道;北城街道;侯營鎮;沙鎮鎮;堂邑鎮;梁水鎮;斗虎屯鎮;鄭家鎮;張爐集鎮;於集鎮;許營鄉;朱老莊鄉 |
臨清市 | 青年路街道;新華路街道;先鋒路街道;大辛莊街道;松林鎮;老趙莊鎮;康莊鎮;魏灣鎮;劉垓子鎮;八岔路鎮;潘莊鎮;煙店鎮;唐園鎮;金郝莊鄉;戴灣鄉;尚店鄉 |
陽穀縣 | 博濟橋街道;僑潤街道;獅子樓街道;閻樓鎮;阿城鎮;七級鎮;安樂鎮;定水鎮;石佛鎮;李台鎮;壽張鎮;十五里園鎮;張秋鎮;郭店屯鄉;大布鄉;西湖鄉;高廟王鄉;金斗營鄉 |
莘縣 | 莘亭街道;振興街道;雁塔街道;東魯街道;張魯回族鎮;朝城鎮;觀城鎮;古城鎮;大張家鎮;古雲鎮;十八里舖鎮;燕店鎮;董杜莊鎮;王奉鎮;櫻桃園鎮;河店鎮;妹冢鎮;魏莊鄉;大王寨鄉;俎店鄉;張寨鄉;徐莊鄉;王莊集鄉;柿子園鄉 |
茌平縣 | 振興街道;信發街道;樂平鋪鎮;馮官屯鎮;菜屯鎮;博平鎮;杜郎口鎮;韓屯鎮;洪官屯鄉;肖莊鄉;賈寨鄉;韓集鄉;廣平鄉;胡屯鄉;溫陳鄉;楊官屯鄉 |
東阿縣 | 銅城街道;新城街道;劉集鎮;牛角店鎮;大橋鎮;高集鎮;姜樓鎮;顧官屯鎮;姚寨鎮;單莊鄉;陳集鄉 |
冠縣 | 冠城鎮;賈鎮;桑阿鎮;柳林鎮;清水鎮;東古城鎮;北館陶鎮;斜店鄉;梁堂鄉;定遠寨鄉;辛集鄉;范寨鄉;甘官屯鄉;蘭沃鄉;店子鄉;煙莊鄉;萬善鄉 |
高唐縣 | 魚邱湖街道;匯鑫街道;人和街道;梁村鎮;尹集鎮;清平鎮;固河鎮;三十里舖鎮;琉璃寺鎮;楊屯鄉;趙寨子鄉;姜店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