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過敏毒素anaPhylatoxin補體激活途徑的中間產物C3a,C5a等炎症介質。能使肥大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脫顆粒,釋放組織胺和其他血管活性物質,引起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縮等過敏反應症狀。血清中補體系統激活時產生的補體片段C3a和C5a,可結合於肥大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表面,導致肥大細胞脫顆粒和釋放組胺,引起炎症。
過敏毒素是指補體活化過程中產生的具有炎症介質作用的活性片段C3a、C4a、C5a。它們作為配體能與肥大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表面相應受體結合,激發細胞脫顆粒,釋放組胺之類的活性介質,引起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縮、支氣管痙攣等症狀。
結構與功能
![過敏毒素](/img/a/cdf/nBnauM3XzgTNyIjMwEzN5UTM4QTMwkzNxYDM0QTNwAzMxAzLxczL1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所屬學科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胺基酸、多肽與蛋白質(二級學科)。
免疫系統/ 免疫學
免疫系統 | 它是人體抵禦病原菌侵犯最重要的保衛系統。 |
系統 | |
抗原與抗體 | 抗原 (超抗原, 變應原) | 半抗原 表位 (線性表位, 構象表位) 抗體 (單克隆抗體, 多克隆抗體, 自身抗體) | 多克隆B細胞反應 | 同種異型 | 免疫球蛋白同種異型 | 遺傳型 | 免疫複合物 |
免疫細胞/白細胞 | 淋巴系細胞:T細胞 | B細胞 | NK細胞 髓系細胞:肥大細胞 | 嗜鹼性粒細胞 | 嗜酸性粒細胞 | 巨噬細胞 吞噬細胞:中性粒細胞 | 巨噬細胞 | 網狀內皮系統 抗原遞呈細胞:樹突狀細胞 | 巨噬細胞 | B細胞 |
免疫 與 耐受 | 作用:免疫性 | 自身免疫 | 變態反應 | 炎症 | 交叉反應性 無作用:耐受 (中樞耐受, 外周耐受, 克隆無能, 克隆缺失) | 免疫缺損 |
免疫遺傳學 | 體細胞超突變 | V(D)J 重組 | 免疫球蛋白類別轉換 | MHC/HLA |
免疫物質 | 細胞因子 | 調理素 | 溶細胞素 |
其他 | 診斷免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