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配料:綠豆芽 韭菜、榨菜絲、肉絲、粉皮、河蝦、雞蛋 鹽、雞精
![通式炒和菜](/img/4/10a/nBnauM3XzMjN5kDNzYjM2UjMwITMyADMzEDMwADMwAzMxAzL2IzLy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脆嫩爽口。
操作
1、將雞蛋攤成蛋皮切絲備用,河蝦加入料酒醃製片刻;
2、坐鍋點火倒油,放入豆芽、韭菜,加鹽炒半熟取出,放入油,下河蝦炒變色,再將韭菜、豆芽放入煸炒,放入肉絲、粉皮、榨菜絲、蛋皮,加鹽、雞精翻炒均勻出鍋即可。
原料介紹
綠豆芽為豆科植物綠豆的種子浸罨後發出的嫩芽。
食用芽菜是近年來的新時尚,芽菜中以綠豆芽最為便宜,而且營養豐富,是自然食用主義者所推崇的食品之一。綠豆在發芽的過程中,維生素C會增加很多,所以綠豆芽的營養價值比綠豆更大。
營養分析
1. 豆芽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治療壞血病;
2. 它還有清除血管壁中膽固醇和脂肪的堆積、防止心血管病變的作用;
3. 綠豆芽中還含有核黃素,對口腔潰瘍的人很適合食用;
4. 它還富含膳食纖維,是便秘患者的健康蔬菜,有預防消化道癌症(食道癌、胃癌、直腸癌)功效;
5. 豆芽的熱量很低,而水分和纖維素含量很高,常吃豆芽,可以達到減肥的目的。
相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特別適合壞血病患者、口腔潰瘍、消化道癌症和減肥人士食用,嗜菸酒、肥膩者也適宜常吃;
2. 豆芽膳食纖維較粗,不易消化,且性質偏寒,所以脾胃虛寒之人,不宜久食。
製作指導
1. 綠豆芽性寒,烹調時應配上一點薑絲,以中和它的寒性,十分適於夏季食用;
2. 烹調時油鹽不宜太多,要儘量保持其清淡的性味和爽口的特點;
3. 芽菜下鍋後要迅速翻炒,適當加些醋,才能保存水分及維生素C,口感才好;
4. 綠豆芽150~200克,煎湯,可解酒毒、熱毒。
食療作用
綠豆芽味甘、性寒,歸心,胃經;
具有清熱解毒,醒酒利尿的功效。
其他相關
豆芽始見載於《神農本草經》,作為中品收載,系以黑豆所制,且有性味、功效的記載,說明套用已久。
綠豆芽始見載於《東京夢華錄》。至明清之際,豆芽之類已入食籍。
據《茶餘客話》稱,綠豆芽被作為太廟薦新之品。
18世紀華人將豆芽帶入歐美,到20世紀後期被國際現代營養學界所重視,在西方曾掀起“豆芽熱”,將之列為“健康食物”,對其營養保健之功的認識正在深化中。
備註
1.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無根豆芽多數是以激素和化肥催發的,無根豆芽是國家食品衛生管理部門明文禁止銷售和食用的蔬菜之一;
2. 正常的綠豆芽略呈黃色,不太粗,水分適中,無異味;不正常的顏色發白,豆粒發藍,芽莖粗壯,水分較多,有化肥的味道。另外,購買綠豆芽時選5~6厘米長的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