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橙

辣椒橙

辣椒橙,紅色油狀或膏狀液體,無辣味、異味。易溶於植物油、乙醚、乙酸乙酯,不溶於水。在丙酮中最大吸收波長449nm。熱穩定性好,在270℃時色澤仍穩定。pH值6—7,在pH值3—12範圍內色調不變,耐光性、耐熱性均好。

基本信息

辣椒橙辣椒橙
英文名稱:Paprical Orange;Chilli Orange

成分與結構

辣椒橙結構
本品為辣椒橙胡蘿蔔素油棕櫚酸酯的複合物。

理化性質

辣椒橙辣椒橙
紅色油狀或膏狀液體,無辣味、異味。易溶於植物油乙醚乙酸乙酯,不溶於水。在丙酮中最大吸收波長449nm。熱穩定性好,在270℃時色澤仍穩定。pH值6—7,在pH值3—12範圍內色調不變,耐光性、耐熱性均好。

毒理學依據

ADI尚未規定
LD50>17g/kg(小鼠,口服)

質量標準

辣椒橙

用途及注意事項

辣椒橙添加了辣椒橙的食品
按中國GB2760-86規定可用於罐頭、糕點上彩裝,用量可按正常生產需要。使用於糕點彩裝常用食用油稀釋,用於色蛋糕冷拼盤等。色澤橙紅、無異味且性質穩定。耐高溫,在油溫270℃下烹調色澤穩定。但用於制湯效果較差。用本品生產罐頭效果亦佳。
辣椒橙是橙紅色的脂溶性色素,它是蛋黃和肉等食品著色的重要物質之一,也是改善食品和引起食慾的重要物質。

來源與製法

辣椒橙辣椒

一般先從辣椒粉中提取辣椒油樹脂,然後除去辣味物質辣椒鹼,經精製得辣椒色素,分離辣椒色素可得辣椒橙色素。

鑑別方法

1.溶解性易溶於植物油、乙醚、乙酸乙酯,不溶於水。
2.酸鹼反應本品0.1g溶於1mL乙酸乙酯中,溶液為澄明的紅色液體,該溶液0.5mL加入10%鹽酸0.5mL,劇烈振盪後靜置15min,上層乙酸乙酯溶液仍呈紅色。溶液加入4%NaOH水溶液0.5mL,劇烈振盪後靜置5min,上層乙酸乙酯溶液仍呈紅色。
3.最大吸收峰本品0.100g用石油醚(沸程60~90℃)稀釋至100mL,以石油醚作參比,用分光光度計測定,最大吸收峰為449nm。

附錄A

檢驗方法
A.1 一般規定
本標準所用試劑和水,在沒有註明其他要求時,均指分析純試劑和GB/T6682—2008規定的三級水。試驗中所需標準溶液、雜質標準溶液、製劑及製品在沒有註明其他規定時,均按GB/T601、GB/T602、GB/T603規定配製和標定。
A.2 鑑別試驗
A.2.1 顯色反應
在1滴試樣中加2滴~3滴三氯甲烷和1滴硫酸,溶液呈深藍色。
A.2.2 最大吸收
樣品溶解在丙酮中,在約462nm處有最大吸收峰。樣品溶解在正己烷中,約在470nm處有最大吸收峰。
A.2.3 高效液相色譜法
通過測試,詳見“辣椒紅素和辣椒玉紅素含量測定”。
A.3 類胡蘿蔔素總量的測定
A.3.1 方法提要
採用分光光度計法測定辣椒橙中的類胡蘿蔔素在最大吸收波長處(約462nm)吸光度值,計算其含量。
A.3.2 試劑和材料
丙酮。
A.3.3 儀器和設備
A.3.3.1 分光光度計。
A.3.3.2 比色皿:10mm。
A.3.4 試樣溶液的配製
準確稱取0.3g~0.5g(精確至0.0002g)辣椒橙加到100mL容量瓶中,加入丙酮搖動溶解,定容,靜置2min。吸取該溶液1mL加入另外一個100mL容量瓶中,丙酮定容到刻度,充分搖動。
A.3.5 分析步驟
將辣椒橙試樣溶液置於10mm比色皿中,在最大吸收波長處(約462nm)讀取吸光度A。調整樣品濃度,使吸光度在0.3~0.7之間。
A.3.6 結果計算
類胡蘿蔔素總量以W1計,數值以%表示,按式(A.1)計算:
式中:
A——辣椒橙試樣溶液的吸光度值;
2100——辣椒紅素/辣椒玉紅素在丙酮中462nm波長處的吸光度A1cm1%;
m——試樣質量的數值,單位為克(g);
計算結果表示到小數點後1位。
A.4 辣椒總鹼的測定
A.4.1 方法提要
採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辣椒總鹼(降二氫辣椒鹼、辣椒鹼和二氫辣椒鹼)的含量。
A.4.2 試劑和材料
A.4.2.1 合成辣椒鹼標樣,純度大於99%。
A.4.2.2 乙醇。
A.4.2.3 丙酮。
A.4.2.4 乙腈。
A.4.3 儀器和設備
A.4.3.1 高效液相色譜儀:帶有20μL定量環、螢光檢測器或紫外檢測器。
A.4.3.2 檢測器:螢光檢測器-激發波長280nm,發射波長325nm。
紫外檢測器-檢測波長280nm。
A.4.3.3 色譜柱:長為150mm,內徑為4.6mm的不鏽鋼柱,固定相為C18、粒徑5μm。
A.4.3.4 固相萃取小柱:C18SEP-PAK6mL。
A.4.4 色譜分析條件
A.4.4.1 流動相:乙腈:水溶液=40:60水溶液為1%乙酸溶液(v/v)。
A.4.4.2 流量:1.5mL/min。
A.4.4.3 進樣量:20μL。
A.4.5 標樣溶液的配製

準確稱取75mg合成辣椒鹼,純度大於99%,(CASRN:2444-46-4)加入500mL容量瓶中,加乙醇溶解稀釋到刻度,搖勻,此溶液為標準溶液A,濃度為150μg/mL。吸取10mL標準溶液A加入到100mL容量瓶中,加乙醇溶解稀釋到刻度,搖勻,此溶液為標準溶液B,濃度為15μg/mL。吸取5mL標準溶液B加入到100mL容量瓶中,加乙醇溶解稀釋到刻度,搖勻,此溶液標準溶液C,濃度為0.75μg/mL。
A.4.6 樣品溶液的配製
準確稱取5g辣椒橙加到50mL容量瓶中,避免樣品粘到容量瓶內壁上。加入5mL丙酮,搖動直至樣品完全溶解。傾斜45°角觀察樣品是否粘附瓶底。緩慢加入乙醇(95%或無水乙醇)直到溶液渾濁,稀釋到刻度,混合均勻。用10mL注射器直接吸取5mL樣品溶液加入到規格為6mL固相萃取柱中,避免樣品粘附到注射器的內壁上。樣品通過萃取柱並收集到25mL的容量瓶中。用5mL乙醇洗滌萃取柱,洗滌三次,洗滌液收集到容量瓶中。乙醇定容,經0.45μm過濾器過濾,濾液裝入玻璃瓶中。
A.4.7 分析步驟
在A.4.4規定的色譜條件下,分別用微量注射器吸取試樣溶液和合適的標準溶液注入並充滿定量環,進行色譜檢測,待最後一個組分流出完畢,用色譜工作站或積分儀進行結果處理。進樣順序是標準溶液、試樣溶液、標準溶液。
A.4.8 結果計算
降二氫辣椒鹼濃度以CN數值以μg/mL表示,按式(A.2)計算:
式中:
N——降二氫辣椒鹼的平均峰面積數值;
cS——標樣濃度μg/mL;
A1——標樣的平均峰面積數值;
rN——降二氫辣椒鹼相對標樣的回響因子。
辣椒鹼濃度以Cc計,數值以μg/mL表示,按式(A.3)計算:
式中:
C——辣椒鹼的平均峰面積數值;
cS——標樣濃度μg/mL;
A1——標樣的平均峰面積數值;
rC——辣椒鹼相對標樣的回響因子。
二氫辣椒鹼濃度以cD計,數值以μg/mL表示,按式(A.4)計算:
D——二氫辣椒鹼的平均峰面積數值;
cS——標樣濃度μg/mL;
A1——標樣的平均峰面積數值;
rD——二氫辣椒鹼相對標樣的回響因子。
樣品中辣椒總鹼(降二氫辣椒鹼、辣椒鹼和二氫辣椒鹼)以w2計,數值以μg/mL表示,按式(A.5)計算:
式中:
cN——降二氫辣椒鹼的濃度μg/mL;
cC,——辣椒鹼的濃度μg/mL;
cD——二氫辣椒鹼的濃度μg/mL。
表A.1各辣椒鹼參數
A.5 辣椒紅素和辣椒玉紅素含量的測定
A.5.1 方法提要
採用高效液相色譜法,用面積歸一化法測定辣椒紅素和辣椒玉紅素的含量。
A.5.2 試劑和材料
A.5.2.1 丙酮:色譜純。
A.5.2.2 無水硫酸鈉。
A.5.2.3 氫氧化鉀-甲醇溶液:2g氫氧化鉀溶於100mL甲醇。
A.5.2.4 乙醚。
A.5.3 儀器和設備
A.5.3.1 高效液相色譜儀:帶有二極體陣列檢測器,波譜範圍350nm~600nm。
A.5.3.2 色譜柱:長為250min,內徑為4mm的不鏽鋼柱,固定相為C18。
A.5.4 色譜分析條件
A.5.4.1 檢測波長:450nm。
A.5.4.2 流量:1.5mL/min。
A.5.4.3 進樣量:5μL。
A.5.4.4 梯度洗脫:
A.5.5 樣品溶液的配製
稱取0.2g樣品溶於適量丙酮中,轉移至500mL分液漏斗,加入丙酮至溶液體積為100mL,再加入100mL乙醚,混合均勻,過濾。加入100mL氫氧化鉀-甲醇溶液,靜置1h,定時搖動。除去水相,用水洗滌有機相數次,直到洗液無色。經無水硫酸鈉過濾,用旋轉蒸發儀在35℃以下蒸乾。將乾燥的色素轉移至25mL容量瓶中,用丙酮溶解定容,冷卻。可在分析前用超音波發生器將樣品充分溶解,經0.45μm過濾器過濾。
A.5.6 分析步驟
在A.5.4規定的色譜條件下,用微量注射器吸取5μL試樣溶液注入進樣閥,待最後一個組分流出完畢,用色譜工作站或積分儀進行結果處理。出峰順序:新葉黃素、辣椒玉紅素、紫黃質、辣椒紅素、氧化玉米黃素、玉米黃質、類胡蘿蔔黃色素A、玉米黃質、隱辣椒質、β-玉米黃質、β-胡蘿蔔素。
A.5.7 結果計算
樣品中辣椒紅素和辣椒玉紅素含量以W3計,數值以%表示,按式(A.6)計算:
式中:
A2——試樣中辣椒紅素的峰面積數值;
A3——試樣中辣椒玉紅素的峰面積數值;
ΣAi——試樣中各組分i的峰面積之和。
計算結果表示到小數點後1位。
A.6 砷的測定
A.7 鉛的測定
A.8 總有機溶劑殘留量
A.8.1 方法提要
採用氣相色譜法,用內標法測定總有機溶劑(乙酸乙酯,甲醇,乙醇,丙酮,2-丙醇,己烷)殘留量。
A.8.2 試劑和材料
A.8.2.1 甲醇。
A.8.2.2 內標物:3-甲基-2-戊酮。
A.8.3 儀器和設備
A.8.3.1 氣相色譜儀。
A.8.3.2 檢測器: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
A.8.3.3 色譜柱:石英毛細管柱,長為30m,直徑為0.53mm,膜厚1μm(如DB-1或能達到同等分離效果的其他毛細管柱)。
A.8.4 色譜分析條件
A.8.4.1 載氣:氦氣。
A.8.4.2 流量:5mL/min。
A.8.4.3 氣化室溫度:140℃。
A.8.4.4 檢測器溫度:300℃。
A.8.4.5 柱溫:35℃保持5min,然後以5℃/min升溫至90℃,保持6min。
A.8.4.6 進樣量:1.0mL(分流狀態下)。
A.8.5 溶液配製
A.8.5.1 內標溶液的配製
準確量取50.0mL甲醇加入到50mL進樣瓶中,密封,稱重,然後通過隔膜注射15μL3-甲基-2-戊酮,稱重,精確至0.01mg。
A.8.5.2 樣品溶液的配製
準確稱取0.20g樣品加入樣品瓶中,再加入5.0mL甲醇和1.0mL內標溶液,60℃加熱10min,充分搖動10秒鐘。
A.8.5.3 標準曲線溶液的配製
準確量取50.0mL甲醇加入到50mL樣品瓶中,密封。準確稱量,精確到0.01mg。通過隔膜注入50μL標樣(目標化合物),稱重,混合均勻。
A.8.6 分析步驟
在A.8.4規定的測試條件下,用微量注射器吸取5μL試樣溶液注入進樣閥,待最後一個組分流出完畢,用色譜工作站或積分儀進行結果處理。
A.8.7 結果計算
樣品中的總有機溶劑殘留量以W4計,數值以%表示,按式(A.7)計算:
式中:
ri——試樣中各殘留有機溶劑與內標物回響值之比平均值;
ms——標樣(目標化合物)的質量數值,單位為克(g);
ws——標樣(目標化合物)的質量分數,%;
rs——標樣(目標化合物)中各殘留有機溶劑與內標物回響值之比平均值;
mi——試樣質量的數值,單位為克(g)。
計算結果表示到小數點後1位。

注意事項

本品熱穩定性好,270℃色澤穩定,但用於制湯效果較差。

相關詞條


參考文獻

[1] 《食品添加劑》周家華等主編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