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辛興鎮](/img/2/3a9/nBnauM3X0gDMzQjM1QjN3UD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0YzL3E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行政區劃
轄:辛興村、堯村村、西魏家莊村、後齊溝村、匡家沙嶺村、隋家沙嶺村、范家朱廟村、任家朱廟村、前朱廟村、東朱廟村、北朱廟村、丁家朱廟村、西獅子口村、徐家蘆水村、馮家蘆水村、周吳蘆水村、逄家蘆水村、孫家沙嶺村、王家沙嶺村、石家莊村、大楊家莊子村、大米溝村、東米溝村、前米溝村、竇家嶺村、官茂場村、西辛莊村、辛沙嶺村、齊溝一村、齊溝二村、齊溝三村、東臧家莊子村、西公村、崔家莊村、山東村、祁家莊村、劉家小莊村、大黃莊村、陶家莊村、小丁家莊村、米家莊村、東嶽水村、西嶽水村、岳東村、岳西村、東辛興村、大相谷村、東花園村、西花園村、郭有莊村、東獅子口村、北獅子口村、張家小莊村、東尹家莊村、西王家屯村、中王家屯村、西飲馬泉村、本委會東飲馬泉村、柳家屯村、大捎鋪村、小捎鋪村、東風村、東王家屯村、孫家屯村、溫家屯村、蔣家屯村、賀家屯村、李家大莊村
基本介紹
![辛興鎮](/img/a/b54/nBnauM3XyIjMzcTO4UjN3UD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1YzLz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完備的基礎設施。鎮駐地擁有五縱三橫八條道路,工業區、文化區、行政區、商貿區功能完備。建有110千伏變電站,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各建基站一處,實現了無縫隙覆蓋。主街兩側全部安裝IC公用電話。固定電話裝機總量7800部,占全鎮總戶數的77%。
地勢平緩,水源充足,氣候怡人。辛興鎮以平原為主,南部少數山地、丘陵,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降水豐富,非常適合各類農作物生長。境內有共青團、牛台山兩座水庫,蓄水總量1025萬立方米,蘆水河、百尺河穿境而過,流量充沛。全鎮耕地7.6萬畝,通過進行種植業結構調整,已培育起優質烤菸、無公害蔬菜、花生、板栗等八大農產品生產區。
工業發展
![辛興鎮](/img/a/5b1/nBnauM3X4gTM1cTNyYjN3UD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2YzL0Q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城鎮建設
![辛興鎮](/img/9/ca5/nBnauM3XyIDOzETO1gjN3UD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4YzL0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辛興鎮掀起了治污風暴,對全鎮污染企業進行集中整治,不能達標排放的污染企業全部被斷電、關停,拆除超編染缸,強制整頓,嚴格按驗收標準,合格一家開工一家。各企業全部使用機燒鍋爐,達到了節能標準。同時,重新核定各企業生產量,確定與其污水處理能力相匹配的排水量。全鎮已減排污水40%。該鎮還辛興等村排水管網進行改造,實現了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的分流分治。鎮政府會同環保、衛生、防疫等部門定期對飲用水和村民發病率進行監測,先後對辛興、南宗、西河等村不同地勢、不同深度的10多口飲用水井進行監測,結果表明,飲用水全部達標,村民發病率低於正常水平。
社會事業發展
![辛興鎮](/img/c/065/nBnauM3XyITNzcDO0kjN3UD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5YzLx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幼稚園園內設施配套齊全,環境整潔幽雅。遊樂區內設有大型玩具2件,園內辟有沙池、戲水池、種植園、飼養角等,為幼兒創設了充滿魅力的室外活動空間。該園有獨立配套的活動空(內設盥洗室、更衣室)、休息室、保健室、音體美多功能活動室、圖書閱覽室、科學發現室、幼兒伙房、餐廳;並配備了鋼琴、風琴、電子琴、錄放像機、攝像機、微機及各類大中型玩教具。同時,幼稚園十分注重育人環境的精心設計,建有植物園,種植了各種果樹、觀賞樹、大片的綠草。園內綠蔭遍地,四季凝翠,三季見花,生機盎然,環境怡人;整潔秀麗的教學樓,富有童趣的室外裝飾,獨具匠心的室內布置,使幼兒置身於優美舒適的搖籃之中。
在狠抓教學管理的同時注重教育教學的過程研究,並取得了顯著成效。幼稚園先後開設了電子琴、英語、舞蹈、美工、珠心算等特色育人活動,開發了《幼兒語言輔助讀物》園本教材。2002年承擔了國家級十五課題“幼兒英語交際能力的形成和幼兒文明行為的培養”,經過近兩年的實驗,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受到社會各界與家長的好評。先後有15名幼兒繪畫作品在國際“PHE”幼兒繪畫書法大賽中獲一、二等獎;兩名幼兒在2002年諸城市“密州小金星”評選活動中被評為“密州小金星”;《校園春色》、《山妞妞采蘑菇》、《小雨傘》等幼兒節目在諸城市文藝匯演中獲獎;12名教師分別榮獲獲濰坊市、諸城市教學能手;幼兒教師的剪紙、紙雕、手工製作作品曾多次在諸城市比賽中獲獎,並在《超然台》上發表。
該園以“高起點、新理念、科學化、示範性”為指針,以“一切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辦人民滿意的園所”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環境、一流的保健、一流的服務、一流的質量”為辦園目標,高揚養成教育的風帆,推動學校各項工作的全面發展。1994年被評為濰坊市一類園所,同年榮獲諸城市優秀家長學校稱號;1996年獲諸城市檔案工作先進單位;連續六年被評為諸城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2003年被山東省教育廳被評為“山東省級示範幼稚園”。
蠡縣辛興鎮
![辛興鎮](/img/b/1e1/nBnauM3XwADOwkTO0EzN3UD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xczL2E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辛興鎮是全國聞名的毛紡之鄉,國家級小城鎮改革試點鎮。位居蠡縣中部,距縣城9km。鎮域總面積67.2km2,耕地6.2萬畝,轄14個行政村,人口48103人。
高(陽)蠡(縣)公路貫穿全境,東距京九鐵路25km、西距京深高速公路30km,朔黃鐵路自西向東穿越縣境,定河公路與鐵路平行穿過縣境,孝義河、月明河流經辛興鎮鎮域。
現代著名作家梁斌(辛興鎮梁莊人)以震驚全國的“高蠡暴動”為背景創作了革命歷史巨著《紅旗譜》,並搬上央視螢屏。著名國畫大師黃胄(辛興鎮梁莊人)享譽國內外畫壇。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丙乾也是辛興鎮人。
在改革開放初期,富有強烈經商意識的辛興人憑藉“三千”精神(千難萬險、千辛萬苦、千方百計),背包賣線,踏遍全國城鄉各個角落,逐步造就了大吞大吐、大集大散的商品集散中心地位,奠定了紡織產業的基礎,培養了一大批熟練工人,形成了一支強大的管理行銷隊伍,民營經濟異軍突起,辛興鎮也被河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北鄉鎮百顆星稱號。
歷史沿革
1957年建辛興鄉,1958年屬大百尺公社,1961年析置辛興公社,1984年復置鄉,1985年建鎮。1996年鄭村鄉併入。1997年,面積64.1平方千米,人口4.5萬,轄辛興、南宗、北宗、劉莊、梁莊、南沙口、北沙口、趙鍛莊、鄭村、西河、東河、胡村、賀家營、西北寺14個行政村。
![辛興鎮](/img/6/af2/nBnauM3X4QTM3gTOxIzN3UD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yczLz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主導產業目前已形成化纖紡織、羊絨兩大行業為主,建材、運輸、商飲服務多業並舉的經濟格局。
①紡織業:主要集中在以辛興鎮區為中心的5個村,常年從業人員2萬人,固定資產總值4.8億元。現有企業70家,規模企業61家,產值超億元企業3家。2007年毛線年產量近萬噸,在國內同類市場的占有率達10%,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個(啟發)。
②羊絨業:主要集中在以南、北沙口為中心的5個村。常年從業人員4000人,全行業固定資產總值1.2億元。
節能減排工作
一是重拳出擊,加大污染整治。對一家一戶的小漂染,小水洗,嚴格落實“斷水斷電、拆除設備、水泥封井、恢復地貌”標準,一步取締到位,消除反彈隱患。對停產企業,堅決按照市、縣環保部門要求整改,實行24小時線上監測。取締企業5家,16家企業完成整改進入試運行。二是加快污水處理廠建設進度。利用亞行貸款,投資6038.59萬元的大型污水處理工程正在全力運作,該項目設計處理規模為日處理2.5萬噸污水,處理後的污水排放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中一級標準的A標準。同時,全鎮已建成不同規模的處理廠17家,經環保局監測站不定期採樣化驗全部達標,污水處理設施運轉正常,特別是辛興鎮污水二次處理工程,累計投資1000多萬元,整改建成後COD可達到國家一級A標準。三是加快節能減排技改升級步伐。引導企業走節能高效的新路子,雄天紡織公司太陽能工程投資50萬元,平均每天節煤1.6噸。宏慶紙業中水回收工程投資40萬元,達到了中水回用,不外排。金鐸染廠廢水熱能轉換工程投資60萬元,年節省燃煤約28%。鎮內企業生產用鍋爐都已更換為機燒鍋爐,總計27台,並配除塵脫硫設施,不僅減少對大氣的污染,也節省了燃煤。五支渠二次處理整改工程,總投資200萬元,現正籌措資金,已購置部分設備。
![辛興鎮](/img/0/fdf/nBnauM3X2QzNwYDN4IzN3UD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yczL4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產業面更寬更活。為降低產業單一帶來的市場風險,辛興依託現有的資源和技術優勢不斷拓寬產業面,產業多元化格局正逐步形成。主導產品由單一的手編毛線到機織毛毯、膠帶紗、地毯紗、棉紗、人造皮毛布、毛巾等,形成了集紡紗、化纖、織造、染整、針織服裝等為一體的完整的產業鏈條。占強集團生產的“京冠”毛巾填補了河北省無名牌毛巾的空白。其次,紡織業大一統的產業格局也在被打破。南沙口村是國內有名的羊絨集散地,近兩年來,該村在做大做強羊絨業的同時,大力發展特色養殖。由幾個村幹部和村集體共同出資興建的大型養殖場,目前已投資600萬元,冷庫、防疫室、受精室、防疫室等設施齊全,存欄種貂13000隻、種貉3200隻。
“死企”變活。由於市場競爭的淘汰,辛興鎮出現了一些倒閉閒置的企業和廠房,如何讓這部分企業活起來?鎮黨委、政府採取的措施是:大力整合資源,根據企業的不同情況採取引資、合併、轉讓、出租、加入集團等形式,使閒置資源充分利用起來。該鎮東河村的李俊傑租用了村里一家倒閉企業的廠房搞人造皮毛生產,連租金帶整修廠房只用了5萬元,如果新建一個這樣規模的工廠至少需要投入100萬元,不僅節省了大筆投入,而且節約了用地,僅東河村就以這種租用廠房的形式盤活了6家停業倒閉的企業,分別上了市場走俏的人造皮毛和氣流紡,安置村民就業300多人,同時節約建設用地地100多畝。辛興村原來倒閉10多年的藥廠,由村集體收回占地之後,通過拍賣、引資的方式,建成了凱森化纖項目,引進義大利、德國設備,並依託中科院研究成果和北京光華集團的生產技術,可年生產新型功能纖維1.5萬噸。該村先後盤活了8家企業,增加集體收入幾十萬元。
企業內部也在搞活。辛興越來越多的企業告別了傳統的經管模式,從生產管理到市場行銷,全面建立起了現代企業制度。在新利集團,隨處可見的人性化的警語、標牌體現著濃郁的企業文化;啟發紡織集團以大刀闊斧的手法實施“品牌經營”戰略:計程車間、出租品牌,成功地砸碎了資金制約的瓶頸,擴大了生產規模,保持了市場的強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