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小莊村

張家小莊村

張家小莊村。該村位於即墨城區東北10公里處,全村常住戶320戶,人口1086人。因當時沒幾戶人家全部租地生活,所以叫莊子。後為為對外聯絡方便和根據張姓戶多,改名張家小莊村。有張、欒、毛、孫等17個姓氏,均為漢族。

基本信息

村莊由來

明末崇禎年間,欒氏高祖由膠州遷居小莊同年間,張氏高祖由平度竹溝遷居小莊後有趙、孫、毛、黃等15姓遷居該村,因當時沒幾戶人家全部租地生活,所以叫莊子。後為為對外聯絡方便和根據張姓戶多,改名張家小莊村。
..

政區人口

該村位於即墨城區東北10公里處,西臨308國道1公里,東臨營房0.5公里,北臨段村河,南臨東西蔣村,隸屬即墨市龍泉鎮,轄區總面積183畝,均為工業、商業、民宅和人均承包田占用,308國道順村而過,村內主要街道實行加寬,拆水溝漿砌,路兩邊栽有風景樹木,達到即墨市文明村莊。 2001年全村常住戶320戶,人口1086人,有張、欒、毛、孫等17個姓氏,均為漢族。

經濟發展

建國初期,村民只從事農業生產。全村經濟收入1978年為25.9萬元,2001年達680萬元,人均純收入3994元,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7.7%、34.8%、和10.4%,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97萬元。
 

第一產業

1949年該村擁有耕地670畝,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大豆、高粱、穀子、地瓜、花生等,糧食畝產100公斤;農業收入1.2萬元。1951年實行土地改革,全村土地增至1618畝。1953年,光明初級農業合作社成立,參加農戶46戶。1954年3月黎明初級合作社相繼成立,參加農戶110戶。1954年冬,光明社與黎明社合併,成立光明高級農業合作社,農戶全部入社,糧食畝產增至200公斤。1958年可耕地調整至1400畝。1965年,該村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到1979年,全村有機井二眼,攔河壩1處,灌溉渠道4條,農田有效灌溉面積800畝,糧食畝產650公斤,農業收入14萬元。
 

 第三產業

1965年該村陸續辦起磨房、小賣部等小手工業和服務業。1983年村民開始從事家庭服裝和花邊加工,第三產業進入持續發展期。至2001年,全村有個體經商戶70戶,第三產業從業人員110人,占全村總人口的10%,第三產業成為該村經濟發展的增長點。村民們積極發展客貨運輸業,至2001年全村擁有各種機動車輛106輛,有10戶村民常年從事客貨運輸。

社會事業

 

 文化科技

建國前,該村民眾科技文化落後,絕大部分適齡兒童不能入學,青壯年文盲占青壯年人數的75%。1951年該村成立了第一所國小,有教室7間,1965年擴建20間,占地2畝。1997年擴建38間,投資30萬元,建張家小莊國小,占地6畝,建築面積840平方米,可容納180名學生就讀,全村基本掃除了青壯年文盲,全部實現了九年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入學率和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達100%。至2001年,全村共有26人考入大中專院校。
1996年建門球場480平方米,1997年建老年人活動室、青年之家娛樂室,購置了羽毛球、麻將桌、象棋、鑼鼓等器材,計畫生育人口學校購置了彩電、VCD,供村民們學習、健身、娛樂。

醫療衛生

建國前,全村沒有一處診所,民眾有病沒錢治,有病無處醫,各種傳染疾病經常爆發,嬰兒死亡率非常高。建國後,人民政府免費為村民預防接種各種疫苗,控制了傳染病的流行。1969年全村有2名“赤腳醫生”。1975年有鄉村醫生2名,村辦衛生室1處,村民醫療保健水平得到提高。2000年,全村有衛生室1處,醫護人員2人,醫療設施和醫療水平均有明顯提高。
 

 人民生活

建國前,人均占有糧食75公斤,收入不足30元。1956年,人均占有糧食160公斤。1978年人均占有糧食210公斤,平均收入200元。1982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村民生活迅速提高,到2001年,人均收入3994元。2001年全村擁有機動車輛106輛,彩電280台,電話160部,電話普及率達到50%以上。
..

 

 村莊建設

從1997年至2001年村委整修主街道2800平方米,砌建排水溝2200米,鑽井2眼,建水井房2處,鋪設自來水管道達1300米,使全村居民吃上了自來水。全村主要街道道路綠化率達100%

集體福利

1994年始至2001年,村委每年出資對困難戶病殘戶給予經濟補助和減免三體五統費及兩工。1992年始至2001年,每年拿出1.2萬元為獨生子女交納保險金,直到14周歲;每年春節給70歲以老人每人發50元以上的食品。

文物古蹟

小莊遺址位於該村村南,系龍山文化遺址。面積約7.5萬平方米,黃土,文化層深約2米。暴露遺物有手工製作加沙陶罐、輪制陶杯片、陶鼎足、陶鬲足、石磨棒、石刀片等。陶器有黑陶、紅陶兩種。為即墨市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