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
舞春牛是一種傳統民間舞蹈。主要寄託蕉鄉人民的新年祝福,預示新的一年風調雨順、豐衣足食、六畜興旺是“舞春牛”的主要目的。舞牛人敲鑼打鼓在村中表演,鑽進布底的兩人,一人在前撐牛頭,一人在後彎腰拱背甩尾巴,後面跟著的是一個手拿犁架的漢子。此外,還有敲鑼打鼓的,領唱春牛歌的,他們走到哪裡,哪裡就有歌聲笑聲。舞罷上村又到下村,從初一鬧到元宵節。舞春牛的人們為農家帶來了節日的歡樂,同時,也寄託著對農家豐收、祥和的祝願。
這種風俗現已拓展到了城鎮街道中,並得到了傳承和發揚。每到春節,從初一鬧到元宵節直至更長時間,舞罷上村又到下村,舞完上街到下街。“舞春牛”的人們為各家帶來了節日的歡樂,同時,也寄託著對各家各戶豐收、祥和的祝願。蕉鄉藝人通過“舞春牛”這種通俗易懂的客家文化,給蕉鄉人民增添了春節的喜慶氣氛和歡樂。
歷史
浦北的“舞春牛”,在當地又稱“鬧春牛”、“唱春牛”等,起源於明朝末期,至今已流傳了三百多年。“舞春牛”最早最原始演出是二人一台戲,由一個放牛仔和一個扮演“牛”的人貫穿全劇,其中扮“牛”的頭上戴一個用竹編的“水牛”形狀頭具。在鑼鼓釵、木魚、弦樂、嗩吶等樂器的伴奏下,演員邊做平時乾農活的動作,邊用“牛娘調”唱出一年的願望和祈福。 浦北縣的小江鎮、福旺、三合、白石水等地是該縣“舞春牛”最為集中的地方,每到春節,從農曆的大年初一開始到年二十這段時間,是“舞春牛”最為盛行的時節。劇中的角色裝扮,大多參照民間的年畫“春牛圖”演化而來,“牛哥”和“牛妹”演唱的內容也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進行不斷演變,演唱的劇目大約十至二十分鐘左右。據小江鎮蘇村村委六秀村的村民介紹,“一般的‘春牛’隊是十五個人左右組成一隊,一個‘春牛’隊一般有兩頭‘春牛’。表演中,1人舞牛頭,1人舞牛尾,生扮耕夫(主角),一手扶犁一手執鞭,另有一人扮看牛仔;四婦女扮花旦,肩挑秧桶(也有挑花籃的),其餘人擊樂,樂器有鑼、鈸、鼓、二胡,主要演奏‘春牛調’和‘十點梅花’,‘春牛調’用二胡弦樂演奏,旋律抒情優美,帶有本土客家山歌味,唱的是《十二月花》和《二十四季節》。內容是歌頌牛的偉大,歌頌時代的進步和發展,祈禱一年四季平安、風調雨順、豐衣足食和六畜六興旺等,從年頭唱到年尾。春牛隊一般在春節期間表演,以拜年為主要形式,有‘牛哥’和‘牛妹’進行對唱。”該村已經60多歲的梁文新是“舞春牛”傳人,是20世紀80代年的“牛哥”,舞了近40年牛頭。
製作
牛是勤勞、勇敢、誠實、純樸的象徵,是蕉鄉人們喜愛的動物之一。“春牛”的製作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而有所不同。20世紀50-60年代的“春牛”,是用竹片巧妙編織而成,牛頭、牛角糊上綿紙,畫上牛眼,牛身是一塊黑布或灰布。製作時,先用竹篾紮成框架,再在框架外糊紙貼布製成,綿紙做頭和角,畫上中眼。牛頭、牛角糊上綿紙,畫上牛眼,極易破爛,幾乎舞一次就要重新製作。改革開放後,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春牛”也跟著享受了時代進步的福音。為了讓“舞春牛”形象更生動,蕉鄉民間藝人大膽創新,在“水牛”道具的製作上,從頭到尾都是竹條和紙精扎而成,還塗上光彩奪目的顏色。牛身開始用布來製作,而且,牛頭有些部位也開始採用了彩色塗料來製作,舞動起來,真是金光閃閃。
現狀
“舞春牛”是地戲的一種。不需要舞台、布景、戲幕,與觀眾面對面背靠背,通俗易懂、老少鹹宜的演出,深受當地老百姓的喜愛。“做戲是人,睇戲是人,打響鑼鼓人睇人”是“舞春牛”最真實的寫照。20世紀60、70年代,浦北的“舞春牛”進入發展的全盛時期,近十多個戲班活躍於蕉鄉城鄉的每個角落,盛況空前。隨著各種先進文化的出現和人員外出流大等眾多原因,“舞春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可以說是處於青黃不接的境地。會扎“春牛”的民間藝人少之又少。面對“舞春牛”存在的困境,為了保護好這一獨特的文化傳統,當地文體部門已將“舞春牛”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重點保護,並向上級有關部門爭取列入保護,並爭取以政府扶持、民間贊助和加大對民間鄉土重點藝術人才的培養和保護力度等激勵措施,確保“舞春牛”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