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即路易·拿破崙·波拿巴。路易·波拿巴之子,拿破崙一世之侄。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總統(1848~1851)、第二帝國皇帝(1852~1870)。1808年4月20日生於巴黎。第一帝國崩潰後,隨母居住瑞士,就學於該國軍校,後成為炮兵軍官。1831年支持義大利燒炭黨運動,並參與羅馬地區起義。
1832年拿破崙一世之子夭折後,成為波拿巴家族奪取王位的覬覦者。1836年他在斯特拉斯堡發動軍隊暴動,反對七月王朝,失敗後被流放到巴西、美國。不久回到歐洲,1839年留居英國,出版《拿破崙思想》(1839)等政論文集,宣傳依靠軍隊與天主教會建立強有力的、保護小農土地所有制的政府。1840年在布洛涅再次冒險發起暴動,被判終身監禁。1846年越獄成功,出逃英國。
1848年革命爆發後,回到法國, 9月當選制憲議會議員。12月10日主要依靠農民選票當選為共和國總統。此時波拿巴派與其他資產階級派別矛盾尖銳,總統尚未掌握全權。1851年12月 2日他發動政變,解散議會,並通過公民投票使政變合法化。1852年12月 2日元老院宣布恢復帝國,路易·拿破崙·波拿巴為法蘭西人的皇帝,稱拿破崙三世。他利用民眾對拿破崙一世的迷信,依靠工商業與金融資產者的支持,大力促進法國工業革命,使他得以執掌第二帝國政權達19年之久。
執政期間參加克里木戰爭,又與奧地利開戰,並發動侵略中國、越南、敘利亞和墨西哥的殖民戰爭。19世紀60年代末,法國內外矛盾尖銳,拿破崙三世逐漸失去對局勢的控制。1870年普法戰爭中親臨前線,同年9月2日在色當戰敗投降。1871年5月10日法蘭克福條約簽訂後被釋放。1873年1月9日死於英國奇斯爾赫斯特。著有《政治沉思錄》、《拿破崙思想》等。
政績
政治
確立全民選票的制度
經濟
工業:鼓勵發展工業
交通:建立法國南北和東西向的鐵路系統,開闢運河及港口
金融:成立法國兩大中央銀行Credit Foncier及Credit Mobiler,以及在巴黎和各省成立土地銀行
農業:政府積極為農民發展葡萄園和小麥場,農會的數目增加
建設:在奧斯曼男爵的策劃下,重新發展巴黎
社會
透過支持公共工程解決失業問題,並保障老年人和病弱人士的生活
拿破崙特別重視拉攏工人階級,工人亦得可享受假期、意外和老齡津貼
工人組織獲得合法地位
拿破崙三世亦重視提升天主教的地位
強化教士對法國的大學和公立學校的操控
外交目標
重建法國在歐洲以至海外的民族光榮,支持其他地區的民族主義運動,如支持塞爾維亞、羅馬尼亞、義大利的獨立運動,在海外尋求擴大天主教會的利益,爭取英國的友誼及合作
拿破崙三世在不觸怒英國的前提下進行殖民擴張,以避免再次犯上拿破崙一世及法蘭西第一帝國的錯誤,他曾對阿爾及利亞採取軍事管制及派員到非洲塞內加爾進行統治及開發,使法國勢力深入非洲內陸。在1850年拿破崙三世又支持建築蘇伊士運河,為法國擴張至埃及和拓展至亞洲的貿易鋪路。
此外法國亦積極在遠東擴張,為傳教士和商人開路,比如支持日本的德川幕府,暗中對美國及英國在日本的影響加以抵消,又和英國聯手向中國宣戰,以獲取在中國的特權。更聯合英國向俄國宣戰,引起克里米亞戰爭,成功打敗俄國,以天主教鬥士自居,得到天主教會的支持,取代奧地利帝國成為維護歐洲天主教權威的最大政治力量。更在巴黎和會中充當調停人的角色,主導巴爾幹地區的秩序;成功重建法國在地中海東部及愛琴海沿岸的勢力。
評價
與俾斯麥按部就班策劃三次王朝戰爭的進程相配合,拿破崙三世在歐洲四處放火,到處得罪其他大國,無形中幫助德國的統一減少了阻力;當俾斯麥集中國家力量於一個確定的國家戰略目標——德國統一時,拿破崙三世卻跑全世界去消耗法國的國力,坐視普魯士在法國的眼皮底下由弱轉強而無動於衷。離法國本土越遠,拿破崙三世就越敢冒險,離法國本土越近,他反而極度的謹小慎微。
拿破崙三世在歐洲對針對東方的俄國和奧地利開戰的時候,在歐洲以外的地區也大打出手,亞洲把越南變成第二帝國的殖民地,入侵了高棉和暹羅,夥同英國參與第二次鴉片戰爭,還入侵了敘利亞;在非洲完成了對阿爾及利亞的全面征服,侵入了塞內加爾,再次進入埃及並開鑿了蘇伊士運河;在美洲進行了墨西哥的冒險、與英國勾結干涉美國內戰。
雖然拿破崙三世在很多地區毫不猶豫地使用武力,也並非沒有收穫,問題在於,法國沒有能夠把這些收穫轉化為在歐洲大陸的優勢,而且法國很多戰略冒險最後不是為他人作嫁衣裳(克里米亞戰爭、反奧戰爭以及第二次鴉片戰爭),就是勞而無功(墨西哥冒險、干涉美國內戰),最後一次冒險普法戰爭則導致了第二帝國的滅亡和割地賠款。正如戴高樂將軍所總結的,“法國所取得的勝利總是一時的輝煌,而遭受的災難卻是永久性的。”
拿破崙三世年輕的時候加入過義大利的“燒炭黨”,他對這一經歷念念不忘。甫一掌權,便宣稱“法意兩國是爭取崇高事業的戰友”,因此採取了支持義大利統一的非常行動。這一舉動不管是出於個人信念、歷史恩怨或者家族情感,都嚴重違背法國的地緣政治利益,這使得法國又出現一個統一與強大的鄰國,使得法國傳統的擴張路線受阻。
雖然法意兩國在人種和文化上有親緣關係,但只要看看本是同根生的奧地利和普魯士之間是如何長期爭鬥的,拿破崙三世便應該明白他的舉動純屬浪漫主義,而且義大利未見得拿破崙三世有何感激,並未對法國做出何種回報。對此,俾斯麥早就指出,“且不可為了感情而結盟,因為我方所作的犧牲將被視為一種對崇高事業理所應當的奉獻”。
不可為感情而結盟,當然更不可為了仇恨而開戰。在外交鬥爭中,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今天的敵人可能就是明天的朋友,而今天的朋友可能就是明天的敵人。沒有永恆的敵人,也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國家利益。拿破崙三世與俄國開戰是為了打破維也納體系,結束法國的孤立和為第一帝國報仇雪恨。
但實際上法國在黑海地區的利益幾乎可以忽略, 《巴黎條約》中禁止俄國擁有黑海艦隊這純粹是為英國的戰略利益服務,而法國作為條約的簽字國卻對此承擔了長期的、額外的戰略負擔。英國把法國推向了對抗俄國的第一線而在外交上動彈不得(拿破崙三世的恐英症和虛榮心也不允許他廢棄該條約),導致俄國對法國的敵視和對普魯士的親近,導致了法俄無法聯手反對德國統一的結果。
對比之下,雖然拿破崙三世一直奉行反奧政策,處處打擊奧地利的利益,但奧地利作為一個保守主義和現實主義的古老帝國,能夠判明對本國的最大威脅在於普魯士,因此對法外交方面並未孜孜於報復。在普法戰爭前,還一度考慮與法國結盟反對普魯士。最後兩國並未正式結盟,其原因是奧地利人希望看到法軍初步獲勝後再來勝利會師。
維也納體系是保守主義的正統君主國家的外交框架,反對自由主義和民族主義這兩大法國大革命釋放出來的顛覆性的力量,而拿破崙三世正是這兩種思潮的弄潮兒。雖然是時代的弄潮兒,但拿破崙三世清楚當時法國本身的國力和大國間的力量對比不足以支撐在歐洲大陸上再來一場拿破崙大征服,他也自知沒有拿破崙一世那樣的政治和軍事才華。因此他總是推行一種投機取巧(在歐洲以外一貫依附於英國)和譁眾取寵(煽動國內的民意)的辦法來搞外交投機和軍事冒險,一遇到掌握不了的困難便溜之大吉(在義大利和墨西哥)。
拿破崙三世也與叔父一樣深以非正統王室出身為憾事,由於缺乏那種世襲王族與生俱來的自信心與合法性,因此傾向於把迎合民意作為自身合法性的來源,而且從第二帝國的體制和歷次全民公決的結果來看,他的統治的確有民意基礎,他代表了現代政治家的風格。但外交和軍事都屬於國家戰略的範疇,並不能依照民意的支持率來制定。從普法戰爭的最後失敗來看,拿破崙三世的確屬於那種順應潮流而不能駕馭潮流的政治人物,他自己沒有更高明的思想,因此就只能人云亦云,喜怒哀樂全被外力操縱了。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軍事是政治的繼續,外交通常能夠解決大部分常規問題。普法戰爭前,拿破崙三世在常規的外交賭局中輸得一乾二淨,便希望在一場軍事大冒險中連本帶利全部撈回,這是他最大的失敗之處。實際上當時法國在歐洲大陸的優勢雖然打了折扣,但並非不可挽回,更沒有處在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犯不著去打一場毫無準備,不計後果的戰爭。拿破崙三世在發動戰爭之前根本就沒有政治——他的外交努力已經全部失敗了,因此在發動戰爭後也沒有政治——無法通過外交斡鏇而停戰,最終必然導致不勝利,就滅亡的結局。善戰者不敗,善敗者不亡,他連東山再起,捲土重來的機會都沒有,可以說是一蹶不振,一敗塗地了。
總而言之,拿破崙三世作為一個以軍事政變上台,靠軍事冒險維持,迎合民意而不能駕馭民意,始終缺乏自信心、安全感與合法性的領袖人物,他在歐洲和全世界採取冒險政策和在德國統一問題上遭受最終的失敗的確有其歷史的必然。
生平年表
1808年4月20日,誕生於巴黎。
1815年,拿破崙一世第二次遜位,路易—拿破崙•波拿巴流亡國外。
1830年,開始在伯爾尼服兵役,獲上尉軍銜。
1832年,加入瑞士國籍。
1836年,返回斯特拉斯堡舉事,兵敗後被發配英國。
1837年8月,潛回瑞士看望病危的母親。10月,其母、前荷蘭王后奧坦絲去世,享年54歲。
1838年,離開瑞士,流亡英國。
1839,發表《拿破崙思想》,歌頌拿破崙一世的偉大功績。
1840年,在布洛涅發動兵變未果,被判在阿姆監獄終生監禁。
1842年,第一個私生子歐仁出生。
1844年,發表《消滅貧困》。
1845年,第二個私生子路易出生。
1846年5月,越獄成功,逃亡倫敦。9月,其父、前荷蘭國王路易去世,享年63歲。
1848年2月,巴黎爆發革命,七月王朝復滅,第二共和國成立。4月,開始英國警察部隊服役。6月,當選巴黎、榮納、科西嘉、下舍朗特議員。9月,返回巴黎任職。12月,當選共和國總統。
1851年,發動政變成功,鏇即修改憲法,延長總統任期。
1852年11月,被元老院尊為“拿破崙三世”。1852年12月2日元老院宣布恢復帝國, 路易·拿破崙·波拿巴為法蘭西人的皇帝,稱拿破崙三世。
1853年,與西班牙貴族小姐歐仁妮結婚。
1854年,聯合英國對俄國宣戰,克里米亞戰爭開始。
1856年2月,巴黎和會召開,俄國認輸,法、英、奧斯曼帝國取得戰爭的勝利。3月,其嫡子阿爾及利亞王路易誕生。
1857年,夥同英國對中國宣戰,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9年,對奧地利宣戰,鏇即御駕親征義大利。
1860年7月,法國—撒丁與戰敗的奧地利停戰協定。11月,英法聯軍進入北京,火燒圓明園,迫使中國清廷簽訂《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
1862年,夥同英國、西班牙入侵墨西哥。
1863年,法軍進入墨西哥城,墨西哥總統胡亞雷斯率部北逃。
1864年,扶持奧地利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之弟馬克西米連大公為墨西哥皇帝。
1867年2月,法軍被迫撤離墨西哥。5月,馬克西米連大公被胡亞雷斯的軍隊俘虜,鏇即飲彈身亡。
1870年7月,向普魯士宣戰,普法戰爭爆發,偕兒子阿爾及利亞王路易出征,皇后歐仁妮為攝政,留守巴黎。9月1日,色當戰敗被俘。4日,巴黎發生革命,第二帝國復滅。5日,歐仁妮皇后逃出巴黎。
1871年,拿破崙三世獲釋,赴倫敦與妻子、兒子會合。
1873年,因病在倫敦駕崩,享年6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