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媼方怨宰之不殺虎以償子也,遲旦,啟扉,則有死鹿;嫗貨其肉革,用以資度。自是以為常,時銜金帛擲庭中。嫗從此致豐裕,奉養過於其子。心竊德虎。虎來,時臥檐下,竟日不去。人畜相安,各無猜忌。數年,嫗死,虎來吼於堂中。嫗素所積,綽可營葬[11],族人共瘞之。墳壘方成,虎驟奔來,賓客盡逃。虎直赴冢前,嗥鳴雷動,移時始去。土人立“義虎祠”於東郊,至今猶存。
注釋
[1]趙城:舊縣名,隋末置,治所在今山西省洪洞縣趙城鎮西南。
[2]勾牒:拘捕犯人的公文。勾,捉拿。
[3]持牒報繳:至期復命,交回勾牒。指未完成使命。
[4]牒拘獵戶:發出公文,拘禁獵戶,使之服役。
[5]庶可:或可。
[6]罔控:無法申訴。
[7]錯愕:倉卒驚詫。
[8]咥(dié迭):咬。
[9]縲(léi累)索:拘系犯人的繩索。
[10]頷之:點頭,表示同意。
[11]綽可營葬:指積蓄足夠置辦喪葬之事。綽,寬裕。
譯文

李能醒過酒後很後悔,又一想,這可能是縣官應付老婦人的騙局,以解脫她的糾纏,所以也沒把這事放在心上,便拿著勾牒去交差。縣官發怒地說:“你說能辦到,怎能容許反悔!”李能很為難,便請求縣官召集獵戶進山提虎,縣官答應了。李能召集了所有的獵人,日夜埋伏在山谷中,希望能捕捉到一隻老虎,搪塞過去。過了一月多,一隻虎也沒捉到,李能為這事挨了幾百板子,冤苦無處申訴,就到城東廟裡跪下祈禱,失聲痛哭。一會兒,一隻老虎從外邊進來。李能驚慌失措,害怕被老虎吃掉。老虎進來,哪裡也不看,只是蹲立在門當中。李能向老虎拜祝說:“如果害了老婦人兒子的就是你,你就趴下讓我捆起來。”接著就拿出繩索捆住老虎的脖子,老虎俯首貼耳讓他綁了。李能牽著老虎來到衙門,縣官問老虎說:“老婦人的兒子是你吃了?”老虎點點頭,縣官說:“殺人償命,是自古以來的定律。況且老婦人只有這一個兒子,你殺了他,老婦人風燭殘年,依靠什麼生活?如果你能給她當兒子,我就赦免你。”老虎又點點頭。縣官於是讓衙役給老虎鬆了綁,放它走了。
老婦人埋怨縣官不殺了老虎為她兒子償命。第二天早晨,她打開門,看見一條死鹿。老婦人賣了鹿皮鹿肉,用來度日。從此老虎經常送東西來,有時銜著金錢或布匹扔到院子裡。老婦人從此富裕起來,生活比她兒子在世時還好,心中不禁暗暗感激老虎。老虎來了,時常趴在屋檐下,一整天不走,人畜相安。幾年後,老婦人死了,老虎來到房中大聲吼叫。老婦人平素的積蓄,足夠置辦葬事的,家族中的人一塊來把老婦人埋葬了。剛把墳墓修好,老虎突然跑來,送葬的賓客都嚇跑了。老虎一直跑到墳前,像打雷一般嗥叫了一會兒,才走了。村里人在東郊立了一塊“義虎祠”,至今仍在。
作者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