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本介紹
基本介紹
代碼:522325 拼音:Zhenfeng Xian 郵編:562201
貞豐市位於貴州省西南部,東經105°25′-105°56′,北緯25°07′-25°44′,隸屬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東鄰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望謨縣,南接安龍市、冊亨縣,西與興仁市接壤,北與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毗鄰。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置永豐州。嘉慶二年(公元1797年)改名貞豐州。1913年改為貞豐縣。貞豐,得名於清王朝鎮壓南籠起義之後,取“忠貞豐茂”之意。2017年改為貞豐市
區劃
貞豐市轄9個鎮、4個鄉:珉谷鎮、龍場鎮、者相鎮、北盤江鎮、白層鎮、魯貢鎮、連環鄉、挽瀾鎮、小屯鎮、長田鄉、平街鄉、魯容鄉、沙坪鄉。
民族
居住著漢、苗、布依、仡佬、回、瑤等25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6.3萬,占全縣總人口的48%。
市人民政府駐在珉谷鎮內。市人民政府駐珉谷鎮。
大交通
2002年12月,關(嶺)興(仁)高等級公路的重點工程北盤江特大斜拉橋成功貫通,標誌著關興公路全面通車,改變貞豐市內不通高等級公路的歷史。
貞豐市區距興義火車站90公里、貞豐機場20公里.貞豐到貴陽只需3小時車程,到興義火車站只需1小時的車程,到貞豐飛機場只需0.5小時車程。
黃金水運
2009年10月12日,兩艘廣西籍機動船滿載1千噸煤炭從北盤江百層港起航,航行226公里後當日安全抵達廣西天峨縣龍灘電站碼頭。這次運量相當於15節火車貨車車廂的大噸位船舶重載試運行之航,標誌著我省正在建設中的“兩江一河”黃金通道開始投入使用。
2010年10月13日,兩艘載滿1000噸煤炭的運輸船舶從貞豐白層港出航,順利到達龍灘水電站壩前的廣西天峨港,標誌著北盤江500噸級船舶首航成功,北盤江這條西南出海中通道,給貞豐帶來了又一個發展的良好機遇。
北盤江南下出海的黃金水運中通道就將全面通航,直達廣州。
小縣城因交通便捷成為中國花椒之鄉、中國砂仁之鄉、中國金縣;一個響亮的名字正傳揚在世界、全國各地。
歷史發展
九十年代以前,貞豐交通閉塞,縣境內僅有省、縣公路兩三條,鄉村路為馬道、小道,公路里程短,一條縣級油路也沒有,公路等級低,通行能力差。
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戰略機遇,積極爭取上級立項補助,改擴建縣級油路且提高為省道,同時改造了中等路、礦區路、蔗區路以及一些通村通組路。爭取了高速公路、高等級公路過境貞豐。
隨著關興二級公路的貫通,相繼改造建成了貞(豐)冊(亨)、貞(豐)望(謨)、貞(豐)卡(興仁卡子)等縣際油路,貞(豐)安(龍)二級公路;
惠(水)興(仁)高速公路
第一條重要快速通道
惠(水)興(仁)高速公路全長200.8公里,概算總投資152.03億元,起點位於惠水縣城西南面,經過長順、紫雲、鎮寧、貞豐和興仁等縣,建成後將成為橫貫我省西南部的一條重要快速通道。採用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過境貞豐44.183公里,設白層、貞豐、龍場3處互通式立交,2011年底投用。
2010年已實現了鄉鄉通油路,全縣通車裡程達1523公里,形成了陸路四通八達,水路通江達海的交通網路格局。
大交通促進了貞豐經濟的發展,該縣縣委、縣政府將藉助交通優勢,依託關興公路在龍場鎮建工業園區;
依託惠(水)貞(豐)高速公路及北盤江水運中通道在白層港建物流園區;依託便利的交通及名特優小吃在縣城建食品工業園區。
貞豐縣交通通信網路發展很快,貞卡路、貞牛路、貞安路的竣工,貞冊路、貞望路等通縣油路工程的相繼實施,以及關興高等級公路的貫通和北盤江水運中通道的建設完工,四通八達、縱橫交錯的交通網路,給貞豐經濟插上騰飛的翅膀。
貞豐名片
良好的地理優勢
貞豐縣位於黔西南州中部,平均海拔1145.4米,總面積1511平方公里,這裡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天無酷署,年平均氣溫16.6度。這裡居住著布依、苗族、回族、仡佬、瑤族等10多個民族,全縣總人口30餘萬人。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49%。貞豐境內30公里有北盤江峽谷,東北71公里有黃果樹瀑布,南52公里有安龍招堤,西110公里是馬嶺河峽谷,構成了省城貴陽──安順──龍宮──黃果樹瀑布──北盤江大峽谷----貞豐三岔河──安龍招堤──興義馬嶺河峽谷,一條黃金旅遊線。
獨特的自然景觀
貞豐境內擁有眾多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景點達100餘個,有的湛稱國內少見,有的屬天下一絕。有天下第一奇峰──雙乳峰,天下第一奇石──花瓶石,有盆景石林──竹林堡,還有高原湖泊三岔河,形成了集山、水、林、峰、古今文化及民族風情為一體的優美畫卷。
豐富的人文景觀
悠久的歷史,使貞豐擁眾多的人文景觀和遺址。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建於清朝朝隆年間的文昌宮(仁學會會址),建於清朝雍正九年的“馬二帥府”、花江鐵索橋,縣城的文廟、兩湖會館、者相古城遺址、白層渡口、紅軍團指揮部舊址,民國時期曾任過貴族省省主席的李曉炎故居,還有三岔河“虎”字崖石刻、花江石崖壁畫“七馬圖”。此外,在貞豐小屯鄉的龍井一帶,至今仍保留有遠古時代的土法造紙作坊,這裡每年都有不少中外遊客前來參觀考察。
濃郁的民族風情
悠久的歷史,使布依族苗族擁有本民族的語言文字,勤勞純樸,使當地少數民族具有眾多的民族節日,有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七月半”等;苗族的“二月二”、“清明節”、“四月八”等。岩魚一帶布依族的舞龍、紡織舞、銅鼓舞、必克的雜技、氣功,左旗苗寨的板凳舞等傳統舞蹈,粗獷優美,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深受中外遊客的青睞。近10年來,先後有法國、荷蘭、美國等10多個國家的中外遊客前來旅遊觀光。央視、貴州衛視台、湖南衛視台和香港鳳凰衛視台將這裡優美的自然風光、民族風情拍攝或專題片,向國內外播放,贏得很高知名度。
遠古時代的土法造紙
位於小屯鄉龍井村一帶,至今仍保留有遠古時代的土法造紙術,當地民眾沿用蔡倫造紙工藝,以構皮、仙人掌等為主要原料,經72道工序,歷時數月時間,製成韌性好、吸水性強,不易腐變,用途十分廣泛的白棉紙,該紙還被人們視為東方古老造紙的“活化石”,產品暢銷省內外,部分產品銷往美國。近年來,龍井的土法造紙術被越來越來多的人們所熟知,這裡每年都有許多中外遊人前來參觀考察。
建制沿革
唐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74年),以西趙地置羈縻
明州,即今縣地。元代為普安路東部下段地。
明代為廣西泗城府西隆州安隆長官司地。
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劃其地即紅水江北岸長壩、桑郎、羅斛等十六里及西隆州之羅煩、冊亨等四甲半零二十一寨歸貴州,置永豐州,治長壩,屬南籠府。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改建石城。嘉慶二年(公元1797年),改名貞豐州。
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一月,改置貞豐縣,隸興義府(府治駐今安龍縣)。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廢道,貞豐縣直隸省。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改隸第三行政督察區(專區公署設於興仁)。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劃清水江和北盤江以東新設望漠縣,貞豐縣地域自此固定。
1949年12月24日,貞豐解放。1950年3月1日,貞豐縣人民政府成立,隸興仁專區。1952年12月,興仁專署移駐興義,改稱興義專區,貞豐縣隸該專區。1956年7月,撤銷興義專區,8月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貞豐縣隸屬黔南州。1958年12月,撤銷貞豐縣併入興仁縣,劃歸安順專區。1961年8月,恢復貞豐縣,仍隸安順專區。1963年復劃歸黔南自治州,由安順專區代管。1965年7月,恢復興義專區,8月劃歸興義專區。1966年2月,成立貞豐布依族苗族自治縣,仍隸興義區。1981年9月,撤銷興義行政公署;1982年5月,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同時,撤銷貞豐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恢復貞豐縣,隸屬黔西南州。
行政區劃
貞豐轄9鎮4鄉:珉谷鎮、者相鎮、龍場鎮、北盤江鎮、白層鎮、魯貢鎮、連環鄉、挽瀾鎮、小屯鎮、平街鄉、長田鎮、魯容鎮、沙坪鄉,280個村民委員會,12個居民委員會,1638個村民小組,76個居民小組,1482個自然樹寨。全縣總人口32萬餘人。境內有布依、苗、回、仡佬、瑤等13個少數民族,民族風情淳樸濃郁。
2000年,貞豐轄6個鎮、7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314785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珉谷鎮 60892 、龍場鎮 31218 、者相鎮 30252、 興北鎮 25113、 白層鎮 20546 、魯貢鎮 21140 、連環鄉 14965 、挽瀾鄉 14441 、小屯鄉 28285 、長田鄉 17662 、平街鄉 17095 、魯容鄉 16251、 沙坪鄉 16925。現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回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藏族、景頗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錫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水族、滿族、獨龍族等民族分布。
2002年7月1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貞豐興北鎮更名為北盤江鎮。鎮人民政府駐北盤江村,所轄行政區域為原興北鎮行政區域。
2003年,貞豐轄9個鎮、4個鄉,280個村委會、13個居委會。年末總人口89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39.64萬人,占總人口的48.29%;非農業人口2.38萬人。現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回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藏族、景頗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錫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水族、滿族、獨龍族等民族分布。 2017年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貞豐撤縣設市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貞豐地處雲貴高原向廣西低山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呈階梯狀逐級下降,形成多級台面西部龍頭大山主峰公龍山,;為境內最高點,海拔1966.8米,東南角洛帆河匯人北盤江處,為全市最低點,海拔324米,相對高差1642.8米。由於地層岩性不同,在內外營力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了境內多樣化的地貌。按其成因,可分為山原糟谷、低山丘陵與岩溶盆地、河谷山地三大形態。以剝蝕為主的中低山山原槽谷地貌;分布於縣境西南部龍頭大山與挽瀾河流域和西北部的小屯、木桑、大長田一帶。以溶蝕為主的低山丘陵、岩溶盆地、峰林、石牙、殘丘等多樣地貌,集中於縣境中部地區。以侵蝕為主、剝蝕次之的低中山河谷山地,集中於縣境東南部及北盤江上沿岸,境內北盤江上段自九盤至白層沿岸,多為峽谷地貌。
礦藏資源
這裡富饒而美麗,地下到處藏珠儲寶,地上遍布奇山秀水。礦產資源儲量大,品種多,主要有金、銻、煤、冰洲石、大理石、鎂、鈀、鉈等,目前已探明的礦產有金、銻、煤、鐵、鋁、汞、鈦、鈾、釷、鎢、鉀鹽等,其中黃金的儲量大,品位高,已經開發的全國特大型金礦-爛泥溝金礦和水銀洞金礦,具探明儲量分別為60個和15個金屬噸,遠景儲量更為可觀,儲量達200多個金屬噸。隨著金礦的開採和開發,貞豐必將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之都”。冰洲石儲量也十分喜人,質量則居全國榜首,有的單晶體在10噸以上,實屬稀世之寶。
自然資源
礦藏資源
截止2012年,貞豐主要有金、銻、煤、冰洲石、大理石、鎂、鈀、鉈等,截止2013年已探明的礦產有金、銻、煤、鐵、鋁、汞、鈦、鈾、釷、鎢、鉀鹽等,其中黃金年產8395公斤,已經開發的全國特大型金礦-爛泥溝金礦和水銀洞金礦,具探明儲量分別為60個和15個金屬噸,儲量達200多個金屬噸。冰洲石儲量多,有的單晶體在10噸以上。煤炭資源總量6.3億噸,年產量400萬噸以上。
生物資源
貞豐龍頭山地區有主要植物368種,分屬96科,221屬。野生動物有穿山甲、蘇門羚、紅腹錦雞等國家二、三類保護動物。
經濟
綜述
2013年,貞豐完成全市生產總值62.57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6.9%;財政總收入16.31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23.3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8.12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30%;稅收收入14.18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34.15%;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2.96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22.9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0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91.47%;工業用電量增長速度與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之差的絕對值為1.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47元,同比2012年增長15.1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09元;金融機構存款餘額61.3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2.6%;貸款餘額27.57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9.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34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2.23%;進出口總額221萬美元,同比2012年增長31.55%。
第一產業
2013年,貞豐縣農業總產值完成15.27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0.01%。種植核桃8.9萬畝、烤菸3.2萬畝(產量6.5萬擔)、甘蔗1.5萬畝、花椒1.5萬畝、金銀花1.43萬畝、魔芋4700畝、葛根3300畝,建成金谷黃種雞場5個、標準化養殖場12個,出欄豬17萬頭、牛1.5萬頭、金谷黃雞150萬羽、鵝10萬羽,爭取項目35個、資金2740萬元,新建州級龍頭企業11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0個。完成營造林10萬畝,森林復蓋率38.1%。建成農村沼氣池400口。
第二產業
2013年,貞豐工業總產值完成90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5.1%;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83.84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4.7%;工業增加值完成30.56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6.6%。生產黃金8.5噸、原煤400萬噸、焦炭33萬噸、水泥15萬噸、華葛酒1600千升、白糖5400噸、發電量19億度、供電量4.2億度。建成投產安達30萬立方米石材加工項目,紮實推進民安100萬立方米商品混凝土攪拌項目、仁都年產120萬噸水泥技改項目、銀拓斯300萬立方米大理石深加工項目、鈺宏石材30萬立方米項目和恆山建材1.2億塊渣磚項目建設,開工建設投資3.12億元的華葛酒業二期工程。
第三產業
2013年,貞豐接待遊客215萬人次,旅遊收入4.25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31.6%。共爭取各類項目資金12.06億元,開展2014年中央預算內投資申報及前期工作項目62個,總投資30.04億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3年,貞豐招考教師481名,恢復二中(國中)、新增三中(高中),初高中“大班額”現象得到緩解。成功創建37所中國小“留守兒童之家”,實施學生營養改善計畫,184所學校、48420名中小學生享受免費午餐。到2015年,國小輟學率控制在1.8%以內,國中輟學率控制在2.8%以內,9年義務教育鞏固率85%以上。
醫療衛生
2013年,貞豐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17.04萬人,參保率103%;新農合327384人,參合率100%。城市低保保障標準由2012年的月人均265元提高到330元,納入城市低保1720戶2820人,發放低保金898.06萬元;農村低保保障標準由2012年的年人均1502元提高到1700元,納入農村低保對象42863戶67287人,發放低保金7754.55萬元;為民政對象65419人交納參保參合資金328.61萬元,報銷城鄉醫療救助資金759.73萬元,發放各類社會救助、救濟救災、優撫安置資金1.08億元,惠及21.6萬人。
基礎設施
2013年,貞豐市建成10KV南環回省級示範工程、大碑2號變台架式變壓器、35KV挽瀾變2號主變擴建和2項生態移民工程電網,完成雲洞水庫清淤、盤江灌區、水車田水庫乾渠、縣城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龍場污水處理廠、4.9萬人的農村安全飲水、35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工程、11.35平方公里石漠化綜合治理建設,建成市區、白層、挽瀾防洪工程。
旅遊景點
雙乳峰
雙乳峰景區位於貴州省者相鎮, 是喀斯特的峰林絕品,是鬼斧神工的自然造化,酷似女性的乳房。這裡的布依族民眾一直把它當作“大地母親”和“生命之源”來崇拜。據地理學家考證,在中國絕無僅有,其他國家也沒有類似發現,堪稱“天下奇觀”。
岩魚布依古寨
岩魚布依古寨位於貞豐市區東面,在市區中心點,交通比較便捷,由納核、納蟬兩個自然村寨組合而成,全寨1012戶5016人,全是土生土長的布依族,有6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較大的布依古寨之一。
花江鐵索橋及崖畫
花江鐵索橋,橫跨於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與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貞豐之間的北盤江花江段上,由14根粗大鐵鏈拼拉而成,上鋪木板作橋面,全長70餘米,寬3米,下距正常水面約15米。橋歷時四載,三建兩毀,幾易其地,方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落成。14根鐵鏈,每根262環,拴在兩岸人工鑿成的石孔內,上鋪木枋數百塊作橋面。扶欄由22根鐵鏈組成,亦拴在兩岸石孔內。
歷史文化
民俗文化
2014·中國·貞豐“六月六”布依風情節於6月28日開幕,風情節持續5天,7月2日閉幕。活動內容包括貞豐“六月六”布依風情節開幕式、龍舟鬧金縣——“天河”龍舟大賽、全民娛樂總動員之“舞起來”、千人對歌慶佳節、“清涼狂歡季”篝火晚會、“祭聖大典、感恩母親”成人禮、布依歌王爭霸賽、貞豐名特小吃評選大賽、“心繫民眾.感懷黨恩”慶祝建黨93周年歌詠大賽、布依民歌大串燒、“風調雨順·人壽年豐”布依族民俗祭田大典、六月六”狂歡夜,以及千人嗩吶、打糍粑、搶糠包、布依草龍鬧金都等貞豐民族風情展示活動。
布依族建築文化
布依族民眾在與大自然作鬥爭的漫長歲月里,形成了自己的民居建築文化內涵:上江,系南北盤江的中上游,居住在石山區,主要建築是青磚小瓦馬頭牆的樓房。下江,系南北盤江中下游,居住在亞熱帶的河谷里,主要建築是吊腳樓。布依族樓房內部結構各家大致相同,正中一間為堂屋,設有神龕,既是供奉祖先的場所,又是婚喪喜慶及平時招待客人的地方。左右次間,以中柱為界,前作伙房,後作臥室。亦有不少人家專蓋一間做廚房。
名優特產
布依族的情侶粑
“情侶粑”又稱“褡褳粑”,布依話叫“嚎唲(布依語HAUXEEDT)”或“嚎禳(HAUXRAANGH)”。其製作方法是:將糯米用水浸泡淘乾後舂或磨成面,然後用芭蕉(或香蕉)同米麵混合搗和;用芝麻、花生炒脆加紅糖混合舂細(有的用肥豬肉切成丁,拌木耳或乾筍混合)做佐料,再把糯米麵揉成雞蛋般大小的麵團包上佐料,放在事先準備的芭蕉葉的兩端攤平包好,把中間折起來,放在甑子蒸熟即可食用。
著名人物
趙摩,唐朝明州(今貴州貞豐一帶)人。土著酋長,有戶萬餘。唐太宗貞觀三年(公元629年)遣使入朝,內附唐朝。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唐朝以其地置明州,封他為明州刺史。
旅遊資源
貞豐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旅遊資源豐富,情濃韻悠。有天下奇觀“雙乳峰”和省級風景名勝區三岔河,三岔河集湖光山色、石林、洞穴為一體,經省批准已建的科技生態園寓於其中。還有北盤江大峽谷和龍頭山自然生物保護區,具有較高的科學考察價值。此外少數民族村寨林立,陶瓷、古法造紙、手工紡織、蠟染等民族民間工藝多姿多彩,特別是三岔河風景名勝區六月六歌節、相鄰的納孔民族村寨古籍和必克布依族文化、納蟬民族風情享譽國內外,常年遊人不斷,令人流連忘返。貞豐縣境內具有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美如詩畫,絢麗多姿。北盤江貞豐段有雄峻奇美的最長的北盤江大峽谷,沿岸有著名的花江鐵索橋、摩岩、石刻群、岩壁畫、董菁、白層、樂園等古渡口。三岔河湖、雙乳峰、竹林堡石林、者相神仙洞、竹林堡溶洞,白層、魯容古榕,龍頭山植物活化石——桫欏等風景區。還有李曉炎故居、三國宰相城遺址、定邊城、漢墓群、“虎”字摩崖、楊氏莊園、萬人墓等。縣城內有鳳山、風園、珉山公園,珉球聳翠、蛙石、美女梳妝、羅漢掛珠、文筆塔、烈士陵園、馬二元帥府、“仁學會”舊址、兩湖會館等文物古蹟,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反映了貞豐先民們在這片古老而美麗酌土地上艱辛開拓、繁衍生息的悠久歷史和創建燦爛的民族文化。
貞豐的各族人民有史以來和睦相處,齊心協力,共同開發著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當國內外賓客踏上這塊熱土時,將會在自然風光、人文景觀以及布依、苗族等少數民族的古樸村寨、房屋造型、飲食文化、婚喪嫁娶;語言服飾、節日文藝等風格各異的特色中,領略到少數民族多姿多彩極富情趣的獨特風情。其中著名的布依燈龍舞、苗族板凳舞以及每年的“六月六”歌節。“六月六”歌節是布依族的傳統節日,每年各村寨都要舉行祭灶神、山神的活動,男女青年自行組織到鄰寨對歌。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對“六月六”歌節極為重視,每年都在三岔河風景區舉行筆會、歌舞表演等各項大型文藝活動。省、州、市領導及省內外文人學者和全縣各族人民從四面八方雲集該地,舉行盛大的歌會,為該市民族風情增添了多姿多彩的氣氛,也為風景區展示了民族風情的淳樸濃郁,令遊人忘返。
貞豐山川秀麗、氣候宜人,田土肥沃,物產甚多,礦產豐富。美麗的自然風光和眾多的文物古蹟,具有良好的旅遊開發前景。貞豐市委、市政府已把旅遊業作為一項重要產業進行開發,修復很多文物古蹟,修建了三岔湖賓館、度假村、興貞、金山、國稅、地稅等賓館。加大了城鎮規劃建設步伐,新建市區金豐大道、永豐大道、金都商留區、菜園開發區、塔山新區等城鎮建設,為國內外遊客提供旅遊服務條件。
基礎設施
為迎接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市委、市政府結合貞豐市情,以西部大開發的契機,在建或已建了貞豐至望漠、貞豐至冊亨、貞豐至安龍的公路改造、貞豐至白層碼頭三級公路改造、貞豐至龍場二級公路改造、蔗區公路和礦區公路改造、市區道路改造、水車田水庫、高灘電站、魯貢大田河電站、馬馬岩電站、市區供水管網改造、珠防工程、生態建設、三岔河風景區建設、北盤江大峽谷旅遊開發、農產品加工、小城鎮建設等重點項目。尤其是關(嶺)興(仁)公路和北盤江特大橋、高灘電站的立項建設為貞豐縣北盤江大峽谷風景區帶來無限美好的前景,也為貴州省西線旅遊增添一個新亮點。北盤江從縣境西北往東南繞流而下,如同巨手一般托起這塊正在開發的土地,使其成為一顆閃爍在北盤江畔的明珠。
城鎮建設日新月異。萬門數字程控電話和數字行動電話早巳建成開通,電話可打向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國家電網基本復蓋了全縣13個鄉鎮的農村地區。隨著關(嶺)興(仁)高等級公路和隆(昌)八(渡)鐵路即將過境與北面的貴昆鐵路和南面的南昆鐵路連通,貞豐縣的地理區位優勢將進一步凸顯出來。加上一條水路從北盤江白層碼頭往東南直抵珠江口,全縣便形成陸路運輸左右逢源、水路運輸通江達海的交通格局。
經濟概況
概況
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貞豐市委、市人民政府帶領全市各族人民重新梳理山河,結合貞豐發展地方特色經濟,實施了種植10萬畝甘蔗、10萬畝花椒,10萬畝砂仁、10萬畝金銀花、黃花梨、辣椒的“四個10萬畝”綜合開發工程。這一富民興縣工程的快速推進,正在使貞豐縣成為貴州省最大的甘蔗生產基地、黃花梨生產基地和全國最大的花椒生產基地、砂仁生產基地。
全市耕地面積為18121公頃,有林地364888畝,森林復蓋率15.2%。縣內氣候宜人,雨量豐厚,光照充足,適應多種農作物生長,盛產水稻、玉米、小麥、油菜、菸葉、花椒、砂仁、金銀花、油桐、茶葉、早熟蔬菜和甘蔗等亞熱帶水果。境內屬珠江水系,水量均匯入北盤江流經珠江出海,流域面積大,水能蘊藏量高。
民族經濟
貞豐境的布依族歷來以從事農業生產為主,而在農業生產中又以種植水稻為主,素有“水稻民族”之稱。全市幾大水稻主產區,大部份是布依族聚居區,布依族種植水稻歷史悠久,種植的水稻有,鐳稻、枯稻、粳稍、挽福、旱稻禁10餘個品種。其次是玉米 (布依人稱“包穀”),除供人食用外,是布依人釀酒和飼養牲畜的主要原(飼)料。此外,布依人還兼種大麥、小麥、高梁、小米、五穀米、秈米、紅苕、黃豆、葫豆、虹茸,芋頭等雜糧以及南瓜、黃瓜、冬瓜、絲瓜等。
貞豐出產甘蔗、油桐、棉花、蘭錠、芝麻、酥麻、油菜籽、土煙。茶葉、花生等經濟作物。全縣甘蔗、油桐總產量的90%以上是布依人種植的。早在明末清初,油桐產品經北盤江航運,遠銷廣東沿海及港澳等地,棉花是布依人衣著服飾的主要原料。民國中期以前,種植面廣,產量頗豐。為解決染料問題,布依人在很早以前就學會種植藍靛,至今沿襲。
養殖業和編織業
境內布依人的副業,主要以養殖業和編織業為主。布依人普遍養殖耕牛,田壩地區多飼養水牛,山地地區多飼黃牛,主要作為役牛。此外有還喜歡養馬,白層、魯貢“花山”地區尤甚。布依人養豬,大都是自養自食。過去殺豬過年是布依人所求的理想生活之一。近年來飼養商品肉豬的人戶逐漸增多,也育專門飼養母豬相種豬的人戶。布依族普遍飼養雞,少數人家還飼養鴨、鵝。
編織是布依族的主要家庭副業。布依婦女,紡花織布,一是供家人衣著,二是拿到市場出售,嫌取少許利錢購買油鹽等生活必需品。不少布依男性,工余時間編制農用糞箕、挑籮、曬席、曬筐、篩子等出售。還有一些於農閒時間外出從事木匠、石匠副業。
手工業
貞豐布依族地區手工業主在有榨糖、榨油、靛染等。貞豐布依人早在明代就學會土法制紅糖的生產工藝。貞豐紅糖說來質好量多,大宗紅糖經花江古道,遠銷省城等地。據民國26年(1937年)統計,貞豐收解紅糖稅為了149750元(法幣),而當年收的土灑稅為219460元,菸絲稅為25920元。從中可以看出榨糖矗業是全市手工業中的支柱產業。
油榨業是貞豐布依族地區重要的手工業之一。據民國27年(1938年)統計,全市有油榨155座,經營者129戶。此中有03戶系布依人經營,僅毛安寨子就有4戶開辦五座油榨房。民國26年 (1937年),貞豐產桐油6300市擔,經白層渡口輸出的桐油50多萬斤。民國33年(1944年),貞豐桐油產量增到18000馱(約144萬斤)。1958年在”大煉鋼鐵”和“以糧為綱”的年代裡,桐林大量被毀。1980年逐步恢復元氣。
在社會進入封建領主階段時,布依族農民被長期依附在土地上,即所謂“惟事農講,不事商賈”,並逐漸形成一種“經商可恥”的舊觀念。所以,境內布依人是一個不善於經商的民族。
貞豐布依族地區盛產紅糖、油桐及較多的牛、馬、雞、鴨,及豐富的中草藥材、獸皮等資源。但不產鹽,因此,外地商人很早就從北盤江水道販運鹽到布依族地區交換當地土特產,逐步在布依族聚居地區形成了一些商業集市。如白層、潭龍、沙坪等。白層集市是貞豐重要商業集市之一。民國15至18年(1926一1929)間,白層厘稅餉捐局月收特貨捐達20餘萬元(銀元);民國25年7月至。26年6月,白層厘金局實征64220元(法幣),名列全省第五。
貞豐境布依族聚居地區,地處邊遠,交通阻塞,產品單一,生產力低,長期處於封閉型的自然經濟狀態,制約其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低,經濟十分貧困。民國37年(1948年),白層區比較中心的毛安寨,時有100餘戶人家,除8戶為瓦房外,其餘均系矮小的茅草房。有95%以上的人家缺糧,靠借貸、賣新或外出打工等來解決吃糧問題。
文化遺產
布依族銅鼓十二則
貞豐布依族銅鼓十二則主要分布在龍場鎮對門山村。據有關專家、學者多年來研究、考證,布依族是當今貴州使用“靈山型”銅鼓最普遍的一種少數民族。明清以來,貴州方誌中記述“仲家”(今布依族)使用的銅鼓比比皆是。“仲家”在明清時期,喜歡在銅鼓上刻字,托明(孔明)所造,籍以抬高身價。近年來根據最新資料表明,貞豐龍場鎮對門山村布依族使用的這一面銅鼓竟是貴州少數民族中唯一的屬兩廣類型的靈山型鼓,兩面銅鼓有雌雄之分,有上千年歷史,其銅鼓十二則為貞豐布依族所獨有。長期從事布依族銅鼓研究的貴州師範大學講師、中國古代銅鼓研究會會員、貴州省民族民間文化保護促進會副秘書長蔣英觀看對門山村的銅鼓後說:“該銅鼓屬唐末靈山型銅鼓中的晚期作品,是貴州發現的銅鼓中最古老的一種,可以說是打擊樂的源頭之一。”貞豐縣龍場對門山保存的雌雄銅鼓,雌銅鼓高35.5厘米,面徑55厘米,足徑57厘米,重23公斤,是粵式銅鼓中最小的。鼓身為三段式,胸、腰、足界線分明。鼓面雙弦分暈、共四暈,暈間無紋。鼓心光體十二芒,鼓面最外圈有四組蛙足痕。鼓面伸於胸外、無垂簾。鼓身亦為雙弦分段,足部有四種雙弦紋耳為細辮扁耳。從鼓體的大小及紋飾已消退的情況來看,這面鼓可能產生於唐代。雄銅鼓通高27厘米,面徑47厘米,足徑49厘米,重16公斤,鼓身為三段式,胸、足、腰界線分明,鼓面雙弦分暈,共四暈,暈間有紋並有象形圖案。鼓面為宮、商、角三音,鼓圈為征、羽兩音,組成了民族五音調,調子有快板、慢快板,快板擊而高亢,慢板悠揚如歌,其音色純美,音質雄渾、厚重。
貞豐布依族銅鼓十二則,主要分布在貞豐縣布依族聚居的村寨,逢節慶和紅白喜事或其它大型活動時,由寨老組織,用兩面古老的銅鼓懸掛於木架或堂屋中央,用竹片敲擊銅鼓,演奏十二則。
布依族至今還流傳保留了節日、喪葬使用銅鼓這一傳統習俗。敲擊銅鼓真是“銅鼓之聲,怒而擊則武,憂而擊則悲,喜而擊則樂。其意變,其聲則變之”。銅鼓十二則內容有兩種說法:“第一,古代打仗時進攻、收兵的信號;第二,農業生產十二個月中季節變化的記載”。
“六月六”布依風情節
“六月六”是貞豐布依族人民一年中最隆重最具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是布依族人民在長期的農耕生產勞動中形成的以娛神、娛人為內容,以祭祀、歌舞活動為載體,含有宗教性、生產性和文娛性特徵的傳統節日文化活動。它表達了布依族人民對勞動致富的熱情,對幸福生活的喜悅,對糧食豐收的願望,對平安和諧的企盼,對美滿婚姻的追求。
“六月六”布依語稱為“Gac daangx”,俗稱“敬盤古”,又稱“敬秧苗”、“敬穀神”。節日裡,每家每戶都要拿著大紅公雞、紙馬、菜餚祭品等到秧田的水進出口處祭祀田神,焚香燒紙禱告清除旱澇蟲病之災,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天,全寨還要舉行隆重莊嚴的殺豬殺牛祭祀寨神活動,以求全寨平安和諧、人丁興盛、六畜興旺。“六月六”還是布依族青年男女自由戀愛“浪哨”社交娛樂活動的傳統佳節,布依青年藉助節日良機,進行甩糠包、對唱竹筒情歌、山歌對唱,通過“浪哨”,傾訴自己的愛情,是建立戀愛、婚姻家庭之源。
“六月六”綜合反映了布依人民生產生活、宗教信仰、社會交往、文化藝術、民族心理等,是本民族人民普遍參與的民俗事項,對今天構建和諧社會仍具有現實意義。
苗族“走親節”
苗族“二月二”節又叫“新娘節”、“敬橋節”、“走親節”。中部方言苗族通稱之為“nongx hlat ob”(囔拉窩),節日內容極其豐富,每逢農曆二月初二,家家戶戶都過節,氣氛極為濃烈。
2009年3月17日,貞豐二月二苗族“走親節”在該縣珉谷鎮左旗村舉行。左旗村地處貞豐的市郊,全村現有土地總面積1500畝,當地村民共306戶1310人,是典型的苗族聚居村寨,苗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8%以上。苗族的傳統和風俗得到很好的保存,具有豐富的人文資源。2009年的二月二在中共貞豐市委、貞豐市人民政府的關懷和大力支持下,節日由貞豐苗學會、貞豐珉谷鎮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在左旗村舉行了極具民族特色的文藝演出及苗族習俗活動,文藝演出結束後苗族同胞和客人們歡聚一堂在戶外吃起了團員飯。大家圍坐在圓桌旁吃著狗肉稀飯、三色糯米飯、酸菜,喝著苗族同胞特製的白酒,感受著濃郁的苗族文化。
活動的舉行向客人展示了苗族多姿多彩的民俗、民族文化。為苗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起到了良性的作用,也為貞豐的人文特色旅遊起到很好的宣傳作用。
本地主要商品(或行業)
旅遊、甘蔗、花椒、砂仁、金銀花、黃花梨、辣椒、紅糖、油桐、牲畜、玉米、油菜、菸葉、茶葉、蔬菜。
本地潛在主要商品
金、銻、煤、冰洲石、大理石、鎂、鈀、鉈。
貴州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 | 貴州省簡稱貴,別稱黔,省會貴陽市。全省轄:4個地級市、2個地區、3個自治州;10個市轄區、9個縣級市、56個縣、11個自治縣、2個特區 |
地級市、地區、自治州 | 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特區 |
貴陽市 | 烏當區 | 南明區 | 雲岩區 | 花溪區 | 白雲區 | 小河區 | 清鎮市 | 開陽縣 | 息烽縣 | 修文縣 | 金陽新區* |
六盤水市 | 鐘山區 | 六枝特區 | 盤縣 | 水城縣 |
遵義市 | 紅花崗區| 匯川區 | 赤水市 | 仁懷市 | 遵義縣 | 綏陽縣 | 桐梓縣 | 習水縣 | 鳳岡縣 | 正安縣 | 餘慶縣 | 湄潭縣 |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 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
安順市 | 西秀區 | 普定縣 | 平壩縣 | 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 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 | 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
銅仁地區 | 銅仁市 | 德江縣 | 江口縣 | 思南縣 | 石阡縣 | 玉屏侗族自治縣 | 松桃苗族自治縣 |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 | 萬山特區 |
畢節地區 | 畢節市 | 黔西縣 | 大方縣 | 織金縣 | 金沙縣 | 赫章縣 | 納雍縣 |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興義市 | 望謨縣 | 興仁縣 | 普安縣 | 冊亨縣 | 晴隆縣 | 貞豐縣 | 安龍縣 |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凱里市 | 施秉縣 | 從江縣 | 錦屏縣 | 鎮遠縣 | 麻江縣 | 台江縣 | 天柱縣 | 黃平縣 | 榕江縣 | 劍河縣 | 三穗縣 | 雷山縣 | 黎平縣 | 岑鞏縣 | 丹寨縣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都勻市 | 福泉市 | 貴定縣 | 惠水縣 | 羅甸縣 | 甕安縣 | 荔波縣 | 龍里縣 | 平塘縣 | 長順縣 | 獨山縣 | 三都水族自治縣 |
註: | 帶“*”屬於地方設立的縣級行政或經濟管理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