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歷史述要

作為我國古人類發祥地之一,貴州有悠久的歷史,境內舊石器時代遺址由黔西南、黔西北到黔北呈曲線分布,無論早中晚期均相互關聯。

歷史脈絡

一、歷史脈絡
作為我國古人類發祥地之一,貴州有悠久的歷史,境內舊石器時代遺址由黔西南、黔西北到黔北呈曲線分布,無論早中晚期均相互關聯。從發現的30多處舊石器時代遺址看,貴州距今五六十萬年前就有人類棲息繁衍。其中最重要的有:黔西觀音洞古人類遺址,屬舊石器時代早期猿人,距今約五十至六十萬年,稍早於北京猿人;桐梓岩灰洞古人類遺址,被命名為“桐梓人”,處於“古猿人”向“古人”過渡階段,是我國南方最早發現的早期“智人”;水城硝灰洞古人類遺址,被命名為“水城人”,屬典型的中晚期“智人”。是我國南方發現古人類用火最早和最多的遺址,時間約晚於桐梓人;興義貓貓洞古人類遺址,被命名為“興義人”,為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時間晚於水城人。屬“古人”向“新人”過渡的晚期“智人”;普定穿洞古人類遺址,被命名為“穿洞人”,是我國舊石器時代晚期出土文物最豐富的遺址,較系統反映了新石器時代晚期智人的活動狀況;具有重要考古研究價值的盤縣大洞古人類遺址,為國內保存最完好的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對研究遠古人類東西方文化交流、古人類遷徙、古人類生活原貌等具有重要研究價值。被列入“199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新石器時代,貴州發現多處遺址。根據威寧、赫章、畢節、平壩等地發掘研究,貴州新石器時代人類已由打制石器轉入磨製石器和燒制陶器階段。農牧業已從狩獵採集中分離出來,進入氏族公社時期。距今約4000至5000年。
夏商周及春秋時期,今貴州地區行政區劃情況,學術界有兩種說法。一說認為屬“鬼方”,一說認為屬古“牂牁國”。有待出土文物及文獻作進一步研究。
春秋戰國至西漢初年(公元前7世紀至前1世紀),今貴州地屬夜郎國,處於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時期。秦統一中國後設定的黔中郡轄今松桃、銅仁一帶。
漢代,牂牁、武陵、巴、犍為四郡分治今貴州地,部分地方形式上納入中央王朝統治,實際上是一種鬆散的“羈縻”關係。
秦漢時期,夜郎國逐漸縮小。漢成帝河平年間,(公元前28年至前25年)夜郎王興因反叛被誅,夜郎國滅亡。
魏晉南北朝,今貴州所轄郡縣略有調整。隋代設沅陵等六郡轄今貴州地。唐代基以烏江為界,江以北設經制州,朝廷委派官吏治理,江以南為“羈縻”州,由民族首領治理,仍推行漢代的“羈縻”政策。
宋代今貴州雖分屬夔州路、荊湖北路、廣南西路、潼川路管轄,實際大部分地區仍分布著數十個羈縻州。從漢至宋,貴州成為全國“羈縻”州最多的地區。
元代置行省。今貴州分屬湖廣、四川、雲南三省。並開始推行“土司制度”。設有八番順元、播州、思州、思南、亦溪不薛、烏撒烏蒙等六個宣慰司及普定、普安、永寧三路。
明初維持元代土司制度,並先後設立30個衛、140多個所,置屯軍鎮壓威懾少數民族。明代設三司治理行省。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設貴州都指揮使司,永樂十一年(1413年),因思南、思州兩宣慰司長期爭鬥,明王朝殺田琛、田宗鼎兩宣慰使,撤銷宣慰司,設貴州承宣布政使司,貴州正式建省,成為全國13個行省之一。永樂十四年(1416年)設貴州提刑按察使司,貴州三司齊備,下轄思南、鎮遠、銅仁、烏羅、思州、石阡、新化、黎平八府;普安、普定、永寧、鎮寧四州及貴州宣慰司。
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播州宣慰使楊應龍反叛被誅後,撤銷播州宣慰司,設遵義、平越二府。清順治二年(1645年),原明朝桂王朱由榔在廣東肇慶即帝位,年號永曆。在清軍追擊下,永曆政權先後遷到梧州、桂林等地,順治九年(1652年),大西軍餘部將領孫可望迎永曆帝至貴州安龍並獨霸朝政,順治十一年(1654年),永曆帝支持李定國除孫未遂,孫即於安龍誅殺了參與此事的18位大臣,其墓葬後人稱為“明十八先生墓”,並建祠供後人瞻仰。順治十三年(1656年)李定國軍至安龍,移永曆帝往雲南。康熙元年(1662年)永曆帝在緬甸被殺。
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清軍攻占貴州,繼明代永樂、萬曆兩次“改土歸流”,康熙、雍正兩朝全面推行“改土歸流”。貴州土司制度基本廢除,但殘存一些長官司,至民國時期仍有土司存在。清初從鄰省划進遵義等州縣屬貴州省,清末貴州省轄12府,2直隸廳、13州、13廳、43縣、53長官司。
民國元年(1912年)至民國24年(1935年),貴州相繼為興義系軍閥和桐梓系軍閥統治。民國24年(1935年)國民黨中央軍尾追紅軍進入貴州,取代軍閥統治,建立中央直接控制的政權。民國30年(1941年),設貴陽市、新增6個縣。至民國38年(1949年)全省有1直轄區、6行政督察專員區;1市、78縣、1設治局。

歷史事件

二、歷史事件及名人
貴州雖處西南邊陲,但民風開化較早,歷史文化名人薈萃。早在兩漢即有舍人、盛覽、尹珍等著名學者和教育家。明正德年間,著名理學家王陽明被貶謫到貴州龍場驛(在今修文)任驛丞時,創立世界聞名的“知行合一”心學理論,王陽明先後在修文、貴陽講學,大開貴州學風。在他的思想影響下,貴州又出現孫應裕、李渭等著名理學家。明代,貴州有著名詩人謝三秀、吳中蕃等。明末著名畫家楊龍友在抗清鬥爭中犧牲。清道光鹹豐年間,著名學者鄭珍、莫友芝在整理與考訂歷史經書方面作出很大貢獻。清代有麻江人夏同和、貴陽人趙以炯兩名狀元。民國時期,畫家姚華、作家謝六逸、蹇先艾等都知名於國內外。
貴州各民族有一批卓越人物。蜀漢彝族首領濟火獻糧助諸葛亮南征,在西南地區開發和維護民族團結方面起了較大作用。明洪武年間,貴州宣慰使奢香(女)協助明王朝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安定邊疆,功勳卓著。奢香開修文至畢節龍場九驛,通今威寧、畢節、大方、貴陽、施秉、湄潭的驛道,為貴州交通建設作出重要貢獻,是傑出的彝族女政治家。鹹豐同治年間,在太平天國運動影響下,貴州發生各族人民起義,給清王朝統治以沉重打擊。其中著名起義領袖有張秀眉(苗族)、姜應芳(侗族)、潘新簡(水族)、號軍何德勝(漢族)等。
歷史上貴州名將名宦很多。明末有永曆王朝兵部尚書、黎平人何騰蛟在抗清鬥爭中犧牲。清光緒年間織金人丁寶楨任山東巡撫、四川總督,先後治理黃河、整修都江堰,在川黔邊開仁、綦、涪、永四岸、輸通川鹽人黔渠道。光緒年間,遵義人黎庶昌出使日本、義大利等國,是我國清代著名的外交家。
清鹹豐同治年間,貴州人民為反對外國勢力利用宗教進行侵略活動,先後於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同治元年(1862年)、同治八年(1869年)展開“反洋教”鬥爭。發生了青岩、開州、遵義三大教察。打擊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其中青岩教案是全國發生最早的教案。
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後,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康有為在北京約集參加會試的舉人1300餘人簽名上書,提出拒絕和約、抗戰到底、變法圖強三項主張,史稱“公車上書”。在這次上書中貴州有96名舉人參加簽名,表現了貴州人民的愛國熱情和大無畏精神。
清宣統三年(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義,貴州革命黨人於11月4日舉行起義,次日成立“大漢貴州軍政府”。民國元年(1912年),軍政府被保守勢力和地方軍閥推翻。民國4年(1915年)為反對袁世凱稱帝,全國發動護國之役,貴州在青年將領王文華推動下宣布獨立,出兵討袁。民國6年(1917年)孫中山發動護法戰爭。王文華回響孫中山號召,命令袁祖銘帶兵入川作戰,打擊北洋軍閥。
中國工農紅軍從1930年至1935年先後6次轉戰貴州。足跡及60多個縣,進行數十次戰役、戰鬥。1930年4月,紅七軍進入荔波、榕江,5月返回廣西。1930年4月,紅八軍進入望謨、貞豐地區,10月返回廣西。1934年紅三軍在貴州建立“黔東特區”,成立各級蘇維埃政權。同年紅六軍團進入黔東,10月在印江木黃與紅三軍會師。紅三軍恢復紅二軍團番號,並按中央部署轉移湘西。中央紅軍長征途中,在黎平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1935年1月,先後在餘慶迥龍場、甕安江界河強渡烏江,1月7日進占遵義。1月15日至17日召開“遵義會議”糾正左傾錯誤路線,確立毛澤東的領導地位,挽救了中國革命。其後,二進遵義,四渡赤水、開闢長征勝利道路。紅二六軍團轉戰湘西後,於1935年1月經黔東向黔西北挺進。1936年2月在大方成立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4月離開貴州赴金沙江。紅軍在轉戰貴州期間,紅六軍團政治部主任夏曦、紅三軍團參謀長鄧萍光榮犧牲。
在革命鬥爭中,先後還有貴州籍革命先烈鄧恩銘(水族、中共“一大”唯一少數民族代表)、周逸群、龍大道、冷少農、王若飛、黃齊生、中共貴州省工委書記林青以及黃大陸、李策等數百名革命烈士先後英勇就義。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貴州抗日救亡運動風起雲湧,在中共貴州省工委領導下,先後成立“貴州省學生抗日救國聯合會”、“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貴州地方部隊”等,並派中共黨員和革命青年進入“築光音樂會”“沙駝業餘話劇社”等團體開展抗日救亡運動。1939年1月至1941年1月,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在貴陽設立交通站,接應各地過築的我黨我軍領導人周恩來、葉劍英及越南領導人胡志明、范文同、長征等,轉運數百車從香港來的軍需物資去延安,安排越南同志及我黨部分領導同志家屬在貴陽的居住和生活。
 抗日戰爭時期。有浙江大學、大夏大學、唐山工學院、湘雅醫學院、桂林師範學院、之江大學以及一大批軍事院校內遷貴州,貴州高等教育空前繁榮。一大批文化名人,如科學家竺可楨、茅以升、蘇步青、李四光;文學家茅盾、巴金;畫家徐悲鴻、劉海粟;音樂家馬思聰等先後到貴州講學、創作或舉辦書畫展,推進了貴州文化藝術事業。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在貴州犯下滔天罪行。1939年2月4日轟炸貴陽,傷亡1223人,財產損失達法幣2500餘萬元。1944年11月至12月,日軍侵犯獨山、荔波、三都、丹寨、都勻5縣,傷亡我國民眾24250人,財產損失法幣1524億元,史稱“黔南事變”。
民國27年(1938年)11月,國民黨軍統局建立息烽集中營,囚禁中共黨員和抗日人士,先後關押發動西安事變,迫使蔣介石抗戰的楊虎城將軍及中共地下黨領導人車耀先、羅世文等。民國34年(1945年)7月,張露萍等7名中共黨員被殺害。民國35年(1946年)7月,息烽集中營撤銷,關押的63人移往重慶,其中61人在重慶解放前夕遇難。民國27年(1938年)至民國35年(1946年)期間,發動西安事變的張學良將軍被國民黨軍統局轉送貴州修文、開陽、桐滓、貴陽軟禁,後轉押重慶。
1949年11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五兵團和第三兵團第十軍分別由川湘鄂邊境進軍貴州。突破國民黨黔東防線,11月15日解放貴陽,21日解放遵義,12月上旬貴州全境解放。1950年至1951年我軍進行10多次大規模剿匪戰役,全殲國民黨土匪,鞏固了人民政權。貴州的解放,翻開了貴州歷史的新篇章。

行政區劃

三、解放後行政區劃
 貴州解放後,為適應政權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對全省行政區劃不斷進行調整。1949年11月貴州解放之初,在民國時期所劃貴陽市及省政府直轄區、第1至第6行政督察專員區共8個地級行政區的基礎上調整為貴陽市及貴陽、安順、興仁、畢節、遵義、銅仁、鎮遠、獨山8個專區,共9個地級行政區。1952年11月,貴陽專區遷往貴定,改稱貴定專區;興仁專區遷往興義,改稱興義專區;獨山專區改稱都勻專區(原即駐勻)。 1955年3月,遵義市改為地級市,貴州省轄2地級市、8專區。1956年4月,撤銷貴定、都勻、鎮遠、興義4專區,建立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貴州省轄2地級市、2自治州、4專區。1958年12月,遵義市降為縣級市,劃歸遵義專區領導,貴州省轄1地級市、2自治州、4專區。1965年7月恢復興義專區,貴州省轄1地級市、2自治州、5專區。1967年設六盤水地區,貴州省轄1地級市、2自治州、6地區(1967年起,專區改稱地區)。1978年12月,撤銷六盤水地區,設六盤水市,貴州省轄2地級市、2自治州、5地區。1981年3月撤銷興義地區,建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貴州省轄2地級市、3自治州、4地區。1993年12月,撤銷遵義地區,設定遵義市,貴州省轄3地級市、3自治州、3地區。2000年6月,撤銷安順地區,設安順市,貴州省轄4地級市、3自治州、2地區。
縣(自治縣、市、市轄區、特區)行政區經歷多次調整。1950年,在民國時期78縣和1設治局共79個縣級行政區域的基礎上調整為1市(不包括地級市,下同)、79縣、5市轄區(貴陽市設1、2、3、4及郊區)。1951年撤銷遵義市。1952年恢復遵義市,撤銷惠水、爐山、丹寨3縣,設3自治區。1954年,撤銷台江、雷山、羅甸、威寧4縣,設4自治區。1955年1月上述7個民族自治區改稱民族自治縣。3月,遵義市升為地級市。7月,貴陽市調為4市轄區(雲岩、南明、富水、郊區)。1956年,因黔東南及黔南兩自治州建立,撤銷惠水、爐山、丹寨、台江、雷山、羅甸6自治縣,改設6縣;撤銷松桃、三都2縣,設自治縣。1957年,撤銷貴築縣,轄地劃入貴陽市。1958年,增設安順、都勻2市,遵義市降為縣級市,貴陽市調整為雲岩、南明、花溪、烏當4市轄區。同年12月,增設凱里縣(爐山縣改名),撤銷遵義、安順、都勻、道真、鳳岡、餘慶、關嶺、晴隆、福泉、龍里、貞豐、冊亨、江口、玉屏、荔波、平塘、紫雲、丹寨、雷山、麻江、爐山、天柱、台江、從江、施秉、岑鞏、三穗等27縣。1960年,撤銷郎岱縣,設定六枝市。1961年8月,恢復遵義、道真、鳳岡、餘慶、玉屏、江口、關嶺、晴隆、貞豐、冊亨、麻江、天柱、岑鞏、從江、雷山、荔波、平塘、紫雲、龍里、福泉等20縣。1962年10月,撤銷安順、六枝、都勻3市,恢復安順、施秉、三穗、台江、丹寨、都勻6縣,設六枝縣。1964年撤銷鎮寧縣,設自治縣。1965年,撤銷望謨、冊亨、貞豐、安龍、紫雲5縣,設定自治縣。1966年,增設六枝、盤縣、水城、開陽、萬山5個特區。同年,恢復安順市。1968年撤銷萬山、開陽2特區。1970年恢復萬山特區。1973年6月,貴陽市增設白雲區。1981年因黔西南自治州建立,撤銷望謨、冊亨、貞豐、安龍4自治縣,設4縣。1983年,撤銷都勻縣;撤銷凱里縣,設凱里市;撤銷玉屏縣,設自治縣。1987年7月,撤銷興義縣,設興義市。1987年8月,撤銷銅仁縣,設銅仁市,1987年12月,撤銷水城特區,分設鐘山區、水城縣。1990年2月,撤銷安順縣;1990年9月撤銷赤水縣,設赤水市。1992年11月撤銷清鎮縣,設清鎮市。1993年12月,撤銷畢節縣,設畢節市。1995年12月,撤銷仁懷縣,設仁懷市。1997年6月,撤銷遵義市(縣級),設紅花崗區。1999年2月,撤銷盤縣特區,設盤縣。2000年1月,增設貴陽市小河區。2000年6月撤銷安順市(縣級),設西秀區。2003年12月,遵義市增設匯川區。至2005年12月止,全省有9縣級市、56縣、11自治縣、10市轄區、2特區,共88個縣級行政區;有508鄉,252民族鄉、691鎮、92街道辦事處,共1539個鄉級行政區。

政治活動

四、解放後政治活動
1949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中共貴州省委員會。11月18日中共貴州省委在爐山召開第一次會議。此後,地、市、縣黨委陸續建立。1949年11月15日貴陽解放。12月26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建立,專、市、縣人民政府也相繼建立。1949年底至1950年上半年,專、市、縣及城市區陸續召開各族各界人民代表會議,選舉產生各級協商委員會。1950年7月,省人民政府召開貴州省第一屆各族各界人民代表會議,選舉產生省各代會協商委員會。1953年,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通過普選人民代表,召開鄉、縣、省人民代表大會。1954年至2006年,省人民代表大會更迭10屆,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起建立常務委員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貴州省委員會建立於1952年2月,至2006年,更迭9屆。1955年以後,政協市、州、縣委員會相繼建立。貴州解放後,各民主黨派貴州地方組織陸續建立,並逐步建立市、州等基層組織。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日臻完備。
1950年秋至1951年夏,全省開展清匪、反霸、減租、退押、征糧“五大任務”,深入進行反封建鬥爭。1951年夏至1953年春,分4批開展“土地改革”,徹底消滅封建土地剝削制度。全省有1194萬無地、少地農民分得土地及其他生產、生活資料。為消滅國民黨潰逃前夕布置的土匪武裝暴亂,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五兵團從1950年初至1951年5月開展剿匪鬥爭,進行大小戰鬥4240多次,殲滅國民黨土匪武裝27.8萬多人,在全省平息匪亂。1950年至1953年,開展鎮壓反革命運動,基本上肅清國民黨反革命殘餘勢力。1950年至1952年,開展禁菸禁毒、禁娼禁賭、廢除封建婚姻制度、收容安置改造遊民乞丐,在工礦企業開展民主改革等城市民主改革。 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開展抗美援朝運動。全省開創了生氣勃勃的政治局面。由於“左”的錯誤思想影響,從1957年起,延續20年在政治生活中出現不正常現象。1957年開展的反右派鬥爭嚴重擴大化。貴州有10082人被錯劃為“右派分子”。1957年9月至1964年對其中約2000人摘去“右派分子”帽子。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全部摘帽。對錯劃為“右派分子”的進行改正,恢復政治名譽。1959年開展“反右傾鬥爭”,錯誤地打出43個“反黨集團”,受牽連各級領導幹部達1000多人,1962年以後陸續得到糾正。1964年8月至1966年6月,開展清思想、清政治、清經濟、清組織的“四清”運動。由於根據某些不實的反映,對貴州形勢作出完全錯誤的估計,推行一整套“左”的作法,造成一批冤假錯案,使貴州各方面工作受到嚴重損失。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全部予以平反。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貴州黨政組織癱瘓,政治思想混亂,經濟與社會發展遭受嚴重破壞。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結束“文化大革命”後,從指導思想上撥亂反正,將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落實各項政策,平反冤假錯案。恢復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政治協商制度,加強黨組織建設。1985年以後,嚴厲打擊刑事犯罪和經濟犯罪活動,開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1986年進行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鬥爭,1989年“北京風波”期間,貴州正確劃分兩類不同性質矛盾,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教育收到良好效果,保持社會穩定。1999年至2000年在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中開展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三講”教育活動,效果良好。貴州首創的“三講回頭看”活動得到中央肯定,在全國推廣。2005年初至2006年上半年,全省分3批在共產黨員中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活動,效果良好。

經濟建設

五、解放後經濟建設
1949年冬,國民黨政權崩潰時,貴州經濟瀕臨破產邊緣。貴州解放後,1950年至1952年,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打擊投機資本,整頓市場秩序;開展物資交流,活躍城鄉經濟;建立國營經濟,保護民族工商業。1951至1952年,在幹部中開展反對貪污、反對浪費、反對官僚主義的“三反”運動。在工商界開展反行賄、反偷稅漏稅、反盜竊國家資財、反偷工減料、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的“五反”運動。為克服財政經濟困難,從開源節流兩方面爭取財政經濟狀況根本好轉。至1952年,工、農業總產值分別比1949年增長48.1%和13.1%,財政實現結餘,財經狀況根本好轉。
1953年至1956年,貫徹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普遍建立農業、手工業生產合作社;資本主義工商業實現全行業公私合營;發展供銷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1953年至1957年,執行國民經濟發展第一個五年計畫。國民收入總值期末比期初增長63.7%。1953年10月,糧油實行統購統銷,1954年9月,棉花實行統購統銷。
1958年,貫徹執行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開展“大躍進”運動,全民大煉鋼鐵,實現人民公社化(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合稱“三面紅旗”)。“大躍進”運動中,全省幹部民眾建設熱情高漲,興修一批水利工程,地方工業和交通運輸有較大發展,促進了全省國民經濟的發展。但由於高指標、假大空泛濫,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經濟效益很差,浪費嚴重,人民生活出現嚴重困難。
1960年初起,根據“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對國民經濟進行局部調整。調整農村人民公社生產關係。恢復和增加社員自留地,擴大大包乾範圍,恢復農村副業生產。開放農村集貿市場,增加日用工業品生產。1961年,改變連續兩年糧食總產量下降的局面。農民增加收入。從1960年下半年起,重點糾正農村的“共產風、浮誇風、命令風、瞎指揮風和生活特殊風”五風。1962年全面調整國民經濟。縮短基本建設戰線,壓縮投資規模。分別採取“留、撤、並、縮、轉、改、放”辦法整頓工業企業。輕工業比重迅速提升。精簡職工,壓縮城市人口。1962年底,比上年分別減少18.5%和24%。1963年至1965年,繼續調整國民經濟。至1965年,財經形勢向好,財政結餘,市場穩定,人民生活有了一定改善。
1964年下半年至1978年底,國家在貴州開展以國防科技工業為重點,包括相關產業和鐵路等基礎設施在內的“三線建設”。(這是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根據國際形勢為戰備作出的生產力重大戰略轉移)根本改變了貴州的工業布局和產業結構,增強工業和科技實力,改善交通運輸條件,成為全國戰略後方基地之一。這一時期,建成航空、航天、國防電子三大國防科技工業基地;建成川黔、貴昆、湘黔三大鐵路幹線;建成六盤水國家統配煤礦基地;電力、冶金、化工、建材等工業大幅度擴大生產能力。
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於“三線建設”的開展,國民經濟取得進展。但也遭受嚴重挫折和損失。農業停滯不前,10年間農業總產值僅共增長3.7%,全省人均口糧減少51.4公斤;工業企業虧損面達52.6%;基本建設投資效益下降,大中型項目建設周期由平均6年拖延至11年;商品供應緊張,地方財政困難,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1977至1978年,著手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農業雖遭遇1978年嚴重旱災,農業總產值卻有較大增長。兩年分別增長10.3%和2.9%;由於“三線建設”的建成投產,工業總產值1978年比1976年增長80.5%。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貴州經濟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1980年至1984年,農村普遍推行家庭承包責任制。1984年農村恢復鄉鎮,農村人民公社實際已不復存在。啟動城市經濟體制改革試驗,工業企業擴大自主權。1979年開始試點,1983年全省國營企業推行第一步“利改稅”;1984年進一步擴大企業自主權,推行第二步“利改稅”,實行廠長(經理)責任制。改革商品流通體制,放寬商業和物資經營體制,建立生產資料市場。實施城市綜合改革,放開農副產品市場,允許農民進城銷售;中央及省屬部分企業下放到市;下放計畫管理許可權,推動改組聯合。計畫、財政、金融、物價、勞動、工資管理許可權進一步放寬。貴州與全國一些大城市建立經濟技術協作關係,達成協作項目650項,資金引進、物資協作共6億多元。與國外及港澳地區開展貿易經濟技術協作,引資4000餘萬美元。1979年至1983年,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壓縮基本建設和投資規模,積累率從1980年的25.4%,降至1983年的19.0%;發展日用品工業,提高工業經濟效益;調整農業內部結構,改善農作物布局,擴大經濟作物種植面積;下放林權;放寬畜牧政策,以“戶養為主”。1982年到1985年,全面整頓國營企業,全省共整頓國營企業5730戶。1985年,全面完成“六五”計畫指標。期末與期初比,國民生產總值增長78.8%。
1984年至1991年,全面推進改革開放。1985年起,經濟體制改革重點由農村轉移到城市。推行承包責任制,增強企業活力,引入競爭機制,實行企業兼併。至1991年,組建企業集團31個。改革商品流通體制,至1991年,城鄉集貿市場達2570個。扶持個體私營經濟,至1991年,有個體工商戶19.02萬戶,私營企業1878戶。配套改革計畫、財政、金融體制,開放農產品和重要日用工業品價格。深化農村體制改革,建立鄉、村經濟組織和其他改革項目。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和全國30個省(市、區)及59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貿易與經濟技術合作關係。綜合治理人口、糧食、生態。1989年建立“科技興農”戰略思想。“七五”計畫期間,作出“人口、糧食、生態”全面規劃,建立農業綜合開發區。在17個縣開展綜合開發,對31個貧困縣實施“溫飽工程”。1988年,建立畢節扶貧開發生態建設試驗區。均達到預期目標。1987年國民生產總值在1980年基數上翻一番。
20世紀90年代,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定和實施開放帶動、科教興黔和可持續發展“三大戰略”。1992年7月,國務院批准貴陽為內陸開放城市,全省建立一批經濟技術開發區。至1999年,引進“三資企業”1052戶。1995年,制定“科教興黔”措施,經濟綜合管理部門和政協及民主黨派、社團積極配合。在制定“九五”規劃時,先後制定環境保護、生態環境、計畫生育等可持續戰略規劃。開展國家長江、珠江上游水土保持重點防治區工程。
從1992年起,貴州經濟體制改革進入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階段。進一步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至1996年,兼併企業160戶,以改革產權制度為紐帶建立企業集團56個,1997年至1999年企業破產15戶,兼併17戶,試點建立股份制企業15戶。農村土地承包期從1994年算起,耕地承包期延長50年,非耕地承包期延長60年。1999年全省農村完成新一輪土地承包。非國有經濟迅速發展:1999年,非國有工業總產值占全部工業總產值的43.3%。培育開放市場體系。1999年,全省有綜合商品市場3215個。專業商品市場365個。
生態農業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1990年至1998年,投入開發資金15.5億元,開發項目3185個,農業經濟全面發展。1999年省委、省政府決定建設經濟強縣。至2002年共建成第一批20個經濟強縣。扶貧攻堅得到加強,至1999年,有44縣脫貧。
1999年,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決策。2000年5月我省制定初步規劃:五年打基礎,十年突破,十五年初見成效。至2005年底,先後建成貴新、貴畢、貴興、凱麻、凱玉高等級公路;建成“一橫一縱四連線”高等級公路主骨架;建成通車有內昆鐵路貴州段和水柏鐵路。銅仁、興義、黎平機場建成通航。“西電東送”電源點和輸電線工程取得重大進展。洪家渡、引子渡、烏江渡擴機容、索風營水電站及盤縣、納雍火電廠等第一批“四水四火”項目和第二批“四水六火”項目進展快速。貴陽至廣東500千伏“兩交一直”輸電線路全部建成。至2004年,貴州電網裝機容量達1074萬千瓦。水利及生態建設工程取得重大突破。
六、解放後教科文衛體等發展情況
貴州解放以後,教育、科技、文化等各項社會事業得到迅速發展。
教育1949年底貴州解放後,接管民國政權留下的國立大學3所,公立中學81所,公立國小494所。私立中、國小分別於1953年、1956年完成接辦工作。1950年,高等院校進行調整,貴州保留貴州農學院、貴陽師範學院和貴陽醫學院3所大學。1958年“大躍進”中學校發展速度過快,教學質量下降。1961年至1962年調整後,高等院校由“大躍進”中的35所調為5所,中國小也有較大調整。“文化大革命”中教育遭受重大破壞。改革開放時期得到重要發展。至2005年,有高等學校20所,碩士點83個,聯合培養博士生的高校3所。全省基本普及9年義務教育。至2004年已達82.4%。國中、高中和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4.2%、24%和10%以上。
科學技術 1949年冬貴州解放至1957年,貴州科技工作主要是團結知識分子,組建科技隊伍,普及科技知識,改進生產技術。20世紀60年代初,對科技隊伍進行整頓,改進科技工作的領導。1964年貴州開展“三線建設”後,增強貴州科技力量,拓寬科技領域,增強科技能力。“文化大革命”期間,科技人員受到迫害,科技機構被迫停止工作。但一些科技人員仍然在艱難條件下,在國防科技研究和幫助地方民用工業進行技術改造做了許多工作。1978年全國科技大會上,貴州出席代表100名,受表彰的有14個先進集體,23名先進個人。同年召開貴州科技大會,表彰1000多項科技成果,256個先進集體,364名先進個人。制定《1978年至1985年貴州科技發展綱要》,恢復省科技委員會;建立科技幹部管理局;重組貴州科學院;建立貴州農業科學院。1985年,省人民政府發布一系列科技工作條例,推動貴州科技工作向前發展。至1999年,全省登記科技成果5471項,獲國家級獎勵47項,省級獎勵4455項。2005年,全省有縣級以上政府部門屬研究與開發機構74個,從業人員5671人.
社會科學解放初期,通過各種渠道向廣大知識分子進行馬克思主義哲學、社會科學和中國革命史教育;組織各級幹部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用於工作研究;組織調查研究,為制訂各項政策法規提供依據。當時省、地政策研究機構有研究人員100餘人。1958年以後,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有較快發展,創辦理論刊物,出版理論著作。1965年我省社會科學工作隊伍已初具規模。“文化大革命”中社會科學工作中斷。1978年恢復省社會科學研究所,招收研究生,1979年擴建為省社會科學院。與此同時,省民族研究所恢復,各級黨政機關研究室、宣傳機構、講師團、黨校以及大專院校研究機構等相繼恢復或設定。1980年,組建省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至2006年,全省已擁有10餘萬人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隊伍。從1987年起,省人民政府每3~5年進行一次社科成果評選表彰活動。
文學藝術貴州解放初,一批進軍貴州的文藝工作者與貴州原有文藝工作者團結在一起,開創貴州新文藝事業。1953年成立省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建立各類劇團,改編、創作、演出戲劇、歌舞、曲藝;創辦文藝期刊,開辦文藝夜校。形成一支以專業文藝工作者為骨幹,專業與業餘相結合的文藝工作者隊伍。“文化大革命”期間,文藝工作者受衝擊,省文聯及所屬各協會被迫停止工作。大批作品被打成“毒草”。改革開放時期,貴州文藝事業蓬勃發展。各協會會員比“文化大革命”前增加14倍。1978年至1995年,貴州作家、藝術家出版長篇小說71部,中短篇小說(集)319部,詩集133部,翻譯作品17部;國家級博物館、美術館收藏美術作品364件,出版畫冊25本,戲曲集7部,文藝理論等作品44部。至1999年,獲全國獎項作品200多件。出版全國十大文藝集成和中國民歌集成的貴州卷。發展黔劇、花燈劇以及京劇、川劇、評劇、越劇、豫劇、話劇及歌舞多劇種。
民眾文化、電影貴州解放後,接辦民國時期的民眾教育館進行改造,發展民眾文化事業。在全省普遍建立文化館、站、閱覽室和讀報組。開展識字教育、舉辦夜校、宣傳清匪反霸、土地改革、婚姻法、抗美援朝等時事政策和普及科技、衛生知識等。隨後,又組建俱樂部、業餘劇團、創作組(室)、幻燈組等民眾文藝組織。“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衝擊,陷於癱瘓。改革開放時期發展迅速。20世紀90年代制定《貴州省民眾文化建設方案》,繁榮農村村寨文化、集鎮文化、創建農村文化先進縣。同時,繁榮企業文化、軍營文化、校園文化、街道社區文化等。文化旅遊、業餘攝影、集郵、集幣、收藏等也空前繁榮。城鄉出現上萬文化個體戶。
解放初,貴陽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成立貴州省影片檢查委員會,對庫存500多部影片進行審查,禁演其中200多部。以革命、進步電影占領陣地。到1957年全省有電影院(隊)170多個。1965年達497個。1964年,在台江、三都、望謨等民族地區開展苗、侗、布依、水語口譯配音放映。改革開放時期,消除“文化大革命”的破壞影響,出現國家、集體、個人一齊上的電影事業局面。鄉鄉有電影院(隊),凱里、都勻建立民族語言塗磁譯製配音站。
20世紀80年代,貴州興起文化市場。至1999年,全省有16000多個文化經營單位,經營電影和音像製品發行與放映、歌舞廳、遊樂場、電子遊戲機室、時裝表演等,從業人員近10萬人。
圖書、檔案、文博事業解放初接管民國時期省圖書館。1951年建立遵義市圖書館,1952年建立桐梓縣圖書館,至1999年,全省公共圖書館88個,獨立科研教育機構圖書館118個。全省藏書約1500萬冊。
解放以後,各級檔案館室先後建立。至1999年,有9092個全宗、2560547卷。還有音像檔案1524盤,照片268337張,底圖26853張,資料799843冊,檢索工具1246818本(張)。
20世紀50年代建立貴州省博物館和遵義會議紀念館。至1998年,全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省級文保單位240處,縣級文保單位1500餘處。各類博物館28個,藏品約40餘萬件。
新聞、出版貴州解放後,1949年11月28日中共貴州省委機關報《新黔日報》創刊,1957年元旦改名《貴州日報》。1967年1月19日“文化大革命”中改名《新貴州報》,1971年5月恢復為《貴州日報》。1949年12月15日出版《遵義新聞》,1951年9月18日出版《畢節大眾》,兩家地級報紙於1953年底停刊。1953年10月1日,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主辦《貴州農民報》創刊;1953年貴州軍區創刊《貴州民兵》;1656年《貴州體育報》、《貴州青年報》創刊。1956年全省報發行2525萬 份。至1959年6月,全省有報紙64種。是年,發行量7106萬份。國民經濟調整時期,除《貴州日報》外,全部停刊。隨後,恢復《貴州農民》,創辦《貴州科學小報》。1980年5月26日,《貴陽晚報》創刊。至1999年,全省有報紙51種。
貴陽解放後,接管貴州廣播電台,1949年11月17日改名貴陽人民廣播電台播音。1950年1月1日改名貴州人民廣播電台。1950年地縣建立收音站,至1951年有收音站124個。至1999年,全省有省地級廣播電台6座。縣級廣播電台8座,鄉廣播站1212個。
1959年,籌建貴陽電視台,1962年下馬,1966年5月重建,1975年定名貴州電視台。至1999年,全省有電視台10座。電視劇製作始於1980年,1987年成立貴州電視劇製作中心。
1951年2月,貴州人民出版社成立,全省普遍建立新華書店。1984年,恢復貴州民族出版社,1990年1月,成立貴州教育出版社、貴州科技出版社、貴州新聞圖片社。貴州期刊也得到發展,公開出版的期刊從20世紀50年代的5種增到1999年的98種。
衛生1950年,全省有私人開業醫務人員1238名。1955年,全省有中醫4000多名,建立聯合診所220個,9個醫院設中醫科,中藥店有620戶。1957年,全省衛生機構有1736個,醫衛人員26844人。20世紀50年代組織衛生工作隊下鄉。省州、地、市、縣先後建立防疫站,開展愛國衛生運動。50年代中期,全省消滅霍亂、天花、回歸熱等傳染病。加強民族地區醫衛工作,培養少數民族醫衛人員,民族地區成立38個衛生所,7個民族巡回醫療隊。1965年以後,貫徹把衛生工作重點放到農村去的方針,至1972年,有人民公社衛生所3400個,擴建衛生院442個。1977年全省80%以上生產大隊實行合作醫療制度。改革開放時期衛生工作得到大發展。1999年,全省有衛生機構9703個,專業衛生人員102290人。貴州平均期望壽命從1949年的34歲,增到1997年的67.04歲,2000年67.14歲,2006年68.2歲。2005年全省有衛生機構6751個,專業衛生人員92121人。
體育解放初期,貴州體育運動發展迅速,取得較好成績。60年代至80年代初,貴州體育運動水平直線下降。改革開放時期得到恢復和發展。至1999年,貴州運動員共獲10次世界冠軍,5次亞洲冠軍,打破4項世界記錄和3項亞洲記錄。1984年至1999年,貴州運動員在國內和國際重大比賽中共獲金牌192枚、銀牌190枚、銅牌206枚、錄取名次788個。貴州運動員有9名成為國際運動健將、119名成為國家級運動健將,6人為國際裁判、82人為國家級裁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