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穿洞

普定穿洞

普定穿洞位於普定縣城西南五公里處。洞高九米,長十八米。1979年,貴州省博物館和南京大學首次發現了洞內的石器、骨器和古人類化石。

普定穿洞

1981年,中國科學院與貴州省博物館首次共同組成發掘隊,進行第一次正式發掘,出土石器2000件,骨器400多件。1982年進行第二次發掘,又發現了完整的人頭骨化石。這些文物,在中國是獨一無二的,在國際上也是罕見的。

其他介紹

安順以北26公里的普定縣城郊,有舊石器時代人類生活遺扯——普定穿洞。洞在城西5000米處的一座孤山上(山下是一片溶蝕性盆地),洞口朝南,前後相通。1996年5月試掘,獲得大量石器、骨器。1981年5月中國科學院和省博物館聯合發掘,出土石器、骨器、動物化石和人類化石兩千多件。其中骨器出上400餘件,製作精巧,形式多樣,為其他地方所少見。
該遺址發掘出土各類舊石器2萬餘件,骨器千件,20餘種哺乳動物化石200餘件,古人類頭蓋骨化石2個,還有人類骨、齒多件。此外,還發現多處用火遺蹟。出土文物之多,全國之冠,震驚考古學界,該遺址具有重要的考古研究價值和極高的學術地位,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研究我國西南原始社會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將建為古文化遺址博物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