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饃

貢饃

貢饃是一種民俗小吃。用上好的麥麵粉,採用民間發酵工藝,配以輔料和面,將發酵後的麵團反覆揉搓,直至麵團呈油亮色,然後製成形狀各異的面饃,貼在鐵鍋壁上,內放少許水(水不浸饃),用文火燒,至饃熟且發出清香時出鍋。饃正面油亮,背面金黃,既香且甜,脆軟可口。

歷史

清朝嘉慶年間,河南沈丘舊城的下灣出了個遠近聞名的制花饃能手,名叫顧維臣,綽號“顧二別子”,他創造了特殊的制饃方法。他做的寶葫蘆花饃,底部呈S形,像太極圖,吃著香甜可口,放一年不裂不霉,再蒸後味美如初,被人們譽為“顧家饃”。

貢饃 貢饃

當時沈丘有一位名醫王大夫,應召進京為皇帝治病,帶了一些顧家的小花饃獻給皇上,皇帝痊癒後稱讚這種小花饃為寶貝。由此,顧家小花饃成為向宮廷進獻的貢品,顧家饃也名聲大振。在沈丘任職的官員,也以顧家饃饋贈遠方的親友,有錢人家祝壽辦喜事用顧家饃作禮品以示喜慶,老百姓更把它作為娃娃的吉祥物,既可逗娃娃們開心,玩夠了還可以吃掉。當年,袁世凱曾拿顧家饃孝敬慈禧太后,深得太后讚賞,故又有“貢饃”美稱。

做工

顧家饃工藝考究,做工精良。它以麵粉為主要原料,經防裂抗霉處理,再以手工揉、搓、捏、挑、著色等工序,塑成各種藝術形象,底部呈陰陽紋理,久存不裂不霉,一經蒸餾,復原如初,美味如新。

特點

貢饃 貢饃

一是題材廣泛,造型獨特。它取材於中國民間常見的動物、瓜果、魚蟲以及人們喜聞樂道的中國民間傳說,並強調錶現模擬對象最具代表性的特徵,大體形似,注重傳神。其彩繪以勾線與著色相結合,很接近河南朱仙鎮木版年畫的色彩,用白酒溶化食用色塗到饃坯上能滲透,色彩飽和,經久不退。捏制和勾勒的各類麵塑千姿百態,形似神真,呼之欲出。

二是寫實與誇張手法並舉。顧家饃造型中頭和身子比例皆不相稱,頭占全長三分之二,身體和尾部僅有三分之一,經過藝術處理,總給人以誇張而無不實之感,寫實又無造作之態,令人百看不厭,興趣無窮。正如藝人俗語所說,“十斤獅子九斤頭,一斤尾巴吊後頭”。

三是在題材選擇上,與人們的日常風俗習慣相關,都帶有吉祥和喜慶的色彩。小花饃的品種很多,主要有母子青蛙、母子馬等寓意子孫滿堂延綿不斷,猴騎虎、猴騎馬等寓意“馬上封侯”的願望,以及小狗、小兔、小刺蝟、小雞、小鴨、小鵝、小鳥、小魚等,這些都表達著勞動者需要把自己的生活裝飾得豐富多彩,期盼美滿生活的吉祥寓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