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豬水皰性口炎是屬於彈狀病毒科水皰性口炎病毒引起的急性熱性傳染病。特徵為病畜舌面黏膜發生水皰,口流泡沫樣涎。
病原
水泡性口炎是由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stomatitisvirus,VSV)引起的馬、牛、豬等動物的水皰性疾病,患畜在舌面、牙齦、口唇等口腔黏膜,以及蹄部、乳頭周圍等部位出現水皰和破潰,臨床上與口蹄疫(FMD)、豬水泡病(SVD)難以區別。人感染後出現類似流感症狀,也可引起嚴重的腦炎。該病主要發生於美洲國家,歐洲及非洲的一些地區有過報導,亞洲的印度和伊朗也曾有發生。OIE將其列為A類動物疫病,是動物及畜產品國際貿易中的重要檢疫對象。
1927年首次分離到病原,但該病最早可追溯至19世紀初,1801年、1802年、1817年在美國東部的馬、牛、豬等畜群中發生一種當時稱之為“舌瘡(soretongue)”的疾病,其具體描述與該病類似。1862年美國內戰時期,該病使數千匹戰馬喪失戰鬥力。一戰時期由於從美洲引進馬匹而將該病傳到歐洲。
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在分類上屬於彈狀病毒科,水泡病毒屬。可分為兩個血清型,即新澤西型(NewJersey)和印第安納型(1ndiana),印第安納型又可分為INL、IN2、IN3三個亞型。VSV病毒粒子呈子彈狀或棒狀,大小約176nmX69nm,為單股負鏈RNA病毒,有囊膜,對乙醚敏感。基因組約11kb,編碼五種蛋白分別為膜蛋白(M)、糖蛋白(G)、磷蛋白(P/NS)、病毒RNA聚合酶(1。)、核蛋白(N)。其中G糖蛋白定位於胞膜的突起上,由511個胺基酸組成,刺激機體產生中和抗體,呈現型乃至株的特異性。N蛋白由422個胺基酸組成,呈現群特異性,為所有型的VSV所共有,誘導產生非中和抗體,與其他彈狀病毒無任何交叉反應,它在病毒RNA複製和轉錄調控中起著核心作用。在病毒感染細胞內,N蛋白以單體、多聚體和與P蛋白結合體三種形式存在。
VSV在免疫學上主要分為兩型:有新澤西型(NJ)和印第安納型(1ND),引起牲畜疾病的以NJ型為主,造成較嚴重的臨床症狀,潛伏期比IND型短。
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在雞胚上生長良好,並可致雞胚死亡。也可以在哺乳動物細胞、雞胚、乳鼠、斷奶小鼠及雞胚成纖維細胞上生長。
病毒在58~C經30min滅活,在直射陽光或紫外線照射下迅速死亡,在pH4~10之間表現穩定,在4—6~C的土壤中能長期存活。病毒在50%甘油磷酸鹽緩衝液內(pH7.5)可存病毒在繁殖和傳播過程中會產生一種缺陷型病毒粒子,雖然也能侵入宿主細胞內,但因不含轉錄酶,不能進行正常的增值。
流行病學
本病5-10月之間發生,尤其在9月發生較多。易感於豬及所有哺乳動物,亦感染於人。主要通過接觸傳染而侵入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致病。雙翅目昆蟲亦是傳染的媒介。本病侵害多種動物,豬、牛、馬較易感染,野羊、鹿、野豬、刺蝟、雪貂、豚鼠、倉鼠、小鼠、雞都易感染,綿羊、山羊、犬和兔不易得病,多發生於夏季及秋初,秋末即趨平靜,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低。
病理學
初期在表皮的馬爾皮基氏層的上皮細胞間漿液蓄積,不久相互融合、擴大形成水皰。水皰上部的上皮細胞不久變性壞死,以致在真皮發生白細胞浸潤,真皮的炎症達到真皮層呈現不同程度的炎症,有時在皮下也發現細胞浸潤等炎性變化。觀察不到包涵體。
症狀
病初出現急性發熱,40-41.5,稽留2-3日。發熱1-2日後,在鼻端、鼻鏡、口腔、舌、蹄冠部、趾間部的皮膚或黏膜形成水皰。水皰初期呈小丘疹狀,不久形成有明顯水皰,並相互融合成不足幾毫米至30毫米大小不等的水皰,水皰內充滿稍帶藍色的透明液體,1-2日後水皰破裂,形成糜爛、潰瘍。此後,體溫恢復正常,潰瘍部分形成痂皮,痂皮下面形成新生的皮膚或黏膜而痊癒。病程約2周。如果水皰在蹄部形成,則豬只會表現出跛行,嚴重者行走困難。在自然感染時,發現蹄部典型水皰是困難的,多數是在潰瘍時期才發現。由於豬的四肢末端污染,在發現跛行時,應對四肢進行認真沖洗、檢查。
潛伏期一般3-4天。體溫先升高(40.5-41.6度),24—48小時後口腔(主要是舌部)、鼻端先發生水皰,食慾減退,磨牙,口流涎、水皰很易破裂,此期非常短,隨後表皮脫落留下糜爛和潰瘍,體溫也在幾天內恢復正常。隨之蹄冠和趾間發生水皰,不久破裂而形成痂塊,蹄冠水皰病灶擴大則可使蹄殼脫落。病程約2周,轉歸良好,病灶不留痕跡。
馬的水皰多在口腔黏膜。牛50%在蹄冠、乳頭。人感染時有如流感,突然發熱,噁心,肌肉痛,少數有口炎、扁桃體炎。
診斷
本病多發生於夏季和秋初,體溫高(40.5-41.6度),先在舌面、鼻端發生水皰,並減食流涎,隨後蹄冠、趾間發生水皰,病程2周,轉歸良好。多種動物易感,羊、犬不發病。動物接種2日齡和7-9日齡乳鼠及乳兔,乳兔不發病,乳鼠均發病。用間接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水皰性口炎所致的抗體,是一種快速準確和高度敏感的檢測方法。
類症鑑別
豬口蹄疫相似處:有傳染性,體溫高(40—41℃),口、蹄發生水皰,流涎,跛行,嚴重時蹄殼脫落等。不同處:發病多在冬季早春寒冷季節(不是夏季或秋初),馬不發病,傳染迅速,常為大流行。用病料接種2日齡和7-9日齡乳鼠及乳兔均發病,口蹄疫血清能保護。
豬水皰病相似處:有傳染性,體溫高(40—42度),口、蹄發生水皰,跛行,嚴重時蹄殼脫落等。不同處:僅豬感染,蹄部先發生水皰,隨後僅少數病例在口、鼻發生水皰,舌面罕見水皰。一年四季均可發生,而以豬只密集,調動頻繁的豬場傳播較快。接種2日齡和7—9日齡乳鼠及乳兔,7-9日齡乳鼠不發病,其餘均發病。
豬水皰性疹相似處:有傳染性,體溫高(40—42度),口、鼻、蹄發生水皰,食慾減損,跛行等。不同處:僅感染豬(僅A、C型對馬有傳染性),水皰較大,大者直徑30毫米,有時腕前、跗前皮膚也有水皰。用病料接種2日齡和7-9日齡乳鼠及乳兔均不發病。按照發病季節(夏、秋兩季)、發病率和死亡率較低及臨床症狀等特點,基本上可以確認。鑑別診斷或特異性診斷必須套用病毒學的檢查方法。以水皰液或水皰病變部的上皮細胞為診斷材料,將其接種於培養細胞上,根據是否出現細胞病變進行確認,其次是將其培養液和已知抗血清作中和試驗等進行鑑定。本病的病毒在各種培養細胞上都能形成明顯的細胞病變,或小白鼠腦內接種可使發病引起嚴重腦炎。
治療
在一般情況下可以自然痊癒,但若加強護理及對症治療,則可加速痊癒。
防治措施
除常規地嚴密消毒、認真檢疫外,在發生過該病的地區可接種疫苗預防。一旦發生,應按國家指令進行隔離、消毒,或施以捕殺處理等措施儘快撲滅本病。注意豬舍和放牧地的條件,避免有使豬吻突或蹄的表皮造成擦傷的物品和地面,以防病毒的侵入。在發現有其他動物感染本病時,應積極予以封鎖隔離,防止本區域的豬受到感染。國內已制出的雞胚結晶紫甘油疫苗對黃牛有短期免疫效果,對豬的免疫效果尚無報導。國外用紫外線照射滅活病毒製成的疫苗進行接種有良好效果。對病豬目前尚無特異性治療方法。如病情較輕,因其持續時間不長,一般用保守療法即可。